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導語:很多家庭在寶寶出生後都提倡母乳餵養,據研究表明母乳餵養的寶寶發育會更加完善,母親親自母乳餵養恢復得也更好。
由此很多家庭為了孩子的健康,不顧媽媽的身體恢復,甚至在寶媽產後堵奶的情況下,用了各種「土辦法」治療,結果造成孕婦發燒、斷奶甚至乳腺炎的嚴重後果。
01產後第五個月,寶媽出現堵奶,被婆婆用「土辦法」送進了醫院
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帖子,發帖的寶媽在寶寶五個月的時候,發生了產後堵奶的現象,晚上經常痛得成宿失眠,心理狀況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看著親孫子喝不上奶,婆婆特別著急,拿出了「土辦法」,在漲奶的時候用熱毛巾熱敷,說是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熱敷了幾次之後沒有症狀沒有緩解,婆婆又讓冷敷,溼毛巾、土豆片、冰眼罩輪番上陣,最終導致寶媽出現斷奶現象,住進了醫院。
得知情況後,醫生無奈道:熱敷、冷敷或許能夠在當下起到作用,緩解疼痛、堵奶的情況,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個詞「熱脹冷縮」,在溫度變化以後,血管會重新回到原來的狀態,治標不治本。
02產後堵奶別瞎折騰,明白原因才是關鍵
第一是寶媽身體原本體質,由於乳腺增生、乳管狹窄等原因,本身就是易堵奶體質。這種情況下出現堵奶就要及時就醫,防止出現進一步惡化。
第二是在懷孕期間吃太多補品,奶水太多沒有及時吸淨,造成堵奶。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家屬在寶媽懷孕期間要注意飲食,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都非常好了,不像過去物質資源缺乏,在懷孕期間一般不需要大補。
第三是寶媽在懷孕期間情緒不穩定、睡眠質量不高、休息不充足,也是寶媽產後堵奶的因素之一。寶媽懷孕期間激素水平變化,會變得敏感,懷孕期間一定要注意寶媽的情緒,幫助寶媽保持平和、穩定的心態。
03產後堵奶怎麼辦?熱敷、冷敷都不對,婦產醫生建議三招提前備下
有些寶媽在哺乳期間甚至不止一次堵奶,疏通一次堵一次,整個哺乳期寶媽和孩子都苦不堪言,那麼寶媽要怎麼做,才能有效減少堵奶現象發生呢?婦產醫生給出了可行的建議。
一、調整哺乳姿勢
有的寶媽為了防止堵奶,一天讓寶寶多次吸奶,但還是出現了堵奶情況,這是由於餵奶的姿勢不適宜,寶寶一個勁兒吸奶,但卻是幹使勁吃不著奶。
寶媽要多調整哺乳姿勢,找到媽媽和孩子都舒服的姿勢,一般情況下,寶寶的下巴是比較有力量的,可以把寶寶的下巴放在結塊的位置。
二、不吃催奶食物
現在我們的物質條件已經很好了,寶媽們很少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所以催奶湯、補品等食物,可以不用產後馬上就喝。
這時候媽媽的乳管,還沒有經歷過長期產奶的情況,乳管很有可能不通暢,這時候要做的是保證乳管疏通,而不是大量產奶,在乳管不通的情況下,大量產奶最容易導致堵奶了。
三、堵奶嚴重及時就醫
寶媽堵奶後大概率會出現發燒、化膿,甚至斷奶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寶媽就不要硬挺了,很有可能是誘發了乳腺炎。堅持自己在家治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給寶寶,對寶媽的影響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04寫在最後
母乳餵養代表的是經過醫學認證的科學餵養,不能讓母乳餵養掩蓋背後寶媽在產後和哺乳期的痛苦,還是那句話「早預防、早治療」,才是應對寶媽產後和哺乳期病痛的有效之道。
留言板話題:寶媽們,你經歷過堵奶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