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8月18日訊(記者 田甜 通訊員 費美琳)「小燕子在我們的照顧下,生活的很好呢。」今日,湖南瀏陽佔佳小學四年級學生陳光宇在查看了燕子窩後,發出了開心的感嘆。
學校裡怎麼會有燕子窩?小學生們為何成了小燕子的「管家」?事情還得從3個月前說起。
開學第一天,校園裡來了新鄰居
「今年因為疫情原因,4月20日學校才正式開學。組織小朋友們打掃衛生時,四年級的陳光宇發現了校園裡搬來的新鄰居,連忙報告老師說發現了燕子窩。」瀏陽佔佳小學校長盧晴晴告訴記者,有些簡陋的燕子窩搭建在3樓至4樓的樓梯間,離地面大約3.7米高。
小朋友們聽到消息後都圍聚到了燕子窩下,歡迎突如其來的「特殊」客人,圍著燕子窩又蹦又跳的。但這群小「客人」們帶來也不全是欣喜,隨之而來的還有不好清理的滿地鳥糞。
不清理鳥糞有衛生隱患,還會破壞校園形象,但移走鳥窩又會讓新鄰居們無家可歸。
這道讓大人們頭疼的選擇題,佔佳小學的孩子們給出了一份最暖心的答卷。他們決定在老師的幫助下,在燕子窩的下方搭建木板,作為小燕子們的廁所。這樣,既可以保證學校的校園整潔,又可以守護小燕子們的家園。
林業局:給暖心的小朋友們最專業的幫助
「我們搭建的自製廁所,小燕子們好像不是很喜歡。沒過多久,我就發現它們把原來的巢毀壞了,去別的樓道做了新的巢。」第一次搭建的廁所不僅沒有幫到小燕子,還導致它們挪了窩,陳光宇臉上滿是失落。
不忍澆滅小朋友們熱情,盧晴晴決定請高人幫忙。「專業的事情應該請教專業的人,我決定帶著孩子們去當地的林業局尋求答案。」盧校長說,比起書本上的教導,親歷親為解決問題,能夠讓孩子們收穫更多。得知師生們的來意,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熱心地接待了這群小朋友。
「林業局的叔叔告訴我們,燕子會毀壞原來的窩,是因為新建的平臺有人的氣味,燕子覺得受到了威脅,才會挪窩重新築巢。」陳光宇說,林業局叔叔告訴他們,要在離燕子窩50到60釐米的距離搭建平臺才是最佳選擇。問題得到解決後,小朋友們重振信心,為小燕子們搭建了新「廁所」。
這一次,小燕子們終於接受了小朋友們的「好意」。
為燕子建「廁所」,最生動的自然科學課
4個月過去了,校園裡的燕子從4隻變成了12隻,新生命在朗朗書聲中出生成長,在小朋友們的呵護下羽翼漸豐,校園裡也因為有了它們的到來生機盎然。似乎是知道孩子們不會傷害自己,小燕子們膽子更大也更親人,經常會來教室裡當「旁聽生」。
「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做到萬物共生,給小燕子搭建廁所雖然是小事,但是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堂最生動的自然科學課,幫他們找到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盧晴晴表示,經歷了這件事後,學校會定期召開愛護自然的主題班會,引導小朋友們正確的與自然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