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柒月
如果做不了情緒的主人,那就只能做情緒的奴隸。
喜、怒、哀、樂都是情緒,無所謂好壞,是人就都會有這樣的情緒,不論成功人士還是普通人都會存在情緒,從情緒的態度中映射著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
情緒和我們一個人的思維是共通的,表現出怎樣的情緒,也表明潛意識存在存在這樣的想法,只是有很多人沒有意識。
生活在一個物慾橫流,壓力極大的社會,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都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每當我有這樣的情緒時,我會做以下幾件事情:
01.放空自己,跑起來
辛苦寒窗苦讀十多年,三天的考試,六張試卷就把我十多年的心血努力全都交付在上面,我滿心期待著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抱著僥倖的心理,結果就是一敗塗地。
殊不知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就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而我連入場券都拿不到。
高考成績出來的晚上,我沒有查成績,因為我覺得現在和明天去學校看是一樣的,不是我不期待,而是我不敢。
朋友發來消息,分享她的喜悅,看到她的朋友圈,家人都很興奮激動,她自己更是滿心歡喜,就像買了一千次彩票都沒獲獎的人突然中獎那樣的開心。
她詢問我的成績,我告訴她我沒有查,我說等明天再說,我就沒有回她消息了。不是說她考得好,我嫉妒,我也發自內心的為她高興,這麼多年我們彼此陪伴,在我眼裡她已經如同親人。
而是我對自己太失望了,很多人看來,或許會覺得為什麼學霸和學渣之間存在友誼呢?
我整夜未眠,一個人在房間,思緒混亂,眼淚不由自主地往下掉,捂著嘴不敢出聲,任淚水把枕頭染溼。
雖然說高考並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就是一切。
拿來成績之後,那個夜晚我大哭一場,之後幾天我把自己關在家裡,不知道怎麼做,周圍的人各執一詞,而我完全無動於衷。情緒極度暴躁,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會因為一些小事情緒泛濫,我看不到未來。
過了幾天,我發現這樣下去不行,我就去跑步,完全放空自己,什麼事情都不去想,就一直跑一直跑,跑到筋疲力竭,跑不動為止。
晚上回來洗個澡,躺下就睡了。慢慢持續幾天之後,我想通了一些事情,我沒有選擇復讀,而是去了一所專科院校。
當自己真的沉靜下來,放空自我之後,我開始回顧過去的點滴,反思自己,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做的決定,也是當時我看來是正確的決定,現在我也不後悔。
跑步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好的方式,跑起來之後,全心投入,就會把負面情緒都帶走了,飄灑的不僅是汗水,也帶走了我的情緒。
02.主動及時傾訴,求助並不可恥
阿蘭·德波頓《愛情筆記》中說:「生氣的人是一個複雜的動物,發出極度矛盾的信息,哀求著救助與關注,然而當這一切到來時,卻又拒絕,希望無須語言就可以得到理解。」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總是會有這樣的心理,人家也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也不是洞察人心的專家,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注意到你的情緒。
每個人都是很忙的,不可能誰圍著誰轉。在這個時候,我會主動去找自己信任的人,和他們交流,傾訴。
每個人的生活和經歷都會不一樣,對待事情的態度或者看法也不相同,在和別人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能接收到不一樣的觀點,對於我們自己是有好處的。
不論是在生活中或是職場中抑或是學習上,很多人在這上面遭遇挫折,大部分人都會選擇自己去消解情緒,不會去傾訴,也不願意去求助,總以為自己可以處理,結果到頭來只會越來越糟。
面對負面情緒,主動傾訴,及時求助,這說明我們能正確看待自己的問題,不是消極逃避,這是一種生活的智慧。
03.多看書,在書中沉澱
剛上大學有一段時間,對一切充滿了好奇,每天就只知道混吃等死,每天渾渾噩噩,不知所措 。
在很多人眼中在一個連大學都算不上的學校,居然還如此頹廢,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但是自己處在其中卻不自知,等到新鮮感過去,一種失落感油然而生,焦慮不斷。
當放假回家,或者遇到人問起在哪兒上學,都不好意思開口。這時候好像當頭一棒,敲醒了自己。
察覺到這樣的狀態,我開始靜下心,去看書,在書中去尋找一個全新的自我。慢慢地充實自己,在作家的思想中去汲取力量,尋找定位。
一段時間下來,自己擺脫了之前的狀態,每天都很充實,也能放平心態去看待許多事情,享受這樣的狀態。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會讓我們擺脫狹隘,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負面情緒自然也離我們而去。
寫在最後:
太宰治《小說燈籠》中說:「日子只能一天一天好好地過,別無他法。別煩惱明天的事。明天的煩惱明天再煩。我想開心,努力,溫柔待人地過完今天一天。」
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了正常生活,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逝去的時間都不會再回來,所以當下最重要。
如果你一直處在焦慮中,那就改變現狀,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屈服於它,甘做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