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頂安全帽賣1.9元 如此「安全用品」能守護生命?

2020-12-22 搜狐網

  中廣網北京12月6日消息一頂安全帽只賣1.9元,最貴的也僅賣4元……將一頂安全帽從不到一米的高度摔下,帽子就會破裂;使勁用手一掰,帽子就會變形。貴州省安監部門調查顯示,目前全省建築行業使用的工地「三寶」———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七成是假冒偽劣產品。

建築工人把安全帽稱作「保護神」,指望這些劣質勞保品來保安全,其結果是悲慘的。

  不受保護的生命是脆弱的

  「安全事故猛於虎」。眾所周知,建築業是最危險的行業之一。隨著高層建築和高腳手架的增多,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引起的事故日益引人注目。據統計,僅今年1~10月,貴州省共發生建築安全事故35起,死亡39人,重傷5人,其中,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事故佔了一半以上。因防護用品不合格導致的安全事故比比皆是:4月12日,在六盤水市某建築工地,一名工人被從天而降的石塊砸成重傷;4月5日,在黔西南州某中學教學樓施工工地,一名工人從高處墜落,不治身亡;3月22日,在貴陽市某住宅小區工地,一名工人被從吊車上滑落的木方子砸中頭部,當場死亡……。在這些重大傷亡事故中,死傷者大多使用的是不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凱裡城區某建築工地,民工羅某在一樓的沙堆施工時,走到水管旁喝水。突然,工地上空掉落下一塊木板,正中其頭部。羅某當場倒在了血泊之中,已經碎成幾塊的安全帽散落在地上。接到消息趕來的120,也無奈他受到的致命傷害。相關部門對該事故展開調查後發現,羅某佩戴的再生料安全帽是罪魁禍首。「只聽見一聲悶響,工地上就炸開了鍋!」19歲的黃明永遠忘不了老鄉鍾成從他身邊消失的情景:2005年的一個下午,鍾成繫上安全帶後,和他一起在50米的高空給樓房貼瓷磚。不幸瞬間發生了:鍾成從空中墜落,當場身亡。原來,鍾成身上的保險帶斷了。

  「安全帽」成了禍害帽

  記者暗訪了貴陽市公園路的幾家勞保品商店發現,價格低廉的「三無」產品充斥勞保品市場。在一家店裡,有五種不同檔次的安全帽出售,價格為3~18元不等。其中,8元以上的都貼有合格證和標明製造商的名稱或編號、生產日期、安全帽類型、尺碼或尺寸範圍等相關信息,5元以下的則什麼都沒有。

  在另外一家勞保店,記者佯裝成「包工頭」,和老闆搭上了話:「我想買50頂帽子和200雙防護套。」老闆一聽精神來了,興奮地說:「師傅,我家賣的安全帽和防護手套有十多種,你要得多,我們還可以優惠。」當記者問及這些產品是否有合格證,都來自那裡時,老闆一本正經地說:「我們的產品主要來自廣東、福建、四川等地。數廣東的最好,10元一頂,你要的話,價格可以商量。現在找錢很難,來買勞保品的人,大都不願買貴的。大部分工地都買二三元一頂的帽子。我們這也有好貨,因為貴,大多成了擺設。」老闆拿出只賣2元的橘紅色安全帽,他承認這是用回收塑料做的,就是把破爛的塑料盆、塑料桶切成碎粒後重新塑造。「這種安全帽肯定沒有檢驗合格證書,但買的人到現在還沒出過問題,你只管放心大膽地買。」為了測試安全帽的質量,記者拿起櫃檯上的兩頂安全帽準備猛力一碰。老闆見狀慌忙阻止:「別碰,別碰,碰壞了就不好賣了。」記者走訪了貴陽市幾處建築工地,發現不少劣質「安全帽」的蹤跡。在不少老闆和工人眼中,安全帽的「保命」作用被淡化了,成為用來應付檢查甚至遮雨擋太陽的工具。11月28日下午,在貴陽市金陽新區一處建築工地做工的張師傅告訴記者:今年10月,他在貴陽市沙衝路一個工地上做泥水工。一天,從七樓掉下一塊磚,砸在他頭上。他當時戴的安全帽質量很差,是塑料的,結果當場就被砸成幾塊,他也受了傷。此後,他對安全帽失去了信心,後來索性不戴了。「反正都是『崴貨』,戴不戴都一樣。」建築公司一位王經理告訴記者,他是負責買安全用品的,公司給正式員工買的安全帽基本是8元以上、有合格證書的。由於公司臨時工輪換頻繁,他們不可能也給臨時工買貴的,所以就買2.5元一頂的塑料帽。

  誰來為安全用品強制「體檢」

  11月29日,記者針對劣質勞保品的問題採訪了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法規宣傳處和質量監督站的有關負責人。據他們介紹,對產品的質量檢測主要是針對本地的生產廠家,而貴州省內沒有生產安全帽、安全網、防護手套的廠家,加之經費緊張,他們難以全方位、大面積地開展對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檢測。除非是國家有關部委聯合開展安全用品大檢查時,他們才會針對性地對勞動防護用品進行檢查。貴州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安全生產協調處副處長徐文淵說,按照《建築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施工單位應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具,作業人員應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然而,這些規定在實際工作中並沒有得到真正落實,有的企業只是在接受檢查時做一些表面文章,過後又依然故我。按規定,勞動防護用品的生產廠家必須獲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等相關資質,才可獲準進行生產。目前,貴州省沒有出臺相關硬性法規對其進行約束,所以「誰都可以賣」,經營方面基本是放開的;安監部門不定期地會對建築工地進行檢查,防護用品是否按規定發放也作為監督的一項重點。如果企業因違規操作導致職工發生工傷事故,經安監部門發現必將嚴處。由於經費和人員不足,他們也只能在一定範圍內開展檢查工作,不可能「每個角落都查到」。對於如何破解安保用品質量低劣的難題,徐文淵建議:一方面有關部門應該遴選有資質的廠家生產安保用品,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政府應加大經費投入,便於相關部門大力開展對劣質企業的監管打擊力度,嚴格監控安保用品生產、銷售諸環節,強制給安保用品「體檢」,避免劣質產品流入市場,影響安全生產。同時,還要加強對用工者的教育,把監管環節前移,增加使用劣質安保用品的違規成本,讓老闆不敢把劣質安全帽發給工人。不能等出了安全事故,事後再來罰款、總結教訓。此外,還要重視對在崗工人的教育、培訓,傳授安全用品的辨別常識,鼓勵工人大膽舉報劣質品。

  記者手記「生命重如山」

  接連幾日對貴州建築工地和建築安全用品市場的採訪調查中,記者感受到血淋淋的安全傷害事件帶來的沉重和壓抑,感受到建築商們、工地老闆們對工人生命的輕視與踐踏。如果不是麻木不仁,他們會把二三元錢一個的安全帽發給工人使用嗎?倘若我們把老闆和工人換個位,他們會佩戴這樣劣質的安全帽去冒「生命之大不韙嗎」?建築施工,特別是高空作業,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憂。面對這些在高危行業辛勤勞作的民工兄弟,我們焉能將其生命等同兒戲?而建築材料市場上這些假冒偽劣產品的泛濫,更是把施工人員推向死亡的邊緣,一旦發生事故,這些所謂的防護設備不堪一擊。安全帽是保障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要防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在譴責這些老闆利慾薰心,為了私利不顧工人死活的同時,對於七成來自於市場的偽劣產品所暴露出的安全監管制度形同虛設、安全用品市場無秩序可言,也要提出質疑:誰來監管,如何監管?這是安全用品市場亟待解決的問題,是保證安全用品市場良性循環的重要環節和手段,更是國家相關行政管理和執法部門需要向公眾交待的大事。只有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監督措施相結合,有關部門措施到位,動真格的了,才能讓安全帽之類的安全用品真正為工人保安全。(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趙健)

相關焦點

  • 安全帽五元一頂手指一按一個窩 國標規定須承受5公斤鋼錐自1米高處...
    近日,有讀者向《法制日報》記者反映,烏魯木齊市一些五金用品商店在銷售價值五六元的劣質安全帽。  安全帽作為最基本的安全防護品,竟如此廉價,其質量如何,能否保護工人的生命安全?《法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暗訪」8元「三無」安全帽,貼上證就算合格,砸到怨命不好…
    「你看,都貼著質量安全和安全防護標誌的,每頂才7元錢。」老闆一邊說一邊開出優惠條件,「要是買的多,每頂再給你優惠1元錢」。雖然這頂安全帽被掛在室外,帽沿上已積了不少灰塵,但記者湊近朝內部細看時,依然能聞到一股難聞的塑料製品氣味。
  • 生命不分三六九等 檢測儀器讓安全帽更安全
    工地上,每一個人的安全帽都必須保證安全可靠,符合國家制定的GB 2811-2007《安全帽》、GB/T 2812-2006《安全帽測試方法》等相關標準,擁有永久標識和產品說明。這意味著這些安全帽的成本也低於5元,其質量可想而知。那麼,這些安全帽是否符合上述標準呢?記者從一位店家得知,這類5元安全帽沒有生產日期和永久標識,只貼著一張紙質「安鑑」標籤。而這種標籤都是由沒有許可證的廠家批量印製的,隨便貼上去就可以了。當記者向電商平臺上一家銷量較高的店鋪索要檢測報告時,商家表示無法出具,並且對國家標準一無所知。
  • 他因為一頂安全帽丟掉了工作,卻可能救了無數條命
    4月17日,應急管理部還轉發視頻表示:「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麼能夠實現生產安全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決不能流於形式,浮於表面。」央視記者暗訪時發現,「4元」劣質安全帽隨處賣,一家勞保用品商店老闆稱:工人戴的安全帽是黃色的,普通的,一頂5塊錢,領導戴的是紅色、白色安全帽,稍微好點的。
  • 有四項*性標誌的「安全帽」才真安全
    此後,對會寧路市場買來的一頂安全帽進行了測試,在黃河岸邊專門找了一塊雞蛋大小的石頭,然後將其置於記者花5塊錢買來的一頂安全帽正上方1米處,當石頭從上方垂直自然下落砸到安全帽上時,只聽到「喀嚓」一聲,好端端的一頂安全帽簡直不堪一擊,瞬間被砸了一個大窟窿。
  • 4元"脆皮安全帽"中看不中用,不少勞保店在售
    探訪安全帽(上篇)最近一段時間,一條關於「脆皮安全帽」的視頻在網上躥紅,引起大家對建築工人安全防護問題的高度關注。我市是否也有這種一碰就碎的安全帽銷售?4月24日、25日,濰坊晚報記者走訪城區一些勞保店調查發現,最便宜的安全帽只賣4元一頂,非常輕脆,幾乎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勞保市場內的不少安全帽都存在信息不全、過期銷售、貼牌銷售等問題。
  • @注意,5元一個的「脆皮」安全帽安全嗎?海口市場調查:質量堪憂
    在海口市國貿某勞保用品店,一名店員介紹一款價格32元的安全帽時告訴記者,這款安全帽使勁敲打也不會壞的,但是價格高,很少有建築工地購買;而對於另一款6元的安全帽,店員表示,不經摔但是市場的需求量還是挺大的。
  • 安全帽「一碰就碎」引發熱議 誰買走了5元「脆皮」安全帽?
    安全帽,是一線施工人員安全防護的必需品。誰能想像,用來保護勞動者安全的安全帽,本身竟然有安全的問題。隨後新華社的一篇調查,揭開了市場上部分安全帽「無廠商、無檢驗、無標識、無人查」的亂象。據報導,工人佩戴劣質安全帽已成行業「潛規則」,尤以建築行業居多。在一些電商平臺以及多家建材市場上,不乏一些毫無資質的5元「脆皮」安全帽,用手一壓就是一個坑。
  • 4元「脆皮」安全帽一碰就碎!安全帽or奪命帽?記者暗訪挖出更多驚人...
    通過走訪,記者發現售賣的安全帽價格單價從4元到20多元不等,如果採購量大,甚至能以更低的價格購買。不少店家告訴記者,如今市場上流通的安全帽主要有三種:最便宜的是塑料安全帽,防護效果最低,售價一般在4-6元;稍好的是ABS樹脂材料安全帽,防護效果中等,且最低價大多在20元左右;最好的是玻璃鋼安全帽,價格也最高。
  • 當農民工兄弟保命安全帽=5元人民幣
    安全帽雖小,但安全事大。一頂安全帽,牽動億萬農民工的生命安全,背後是無數個家庭,對「脆皮」安全帽,必須零容忍,嚴格排查,這不是小事情,是一場捍衛中國億萬農民工的生命尊嚴和安全的戰爭!高處墜物、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和坍塌事故,在安全生產事故中發生概率很高,這「五大殺手」,經常導致農民工殞命。
  • 你的安全帽真的「安全」?一款太陽能風扇安全帽,直接被砸碎刺穿
    眾所周知,安全繩、安全帽、預警衣等 是施工安全的必備保護措施, 是保護一線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勞保用品,,每款安全帽兩頂,共16個樣品,售價在19.9元—50元不等,包括ABS安全帽、玻璃鋼安全帽兩個類別。
  • 保命安全帽 質量如何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張頎  現場:應急管理局局長「驗帽」  「我們不要小看一頂安全帽」,前段時間,有工人自行檢測安全帽的視頻在網上火了一把。本期節目第一個問題,就聚焦安全帽「安不安全」。  節目中,工作人員將三頂安全帽送上了臺,主持人請黃彪局長現場「驗帽」,「您來判斷一下哪個是合格的,哪個是不合格的。」
  • 一盔一帶 安全常在|把安全帽當安全頭盔,知道這有多危險嗎?
    ,所以抱著僥倖心理才做出如此危險的事情。安全帽和安全頭盔的區別安全帽和安全頭盔同為頭部防護用品,有著相同的基本功能,但是安全帽和安全頭盔卻不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它們之間有著四個巨大的區別。一、結構組成區別:直觀地從外貌來看:安全帽由帽殼、帽襯、下頜帶、後箍等組成,安全頭盔由殼體、緩衝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組成。顯而易見,安全帽基本上就只有一頂帽子,而安全頭盔則是全方位的將頭部「包裹」的嚴嚴實實。
  • 工人安全帽「一撞就碎」引熱議 劣質帽如何流入市場?
    如果說上面的工人是為了博眼球、刷網紅,而有媒體記者隨後也在市場買了兩頂外形結構相同,但價格不同的安全帽,一頂價格是8元,另一頂是59元,並在辦公室裡進行了相似的碰撞試驗。結果,價格8元的安全帽在兩次碰撞後應聲而碎,而價格59元的另一頂安全帽則完好無損。市場中有劣質安全帽,顯然是不爭的事實。
  • 領導用安全帽更安全?應急管理部緊急發聲
    視頻中,該工人手拿兩個不同顏色的安全帽,稱紅色安全帽是領導用的,黃色安全帽是一線工人戴的。隨後他將這兩個安全帽撞在一起,黃色安全帽被紅色安全帽撞碎。這段安全帽對比視頻熱傳後,昨天(17日),應急管理部官微發布消息稱,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麼能夠實現生產安全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決不能流於形式,浮於表面。
  • 「脆皮」安全帽海口也有售!到底有多薄?能看到帽子裡的頭髮
    近日,這樣一個短視頻在網上「火了」,也帶來一波關於安全帽「不安全」的熱議。雖然後來該工人澄清稱「脆皮」安全帽是自己買的,但是也改變不了這樣的帽子在市場流通的事實。  近日,記者走訪了海口部分商店發現,「脆皮」安全帽在海口也有銷售,這種帽子到底有多脆?記者測試發現,「脆皮安全帽」用手一按一個坑、薄的能看到帽子裡的頭髮,一塊磚從3米高的地方落下就可輕易砸癟。
  • 幾塊錢一個的安全帽,如何保障工人們的生命安全?
    視頻中的小夥子說,黃色的安全帽是一線工人戴的,紅色安全帽是給領導戴的。很多人看到視頻後大吃一驚,一線工人的安全帽原來這麼不安全,於是網上的呼聲越來越大,最多的就是為一線工人打抱不平。我們都知道,無論什麼行業什麼工作,最應該考慮到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特別是一線工人,他們的工作有時候就是拿生命在拼,所以他們的安全應該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但從這段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安全帽不僅按照顏色分了等級,而且一線員工的安全帽還那麼輕易就能被擊碎,這其中隱藏的問題已經不能再被忽視了。
  • 工地安全帽可以當安全頭盔嗎?鶴壁交警回應……
    工地安全帽可以當安全頭盔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的民警表示,工地上用的安全帽不能代替安全頭盔,他們在日常執法中會糾正此類行為,並幫助市民養成佩戴安全頭盔的習慣。「頭盔太貴了,帶個安全帽不也一樣嗎?」當日上午,記者在淇濱區灕江路採訪時,一位佩戴安全帽騎電動車出行的男士表示,他諮詢過,一個安全頭盔最便宜也得四五十元,而一頂安全帽十幾塊錢就能買到。
  • 做為一個給工人發過黃色安全帽的人,我也來說說安全帽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在市政方面,應該不會出現那種質量的安全帽,至少在國企,央企承包的工程裡。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安全帽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所有的勞務隊伍,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包工頭隊伍,他們的安全帽是只能從施工專業承包單位,或者施工管理單位領的。而這些管理單位,也就是視頻裡所說的戴紅帽子的人,管理者直接加了10%的管理者從勞務隊伍的工程款裡扣除。
  • 一老一小|三個人擠在一輛電動車上,把安全帽當安全頭盔,知道這有多...
    ,所以抱著僥倖心理才做出如此危險的事情。民警發現三人不僅存在不按規定載人行為,且未佩戴安全頭盔,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並耐心的為他們講解交通安全知識,三名工人通過民警的勸導,主動消除了危險行為。 安全帽和安全頭盔的區別安全帽和安全頭盔同為頭部防護用品,有著相同的基本功能,但是安全帽和安全頭盔卻不可以互相替代使用,它們之間有著四個巨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