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次、戲臺、茶品……老北京茶園看戲有哪些講究?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的茶園,曾是這座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間。這裡既是愛茶人匯聚之所,更是國粹京劇的搖籃。

想要了解北京茶園文化,要先從中國戲劇史談起。我國唐宋時期,戲劇藝術已經嶄露頭角。那時既沒有戲園也沒有茶園,常常只是露天演出。開始條件比較簡陋,就是隨便尋一塊高地,就可以開展演出活動。這樣的高地,也就是戲劇史上所說的「露臺」。

慢慢的,開始有了勾欄瓦舍。宋元時代這種演出場所是非常興盛的。瓦舍是指商業性的遊藝場所,勾欄就是指在瓦舍中演劇的地方,互說勾欄就是指演劇舞臺的欄杆。南宋時代的臨安,經濟非常發達,裡面有許多瓦舍和其中大小不等的勾欄,但到了明代中期,瓦舍勾欄慢慢的就消失了,後來演出的地方大多在寺廟和祠堂中的舞臺上,表演目的多是酬神和祭祖。

例如現在北京前門外西河沿的正乙祠,原先就是供奉武財神趙公明的廟宇。趙公明又叫正一元帥,老百姓後來慢慢將「正一」念成「正乙」,從而得名正乙祠。因為供奉的是財神爺,後來清朝康熙年間就被票號買下來了,變成了票號業的行業會館。正乙祠裡面有戲樓,票號業聚首開會時,便在裡面唱戲。北京正乙祠算是「祠堂戲」的遺存。

如今的正乙祠戲樓

演出的場所,從廟堂、祠堂,隨後又發展到了廳堂。尤其是明代,戲曲很多時候都是廳堂演出。眾所周知,明代後期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經濟形勢繁榮,娛樂文化也就得以發展。明朝富戶的庭院園林,給予了廳堂戲曲發展的良好條件。總體來說,中國戲曲藝術從露臺到勾欄,再從寺廟祠堂到富家廳堂,這其實是一個由下自上的發展過程。隨著演出場所的不斷變化,中國戲曲不斷的精緻與提高著藝術格調。

講到這裡,不妨講一段北京廳堂戲曲的經典公案。話說明代的崇禎皇帝,也算是一位很敬業的君王。但因為之前的嘉靖、萬曆兩個皇帝荒廢朝政,導致明朝國力孱弱。雖然崇禎登基後常常熬夜理政,但是還是無力扭轉大明王朝的衰敗局面。還好後宮裡有一位田貴妃,非常善解人意,可以為崇禎皇帝排解煩悶。但是又很不幸,田貴妃很年輕就死了。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本只是揚州的一個小官。就因為她女兒得寵,崇禎皇帝對田弘遇也格外優待。不僅讓他做了國丈,而且在北京還修建了府邸。田弘遇的府邸原址,就在如今張自忠路與府學胡同這一帶。望著那很大的一批宅邸,足可想見當年的無限風光。

可是女兒田貴妃一死,田弘遇感受到了危機。他在江南花錢買了很多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孩,送到北京進行層層選拔。最終,有一位才貌雙全的少女脫穎而出。這個女孩,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陳圓圓。田弘遇準備把陳圓圓再獻給崇禎,以圖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但是沒想到,崇禎皇帝婉拒了美女陳圓圓。一計不成,再生二計。田弘遇又策劃把陳圓圓送給當時一個很有本事的青年人,那便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他請吳三桂到田府的廳堂來赴宴,席間領舞演出的就是陳圓圓。當時吳三桂和陳圓圓一見傾心。田弘遇順水推舟,就把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這件事,就發生在北京城田府的廳堂演出之時。

清代康熙中葉之後,北京戲曲又慢慢繁盛起來,皇家園囿的戲樓加起來不下十餘處,不過老百姓想看戲,最初則要去飯館。清朝前期北京城的大飯館裡都有戲臺。食客們就是一邊吃飯,一邊看戲。這樣的戲曲表演帶有伴宴的性質。演出時臺下不免划拳行令,嘈雜的環境不利于欣賞藝術。久而久之,北京戲曲的演出場所便從飯館挪到了茶園。茶園畢竟文化氣氛更好,也適合於靜心觀看表演。戲曲表演從飯館轉移到茶園,其實也是一次進步,大有登堂入室之意。從這個角度來講,北京的茶園對於戲曲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

早年間有一部評書叫做《康熙私訪月明樓》。評書裡的月明樓在哪呢?如果按照評書裡面的描述,康熙皇帝從宮裡面騎著一頭小毛驢出來往南走奔前門,進了肉市西口就有一個月明樓。這個月明樓的位置,就是當時北京的廣和樓。歷史上的廣和樓,就是位於前門外以東的肉市,和評書描述的位置相符。這座廣和樓最早是明末大鹽商「查氏」所修建,所以也叫「查樓」。清代康熙年間,正式改成茶園對外營業。

清朝嘉道年間,單是前門外大柵欄就有六、七個茶園:慶樂茶園、同樂茶園、慶和茶園、廣德樓、三慶茶園、大亨軒茶園、中和茶園。後來,同樂茶園改成了電影院,慶和茶園改成了東鴻記茶莊,大亨軒茶園改名為大觀樓電影院。這七家茶園,讓北京戲曲藝術興旺的大柵欄,也成為了北京茶文化的匯聚之地。

前門大柵欄老照片

除去大柵欄地區,北京的茶園還有很多。例如東城隆福寺的景泰茶園,原址就是現在隆福寺工人俱樂部的位置。再如地安門一帶,有德泉茶園和天和茶園。東安市場內,還有丹桂茶園和吉祥茶園。北京西城的茶園也不少。例如宣武門內的春仙茶園,阜成門大街的同益茶園,西四口袋胡同的慶升茶園,西安市場裡的人和茶園等。前門外鮮魚口有歷史悠久的天樂茶園,建國以後又改為大眾劇場。崇文門外茶食胡同,還有一家廣興茶園。總而言之,北京的茶園大小四十餘家,可謂是不勝枚舉。

當時北京的茶園,可謂是一專多能。一方面,與南方的茶座一樣也是喝茶的場所。但與此同,又可以邊喝茶邊看戲。也正因為功能的多樣性,當時北京茶園的布局也是與眾不同。

首先茶園的舞臺,由四個柱子支起來。前三面都是可以觀演,後面則是大牆。大牆挖倆洞作為上場門和下場門,一邊寫「出將」一邊寫「入相」。臺底下觀眾席中間部分的條桌,和舞臺是垂直放置。來這裡的茶客,是一邊喝茶談事一邊看戲。一杯清茶,可以很快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當時的北京茶園,具有相當強的社交屬性。

清朝茶園的茶客主要是會朋友,順帶著聽聽戲。以喝茶為主的這部分座位,多稱為「池座」。兩邊桌子的位置,則叫做「兩廊」,不是垂直擺放,更加便於看戲。但有趣的是,旁邊方便看戲的這個票反而便宜。一樓最後面就沒有桌子了,只有一排高凳。原來當時的茶園設計不夠科學,整個園子就是一個平地。所以最後一排,就設計了高凳,以求視線不被前排觀眾遮擋。這個位置叫「背大牆的」,價格是最便宜。您先給點小費,就可以坐了。別看高凳便宜,可還專門有人搶。為什麼呢?這個方便給臺上叫好。民國以後,高凳完全取消,轉而變成彈壓席。茶園的樓上還有官座,也叫包廂,坐上四到六個人沒問題,是相對高級的享受。

京劇史上大名鼎鼎的同光十三絕,當時便都是在北京茶園裡演出。那時北京茶園裡的戲曲,可謂是名角薈萃精彩紛呈。但是當時在北京茶園聽戲卻不買票,進去只給茶錢,同時給夥計小費。價格非常便宜,茶錢是十大枚,小費是兩大枚。可以說,北京的茶園是上至達官顯貴,下到販夫走卒都能享受的休閒場所。這也正體現了中國茶文化當中,客無貴賤愛茶者珍的思想。

清 沈容圃繪《同光十三絕》

當時北京茶園在門口把門兒的人叫「坎子」。別小瞧這份工作,幹好了很不容易。一方面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而且還得跟這一帶地面兒上的人熟識。進了茶園大門,給客人提茶壺的人叫「茶房」。雖然不賣票,但是好的座位茶房都給熟悉的客人佔上了。所以要是第一次進去聽戲,您也得跟茶房搞好關係或是多給小費才行。北京的茶園裡,一直沒有實行對號入座。一直到了前門外西柳樹井第一舞臺開業以後,北京城才慢慢有了對號入座的概念。

在老北京的茶園看戲時,喝茶的品種並不太豐富。當時北京主要流行喝香片,花色品種大致就是茉莉雙窨、茉莉小葉、茉莉大方、珠蘭香片等幾大類。除去喝園子裡賣的茶葉,客人也可以自己帶茶,交給茶房去衝泡。到時候茶房把茶壺端來,把茶葉的包裝紙往壺口一插,就表示證明是您帶來的茶葉了。當然,雖然是自己帶茶,茶資還是照付。其實自己帶茶的人,不是為了省錢,而是追求一種享受和閒情罷了。

相關焦點

  • 夜讀|在老北京茶園裡看戲,給點小費就能讓您「背大牆」
    如今張自忠路與府學胡同一帶有明代田弘遇舊宅,田弘遇是崇禎皇帝寵妃田貴妃之父,相傳他正是在家中廳堂演出時,將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清代康熙中葉之後,北京皇家園囿的戲樓加起來不下十餘處,但老百姓要想看戲,最初得去飯館,一邊吃飯,一邊看戲。在飯館裡看戲,臺下不免划拳行令,環境實在嘈雜。久而久之,北京戲曲的演出場所便從飯館挪到了茶園。
  • 老北京戲院裡的各種故事
    在老北京人的娛樂中,看戲是一個重要的內容。談起清末民初的老北京戲園子,京劇史家、民俗學家齊如山在他的諸多著作中,描寫得非常細緻。比方燕喜堂、同樂等園,每逢火車拉笛,就得擾亂幾十秒鐘。就是各園子裡頭,樓梯樓上,大家往來上下,永遠是咕咚咕咚的,由開戲響到散場。
  • 北京有哪些知名茶園?京劇史上著名同光十三絕當時也大都在此演出
    清代康熙中葉之後,北京戲曲又慢慢繁盛起來,皇家園囿的戲樓加起來不下十餘處,不過京城老百姓想看戲,最初得去飯館。清朝前期北京城的大飯館裡都有戲臺。食客們就是一邊吃飯,一邊看戲,演出時臺下不免划拳行令,嘈雜的環境不利于欣賞藝術。久而久之,北京戲曲的演出場所便從飯館挪到了茶園。
  • 什麼是茶園?
    歌謠裡的「天仙園」、「陽春園」就是當時杭州最有名的兩家茶園,再加上後開的榮華茶園,並稱為「杭州三大茶園」。拱宸橋一帶也成為戲迷愛好者的集聚地,有過杭州「小上海」之譽。▲茶園戲臺在茶園的正中間,高2米,臺前為兩根石柱,柱子中間裝有橫鐵槓,專為武生表演做準備的,臺後有進、出兩門框。
  • 一望無際的茶園,藍天白雲,美妙的山歌,安康紫陽之茶旅深度遊
    陝西安康紫陽縣出產紫陽富硒茶,長期飲用有抗癌和預防血管硬化的保健作用。與旅行友人一路歡歌笑語乘車來到紫陽。在半畝茶園,北緯32度優質富硒茶產區,一望無際的茶園,藍天白雲,美妙的山歌,旅行人不覺採茶的辛苦而醉心於採茶。
  • 景邁山——最平價的山頭茶,保存最好的古茶園!
    但每去一次又會有新的東西出現,或耳聞、或眼見或親觸。如果有機會,景邁山推薦你去~▼景邁山夜晚聽著蟲鳴聲聲入睡,清晨看著雲霧升騰,午後飲一盞清茶,還有精力的話去茶祖廟、茶魂臺、連片古茶園中走走。很感謝茶農朋友的款待,每次都是帶著我們逛古茶園,逛各個重要的地點,還帶著我們吃香飯菜喝好茶。
  • 妙不可言的戲臺楹聯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其中,戲臺楹聯可謂韻味獨具、孤秀一枝。中國戲曲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遠古的鬼神、宗祖祭祀及《詩經》《漢樂府》時的民間小調,至宋元時期,雜劇、院本、諸宮調出現後,演出形式由平地登上戲臺。戲臺,又稱戲樓,系戲曲表演藝術與古代建築藝術巧妙結合的產物。戲臺楹聯多詼諧幽默、朗朗上口,笑談大千世界,寫盡世間冷暖,戲未開場,人已入「戲」。
  • 「茶博士」眼中的成都老夫子 有人比擬武松「七碗不下桌」
    【趙夫子「七碗不下桌」——他喝茶愛到悅來茶園,邊喝茶、邊看戲,看到得意之處還要搖頭擺腦拍桌哼唱。方旭愛坐茶館,卻並不怎麼喜愛飲用茶水,有時坐了大半天,打一會兒瞌睡,一口茶都未喝就走了。他愛坐的茶館有西城的梁園、少城公園的枕流茶館和劉斯亮開的宜園茶鋪。有時「五老七賢」來了,他興致特高,也只能喝個三五開而已。他飲茶像個女人,一小口一小口輕啜細品,還說「讀書人喝茶就要這樣,《紅樓夢》中妙玉向賈寶玉說: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飲驢。
  • 【茶人茶園】臺北熊空茶園
    熊空茶園屬於1899年(即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的前身)創立的臺灣農林公司,這個老字號的制茶廠,旗下的包含像是日月老茶廠、大溪老茶場、銅鑼茶廠、大寮茶文化館也因為全程有機栽培,在大自然食物鏈的運作下,熊空不但保有了最原始的山林之美,大地也反饋了最自然健康的作物──有機碧螺春綠茶、有機烏龍茶、有機蜜香紅茶,不僅質量純淨、皆通過慈心有機認證。尤其是茶香淡雅迷人、馥香回甘,讓消費者喝的每一口都是天然潔淨的好茶。
  • 喝著茶,聽著戲,聊聊「三慶園」的前世今生
    雖然,由陸羽創作和表演的戲劇作品,我們無緣見到了,但是連「茶聖」都親自下場演戲了,這茶與戲的關係還能遠得了嗎?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出場所,有各種神廟門前的露天戲臺,還有唐宋時期比較盛行的「瓦舍勾欄」,而隨著城市文化的發展,酒樓和茶園逐漸成為了戲曲的主要表演場所。
  • 老北京消暑有佳品 老北京瓜農種西瓜有哪些講究?
    眼下,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如今的人們有空調,酷熱不再難耐。在祛暑條件較差的年代,人們都如何消夏度暑呢?其實,老北京自有消暑佳品。作者:劉永加老北京奶酪 TAKEFOTO供圖如今消暑的佳品首選是各類瓜果。在老北京,瓜果同樣最受歡迎。元代歐陽原功有《漁家傲》組詞,描寫的就是當年北京的風土人情。組詞共十二首,每月一首,其中《六月》寫道:「六月都城偏晝永,轆轤聲動浮瓜井。
  • 煮茶茶壺用什麼材質的好? 煮茶有哪些講究之處?
    煮茶茶壺用什麼材質的好? 煮茶有哪些講究之處?時間:2017-01-03 10:23   來源:一道茶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煮茶茶壺用什麼材質的好? 煮茶有哪些講究之處? 早在古代,就有文人雅士有煮茶品茗的閒暇藝術,將茶置於壺中用水烹煮,至茶水呈深褐色,入口不澀不苦為佳。
  • 飯桌上的禮儀,都有什麼,有哪些講究
    飯桌上的禮儀,都有什麼,有哪些講究文/@成長新視點中國是禮儀大國,文明古國,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禮儀,講究文明,飯桌上也是如此。飯桌上的禮儀,主要有菜單選定、座次安排和進餐禮儀等三個方面。一、菜單選定。中國菜有八大菜系,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餐飲特色文化和飲食習慣。不同地區的人,身體特點和飲食習慣也會有所不同。選擇菜單,一定要了解客人的基本情況,如身體情況、年齡性別和飲食習慣。重要的尊貴客人,務必要在點菜的時候,徵求菜餚的風格,如辣、麻辣、微辣、清淡等。菜餚安排,應葷素搭配、冷少熱多的原則,可適當推薦當地特色菜餚。
  • 國際茶日,副縣長帶你山海茶園品「仙茗」
    5月24日,以「海上茶路,話說象山」為主題的象山縣首個國際茶日活動在山海之巔的黃避岙鄉高登洋茶場隆重舉行。海拔300米高山海茶場裡,來自各地的茶客置身於400畝碧綠茶樹之間,在古韻古樂中,品鑑茶藝師溫杯、潤杯、聞香、鳳凰三點頭魅力,感受茶香餘韻。
  • 臺灣的茶樹種植歷史悠久,現在有哪些茶園可供參觀遊玩?
    臺灣的自然環境很好,茶樹的種植也有很長的一段歷史了,因此也生出許多的茶園來。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臺灣有哪些可供觀賞遊玩的茶園。聞一多有詩《口供》:「自從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記著我的糧食是壺苦茶!」對於中華民族這個東方民族來說,整個文化的底蘊中,不可能不浮謹著茶的苦澀和勞香。臺灣高山縱橫,日照和雨水充足,非常適合茶樹的種植。
  • 宴會座次有哪些禮儀?除了宴會,還有哪些情況也需注意座次禮儀?
    禮,因人心之仁義而為之品秩。禮是以個人的心性修養和文化學識為基礎的。中國是禮儀之邦,數千年的傳統,禮儀已成為了民眾習慣和風俗化的一種社會行為規範與道德尺度。秦漢時古人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而最普泛的禮,則是食禮,也就是宴會時的禮儀;食禮中最基礎的儀程,便是座次之禮。因飲食習慣、餐桌椅形制、基礎餐具等隨著歷史的演變,座次之禮也隨著時代不斷變化,各有不同。宴會禮儀發展到今天,整體上會遵循以下幾點:1.居中為上,中央高於兩側;面門為上,觀景為上,靠牆為上,以便擁有最佳視野。即面門居中的位置為主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座。
  • 戲臺是劇場建築形制的核心,也是戲曲搬演依託的載體
    本文系作者沒法得到幸福的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明清時期,江西婺源民間看戲有諸多規矩,如在祠堂內看戲,戲臺前方的正堂和兩廊分頭層、二層、三層,明確規定第三層專供婦女、兒童看戲之用,男人不準入內;正堂和兩廊的最前排擺放有千斤凳,專供60歲以上的老人看戲之用,年輕人不準入座。
  • 趁著春天來一次尋茶之旅 溫州的這些茶園不可錯過
    其茶葉因葉色黃綠,發芽特早而得名,與永嘉烏牛早、平陽早香茶、瑞安清明早等齊名,是溫州四大早茶品種之一。  甌海黃葉早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學松是土生土長的茶山人,他的茶園就在羅山村內。目前每年茶葉總產量3噸左右,產值100多萬元,收入可觀。據他介紹,黃葉早的胺基酸和茶多酚比例比其他茶葉高一些,喝下去口感比較好,對人體的降血壓、去脂減肥有好處。
  • 大理南澗縣公郎鎮羅伯克茶園村:茶旅融合一「葉」致富
    近年來,公郎鎮堅持為「茶」不唯「茶」的發展理念,以山為體,以茶為媒,引導羅伯克茶園村積極將茶文化內涵融入全域旅遊中,為茶園聚集人氣,助村民增收。 南澗縣公郎鎮羅伯克茶園村 以茶促旅,增強鄉村旅遊吸引力。
  • 隱在高雲深處的最美茶園 安化問茶之旅
    這裡是中國黑茶的發源地,先有茶,後有縣;這裡山奇水秀,古茶園、古茶市、古茶亭、古茶道密布,萬裡茶路從這裡起程。  雲臺山 高馬二溪 芙蓉山 鳳凰島  最美茶園 隱在那山高雲深處  山崖水畔,不種自生。百年前在巴拿馬世博會上獲金獎,百年後在米蘭世博會上再獲殊榮的安化黑茶,原料來自最美的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