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論語治天下,沒看《論語》之前以為這句話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但當你真正去領悟《論語》後,你就覺得這話不是假的了,《論語》是道理的集合地,經過幾千年的傳遞,保留下來的精華。以下這三句話讓你受益終身。
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很多人都說每天要自省,但是都是想一出是一出,孔子說的三省是:給人出謀劃策有沒有秉持著老實忠厚的心態?跟朋友交往有沒有講信用?今天老師教給的知識有沒有溫習?在現代社會,自省也是應該有標準的,自省哪三件事其實我們可以自己定義,用這三點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會減少你犯錯的機會。
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一直提倡「仁」、「禮」,他認為懂得這兩項其實就已經懂得很多了,特別是用「禮」來治理國家,尊敬父母,尊敬兄長,謹慎說話講誠信,廣泛的去愛大眾,這些事兒都做了,還有其他精力再去學習。為什麼孔子特別在乎這個呢?他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仁的根本,懂得了孝悌,那就不容易生亂。在現代社會,如果家庭和睦,你會發現做起事情來回比較的順利,相反,不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就容易生亂子。
三、子曰:「君子不器」
《論語》裡對君子的闡述非常的多,這裡是說君子不要只甘心做一個器具,器具是擺在那裡,一動不動的,沒有思維的,所以不要只做器具。「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應該有遠大的志向,看得長遠,要敬畏法度。可能現在的人們不怎麼談論什麼是君子了,但你至少要交往一個有益的人,這樣的人和他在一起能受益終身。
《論語》是值得你去讀的,並要把裡面的知識和現實結合起來,我們做人做事都需要有原則,《論語》裡就有很多經過時間和實踐留下來的規則,對你大有裨益的,以後我家小孩必讀。
歡迎關注「職場人談職場」,與你分享更多論語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