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哭鬧時只要媽媽?其實跟嬰兒的大腦有關

2020-10-17 父母在線

被拒絕很令人傷心,尤其是被自己的孩子拒絕時。很多父親在孩子出生後的前幾周就不幸遭遇了這種情況:新生兒會友好的盯著爸爸看,也會讓爸爸抱著它在房間裡走來走去。

但是一旦寶寶累了,就會又哭又叫,而這時只有一個人能安慰孩子:媽媽!

嬰兒從出生開始就依賴母親,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使他安靜下來嗎?有專家反駁了這種說法,「嬰兒出生後的前幾個月,對於嬰兒來講,誰來照顧它都可以。

6個月之前大部分嬰兒建立聯繫的能力還不夠強。」美國兒童精神健康中心研究人員解釋到。「因此當別人代替母親照顧它時,通常情況下它也會很平靜」。7個月到9個月是認人階段,這個階段嬰兒才能夠區分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

但是有另外的專家卻認為:「有的孩子天生傾向於依賴母親。但這和他們的母親無關,而與他們的性格相關」。

每個嬰兒出生時就擁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點。美國心理學家傑羅姆·凱根已經證明,在嬰兒出生前這些性格特點已經在大腦中形成了。

當別人要抱嬰兒時,嬰兒是很平靜的接受,還是一直緊緊抓住媽媽的衣服,不是後天教育的問題,而是與大腦化學物質有關。

傑羅姆·凱根和他的團隊得出結論:大約40%的新生兒不會很快的慌亂。面對不同的照顧它的人表現的很安靜,或者很少哭鬧。另外40%的孩子需求稍高:「比起其他人來,他們更喜歡和父母在一起。短時間的分離肯定會令這些孩子緊張」。

剩下的20%的新生兒,被傑羅姆·凱根稱為「反應激烈型」。他們明顯與同齡的孩子不同:他們不僅特別的清醒活躍,而且運動能力很強。一旦分離,就會感覺到緊張,反應非常強烈。這類孩子與它「最親密的人」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繫。

「最親密的人」不一定非是母親。事實上出生之後嬰兒還沒有確定與誰的關係最親密。如果從這個月開始基本上只有父親給他餵奶,在它身邊的話,那么爸爸就得到了「最親密的人」的頭銜。



絕大多數情況下,出生時嬰兒就在媽媽肚子上休息,在媽媽乳房上吃奶,在媽媽的臂彎裡入睡。因此關係研究人員深信,如果每個孩子「最親密的人」的名額只有一個的話,那麼一定是母親。

爸爸則是這個名額的替補人員。爸爸在兒童成長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對於「反應激烈」型的嬰兒,爸爸在最開始的幾個月中只是「媽媽的替補」。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雙重策略被證明是很有效的:一方面,滿足嬰兒對媽媽的需求。這麼做不會寵壞它,而會讓它更有安全感,使它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感到安全舒適。


另一方面,從最開始就慢慢的應對:一個星期讓孩子和爸爸相處一個小時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而且這樣媽媽就可以安心的去參加產後訓練班。當然,當母親關門離開家時他可能會哭鬧。但是它也會慢慢的體會到,其實它也可以依偎在爸爸懷裡,爸爸也可以抱它,給他奶瓶,安慰它。

相關焦點

  • 嬰兒長時間哭,會損傷大腦?嬰兒哭鬧的5種應對方法!
    我想說的是,你的「狠心」正在傷害自己的寶寶,而你卻不知道。如果我告訴你,長時間的哭泣,會引起大腦損傷,你還會這樣做嗎?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醫生皮尼羅普·林奇在其書中表示:如果嬰兒長時間哭泣,大腦就會受到損傷。
  • 不明原因的嬰兒哭鬧,為什麼這樣安撫有效?
    哭鬧是嬰兒表達需求的重要手段。但是當我們檢查了嬰兒身體,也排除了因為飢餓,倦困,冷熱,疾病等等原因,但寶寶還是哭鬧時我們真的很崩潰。面對孩子怎麼都哄不住的哭鬧,嬰兒的哭聲會讓父母不安,尤其是母親。當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小寶寶一起待在實驗室裡時,我們將血流測量儀貼在他的胸口,就會發現當這位媽媽聽到寶寶哭泣時,流向胸口的血液就會增加,同時他會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想抱起寶寶安撫,看來嬰兒的哭聲是一種強有力的語言,這是嬰兒為了生存和成長與生俱來的本領。
  • 寶寶為什么半夜突然哭鬧 是餓了嗎
    同時要注意的是,很多寶媽寶寶哭的時候,就會給寶寶餵奶,這容易讓寶寶養成不良習慣,寶寶的大腦發育尚未完善,大腦皮層易興奮,所以易驚很正常,注意合理餵養和護理,不能一哭就抱,一哭就喂,只要確定吃飽了,偶爾哭哭,可以輕輕拍打背部哄睡,不要動不動就抱,另外可以讓寶寶吸吮奶嘴、手指,安撫寶寶停止哭鬧。給寶寶做撫觸和按摩,也能讓寶寶平靜,慢慢入睡。
  • 嬰兒哭鬧很頭疼?可能是當媽的你不懂他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每一個新生兒都會哭鬧,而這也讓很多新媽媽頭疼欲裂心力交瘁。很多媽媽把這看成是一種負擔和麻煩,自己用盡心思帶娃,可娃為什麼還是這麼愛哭?跟娃說話娃就像沒聽見一樣,這可把媽媽氣壞了。「是自己帶得不好嗎?還是娃不喜歡自己?」很多媽媽會這樣情緒化的想問題。
  • 嬰兒哭鬧不止七招有效應對
    嬰兒不知道為什麼老是喜歡哭怎麼辦?一哭就哭個不停,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可以制止嬰兒哭鬧不止呢?處理寶寶哭鬧的情況,家長首先要懂得去分析嬰兒哭鬧的原因,有些嬰兒他在產院時就比其他嬰兒能哭的,回家之後也經常哭鬧,有時還會因此打擾到鄰居。也有的嬰兒只在吃母乳或牛奶時安靜,吃完之後剛過30分鐘,就像火燒一樣哭起來,而且出汗,換掉溼的尿布之後,還是哭個不停。
  • 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為什麼總哭鬧?三個原因讓媽媽們看了會心疼
    第一次當媽媽,作為新手媽媽是完全沒有經驗。面對孩子哭鬧真的是手足無措,而且新生兒寶寶還特別喜歡哭泣,尤其是剛剛出生後的第一天晚上,幾乎孩子一會一醒,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老是喜歡哭泣,其實這背後是有原因的,父母知道了反而會心疼寶寶。
  • 為什麼寶寶想睡覺的時候會哭鬧呢?
    如果嬰兒老是在睡前哭鬧,很多家長都會感到特別麻煩,哭得太大聲,不僅會影響到鄰居,而且感到特別痛苦,因為小孩子的嗓子太大,容易沙啞。最近有一部熱播劇《三十而已》裡面的顧佳把一個當媽不易的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尤其讓很多媽媽感同身受,自從寶寶出生後,自己個人生活一點沒有了,一直圍著寶寶轉。
  • 寶寶吃奶時哭鬧?4種原因與媽媽有關,2種是寶寶問題,爸媽了解
    有的時候一餵奶的確能讓寶寶停止哭泣,可有的時候即便餵奶寶寶還是哭,莉莉也不知道個所以然,只能抱著寶寶邊走邊哄。 多數寶媽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寶寶有時候明顯是餓了,可是餵奶並不能讓寶寶停止哭泣,這讓家長們非常頭疼,也不知道寶寶為什麼哭。只能一邊干著急一邊使出渾身解數來哄寶寶。為什麼寶寶會在吃奶時哭鬧呢?
  • 嬰兒哭鬧不停,家長煩惱崩潰如何應對?找對方法是關鍵
    其中最令她煩惱的便是孩子哭鬧的問題,這也是令許多新生父母為難不已的情況。他們既想要幫助孩子安撫情緒,停止哭鬧,可是又不知從何下手。家長們別著急,要想了解嬰兒為什麼會哭鬧不停,首先還是應該從原因入手,從根源開始了解問題。嬰兒為什麼會無緣無故的哭鬧不停?
  • 等寶寶自己哭累?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極易損傷
    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這位內洛普·莉赫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嬰兒長時間的哭泣,會損傷他們還在發育的大腦,引起認知障礙.大腦的發育一共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都是在媽媽肚子裡就完成的,而第三個階段,就是孩子1歲以內。
  • 寶寶的心思媽媽你別猜,猜來猜去越猜越不明白?其實答案很簡單
    其實當小寶寶出生時,他們大腦中用以表達感情的部分一半就已經建立起來。這就是說,他具備了表達感情的物質基礎。他甚至已經可以識別媽媽的面部表情,例如當媽媽對小寶寶笑時,他就會知道"哦,媽媽現在很高興。"結果顯示:嬰兒們能意識到別人的注視,當他們看到自己被人注視時,大腦皮層會受到刺激,而他們所使用的大腦區域和成人被注視時一樣。所以說,當媽媽陪伴寶寶的時候,很多時候在忙碌時偶爾一回頭,就能看到寶寶正用亮晶晶的眼神盯著自己看,而對視上媽媽的眼睛之後,寶寶還會展顏一笑。這種笑是有魔力的,能夠讓媽媽的疲勞瞬間消散。
  • 撫觸皮膚可以培養心靈,新手媽媽這樣做,開啟嬰兒大腦第一步
    為什麼呢,因為對於剛出生的嬰兒,媽媽溫暖的懷抱和對話非常重要!由皮膚來培養心靈恐怕媽媽們並不清楚。 當嬰兒呱呱墜地時,母親要馬上抱起嬰兒親餵母乳。母乳親餵會給母親的皮膚以刺激,這種刺激會變成神經衝動,通過神經系統傳遞到大腦中的下丘腦,下丘腦會分泌出催乳素等愛的激素,使嬰兒感到無窮愛意,母乳也會變得更加充足。
  • 嬰兒夜裡哭鬧 嬰兒夜裡哭鬧吐奶是什麼原因
    嬰兒夜裡哭鬧1、生理性哭鬧:寶寶的尿布溼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寶寶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讓寶寶舒適入睡。2、環境不適應:有些寶寶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若將寶寶抱起和寶寶玩,哭鬧即止。
  • 寶寶吐奶、打嗝、放屁正常嗎?會影響哭鬧時長,媽媽早知道早輕鬆
    其實她吐的也沒有那麼多,只是灑在衣服上看著有一大片而已。不過,有的媽媽會擔心起來,新生兒為什麼會時常吐奶呢?腸痙攣哭鬧每次吃奶,寶寶都會嗆著並咳嗽以上這些吐奶現象,就可能說明寶寶不太舒服了,媽媽們不可大意。
  • 寶寶「紅屁股」,其實跟媽媽的護理不當有關!
    寶寶「紅屁股」,醫學上叫尿布疹,是指在新生兒的肛門附近、臀部、會陰部等處皮膚發紅,有散在斑丘疹或皰疹,是寶寶常見皮膚病,大多發生在周歲以內的嬰兒身上,通常在7~9個月時最厲害。得了尿布疹的寶寶,往往會哭鬧、煩躁、不舒服,媽媽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 寶寶睡覺時哭鬧不止,怎麼哄都不管用?其實是這3種病在搗鬼
    文|秘籍君剛剛升級成為爸爸、媽媽時,對於護理寶寶總是顯得手忙腳亂,這其中最令家長們頭疼的大概就是孩子夜間哭鬧不止的問題了。腸絞痛出生頭兩年的寶寶,正處於快速生長期,有可能會出現生長痛。除了會表現輕度腿痛外,還有可能表現出腹痛。0-6個月齡的嬰兒容易出現腸脹氣、腸絞痛,這是由於腸運動功能發育不成熟引起的。建議:媽媽們可以在白天讓孩子趴著睡(家長要在旁看護),順時針的幫孩子按摩腹部。
  • 嬰兒哭鬧時間太久,對大腦和心理有什麼危害?怎麼安撫?
    一轉眼寶寶就會學走路,當他會走路以後,已經記不得把他抱在懷裡的樣子,多少有些遺憾,心想嬰兒時間那麼短為什麼不在他需要的時候抱抱他,為什麼還有給寶寶哭久點呢?為了讓自己輕鬆,忽視寶寶的感受真的是對的嗎?寶寶不會說話,只能通過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是他們和父母進行交流方式,我們怕自己累,怕寵壞寶寶,視他的需求不管,還任由他啼哭,自己內心在受到折磨,還傷寶寶的心。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新手媽媽該如何安撫寶貝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護理「二月寶寶」那些事兒。小嬰兒為啥會「二月哭」?相對一個月時初來乍到的懵懂,兩個月的寶寶在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對新的世界漸漸適應起來,也收穫了更多的安全感。那為什麼反而在第二個月娃變得更愛哭鬧了呢?原因有下面三個。
  • 「小嬰兒,大心機?」科學表明嬰兒哭鬧求抱抱,其實不是在撒嬌
    當過寶媽的女性會知道,每當嬰兒啼哭時,他們總是張開雙臂,睜著兩個圓圓的眼睛,等待著父母的抱抱。對於這種現象,很多父母認為是嬰兒在「撒嬌」的表現,俗話說「小嬰兒,大心機」,這是真的嗎?科學研究表明:嬰兒哭鬧求抱抱,其實是一種原始本能。
  • 寶寶一旦哭鬧超過這個時間,大腦就會損傷,特別是不足6個月的娃
    當孩子連續哭鬧超過20分鐘,很可能就會損傷嬰兒的大腦。這位內洛普·莉赫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嬰兒長時間的哭泣,會損傷他們還在發育的大腦,引起認知障礙。有外國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孩子在嬰兒時期哭泣時,父母正面的去安慰,對孩子以後形成積極的性格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