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學科教學,以抓教風促學風,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市泉山路學校為青年教師量身而做,搭建「教-學-研」平臺,以壓擔子,搭臺子,指路子,搬梯子的成長規劃,促進青年教師紮實課堂,磨礪成長。
一、壓擔子:夯實教學 公開課堂
學校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青年教師研討課活動。涉及學校所有學科,共展示公開課44節。
活動中,語文組觀摩公開課17節,涵蓋了低段識字課、中段閱讀課和古詩文主題研討課。執教老師認真研讀教材,根據單元要素和人文主題確定教學目標,以生為本,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與習得,靈活選取教學方法,評價準確,富有導向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公開課
數學組觀摩公開課11節,數學學科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們能結合當堂訓練將每個知識點落到實處,達到了學思悟相融合,充分展示了數學課的魅力。
數學公開課
綜合組觀摩公開課16節,老師們在設計教學時目標明確,學科特點鮮明,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玩中學,學中樂的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生素養。
綜合組公開課
觀摩課後,各學科教研組組織互動式議課活動,老師們對每節課的亮點和存在的不足,進行了細緻深入的分析,評價客觀公正,意見中肯。此次活動的開展,磨鍊了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有效促進了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老師教研活動
二、搭臺子:校際聯誼 同課異構
為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學校為青年教師搭建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梁。泉山路學校與首府實驗學校、濉溪縣城關第一小學和百善中心小學四校聯誼。12月18日上午,在濉溪縣城關第一小學舉行了「數學廣角」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四所學校分別執教了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集合》,課後市教育局教研室田志鋒老師對數學廣角專題課提出教學建議,對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
陳潔校長與青年教師共同磨課、積極研討
聯片教研將教學、研究有機整合,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投身於課堂教學改革,深入推進教材教法活動向縱深發展,培養教師多方法多手段處理教材的技能。校際之間相互學習,老師之間相互交流,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和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丁蓉蓉老師執教圖
三、指路子:苦練功底 靜待花開
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對青年教師的基本功更是嚴抓不殆。每日堅持基本功訓練——練習粉筆字,老師們相互觀摩,取長補短,已形成一種自覺苦練基本功的良好氛圍。
粉筆,在每一位老師的手中活靈活現,
沙沙的粉筆聲似乎在說「寫的真不錯」。
除了練字基本功,泉山路學校還強化培養老師的語言基本功,鼓勵教師朗讀好語文部編教材。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朗讀水平,12月17日學校舉行部編語文教材朗誦分享匯,共享朗讀之樂美文之美,現場精彩紛呈。
四、搬梯子:專家引領 促進成長
切磋琢磨成寶器,智慧引領得真傳。老師「走出去」長見識,學校組織學科教師參加教學業務培訓學習,觀摩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的名師課堂;專家「請進來」做診斷,邀請市教育局教研室專家和名師工作室名優老師來校蒞臨指導,以備課說課研課上課系列活動助力老師自我研修,加快成長步伐!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學校的重頭戲。「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長有規劃,未來才可期。老師們在平凡的崗位中、在教學的磨礪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