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極具中國文化的特色,文化特色詞的翻譯多以音譯為之,放諸四海皆準,如中國的餛飩(wonton)、日本的的壽司(sushi)、韓國的泡菜(kimchi)、越南的越南粉(pho)、泰國的泰式炒粉(pad thai)都是。這音譯的作法極其常見,例子俯拾皆是。
《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至今尚未對粽子敞開大門,它的「戶口」一直都還沒辦下來。
我研究英語詞彙,傳統的權威詞典一直是我仰賴的工具。詞語通過多名專家的嚴格審核,出版社在不同階段的重重把關,歷經反覆淬鍊,最終躋身詞典殿堂,其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與價值,絕非任何一個語言使用者就能輕易否定和推翻的。
粽子極具中國文化的特色,文化特色詞的翻譯多以音譯為之,放諸四海皆準,如中國的餛飩(wonton)、日本的的壽司(sushi)、韓國的泡菜(kimchi)、越南的越南粉(pho)、泰國的泰式炒粉(pad thai)都是。這音譯的作法極其常見,例子俯拾皆是。
粽子的英文,漢語拼音轉寫的zongzi合情合理,這個音譯也有許多堅實的語料在背後支撐,應當就是「標準答案」。
通過平民的谷歌和專業的語料庫,我們稍加搜索即可發現大量zongzi的證據,出現的語境多元,包含當今國際上重量級的英文媒體。
網絡的英文《維基百科》(Wikipedia)就是以zongzi作為詞目(headword),詞條(entry)裡圖文並茂,對粽子的百科知識詳加介紹。《維基百科》的姊妹工程《維基詞典》(Wiktionary)重在語文,同樣以zongzi作為詞目收錄了粽子,並有著詳細的詞源、發音、定義、書證、和翻譯。此外,知名的在線英語詞典《詞人》(Wordnik)也收錄了zongzi,並附上了多條例句為佐證。
截至2019年6月,雖說OED還沒把zongzi作為詞目正式加以收錄,不過OED終於出現了zongzi的蹤跡。在2017年3月的季度更新中,OED增收了sticky rice(糯米)這個副詞條(sub-entry),裡面的一條書證記錄了分開寫的zong zi,此乃引自華裔美籍作家譚恩美(Amy Tan)1989年的名作《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一個編織籃裡裝滿了粽子──荷葉包糯米」(a woven hamper filled with zong zi—the sticky rice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粽子的音譯zongzi證據日多,聲勢漸漲,然而收入傳統權威詞典的時機未到,我們除了徒呼奈何,也只能繼續觀察等待了。
撇開zongzi,粽子的英文,是否還有其他的選擇?
記得學生時代時,我不知道粽子的英文怎麼說,於是查閱了權威的漢英詞典,看到的是一長串的描述,現在還能倒背如流: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角錐型糰子,糯米製成,以竹葉或葦葉包裹)。這樣的英文是解釋,不是翻譯,無法滿足翻譯時語言轉換的需求。
我們用英文介紹粽子時,首先得推出一個精簡的「對應詞」(equivalent),講究的是「可作語篇插入」(text-insertable)。用白話來說,就是粽子的英文必須是個「現成的替代品」(ready-made substitute),能夠馬上派上用場。翻譯不同於解釋,解釋只能當後衛,不能打前鋒,翻譯衝在前面,進一步說明時才輪得到解釋。
翻譯時,冗長的解釋行不通,精簡的對應詞才是正道。首選的zongzi固然合理充分,也能彰顯我們自身的文化主體性,然而對於英語母語者而言,一開始恐怕異質性過強,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障礙。退而求其次,犧牲中文體貼英文,意譯的rice dumpling(字面「米糰」)倒也不錯,成為許多英語人士介紹粽子的常見策略,且是英文維基推薦的zongzi替代說法之一。
意譯的rice dumpling淺顯易懂,能讓人掌握粽子的大概,知道是「米」(rice)做成的「糰子」(dumpling),不過似顯籠統含糊。講究一點的sticky rice dumpling(字面「黏米糰」)或glutinous rice dumpling(字面「膠米糰」)指的都是糯米糰,然而多了一個修飾語增加了長度,與理想的精簡原則背道而馳。與rice dumpling相較,此二者明確了米的種類,雖也同為英文維基推薦的替代說法,不過粽子如此意譯,與元宵、湯圓、麻糬、餈粑、糯米餈、糯米丸子等傳統的英譯雷同,彼此何以區隔分辨?
多年前我在美國讀博,常吃墨西哥食物,其中有一道tamale(墨西哥粽)似曾相識,乍看之下頗像我們的粽子。因此我向美國朋友介紹粽子時,經常借力使力,把它順勢翻成Chinese tamale(中式墨西哥粽),他們也能馬上理解,微笑點頭。墨西哥菜廣受美國人歡迎,這道tamale算是基本菜式,以玉米葉或香蕉葉包裹,內為帶餡調味的玉米粉,蒸而食之。現在網上雖能搜到不少Chinese tamale的使用證據,不過介紹中國粽子卻通過墨西哥菜,並不理想,而且tamale的地域性強,出了美國知名度便驟然下降,因此Chinese tamale也有其限制。
語言難有標準答案,翻譯更是常無定論。上述的粽子英譯都有憑有據,皆有可取之處,卻也有其無法迴避的軟肋。一物多名是語言的常態,粽子的英文也是,不足為奇。
不過總結經驗、綜合判斷之後,粽子的英文如果未來收進權威詞典、正式成為英文的一員,答案應該就是zongzi。
當然,粽子的英文除了zongzi之外,還可兼用rice dumpling(米糰)、sticky rice dumpling(糯米糰)、glutinous rice dumpling(糯米糰)、Chinese tamale(中式墨西哥粽)來作補充說明,加速理解,以免初識者不懂。或交替使用,避免重複。
曾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