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量子糾纏和量子相干的等效性談雙縫幹涉實驗,可以解釋所有現象

2020-12-15 探索貓百家號

本文由探索貓原創,版權所有。如轉載請私信 @探索貓微博。歡迎直接轉發。

來自英國、西班牙和印度的研究人員對於量子相干和量子糾纏兩者之間的關係給出了一個簡單卻有力的答案。根據相關理論,兩者之間是定量等效或可通過運算等效。此項研究是由英國諾丁漢大學的副教授Gerardo Adesso領銜,團隊包括來自西班牙和印度的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發表於Physical Review Letters。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光子科學研究所的Alex Streltsov說: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在於我們不僅從定性的角度,更從定量的角度證明了相干和糾纏的關係。更精確的是,量子糾纏態的量化也導致了相干態的量化。物理學在此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關於相干態和糾纏態之間的轉化這一發現有著重要的意義。

量子退相干指的是一量子系統狀態間相互幹涉的性質隨著時間逐步喪失。量子退相干能夠解釋為什麼不會觀察到幹涉現象,很多完成的量子實驗已證實量子退相干的存在與正確性。量子相干既然與量子糾纏等效,那麼退相干是指複合系統量子態退化為不相干的成員系統態函數的過程,也就是退出糾纏態的過程。

我在《電子的自旋速度會超光速嗎?從真空漩渦分析》和《弦的基本單元「量子比特」猜想》中也已經闡述過,所有粒子都是由自旋的基本單元「量子比特」組合排列形成的弦,弦的基本單元「量子比特」的基本特徵就是自旋,而現代物理學也已經揭示出,電子是斷開弦的端點渦旋。我們通常想像成實體小球狀的粒子可能根本並不是這樣的,而是由各種自旋的真空渦旋組合形成,真空渦旋的內部本身與真空是同源的,而不是像地球和大氣以及外太空那樣截然不同,真空渦旋,或者說量子比特想像成空氣中的龍捲球最適合(上下兩端封閉的龍捲風),這一點我之前也早已論述過。

將真空類比為流體是不錯的想法,有一種理論叫超流體真空論。光是真空能量波,但光波不是像水面上的波那樣四散。因為光量子是一種閉合的封閉弦,按量子比特的序列形成弦的解釋,就是一定數量的自旋量子比特相互作用形成閉合,然後整體以直線移動。這個整體倒是有點像太極五行中的圖案那樣。

非常多個光量子以直線移動,光量子之間就會形成量子相干,形成一個大範圍的區塊波以直線移動,這個區塊波就會在通過雙逢後形成波的幹涉。如果發生退相干,則不會形成區塊波。在這裡,區塊波是我起的一個名詞,意思是較多個光量子形成量子相干後,產生了一個比單一光量子影響範圍大的多的區塊狀的波。

用區塊波可以解釋幾乎所有量子的奇異現象,如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以及量子糾纏的非局域性,還有那個薛丁格貓。

相關焦點

  • 詭異的雙縫幹涉實驗與量子糾纏遐想
    光雙縫實驗雙縫幹涉並不陌生,光線通過兩條狹縫在屏幕上相互幹涉形成明暗相間條紋,佐證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單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採用電子槍將電子逐個打出,最後屏幕上也形成了規律的明暗相間的條紋,就好像是後出發的電子知道先出發電子的落點位置,也就是說前面出發的電子對後面的電子會有影響。
  • 雙縫幹涉實驗背後的幽靈,看量子力學如何解釋雙縫幹涉悖論
    文/科學新視界,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前面我們科普過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證明了光的波動性,我們也講過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它證明了光的粒子性,由此我們得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特質。可是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有沒有可能我們通過一個實驗就能同時測出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人類是天才的,這個震驚物理世界的實驗就這樣誕生了,人們稱之為雙縫幹涉悖論。
  • 雙縫幹涉和量子糾纏為什麼恐怖?為什麼說世界或許是被模擬的?
    水波具有波的某些性質一、雙縫實驗託馬斯·楊(Thomas Young)實驗,也稱雙縫實驗,吸引了許多科學家投身於量子力學當水波穿過兩條狹縫時,投射屏就會出現一些交替的幹涉條紋帶。後來,一群電子和質子也被證實有與波相似的性質。
  • 用量子糾纏、雙縫幹涉,可構造1種預言未來的系統!
    但是實際上量子力學發展起來以後,是可以依賴於量子糾纏,構造出一個預言未來的系統。 圍繞著量子糾纏代表的本質性含義,愛因斯坦和玻爾有長期的爭論。而且關於量子糾纏是為什麼發生,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確定的解釋。
  • 量子擦除實驗:未來改變現在?帶你探索跨越時間的量子糾纏現象
    光的雙縫實驗在物理學中一直都是鬼魅般的存在,光在通過雙縫後,既可以展現出波的特性,又可以展現出粒子的特性,也就是所謂的玻璃二相性。有人認為存在某種特定的「場」,這個「場」會對其中的光子發生力的作用,而這個「場」的場強像水波一樣規律變動,所以光子也會像水波一樣傳播,他們對雙縫實驗提出了質疑,認為是探測器幹擾了光子的運動軌跡。這次,科學家在雙縫和屏幕之間放置了一個特殊晶體(BBO晶體)。這個晶體可以吸收一個光子,並產生兩個新的光子,每個新光子,都擁有原光子一半的能量。
  • 從雙縫幹涉實驗淺略了解量子力學
    高中選修過物理的小夥伴們,一定學習過「楊氏雙縫幹涉」這個實驗。大家都知道,這個實驗驗證了光的波動性,看似簡單的實驗背後,其實還有一系列的後續,甚至後續實驗的一系列現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人們以玄學加以解釋。故事要從二十世紀講起,當時的科學家們開始糾結一個問題:光究竟是波,還是粒子。為了驗證光的本質,雙縫實驗產生了。
  • 結果改變過去——延遲選擇量子擦除實驗
    這個實驗最神秘的部分莫過於一個非常類似粒子的物體,卻好像是以一種波的形式同時穿過兩條縫。物理學家們喜歡謎題,於是他們想去探測這些粒子在產生著名的幹涉條紋前穿過的到底是哪一條縫隙。結果宇宙好像和我們槓上了。任何能明確區分粒子所穿越縫隙的實驗,都會使得幹涉條紋被破壞。
  • 不可思議的雙縫幹涉實驗——未來可以改變過去
    量子力學作為20世紀以來最重要最神秘的一個學科,有太多的不可思議的現象,由創立到現在已有一百多年了,但是還不能有一個很好的理論去讓所有科學家認可它。兩大學科中的相對論中的很多預言或者理論逐漸的得到證明和證實了,但是量子力學的很多想像依然在用著我們普通人甚至是高端科學家如愛因斯坦、薛丁格等都不能理解理論在解釋著。接下來我將會用量子力學中最不可思議的一個實驗去展示量子力學的神秘之處和科學家無可奈何的解釋(或許這個不可思議的解釋就是正解),正因為不可思議所以大家不喜勿噴,理性探討。
  • 這篇文章+視頻把量子世界最重要的雙縫實驗說得最清楚
    量子力學為我們研究微觀世界打開了一道大門,它用完美的數學解釋了微觀物理世界很多奇異的現象。在量子力學誕生後近一百年的時間裡,一直存在著論爭;科學家也一直在設計各種實驗,來驗證關於粒子奇異行為的理論,揭示量子世界的本質,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實驗就是單電子雙縫實驗。
  • 雙縫幹涉實驗真的無法解釋嗎
    光的雙縫幹涉實驗是證明光具有波動性有力證據,後來人們又用電子,質子等粒子進行實驗,得到了同樣的結果,證明波粒二象性對所有物質具有普適性,然而其背後的原因一直是個謎,特別是當我們對其進行觀測時,幹涉條紋卻神秘消失了。光子似乎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
  • 打破谷歌量子霸權!一文看懂什麼是量子力學
    在各種鐵證如山的實驗面前,最終人們不得不接受所有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波又是粒子,這種挑戰人類常識的客觀存在現象。為了研究這樣一種神奇現象,量子力學才得以構建。因為幹涉條紋是兩道波互相之間幹涉,波峰和波峰疊加形成亮條紋,波峰和波谷疊加形成暗條紋,才得以出現的。如果只有一個光子通過雙縫,是否會顯示出其「粒子」特性,只在感光屏幕上留下兩條跟雙縫對應的亮條紋。這其實是泰勒設計單光子雙縫實驗的初衷。
  • 雙縫幹涉實驗為什麼挑戰了因果律了?
    這種現象可以簡單的解釋為:不管觀測不觀測,以及何時觀測,電子都是確定地只通過了一個縫隙。至於為什麼觀測了就沒有條紋了呢?因為觀測這種行為和手段本身就破壞了電子之間相互幹涉唄?破壞了相互幹涉使得其本身的波粒二象性裡只剩下「粒」性而沒有了「波」性,自然就不存在幹涉條紋了唄。
  • 量子物理中幾個熱門問題的科普講解
    如果我們在雙縫上用計數器對電子做觀測,幹涉條紋消失,電子呈現粒子性。 我們可能會對計數器的功能感到好奇,它為啥能改變電子的狀態呢?這時候有聰明人會想到一個辦法: 把探測器放在雙縫裡但不打開啟用,看看結果怎麼樣?2. 實驗B:把實驗A中的電子計數器留在雙縫中,但不打開它,不讓它工作,實驗結果會有變化嗎?結果是2.1. 幹涉條紋又回來了!這時候電子又是波了!2.2.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何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曾經在他的著作《費曼物理學講義》中這麼評價雙縫幹涉實驗: 雙縫幹涉實驗展出的量子現象絕對不可能以任何經典物理學的方式來進行解釋,它包含了量子力學的核心思想和量子力學唯一的奧秘。
  • 物理學家的夢魘:雙縫幹涉實驗,為什麼該實驗讓科學家感到恐怖?
    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曾經在他的著作《費曼物理學講義》中這麼評價雙縫幹涉實驗: 雙縫幹涉實驗展出的量子現象絕對不可能以任何經典物理學的方式來進行解釋,它包含了量子力學的核心思想和量子力學唯一的奧秘。
  • 「科學怪談」匪夷所思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奇怪的現象:電子雙縫幹涉實驗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理論,雖然在當時很多人們感覺難以接受,認為光怎麼可能又是粒子,又是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的科學家進行實驗認證,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被認可,光的粒子學說才再次翻身。
  • 對於雙縫實驗的解釋,不一定只有你教科書看到的那種
    費曼曾說過,雙縫實驗「處於量子力學的中心」。有人想重新理解量子,那麼雙縫實驗是繞不開的。物理學家 John Wheeler 聲稱,如果我們真正理解量子理論的中心要點,我們則能夠用一句任何人都能理解的簡單句子來表達它,像相對論理論那樣。
  • 量子糾纏和靈魂伴侶
    心學可以指導人們格物致知,窮萬物之理,也就是說可以指導物理。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東方智慧將引領人類走出迷霧。量子糾纏作為物理學的世紀之謎,請王陽明先生為我們指點迷津吧。1. 從山中之花說起波爾曾經說過:「言必談測量。「如果離開測量來談量子力學,談量子糾纏,這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 單原子的雙縫幹涉實驗
    Physics World,2020,(2): 31)著名的楊氏雙縫實驗演示了光的幹涉原理。現在,利用雷射激發單個銣原子,可以做一種等效的單原子的雙縫幹涉實驗。在過去的20年裡,我面試過400多名想來曼徹斯特大學學習物理的學生。楊氏雙縫實驗是經常出現的題目,顯然讓學生們感興趣。
  • 量子?糾纏?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
    量子糾纏很不同卻也難以理解,不過也有方法可以讓它很容易被理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艾瑪爾(Amar Vutha)的解釋如下:圖解:糾纏是粒子性質間的一種「量子糾正」。(示意圖如上)量子計算機、量子密碼學和與量子相關的東西都經常在新聞中被報導。關於他們的文章不可避免的都會提到糾纏,量子物理學的性質使得這些神奇的裝置成為現實。愛因斯坦將糾纏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了解認識。遠遠超過建造量子計算機、在其他方面理解和利用糾纏也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