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2020-12-23 機經網

  韓國政府近日出臺規劃,修改在產業、商業、醫療、公共等4個應用領域與機器人相關的規章制度,以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此外,韓國還計劃引進應對機器人事故的機器人專門保險,編制收集、利用和保護機器人信息的指南等。

  韓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於去年發布了機器人製造業發展藍圖。根據藍圖,韓國將同時發展工業和服務業機器人,利用機器人振興傳統產業,並尋求掌握機器人領域硬體和軟體的核心技術。預計到2025年,韓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5.8萬億韓元(1美元約合1093韓元)增加到20萬億韓元,銷售額超過1000億韓元的機器人企業將達到20家。

  疫情防控期間,韓國開始探索擴大機器人在服務領域的推廣應用。近日,韓國郵政的自動駕駛快遞車在世宗市進行首次試運行,一同亮相的兩個輔助配送機器人頗為引人注目。其中一個機器人外形類似小型四輪車,可承載重達100公斤的大型包裹。這臺機器人能通過傳感器識別快遞員的服裝,從而確定快遞員的位置並跟隨快遞員分發快件。在機器人的輔助下,快遞員無需拿著包裹來回奔走,極大減輕了負擔。另一個機器人外形如同移動小型快遞櫃,主要負責在大樓內部輔助分發快件。快遞員將包裹放入其中後,收件人將收到一條包含快遞箱號和密碼的簡訊。機器人到達指定地點後,收件人便可輸入相關信息取出快遞。

  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長官崔起榮表示,無人快遞服務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便利、提高物流效率,還有助於減少交通事故並改善道路行車環境,希望能成為引領未來郵政物流的起點。崔起榮說,政府將積極培育非接觸式產業,大力發展大數據、網絡、人工智慧等產業。

  分析認為,韓國雖然在機器人利用率方面領先,但在機器人製造技術方面存在短板。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稱,為推動韓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韓國需要打造良好的產業環境,提升相關零部件的生產能力,還應著力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相關焦點

  • 韓國力促機器人產業發展
    韓國政府近日出臺規劃,修改在產業、商業、醫療、公共等4個應用領域與機器人相關的規章制度,以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此外,韓國還計劃引進應對機器人事故的機器人專門保險,編制收集、利用和保護機器人信息的指南等。
  • 【CIRS2017】 韓國機器人產業數據重磅揭秘!
    韓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快得驚人,創造了亞洲機器人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大奇蹟。於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韓國就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技術,在政府的資助和引導下,由現代重工集團牽頭,到20世紀90年代末用了10年的時間形成自己的工業機器人體系,目前韓國的汽車工業大量應用本國的機器人。
  • 我國機器人產業的最大競爭對手,不是美國而是這個小國
    在我國,隨著最近幾年自動化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人口紅利的日漸衰退,機器人產業發展非常迅速,僅深圳一個城市的機器人產業總產值就從2014年的48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257億元。圖片來源:OFweek維科網近日,韓國出臺了多個規劃以推動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些規劃修改了韓國在產業、商業、醫療、公共四大領域與機器人產業相關的制度。
  • 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發展的政府職能定位
    筵陳偉雄發達國家能夠在世界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中保持強勢地位,與其政府職能的充分發揮有著緊密的關係。如美國的電影業和傳媒業、日本的動漫產業、韓國的網路遊戲業、德法的出版業、英國的音樂產業都是世界文化產業發展的典範。
  • 韓國大力發展機器人教育、無人機等 重點推動數字經濟
    韓國大力發展機器人教育、無人機等 重點推動數字經濟 2020-11-18 09:56: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隨著「非接觸」產業紅火,韓國大力發展機器人教育、無人機等。
  •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青島舉辦
    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主論壇在青島高新區啟幕 (青島高新區管委 供圖)本屆大會由青島市人民政府為指導單位,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CMIF)、國際機器人聯合會 (IFR)、韓國機器人產業協會(KAR)、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
  • 戰後韓國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基本經驗
    一、及時制定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導航   韓國政府在戰後幾十年中始終重視發展職業教育,並根據韓國經濟的發展變化和社會對職業教育需求的變化,及時制定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為韓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指明航向。   從戰後到20世紀50年代末,是韓國經濟的恢復時期。在這一時期,韓國經濟發展緩慢,國內除了一些輕工業小了外,幾乎沒有什麼工業,社會對技術人才、技術工人的需求量不大。
  • 韓國數字政府建設及其啟示
    強有力的政府保障並強化與產業發展結合韓國在數字政府建設上取得的成效,得益於政府清晰的發展規劃,而更重要的是對發展規劃釆取的有效實施,包括配有詳細的實施方案、管理結構和預期結果。韓國數字政府建設屬於「政府主導」模式,對數字政府能夠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有著深刻的認識。
  • 2020年韓國天然氣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供給高度依賴進口
    韓國是全球的製造業強國和機電、化工產品出口大國,能源消耗較大,而天然氣是韓國政府提倡及引導發展的能源消耗品。在市場需求和政府引導的背景下,至2019年,韓國的天然氣消費總量已達到559億立方米。但由於韓國天然氣資源匱乏,其天然氣供給基本源於進口貿易。
  • 【獨家】天津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
    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開始布局工業機器人產業。但總體來說,工業機器人領域在我國目前還屬於新興產業,大部分企業還處於成長初期,大多是通過工具機加工起家,核心零部件主要為外國企業壟斷。  (二)天津市機器人產業的總體情況  長期以來,天津市的經濟一直呈現第二、三產業並重發展的格局。
  • 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建議
    針對制約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問題,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對策。以提高創新能力為主旨,攻克技術壁壘。一是政府方面需健全工業機器人科技人才培養激勵機。聯合培養人才,支持國際人才流動,吸引海外人才來華創業。
  • 韓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及啟示
    中國的能源問題在很多方面與韓國有相似和相通之處,當前相關部門正在編制「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及專項規劃,韓國的能源政策與發展規劃、天然氣產業發展及改革經驗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和借鑑。3 韓國天然氣產業發展概述3.1 產業概況為改善因大量使用煤炭產生的環境汙染狀況,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在國內資源匱乏的情況下,20世紀70年代末韓國政府下決心從境外引入天然氣資源。
  • 人工智慧產業加速發展 應用前景廣闊
    德國的人工智慧醫療機器人「阿達」一直備受關注。當人們在「阿達」的應用界面中輸入症狀後,「阿達」會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分析評估病人的症狀並給出治療建議。「阿達」的診療「天賦」源於70多名醫生、數學家、數據專家和計算機科學家的知識與經驗。
  • 好尷尬,平昌冬奧會清潔機器人旁邊是吸塵器!聊聊韓國的機器人
    根據報告,全球的機器人密度為74個單位(註:大部分非洲國家不在統計範圍內),歐洲地區為66個單位,美洲地區為84個單位,中國為68個單位。而韓國的機器人密度則為631個單位,在汽車行業甚至高達2,145個單位。也就是說,韓國是全球機器人應用最為廣泛的國家,其機器人密度是美國的3倍、中國的9倍。
  • 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預測
    打開APP 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預測 發表於 2019-07-26 15:26:08 集聚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產業優勢、研發優勢和人才優勢,努力把餘姚機器人智谷小鎮打造成為國內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領域的「人才窪地」與「產業高地」。  機器人產業園以機器人產業為核心,圍繞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控制系統、功能零部件生產等產業鏈環節而成的產業集聚區。以產業園區和企業為依託共同形成的產業集聚已成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
  • 人形機器人悟空在韓國發布
    韓語版悟空機器人終於來了。當地時間12月17日下午,在漢江江畔美麗的浮島上,由優必選科技和韓國網際網路巨頭NAVER合作開發的韓語版悟空機器人正式面向韓國市場發布,並擁有一個萌萌的名字:「AlphaMini」。
  • 專家呼籲國家高度重視泛亞危機 維護戰略金屬產業安全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忻 近日,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投資者集中離場,造成產業兌付危機。行業專家發生呼籲政府積極應對,維護戰略金屬產業安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趙武壯認為:泛亞為增強中國在世界稀有金屬市場話語權而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泛亞開展的收儲活動,為激活國內稀有金屬市場活力、提升國際話語權起到了積極作用。
  • 寧波圍繞特色經濟著力發展機器人產業調查
    寧波將機器人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建立由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局等市級部門和各地政府共同組成的緊密協助、合力推動的工作機制,做好產業發展相關統籌協調和行業統計、運行監測、信息發布、分析評估、風險預警等工作。加強統籌規劃,整合產學研用標準化技術力量,逐步制定既適用於本地實際,又與國內、國際接軌的行業規劃和技術標準。
  • 制度、政策與創新體系建構:韓國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與啟示
    至20世紀80年代,韓國向重化工業轉型,並開始大規模的技術反求。 威權制度下,政府憑藉國家力量主導市場,通過幹預企業與銀行來主導產業與資本的方向,保障了政策的實施。 1987年向民主制度轉型後,韓國試圖建立市場增進型政府與自由主義發展模式,創新政策愈發包容、開放。
  • 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全球各主要國家均以機器人作為重要切入點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從2013年德國政府推出「工業4.0戰略」、美國制定《從網際網路到機器人——美國機器人路線圖》,到2014-2015年韓國提出《智慧機器人基本計劃(2014-2018)》、日本發布《機器人新戰略》,再到2016年我國發布《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