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無止境,這三個學習技巧受益終身,收藏備用。
俗話說得好,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那除了學習之外,在社會裡我們還要學習些其他的道理,有哪些道理是我們後悔沒有早點知道的呢?
1.太用力的人跑不遠
這句話不是排斥,也不是在說那些努力的人不好,只是努力不應該是某種需要被時常覺知的東西,意志力是短期內會用完的精神力量,我們肯定聽說過一句話,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太用力的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平時不堅持不努力,只能把力氣壓在考試之前,過度努力。
真正堅持到最後的,靠的不是激情,靠的也不是緊張焦躁和時局的壓迫,而是恰到好處的喜歡和投入和細水長流的努力。樸素的道理,才經得起推敲,是不是有人這樣,在考試時成績一上一下,起伏落差太大,從而在心理上有一種感覺,就是我一努力就會上升,我一懈怠就會下降,這樣的心理其實是不對的,這樣就是太用力的努力,太過用力努力之後就會產生疲勞感,在疲勞感產生之後就會開始懈怠,懈怠之後就又會開始積極,這樣往復循環,產生一個死循環。
真正的堅持歸於平靜,靠的是溫和的發力,而不是時時刻刻的刺激,越用力的人,對於正自己需求就越高,越不能忍受暫時的負反饋。太過用力,增加了執行的消耗,糾結選擇恐懼是太用力的副產品,只管去做,就是在意識與行動之間儘自己最大可能去減少心力損耗。
2.整句不說完整
有很多人為了激勵後輩,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是人生經歷而去選擇一些適當的話語或者是名言警句來告訴要被鼓舞激勵的人,雖然本性是好的,但是有很多次都是只說上半部分不說下半部分,這樣忽略真實情況,從而使被激勵人忽略了事物本真。
前半句是選擇比努力重要,而從未有人說過後半句,而後半句正是導致許多人失敗的真正原因。後半句是「選擇本身就是一種需要大量練習,大量努力來磨練的技能」,很明顯,這後半句是重中之重,有多少人傾向於前半句而付出更少的努力,反而在選擇傾向大多的努力,這樣捨本逐末,就是害了自己。那些一開始激勵後輩的人,卻以最錯誤的方式錯誤的激勵,錯誤的激勵了人。
其實就剛剛那句話來說,前半句本身並沒有什麼太大錯誤,優秀的選擇能力本身就是一個領導者的必備素質,也叫做決策能力,但只有這前後半句聯合起來才更加完整,把它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我們必須努力學會真正清晰地思考和決策方式,才能讓自己是做選擇,而不是做賭博。
3.不要抱怨
「是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這句話出自《弟子規》,《弟子規》裡面的話特別多,但這句話格外讓人警醒,它告訴我們答應的事,就不要抱怨 抱怨的事,就不要答應。這句話從根本上來說是個人的原則問題,你只要答應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實行,既然從一開始你就不可能去實行這個問題,為什麼還要答應?
「輕諾必寡信」,這句話我們應該都懂的,既然做不到實現,就不要去答應這樣反而一直背棄自己所說的誓言,又有什麼好處呢?
以上三種都是我個人認為在我們個人生活或者是人生中都需要早些知道的道理,也希望你們能聽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