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策免疫品種 多機構看好醫療服務賽道

2020-12-10 經濟參考網

  醫療服務板塊今年以來表現強勁,申萬醫藥服務指數年內上漲七成左右,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等多隻個股漲幅超過100%。針對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多家券商認為,我國居民對於醫療服務的需求將持續擴大,明年繼續看好醫療服務板塊。

我國醫療資源使用不均衡

數據來源:衛計委、統計局、上海證券研究所

  西南證券指出,目前我國醫療服務資源仍面臨總量不足、分配不均等問題。一是醫療服務人員與整體醫療行業發展的不匹配,服務缺口大,改革開放至2018年以來,我國衛生費用複合增速達到17%,但從業人員數量複合增速僅為1.12%。二是醫療服務的結構性失衡明顯且仍在加劇,2019年三級醫院僅佔全國醫院總數的8%,就診人數高達20.6億人次,佔全國醫院總就診人數的53.7%,三甲醫院負荷的現狀導致就診等待時間長、服務體驗差等問題。三是地域分布不均,部分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低但人口密集的省份在醫療資源配置方面有較大需求。

  上海證券表示,醫保正在提高醫生服務性支付標準,公立醫院服務的提價將削弱其相對民營醫療機構的價格優勢。事實上,部分公立醫院特需掛號費與民營醫療機構的掛號費基本相當,然而就醫體驗並沒有跟上。因此在剛需及價格敏感度低的領域,如眼科、口腔、兒科、生殖等,民營醫療有充分的發展空間。

  「展望2021年,我們看好醫療服務板塊。」東吳證券分析師朱國廣分析稱,一是醫療需求剛性,由於疫情推遲了就醫的時間,隨著國內疫情控制良好,就醫需求快速恢復;二是隨著居民消費意識的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賽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頭部企業則更加突出;三是政策免疫,隨著醫保局控費政策進一步推進,醫療服務作為避險賽道更值得投資。

  從市場規模看,太平洋證券指出,眼科、口腔科和體檢服務三大醫療服務市場當前規模均為千億級別,成長天花板都在3000億元級別以上。據其分析,眼科領域2012年至2018年持續增長,複合增速高達14.7%,民營市場規模由2012年80億元增長到200億元,複合增速20.23%,眼科進入壁壘較高,行業競爭壓力較小,連鎖醫院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

  口腔領域,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從2008年到2017年我國口腔服務行業規模從200億元增至880億元,複合增速為17.9%。太平洋證券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帶來種植、填充等口腔業務需求的上升,消費升級帶來種植、正畸等高端業務佔比提升,加上人們口腔保護意識的提高,未來行業將持續高速增長,口腔客戶轉換成本高,先進入者具備先發優勢。

  此外,我國健康體檢市場需求旺盛,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2012年的470億元左右提升至2018年的約1500億元,複合增速21.6%,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體檢覆蓋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不過,市場對於該行業面臨人力成本過快提升的風險有所擔憂,或將降低其盈利能力。為此,國元證券表示,頭部服務機構多數建立自己的培訓體系,以自培養年輕生力軍來抵禦由於高等級醫務人員加入帶來的大幅度人力成本上升。此外,遠期人力供給成本提升的情況下,頭部服務行業格局、競爭優勢穩固,具備長期性、確定性、內生性的成長。

相關焦點

  • 醫藥行業 2021年度投資策略: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聚焦真成長,維持...
    站在當下的時點來看:1)從仿製藥到創新藥和醫療器械,政策的邊際影響仍在不斷強化;2)市場已經基於政策影響,對醫藥不同細分領域的成長邏輯進行了系統性的修正。直接表現為醫藥不同賽道間顯著分化,估值差異巨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一方面需要繼續強調賽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密切關注公司層面基本面和業績的兌現情況。
  • 醫藥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聚焦真成長
    一、醫藥行業核心投資觀點:賽道為綱,業績為王,聚焦真成長2019 年以來的醫藥板塊行情是全新的、與過去差異明顯的。相比於手術類醫療美容服務,非手術類由於安全性高、康復時間短、價格大眾化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 青睞。目前,透明質酸鈉和肉毒毒素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醫療美容項目,據國際整形美容醫學會統計,2017 年兩個 項目佔全球醫療美容項目數的比例分別為 17.35%和 16.47%。
  • 投資人為何都看好新經濟賽道?
    從看不懂,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到爭相湧入,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扎堆進入「新經濟」投資賽道。當資金聚焦在95後、00後的消費模式上,從網際網路醫療到潮玩,「新經濟」賽道為何引得投資者競相逐鹿?我們不妨從最近赴港上市的泡泡瑪特、京東健康角度出發,去了解投資人看好的新投資賽道有何獨特優勢?
  • 看好醫療護理賽道 藍帆醫療投資8億成立事業部打造相關產業園區
    原標題:企業觀|看好醫療護理賽道 藍帆醫療投資8億成立事業部打造相關產業園區   12月17日,財經網產經獲悉,
  • 未來具有爆發力的醫藥生物賽道有哪些?
    【製藥網 市場分析】醫藥為剛需,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醫藥需求保持增長,因此醫藥生物行業的投資價值依然被業內普遍看好。從政策面的角度來看,隨著醫保控費、集採等政策的推進,2020年醫藥行業相當於進入了一個新的開源期,未來具有爆發力的醫藥生物賽道將聚焦於一些能夠規避醫保控費和降價政策的品種和服務,例如這4個細分賽道:創新藥、具有消費品屬性的藥品和器械、醫療服務子板塊以及零售連鎖藥店。
  • 醫療服務投資展望:細分賽道龍頭軍團千帆競發衝刺IPO
    在具體細分領域上,結合二級市場的表現情況,我們重點看好在以下幾個細分賽道的頭部企業:以技術為護城河的複雜醫療專科以消費升級為主要驅動力的消費類專科以醫美為例,過往的醫美服務企業往往存在著醫療風險高、合規水平較低、渠道費用佔比高等因素,導致市場上雖然醫美機構數量超過10,000家,但符合資本市場投資要求的標的卻不多,而今年疫情的洗牌作用也使得大量抗風險能力較弱機構頻頻關店。但相應的我們也觀察到,一批區域性龍頭企業如芙艾醫療、馬瀧齒科等,憑藉出色的品牌口碑、良好的客戶黏性、較低的獲客成本和優秀的運營能力業績脫穎而出,未來也有望成功走向資本市場。
  • 259.77億IVD最大細分賽道「免疫診斷」如何實現國產替代
    體外診斷市場的最大細分賽道,「免疫診斷」如何體現國產替代?二、免疫診斷行業驅動因素分析(一)分級診療政策,推動市場向基層下沉分級診療政策推動病人向基層醫療機構流動,擴大基層市場規模。分級診療政策目標是逐漸把三級醫院的流量分至基礎醫療機構和私立醫院,緩解大型公立醫院的巨大壓力,有利於推動一二級醫院的免疫診斷市場規模。分級診療自2015年明確在兩會提出以後,已經在當年100個公立醫院進行了試點。在2016和2017年兩會上,國家相繼提出了分級診療試點地級市覆蓋到70%和85%的比例。
  • 買茅臺等於買黃金、醫藥生物上演賽道為王、生豬牽一髮動全身?2021...
    此外,2021年建議重點關注疫情後醫療新基建對大型醫療設備等領域的拉動。(8)醫療服務&醫藥零售及網際網路醫療。對於專科連鎖醫療服務和藥店行業的核心龍頭,我們認為普遍政策免疫且業績高增長明確,仍然是非常適宜的配置選擇。同時,隨著政策破冰和居民消費習慣的改變,我們也建議關注網際網路醫療等新興方向。
  • 聚焦耳鼻喉科細分賽道的醫療器械公司啟灝醫療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啟灝醫療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的聚焦耳鼻喉科細分賽道的醫療器械公司,經過三年的設計、研發、檢測和生產,已經取得1個二類證產品,並已全國銷售;2個三類產品(低溫等離子手術系統、全降解鼻竇藥物支架系統)正在國內7家醫院進行臨床試驗,目前臨床試驗進展順利。
  • 近千億「體外診斷」賽道,何以多家國產IVD企業完成IPO?
    體外診斷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血液、體液、組織等樣本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診斷服務,主要細分賽道包括生化檢測、免疫檢測和分子檢測。
  • 智慧醫療公司如何做好藥企服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梧桐樹資本「梧桐樹商學院·CEO成長營」是梧桐樹資本為被投企業量身打造的閉門活動,也是為提升投後服務推出的系列品牌活動。01梧桐樹資本管理合伙人高申介紹了梧桐樹資本在醫療大健康領域的布局,並簡單分享《智慧醫療的投資邏輯》,他表示如今的醫藥健康投資已經進入了新周期,即降本增效提質的新周期。從政策、市場、技術三方面進行探討如何降本、增效和提質,並提出在面對市場競爭時,醫藥健康企業的出路就是要增強創新力、研發新產品、調整好結構。
  • 佔據企業軟體賽道 華創資本看好小滿科技的發展前景
    (小滿科技發布會現場)(華創資本投資人謝佳現場演講)佔據企業軟體賽道的產品型公司,小滿科技發展前景被看好華創資本是一家為創業者提供初創期和成長期投資的專業投資機構,在企業軟體和服務領域,其他風險資本還沒大量進入之時就已經布局投資了一大批優秀的創業公司
  • 36氪首發 | 瞄準百億基層醫療信息化賽道,「ABC診所管家」獲得真格...
    目前大型醫院的醫療信息化系統已經相當完備,但是基層醫院還很薄弱。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競爭,已經越來越聚焦在基層醫療機構上了。數據顯示,全國醫療機構數100萬,其中基層醫療機構佔據了絕大部分比重,數量達95萬。在分級診療和多點執業政策的助推下,更多優質的醫療資源正在逐步下沉到基層。
  • 從新加坡醫療服務看基層醫療對公立醫院、高端醫療的啟示
    文 | 碼萬祺按WHO最新報告排名,綜合考量醫療水平、接受醫療服務的難度和醫藥費負擔公平性等方面,日本排名第一,新加坡位列第三。新加坡的公立和私立醫療機構並存,基礎醫療門診80%由私立醫療機構或是家庭醫生診所提供,另外20%則是由政府綜合診療所提供。而綜合醫療、專科和24小時急診主要由公立醫療機構提供,佔80%比例。
  • 政策頻出,行業格局漸清晰,這個新賽道有望迎來快速成長期|早間特供
    [ 先見之明:獨家消息 毒辣解讀 ] 政策頻出,行業格局漸清晰,這個新賽道有望迎來快速成長期|早間特供第一財經2020-12-11 07:08:01 這是一篇來自《先見之明》的【早間特供】,共有6大部分內容:【今日第一條】【要聞大聯播】【題材早知道】【公告連連看】【機構看好誰】【解禁回購增減持】。
  • 聚焦CHC!細數2017年,醫療行業的投資熱點
    聚焦CHC!這一被業內稱之為中國版的JPMorgan醫療健康大會吸引了來自於醫療行業中的企業高層、投資大腕、學術權威、醫學專家、政府政策制定者等高層人士,大家齊聚一堂共同圍繞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和醫療服務3大細分領域展開熱烈的討論和交流。醫療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將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
  • ...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投資機構TOP10/新銳投資機構TOP10/10大投資人...
    醫藥板塊最熱,大基金重倉醫療服務本次參與評選的155家投資機構在醫療領域近3年年平均投資項目為9.3個,而最終獲評的「36氪醫療健康領域投資機構TOP10」年平均項則達到17.5個,他們在醫療領域的平均資金管理規模為
  • 兼具創新屬性與品牌壁壘 醫療器械或成優質賽道
    隨著需求端對更微創、更精準、更早診的要求增長,供應端更先進、更高端的研發輸出,醫療器械或將成為牛股湧現的優質賽道。結合A股來看,當前醫療器械板塊上市公司數量約60多家,在科創板設立後,大量中小型創新器械公司湧現,整個器械板塊上市公司數量仍處於快速增長階段。 從市值分布上,大部分器械公司市值目前仍處於200億以下,這和器械板塊公司自身特點高度相關。
  • 東吳證券:輕工行業估值企穩修復,2020年持續看好高景氣賽道
    機構持倉穩健,估值企穩修復。13年以來輕工行業由於良好的成長性受到機構的持續關注,機構持倉佔比逐年上升,19年機構持倉比例與18年基本持平。成長中尋找機遇,持續看好高景氣得以延續賽道。2020年我們持續看好新型菸草、辦公集採、精裝建材高景氣賽道,對應產業內的公司雖處於初期角逐階段但有較好的成長機遇,持續推薦賽道細分龍頭勁嘉股份、盈趣科技,建議關注齊心集團、江山歐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