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初十,是北嶽大帝神誕日。在《封神演義》一書中,五嶽大帝是一起被封的。為什麼會一起受封,並且是同一體系呢?北嶽大帝在此書中有著怎樣的表現?關於北嶽大帝的神職全稱「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在真實的歷史上又是如何一步步加封的,他的神職主管天下哪些事呢?值北嶽大帝誕辰,我們就聊聊這些問題。
先說「五嶽受封」的事,之所以被一起受封,最顯見的原因是一起被殺的,並且被同一人所殺。這「五嶽」,分別是黃飛虎、崇黑虎、聞聘、崔英、蔣雄,其中除去黃飛虎,另四人曾義結金蘭,官職上崇黑虎為北伯侯,聞聘、崔英、蔣雄為其手下大將。整個事情發生在姜子牙助武王伐紂,連破五關後,在澠池縣與守將張奎的對陣中,崇黑虎率領手下三人來助陣,於黃飛虎一起大戰張奎,最終是「五嶽逢七殺」,都一起被害了,這裡當然還有張奎妻子高蘭英的太陽神針的射住幾人的眼目,再加上張奎的坐騎「獨角烏煙獸」速度奇快,導致了連斬數人。
在姜子牙封神時,有一段判詞,很好的為「五嶽一起受封」作了解釋,大致意思是:黃飛虎妻子、妹妹被紂王所殺,被迫逃到西岐,家人家將數十人為國捐軀,可是他仍忠勇殺敵,最後遇兇禍身死,他的情況非常悲慟;崇黑虎大義滅親(殺害哥哥北伯侯崇侯虎),有濟世濟民的志向,然而時運不佳,逢此劫禍;而三位結義弟兄,義氣深重,同心協力,以除暴殷,可是一切皆天命,未成所願被殺。五人都是孤忠之臣,但功勞各有深淺,所以同授「一個體系」,各為五嶽之神。被封為「北嶽大帝」的正是崔英。
封神榜裡雖言明,敕封崔英為「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但我們知道,《封神演義》一書寫於明朝中後期,是把民間關於神仙故事和前期相關話本整理而成的;那麼這個神稱在歷史上是怎麼過渡的呢?自商周時代,我國就有祭祀山河的傳統;到了漢代,禮樂制度完備,五嶽之山享有「三公」地位的祭祀;到了唐朝又升高一級,被封為王(東嶽天齊王、南嶽司天王、中嶽中天王、北嶽安天王、西嶽金天王);到了宋代,又從王加封為帝,如北嶽被封為「安天元聖帝」;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再次加封,北嶽為「安王大貞玄聖帝」,這樣就完成了整個加封的稱號,雖然和現在的有所不同,基本也具備了「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的稱號。據說在明朝,朱元璋下令,更改神號,五嶽都以神稱了,北嶽僅為「北嶽恆山之神」,但數千年留下的稱號,仍在民間流傳,俗稱「五嶽大帝」。
關於北嶽大帝的神職,掌管天下何事呢?據《三教源流大全》和《歷代神仙通鑑》說,北嶽大帝領仙人玉女七千人,「世界上的江河湖海淮濟任渭,同時兼具飛禽走獸,虎豹蛇蟲等四足、多足等屬類」,皆是其屬管。可見,北嶽大帝的神職還是很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