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中秋臨近,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敦煌博物館等眾多博物館也組團進軍月餅界,各式文創月餅扎堆兒上市,可「再利用」成為今年各家打出的特色賣點。月餅盒反而成了最吸引消費者的「賣點」。
與傳統月餅拼口味不同,文創月餅拼的是顏值。老字號稻香村和故宮聯手推出的中秋月餅,創意靈感是院藏「月明滿地相思」璽,這是乾隆皇帝的一枚寶璽。每一枚月餅宛如一幅別致的古畫,秋景、玉兔搭配古詩詞,別有一番風味。蘇州博物館則將年畫印到了月餅盒上,每一枚月餅宛如一扇古典花窗。
外國博物館也趕著過中國傳統節日。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都推出了文創月餅。
不僅有顏值,「博物館牌」月餅還頻頻出招,在月餅盒上拼創意。比如國家博物館今年推出的「月光禮盒」裡,月餅表皮既不是傳統的蛋黃色,也不是透明的冰皮,而是黝黑黝黑的玄墨色。四款不同口味的夾心外標分別做成月球、星軌、黑洞和星雲的造型。這款月餅的盒子也有玄機,炫彩鐳射光封套將國博館藏「天文圖」碑拓片秀出來,現代手法鏤空設計讓星空軌道躍然呈現在月餅盒蓋。工作人員介紹,盒子裡的小夜燈的電池可以更替,不僅可以點亮星空,而且盒子還能用於收納重複利用。
還有一款月餅乾脆取名「朕的心意」,月餅盒正面是故宮藏清代廣繡百鳥爭鳴圖的元素,盒子側面則浮雕了《藍瑛澄觀圖冊》。設計師還專門設計了盒內首飾託,供消費者選購,便於後期將月餅盒改裝為首飾盒。
敦煌的飛天樂舞也為月餅「代言」。今年,由敦煌博物館和必勝客聯名推出的中秋限定月餅發售。月餅上不再是「中秋快樂」「闔家團圓」等吉祥語,而是改為了妙音祥樂、飛天樂舞、福鹿顯榮等敦煌特色圖案。在銷售頁面上,專門介紹了月餅盒如何繼續利用圖示。
不少網友紛紛為「再利用」的賣點點讚。
一位網友說,各式各樣的月餅盒每年都是「雞肋」,尤其是有些外形不規則的盒子,用不上只能丟掉。其實無形中也形成了浪費。
今年博物館推出的月餅,盒子造型更實用,大多是方方正正,便於收納。尤其是一些盒子內的隔層擺件同步上市,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