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的新變化,你應該要了解

2020-11-07 北京也迪律師事務所

【網友提問】

我和老公打算明年收養一個孩子,想了解一些收養的條件和手續。


【律師解答】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條的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一、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撫養、教育和保護被收養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四、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五、年滿三十周歲。有配偶者打算收養子女的,應當夫妻共同收養,收養關係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之日起成立。


【律師提示】

《民法典》第五章「收養」的相關規定較現行有效的《收養法》有一些明顯的變化,具體如下:一、《收養法》就收養人的條件限制為無子女且只能收養一個孩子,《民法典》允許已有一個子女的家庭也能再收養一個孩子,無子女的家庭可以收養兩名孩子;二、被收養人的年紀不再局限於不滿十四周歲的孩子,《民法典》允許只要被收養人是未成年人,就可以成立收養關係;三、與《收養法》的規定不同,《民法典》要求收養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的,需要徵得未成年人的同意;四、增加無配偶的女性收養男性未成年人的限制:收養人與被收養人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五、新增對收養人應當具備的條件規定: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六、要求民政部門依法進行評估,確保被收養人在收養家庭能夠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來了|條件放寬、範圍擴大,收養規定的那些新變化!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條規定:「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民法典》的主要變化是刪除了「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的規定,擴大了被收養人的範圍,這樣可以保障更多的急需關愛的未成年人得到良好的成長環境。
  • 《民法典》關於收養子女相關規定的變化,你知道嗎?
    經福利院了解,老張現年49歲,身體健康無疾病,收入穩定,無不良嗜好,無犯罪記錄,福利院裡面有一個女孩叫花花,她的父母因為交通事故身亡,花花失去雙親成了孤兒,今年剛好滿8歲。老張見這個孩子懂事可愛,一見如故,想要收養她。福利院與花花溝通,花花也表示願意接受老張的收養。老張能否合法收養花花呢?
  • 《民法典》關於收養子女相關規定的變化,你知道哪些?
    ,《民法典》關於收養子女相關規定的變化,你知道哪些呢?律師普法《民法典》的新變化  變化一:放寬收養人條件和被收養人人數  現行《收養法》受我國當時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把收養人的條件限制為無子女  變化二:擴大了可以被收養的未成年人範圍  《民法典》刪除了「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的規定,十四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也納入了被收養人的範圍,讓14-18周歲的未成年人也有機會被收養,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 收養的那些新變化
    民法典》給你解答!《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三條規定:「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民法典》的主要變化是刪除了「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的規定,擴大了被收養人的範圍,這樣可以保障更多的急需關愛的未成年人得到良好的成長環境。
  • 民法典來了|條件放寬、範圍擴大,收養規定的那些新變化
    我們想收養一個自己的寶寶,給他所有的愛和陪伴。收養的那些事兒,《民法典》給你解答!《收養法》受我國當時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把收養人的條件限制為無子女,且僅能收養一名子女。自我國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以後,《民法典》也與時俱進地放寬收養人的條件,即一名子女的家庭也可收養。同時,無子女家庭可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家庭可以收養一名子女。
  • ——民法典時代收養制度新變化
    ——民法典時代收養制度新變化熱播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關於「收養」相關話題引起了社會熱議。本文將對比「收養」入典前後的實質變化並對收養條件及程序進行梳理。結合上文《民法典》收養章中的新修亮點,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適格條件確有發生實質性修改。
  • 民法典解讀:收養子女相關規定較之收養法有哪些變化
    劉律師:民法典規定了收養制度的基本原則,請問這個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民法典對收養子女的規定較之收養法有哪些變化?河北讀者王萌王萌讀者:你好,以下是對你提出的關於民法典收養制度的相關解答。禁止借收養名義買賣未成年人。」這就是民法典關於收養制度基本原則的規定。它明確了收養應「最有利於被收養人」而不是收養人,要求政府、社會組織等在解決收養關係問題時應該從被收養人的利益出發進行考量,為司法實踐中解決收養關係糾紛提供了統一的價值引導,為保護被收養人身心健康提供法律保障。同時,這一法條還從法律層面禁止了實踐中存在的借用收養形式進行買賣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
  • 中國成美收養棄嬰最大來源國 最高收養八千棄嬰
    中國迅速成為最大收養來源國,原因之一在於收養家庭相信,被收養的孩子都是被父母拋棄的棄兒,「親生父母沒有法律渠道來重新要回監護權」  就在江開安收養了中國女兒的那一年年底,中國收養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1991年12月29日,中國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下稱《收養法》),從次年4月1日起施行。
  • 5歲唐氏綜合症女孩被美國夫婦收養 變化驚人
    當過媽媽的都知道,孩子出生前都要做唐篩,如果過不了這關,醫生會建議放棄胎兒。因為患有這種病的孩子,往往意味著比普通孩子艱難數倍的人生!不過,最近有位患有唐氏綜合症的衡陽小女孩,卻在美國成為了小網紅。每天都有網友為她留言,加油打氣!
  • 【「遼」聊法】《民法典》收養關係的法律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在收養關係上有哪些變化呢」,增加規定「只有一名子女」的收養人也可收養子女,只是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條規定,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有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 瑞士新《收養法》生效 同性戀獲許收養繼子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瑞士資訊1月1日報導稱,根據最新的《收養法》,自2018年1月1日起,瑞士的同性伴侶和同居伴侶獲得了可以收養對方子女的權利。秘密收養法也有所鬆動,未來瑞士有望可以公開收養子女。此前,瑞士僅允許婚姻關係中的一方收養對方子女。
  • 事關專科生的「新變化」,為了自己的發展前景,這些變化要了解
    每年這個時間,教育部門都應該公布了專升本考試的政策,但是今年由於疫情的緣故,多項考試的政策發布都處於延遲的狀況,所以很多考生還比較茫然,不知道應該如何準備。2021年專升本政策還未發布,考生需要如何做好相關準備?
  • 自己合法收養的孩子,親生父母找上門要求認領回孩子,你會放手嗎
    朱女士揚言要去學校找老師,要求與孩子相認,我也是佩服她這種人的腦迴路,你十四年沒有現面,你冷不丁要去學校認孩子,先不說你生而不養、再不說你和養母的約定等孩子成年再打算,你突然從哪旮瘩冒出來,不怕影響孩子學習麼?生母能要回孩子嗎?最新版的《民法典》有權威解釋。
  • 李紀恆在中國兒童福利和收養中心調研時強調
    座談會上,李紀恆在聽取中國兒童福利和收養中心的工作匯報後指出,涉外收養作為國內收養的重要補充,是我國兒童福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和關懷下,經過近40年的發展,有效促進了孤殘兒童回歸家庭,增進了我國與收養國之間的了解,密切了民間友好往來,帶動了我國在兒童寄養、特教、康復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成效顯著、意義重大。
  • 流浪貓可憐巴巴求收養,眼睛溼潤惹人疼,被收養後露出真面目
    流浪貓可憐巴巴求收養,被收養後露出「真面目」,網友:不用裝了。不過,這也要看貓咪遇到的是什麼人,遇到好心人,它們就會過上幸福生活,遇到不負責的,那就有些慘了。一般情況下,都會被拋棄,成為流浪貓,而一些流浪貓,也會生下小流浪貓,顛沛流離。不過,也有一些流浪貓是幸運的,遇到好心人會被收養,就像是這名女子一樣,就收養了一隻貓,不過女子卻說自己被騙了。
  • 收養制度入典之「不變」與「變」
    2.堅持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沒有變。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四條規定:「收養應當遵循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借收養名義買賣未成年人。」民法典繼續沿用了《收養法》的基本原則,明確了收養應「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為司法實踐中解決收養關係糾紛提供了統一的價值引導,為保護被收養人身心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
  • 收養你,法律怎麼說
    張軍領要去上班了,讓敏敏跟記者出去玩。敏敏搖搖頭,張軍領問為什麼?她小心翼翼地說:「害怕爸爸不要我。」    「這樣做值嗎?」面對記者的問題,張軍領平靜地說:「孩子讓我遇見了,就是緣分。這孩子我是不會給別人的,再苦再難我也要把她養大。」   說到願望,張軍領表示,雖然苦一點,但還不至於過不下去。
  • 人大代表建議收養孩子要跟蹤監督:要嚴「收」,更要「養」好
    民間收養、非法收養問題一直受到輿論關注。長期研究此問題的全國人大代表方燕表示,建立收養關係後,應當由專門的機構對孩子的生活情況進行長期跟蹤,定期到收養家庭了解收養孩童情況、詢問孩子的意願。村委會、社區居委會以及派出所可以承擔起最直接的監督職責。
  • 收養子女,民法典有這些相關規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圖集 劉律師:民法典規定了收養制度的基本原則,請問這個原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民法典對收養子女的規定較之收養法有哪些變化?河北讀者 王萌王萌讀者:你好,以下是對你提出的關於民法典收養制度的相關解答。中國首部民法典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納入到婚姻家庭編中,不僅在具體規定上對收養法進行了一定的修訂與完善,並且在一般規定部分明確了收養制度的基本原則。將被收養人的權益放在第一位,是民法典全方位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體現。
  • 被收養的孩子會是什麼心理?收養的孩子為什麼要找親生父母?
    就算是生活比較安逸的現代社會,也有很多的陰暗面,這些陰暗面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接觸過,而有些人則從小生活在比較複雜的環境中,比如說孤兒院的孩子,孤兒院的很多孩子都是失去父母的孤兒,有很多甚至是被親生父母遺棄的,那麼如果孩子被收養的話會產生什麼心理?收養的孩子找親生父母到底合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