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裡受益終身的三句話,長大才真正明白,很實用

2020-12-12 職場人談職場

半部論語治天下,沒看《論語》之前以為這句話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當你真正去領悟《論語》後,你就覺得這話不是假的了,《論語》是道理的集合地,經過幾千年的傳遞,保留下來的精華。以下這三句話讓你受益終身。

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很多人都說每天要自省,但是都是想一出是一出,孔子說的三省是:給人出謀劃策有沒有秉持著老實忠厚的心態?跟朋友交往有沒有講信用?今天老師教給的知識有沒有溫習?在現代社會,自省也是應該有標準的,自省哪三件事其實我們可以自己定義,用這三點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會減少你犯錯的機會。

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一直提倡「仁」、「禮」,他認為懂得這兩項其實就已經懂得很多了,特別是用「禮」來治理國家,尊敬父母,尊敬兄長,謹慎說話講誠信,廣泛的去愛大眾,這些事兒都做了,還有其他精力再去學習。為什麼孔子特別在乎這個呢?他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仁的根本,懂得了孝悌,那就不容易生亂。在現代社會,如果家庭和睦,你會發現做起事情來回比較的順利,相反,不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就容易生亂子。

三、子曰:「君子不器」

《論語》裡對君子的闡述非常的多,這裡是說君子不要只甘心做一個器具,器具是擺在那裡,一動不動的,沒有思維的,所以不要只做器具。「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應該有遠大的志向,看得長遠,要敬畏法度。可能現在的人們不怎麼談論什麼是君子了,但你至少要交往一個有益的人,這樣的人和他在一起能受益終身。

《論語》是值得你去讀的,並要把裡面的知識和現實結合起來,我們做人做事都需要有原則,《論語》裡就有很多經過時間和實踐留下來的規則,對你大有裨益的,以後我家小孩必讀。

歡迎關注「職場人談職場」,與你分享更多論語心得。

相關焦點

  • 《論語》中的三句話,受益終身!
    《論語》是儒家最經典的著作之一,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也是為了表明《論語》這部經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今天我們就分享《論語》中的三個名句,也是三條基本的做人原則,雖然是老生常談,但經典的魅力所在,就是常讀常新,所以才能令我們終身受益。
  • 《論語》中的四句話,時隔兩千年依舊實用,看懂了受益一生
    古代的儒釋道三家學問中,儒家是專注於人本身的生活上面,而《論語》一書,作為儒家經典,也把孔子對人生世事的看法詮釋了出來。時隔兩千年,《論語》中有不少話已經不合時宜,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終歸只是古代士大夫們的吹噓,但這四句話,放在現在,依舊很實用,看懂了能夠令你受益一生。第一句:巧言令色,鮮矣仁!
  • 《論語》經典名言分享之五,讀完受益終身!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論語》的名言,感恩大家這段時間的支持和厚愛!經典常讀常新,如有什麼不同見解,希望大家直言不諱,共同探討學習。一,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三,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古人認為學習是終身的事情,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雖然讀書,大多都是為了考取功名利祿。但是古人在做官以後,仍然還會讀書學習,所以看電視劇或者看歷史,古代做官的人,都會有一個書房,有時間就會學習深造。
  • 《論語》中的語句精華,牢記在心必定終身受益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小迷糊書屋,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論語》裡面那些精華的語句。希望大家細讀必定受益匪淺。《論語》是中國儒家經典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集結。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論語在古代,有三個版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大家看到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接下來小編就整理了一些值得讓人記在心裡的句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 【人生感悟】人生路上五句話(終身受益)
    一生中,要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不易。這裡有幾句話,看了或許會讓你終身受益。 人生路上有三看:一看遠、二看寬、三看淡 1.看遠 即尋找目標,尋思境界。飛翔充盈人生,境界提升人的形象。
  • 《論語》開篇的三句話,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根據他平時的言行,把這些都記錄下來匯集而成的一本書。這本書被視為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寶典,我們經常講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根本不需要半部。就《論語》開篇的三句話如果你做到了,你這一輩子沒有大的成就是不可能的。
  • 《論語》中讓人受益終身的十句格言
    《論語》這部儒家經典之作,每一句都是聖賢智慧的結晶,無論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為人處世,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很貼切的講出了這部經典的份量。但由於日常生活繁忙,大家可能沒有時間去詳細閱讀這部經典,因此,末學從中精選了十條可以讓我們受益終生的做人格言,分享給大家:一,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花言巧語,滿口都是討人喜歡的話;態度上好像很善良,很仁義,但這種人很少是仁慈厚道的。
  • 孔子這六句話,流傳了兩千年依然熠熠生輝,讀懂了受益終生
    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叔梁紇病逝,從此,他和母親過著很拮据的生活。在《論語》的第九篇《子罕》中,太宰曾經問孔子的弟子子貢:「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太宰問子貢:「孔夫子是一位聖人吧?為什麼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回答道:「這是上天要讓他成為一位聖人,才讓他多才多藝。」對於子貢的這種說法,孔子立刻予以糾正:「太宰知我乎?
  •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做好3點,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做好3點,會讓孩子終身受益!人生是場馬拉松,贏在終點才是重點。與其花巨資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如用心陪他跑到終點線。常常用這句話來鼓勵孩子,可以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對於那些氣質敏感的孩子,這句話尤為重要。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父母尊重他,他就有自尊;父母讚揚他,他就有自信;父母理解他,他就有幸福,父母幫助他,他就有底氣。
  • 學無止境,這三個學習技巧受益終身,收藏備用
    學無止境,這三個學習技巧受益終身,收藏備用。俗話說得好,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那除了學習之外,在社會裡我們還要學習些其他的道理,有哪些道理是我們後悔沒有早點知道的呢?真正堅持到最後的,靠的不是激情,靠的也不是緊張焦躁和時局的壓迫,而是恰到好處的喜歡和投入和細水長流的努力。
  • 孔子晚年的三句話讓你終身受用現在知道還不晚
    孔子晚年的三句話讓你終身受用,現在知道還不晚我們國家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流派局面,在這百家之中,其中儒家的思想一直在影響著後世,一直到了今天孔子的思想依舊影響著人們,而孔子和他的徒弟們用盡畢生的心血編制整理的《論語
  • 為人處事很醒腦的五句話,悟透終身受益
    為人處世一定要記住下面這五句話,能夠悟透這些話背後的邏輯和道理,你就能夠受益終生。
  • 《論語》第一章,記載了孔子的三句話
    《論語》開卷第一章記載了孔子的三句話,其記,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章究竟何所指?
  • 背《論語》十二章,不如教孩子多角度解讀,作文引經據典終身受益
    所以我認為讀《論語》該分等級,循序漸進,建議書單順序如下:初級:《樊登講論語》、《《於丹論語心得》中級:錢穆《論語新解》、南懷瑾《論語別裁》高級:朱熹《論語集注》《樊登講論語》是今年新書,也是對論語的全新註解,他結合了這些年講解的書內容,例如《反脆弱》、《刻意練習》、《終身成長》等等全球暢銷書的內容相結合,感悟論語對現代人心靈的指導意義。
  • 《論語》格言十句,終身受益!
    《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格式的經典,裡面處處都是格言,其內容豐富,無所不包,涉及社會人生的方方面面。值此孔子誕辰紀念日之際,再次學習《論語》的十句格言,感悟一下經典的智慧。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孔子《論語》的真正意義
    那翻譯的時候應當翻譯為「這才是」,不亦說乎——這才是真正的禪悅啊!這是在修行的過程中,突然獲得的。那「瞬時」和「開悟」一起組個詞是什麼?頓悟!你們是不是希望自己頓悟?在修行的過程中,突然獲得頓悟,這種感覺太喜悅了!這就是《論語》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含義!孔子提示我們人生要幹什麼?要修行。修行為了什麼?開悟。
  • 《論語》的這三句話,讓我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今天重讀《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篇,對該篇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知,特別是以下三部分的內容,讓我深有啟發。1、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心頭一震:「說好的每天三反省呢?」雖然經常跟自己說要反省,但往往的結果都是「臣妾忘了」。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繼續繼續發生,我立馬啟用了在做每日時間記錄的成功模式:「我將學過的『Y23'理論和『25分鐘番茄鍾』靈活運用,做成了Y時間記錄,到今天為止已經是連續第302天」。
  • 讀《論語》長大,人生不會太差!(第九講:敏於事而慎於言)
    先來溫習一下之前公眾號裡推送的相關文章:1.讀《論語》長大的孩子,人生都不會太差!(第一講)2.讀《論語》長大,人生不會太差!(第二講:有子曰.)3.讀《論語》長大,人生不會太差!(第三講:巧言令色+三省吾身)4.讀《論語》長大,人生不會太差!(第四講: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
  • 這五句話,出自《論語》,但經常被誤解!
    意思是說,寧武子這個人很聰明,在國家很混亂的時候,他雖然也參加政治,但表現的很愚蠢,很無知,其實他暗地裡一直在努力挽救這個國家,只是不讓局外人看到而已。所以說他不是真的愚蠢,而是裝愚蠢,暫時把鋒芒收斂起來,是表演給別人看的,這種才是最難做到的。二,父母在,不遠遊。
  • 《論語》中這三句話,暗藏財富天機,受益終生!
    《論語·裡仁》記載:放於利而行,多怨。凡事都依據自己利益行事,必然會招來很多怨恨。 每個人都不想讓自己利益受損,一方的利益一定是由另一方給予,若因維護自己利益而不顧及對方,那必定會招來給對方的抱怨,畢竟沒人願意當冤大頭。 皮之不在,毛將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