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之《十五夜望月》預學單

2020-12-18 17學語文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中的三首古詩均與我國傳統節日習俗或傳說有關。《十五夜望月》與中秋節有關。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一、預學目標

1.會讀會讀會寫「庭、棲、鴉」,並組詞。

2.正確、流利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3.理解重要字詞的含義,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大意。

二、預學步驟,完成後自評

(一)認識作者☆☆☆☆☆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時入仕。其詩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今存有《王建詩集》、《王建詩》、《王司馬集》等本及《宮詞》1卷。

(二)解題《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指農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這是個團圓的日子,但古人音書難通,常借望月懷念遠方的親人朋友。

(三)讀詩☆☆☆☆☆

1.先嘗試讀詩句,找出不會讀的字,弄明白怎麼讀。

2.聽朗讀,正字音。然後再讀,讀準「庭、棲、鴉」這幾個字的讀音

3.再聽,再讀,要把詩句讀正確。

4.多讀幾遍,試著背誦,你一定可以的。

(四)重要字詞釋義☆☆☆☆☆

①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②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樣子。

③棲:棲息 ④鴉:鴉鵲。 ⑤冷露:秋天的露水。 ⑥盡:都。

⑦秋思:秋天的情思,這裡指懷人的思緒。 ⑧落:在,到。

(三)賞析理解

這首詩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的七言絕句。借望月寫思遠的作品很多,但這首詩的寫法與其他中秋詠月詩完全不同,很有創造性。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前兩句寫景,描寫賞月的環境。

視覺上,詩人用「地白」來寫中庭月色,給人以素潔清冷之感。聽覺上,詩人用「樹棲鴉」「冷露無聲」來烘託月夜的深與靜。前兩句雖沒有寫到人,但又能使讀者感受到望月的作者。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後兩句抒情,抒發思念之情

第三句「人盡望」三字,由作者一人的望月聯想到天下人的望月,但同是望月,情卻是人各不同的。「不知秋思落誰家」,雖不知作者在思念誰,但我人感受到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之情。

你怎樣理解「不知秋思落誰家」表達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詩人沒有採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得蘊藉深沉。

你怎樣理解「落」字

「落」字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仿佛秋思隨著皎潔的月光,一齊灑落人間。

詩句大意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點點無聲,打溼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世間人人都仰望,不知道這秋日情思可落到誰家?

相關焦點

  • 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十五夜望月詩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樹上棲息著烏鴉,秋天的露水無聲地打溼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世間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這秋天的情思會落到誰的一邊?五、問題歸納1.《寒食》這首詩寫的是怎樣的景色?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
  •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十五夜望月》學習內容全解
    課文內容文章分析《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詩人王建創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為內容的七絕。全詩四句二十八字,以每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三)體會三首古詩中各自體現的傳統習俗文化及每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能根據詩中的典故,聯繫相關傳統文化知識理解古詩表達得情感。(五)體會古詩委婉、間接抒情的特點。
  • 三年級語文科下冊課本34-35頁第九課《古詩三首》預習案
    學習日期:2020年3月24日學習內容:課本34-35頁第九課《古詩三首》學習連結:三年級語文科下冊課本>活動一:聽錄音,會讀古詩。第一步:將古詩中的生字圈出來。第二步:關注「i小學」,點擊「課時精講」—「語文下冊」—「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全冊課文精講,選擇第9課,在電子教材上聽讀1-2遍《古詩三首》,注意聽準難讀的字音。然後大聲朗讀古詩2-3遍,把古詩讀正確、讀流利。
  • 【課文講解】六年級語文下冊 課文3《古詩三首》
    這首詩運用了白描手法,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2、《古詩十九首》中運用了哪些疊字,有什麼好處?
  • 小學語文四、五、六年級下冊統編新教材目錄搶先看!
    小學語文四、五、六年級下冊統編新教材目錄搶先看!第一單元1 古詩三首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2 祖父的園子3*月是故鄉明4*梅花魂第二單元5 草船借箭
  •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同步教學視頻、生字、知識點、練習
    這首詩運用了白描手法,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2、《古詩十九首》中運用了哪些疊字,有什麼好處?
  • 古詩文學習018:六年級下冊,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注釋①〔十五夜〕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夜晚。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③〔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樣子。中秋之夜,王聞桂花芳香,假桂花而寄託情思,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即課文中的《十五夜望月》。杜郎中是詩人的朋友,具體名字、生辰不詳。從詩的原題來看,應是詩人思念朋友所作。詩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月夜圖。前兩句雖無「月」字出現,卻處處可見月夜清幽冷寂。
  • 教師資格考試面試 六年級下冊 第10課 古詩三首:竹石
    面試視頻:六年級下冊 第10課 古詩三首:竹石六年級下冊 第10課 古詩三首:竹石
  • 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3單元《預學單》來啦!轉給孩子(可直接列印)…
    先點擊上方藍色字"語文名師"關注!推薦:點擊就可以直接學習啦↓↓↓溫馨提醒:為了讓孩子們能更好地自學,請把1-6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電子課本+預學單》轉發給孩子們,這是最新最直接的學習要求如需學習其他年級,在今天發布的其他條!如需下載,請拉到文末,有免費下載方式!統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3單元《預學單》(可直接列印)!轉給孩子…
  • 第21課《古詩三首》(四年級語文上冊)
    這是本冊第二篇古詩課文,在本冊課本的第9課學習了《暮江吟》《題西林壁》和《雪梅》,今天在第21課將要學習的則是《出塞》《涼州詞》和《夏日絕句》。第21課《古詩三首》《出塞》(王昌齡)王昌齡簡介:王昌齡 (698—757年
  • 語文三年級下冊第2單元《預學單》
    守株待兔    兔走觸株    折頸而死    冀復得兔3.想想寓言故事有什麼特點?三、讀寓言故事,思考並解答以下問題。1.利用學習古詩的方法,藉助注釋,結合插圖,了解小古文的大意。我先把課文讀3遍。讀完我知道:這首寓言詩共(     )節。(     )到(     )節是(     )的話,(     )到(     )節是(     )的話,剩下的(     )節告訴我們這首寓言詩的道理。2.  我先來當池子,開始讀池子的話啦——我覺得應該用(     )的口氣讀,因為池子(     )。3.
  • 【同步微課】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知識點+圖文解讀
    十五夜望月詩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樹上棲息著烏鴉,秋天的露水無聲地打溼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世間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這秋天的情思會落到誰的一邊?五、問題歸納1.《寒食》這首詩寫的是怎樣的景色?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
  • 「最新」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作家作品及文學常識匯總
    以下是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的文學常識匯總,希望各位同學在家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提早預習。第一單元《北京的春節》選自《老舍全集》,作者是老舍,原名舒慶春。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 迢迢牽牛星》選自《文選》,這首詩是《古詩十九首》的第十首,《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主持編選的《文選》,是一組五言古詩,作者不詳,一般認為產生於東漢末年。
  • 【海廣課堂】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圖文講解+微課視頻+知識點+同步練習
    這首詩運用了白描手法,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2、《古詩十九首》中運用了哪些疊字,有什麼好處?
  • 【微課堂】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圖文講解+微課視頻+知識點+同步練習
    這首詩運用了白描手法,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2、《古詩十九首》中運用了哪些疊字,有什麼好處?
  • ​部編版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朗讀+知識點圖文精講+教案
    《古詩三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宮、侯、素」等8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想像《寒食》中描繪的暮春之景,結合時代背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 一線老師整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古詩二首知識點,讓孩子預習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古詩二首整理,講解細緻非常適合孩子預習在圍繞新課講解之前,我們先猜兩個謎語,第一個謎語「像蝴蝶,像飛鳥,乘著風兒天空飄。一根線兒拴住它,無風一栽往下掉。」這個謎底相信大家能很容易猜出來。接下來第二個謎語「小姑娘,手細長,身兒軟,頭髮長。
  • 二年級語文下冊1課《古詩二首》全課生字書寫示範
    二年級語文下冊1課《古詩二首》全課生字書寫示範疫情的原因,延遲開學,很多學生就只能宅在家裡上網課,而語文的生字書寫一直是大多數學生比較頭疼的事情,為了解決大家不能在課堂上跟隨老師學習書寫方法,品語文特地製作了
  • 寒假預習: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預習單,可列印附答案!
    寒假預習:六年級下冊古詩文+譯文,可列印!
  • 六年級古詩《十五夜望月》的筆記及最全學習資料,快收藏起來複習
    02古詩筆記03夜已經很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溼了庭中的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在仰望皎潔的月光。卻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到了誰家?06主題《十五夜望月》借中秋望月表達了別離思聚的情意。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詩人望月懷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