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10日訊 「雖然我們和他們彼此不知道姓名,但已經成了朋友。」地鐵陽邏線陽邏開發區站行車值班員劉靜說。「他們」是今年春天來到陽邏開發區工作生活的一批外國人。
「我上前幫忙時才發現她是韓國人。多虧英語傍身,及時幫她解決了問題。」地鐵3號線體育中心站站務員張德在巡站時,教一位韓國女生購票,並告訴她去江漢路遊玩的路線。
迎接軍運會,武漢地鐵做足準備。目前,在武漢地鐵225座車站裡,普通車站至少有一名員工能熟練使用英語;「三站一場(三大火車場和飛機場)」及軍運會重點地鐵站的工作人員全部具備英語引導和服務的能力。
地鐵員工進行英語培訓。記者李永剛 攝
地鐵小姐姐幫老外完成「畢生夢想」
「Hello!May I help you?」近段時間,劉靜在站廳遇到「迷茫、徘徊」的外國人,都會主動上前詢問。
今年春天,陽邏開發區來了一批外國人,他們常常坐地鐵出行。4月的一天,看到一位外國人在自助售票機前不知如何是好時,劉靜走上前去,大方用英語問候,是否需要幫忙。
這位外國人有些激動和驚訝,劉靜告訴他,車站裡的工作人員都會說英文,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直接找工作人員。聽到這些,這位外國人喜形於色,「太好了太好了」。
這件事情過後不久,劉靜還碰到一位外國人向她打聽去黃鶴樓的線路。他說自己曾經摸索著去黃鶴樓,可兩次都失敗了,他說,能去黃鶴樓,是他畢生的夢想。
劉靜從小在黃鶴樓腳下長大,她給這位國際友人介紹了一條自己常走的路線:地鐵陽邏線轉3號線轉7號線,小東門站下後換乘公交到民主路司門口,上長長的樓梯後就到黃鶴樓了。
一周後,這位外國小哥哥又碰到劉靜,高興地掏出手機給劉靜看自己在黃鶴樓拍的照片,不停地說著謝謝。
「我也高興啊,幫他完成了『畢生夢想』。」劉靜笑著對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說。
如今,這批外國人和車站工作人員都熟悉起來,車站員工幾乎都能解決他們乘車的任何問題。
「Where are you from ?」3號線體育中心站的站務員張德說出這句話,面前一臉迷惑的韓國姑娘頓時眉開眼笑。
今年7月,巡站的張德看到這個女孩不知怎麼買票。他用普通話詢問是否需要幫忙時,對方一臉迷惑,他立刻轉用英文問對方從哪兒來。
「可能看到我能說英語,她頓時眼睛一亮,笑著用英文回話說,來自韓國。」張德對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說。在張德的幫助下,女孩順利買了去江漢路的票,張德邊送她去站臺,邊仔細告之去江漢路遊玩的轉乘路線。
地鐵員工進行英語培訓。記者李永剛 攝
跟讀VOA,強記關鍵詞,英語訓練各放大招
目前,在武漢地鐵225座車站,飆英語的「地鐵小姐姐小哥哥」已很常見。去年6月,軍運會倒計時500天時,武漢地鐵運營公司就提出強化「三語服務」,持續開展普通話、英語口語、手語服務培訓,進入備戰軍運,全員學習的狀態。他們從眾多員工中,選出英語能力較強的擔任內訓師,幫助全員提高英語水平。
體育中心站行車值班員鄧敏婕是英語內訓師之一,全站員工每天學習運用的音頻就由她錄製。英語專業八級的她,錄製時依舊不敢馬虎,不到100句的英語短語,她在錄音棚裡足足錄了一整天。
「前期好好琢磨發音後,還跟著VOA(美國之音廣播)的語音語調模仿。」鄧敏婕對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說,「我希望同事們學到地道的英文發音,在軍運會期間向外國友人展示一支高水平的地鐵服務隊伍。」
和鄧敏婕注重發音不同,同為內訓師的陳思媛則更多讓同事們掌握關鍵詞,保證能聽懂,能說清楚。「用得多的關鍵詞,我要求大家滾瓜亂熟到條件反射的地步。」陳思媛說。「屆時來武漢的運動員、遊客來自不同國家,英語可能會有不同的口音,要保證我們能聽懂他們的諮詢,同時給出清晰的引導線路,這些關鍵詞必須熟練到不經大腦就能第一時間理解且做出準確反映。」
1號線漢口北站區為了鼓勵大家把英語說溜,開設了學英語的小程序,相互學習監督評論點讚鼓勵。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在站區長田甜的手機小程序上看到,大家都踴躍上傳自己學習的語音,內訓師也仔細一一點評。
除了有內訓師幫助大家熟練掌握英語,武漢地鐵運營公司還分階段、分步驟在全體員工中持續開展英語口語培訓:編定「服務常用雙語培訓手冊」;設立微課堂,梳理軍運會英語基礎詞彙,歸納軍運會重點交通線路、軍運會場所等服務型語句; 通過軍運會英語加油站、車站英語角、地鐵小劇場等方式,發動全體員工結對學習英語……
今年7月,在軍運會倒計時100天之際,武漢地鐵全面開展運營服務工作「大學習、大提升」活動,有序推進英語服務的同時,還將英語培訓錄製成視頻,推送在內部網站,方便員工隨時隨地查看學習,近一步提升地鐵員工對英語的聽、說能力。
「全員學英語、做好英語服務。」如今,在武漢地鐵225個車站,小哥哥小姐姐一口流利的英語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大都市的國際範乘著奔馳的地鐵駛進人們心裡。(記者郭佳 通訊員曾斯 產啟鬥)
【編輯: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