在這裡,我所說的心理學,不是我們廣義範圍的心理學,而是想給大家闡述一種,自身能量方面的心理活動,和思維習慣。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有這種感覺,有些人我們一接觸,就感覺像一道光一樣,照亮也溫暖著自己,還有些人,一說話,就感覺想要遠遠的躲開。
其實我們每個人自身都是個小宇宙,自己的心念,性格,能力,智慧會形成自己獨有的能量場,這種能量場會發出自己獨有的振動頻率,振動頻率相近的人,會相互吸引,也會相處的比較和諧,相互在行為和思想上都比較相近,衝突也比較少。可是生活中我們又不得不和與我們頻率振動不相近的人,密切接觸。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的同事,朋友甚至是伴侶,子女,父母,那怎麼辦呢?我們怎麼來平衡自己,學會接受,建立起和諧的相處模式?
中國有句古語:思人恩德,想人好處。
想人好處,叫做聚光。光是陽氣,是向上走的,反應在我們的臉上,立刻就出現了微笑,我們能微笑著對待和我們不是那麼相合的人,我們之間的不合,立刻就減了七分。農村有句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矛盾自然化解了許多,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每個人也都是有優點的,常常看到別人的優點,常常想到別人帶個你的哪怕是一點點小小的溫暖,我們的人際關係,也會變得和諧許多。
而想人不好,你就會產生怨恨,抱怨,嫉妒等負面能量,這叫做吸陰,陰氣往下沉,表現在臉上,就是苦瓜臉,一張討債的臉,這樣的心態和狀態,再和與我們不那麼相合的相處,很有可能一句話,就點著了一場爭吵,怎麼可能和諧相處?
從心理的角度來說,一個人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和諧的人際關係,有些關係的斷裂和障礙,比如說和父母不能有效溝通,和伴侶不能和諧相處,和子女不能相互理解,都有可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但是我們一味的要求改變別人,要求別人迎合自己,一定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糟。一句流行語:改變自己的是神,改變別人的是神經病。所以改變我們自己的心念,轉換我們思維習慣,才是正真能解決問題的辦法,改變我們自己,願我們的人生越來越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