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廣西古建築,感受凝固的藝術

2020-12-15 湘湘愛旅行

廣西圖書館精心準備了

圖文並茂的展覽,

帶大家雲遊廣西!

看看家鄉的樓閣橋廟啊!

一起暢遊廣西24處

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

古建築吧

桂築

建築是凝固的藝術。廣西現存歷史建築3000多處,承載著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粹和歷史記憶。大區圖從浩如煙海的館藏文獻中採英擷華,邀大家一同穿越燦爛的歷史長河,暢遊24處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從橋、閣、樓、廟、塔、衙、城、村、渠中,捕捉遺落的吉光片羽,聆聽八桂的歷史足音,傳承廣西的文化靈魂。

程陽永濟橋

柳州三江

程陽永濟橋

始建於1912年,三墩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廊樓交錯,渾然天成,與趙州石拱橋、瀘定鐵索橋以及羅馬尼亞諾娃沃鋼梁橋並稱世界四大歷史名橋。

程陽八寨景區

程陽永濟橋所在程陽八寨景區為國家AAAA級景區,共有5座風雨橋、8個鼓樓、2000多個吊腳樓,極具侗族風情。2007年被命名為「中國首批景觀村落」。

岜團橋

柳州三江

岜團橋

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是二臺一墩三亭懸臂式木橋,其結構形式與程陽橋相似,不同之處是在人走的長廊邊另設有畜行道小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畜分道雙層木橋,有「侗族立交橋」的美譽。

岜團村傳統鬥牛節

岜團村每年10月都要舉辦傳統鬥牛節,期間還開展講款、多耶、稻田抓魚、百家宴等原汁原味的多彩民俗活動。

富川瑤族風雨橋群

賀州富川

現存27座風雨橋,分布在朝東、麥嶺等鄉鎮,均建於明清時期。其代表之一的回瀾風雨橋修建於明萬曆年間,集北方的石券橋、南方的亭、古代的閣和本地的廊橋四者特點於一體,獨樹一幟,特色鮮明。風雨橋四周大多點綴著稻田、麥草、溪流、樹木、遠山等自然景觀,景色優美,有的在節假日還成為附近村寨歡聚的場所,洋溢著濃鬱的民族風情。

富川瑤族風雨橋群

惠愛橋

北海合浦

始建於明正德年間,為三鉸拱人字架結構,側視橋身呈等腰三角形,是已知唯一的一座我國自行設計的桁架梁木橋。從前西門江上沒有橋,橋址前身為渡,稱第一渡。廉州八景之一的「西門古渡」一直繁忙了千年。古老的惠愛橋,連著兩頭的騎樓老街,都是老廉州最為繁華的商圈。

惠愛橋

經略臺真武閣

玉林容縣

經略臺始建於唐乾元二年(759),明初在臺上建廟,萬曆元年(1573)擴建為三層樓閣,即真武閣。真武閣利用「槓桿結構」平衡建築,二層負重的四根柱腳懸空於地面二三釐米之上,被譽為「天南傑構」。現為容縣「三名」旅遊景區一部分,2002年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經略臺真武閣

大士閣

北海合浦

建於明萬曆四年(1576),因供奉觀音大士而得名,是中國距海最近的古建築之一。分前後兩閣,上下兩層,閣頂屋脊或雕或繪有麟龍鶴鳳、花草鳥獸和神話人物,既有濃鬱的地方特色又保留有宋、元古法遺風。其所在「永安古城」是中國古代沿海地區抵禦外來侵略的重要哨防之一,今已成為合浦重要的文化旅遊景區之一。

大士閣

燕窩樓

桂林全州

明正德六年(1511)工部侍郎蔣淦所建,為蔣氏宗祠牌樓。因簷下324根用雕花如意鬥坊層層出挑,以榫卯穿鬥而成,形如「燕窩」而得名。其採用飛簷單翹榫卯結構,是我國保存較早的如意鬥拱牌樓建築。燕窩樓所在石岡村崇文尚德,曾先後考出了5位進士、72位舉人,其中最著名的是 「一門三進士」——父蔣林、子蔣良翊和蔣良騏(《東華錄》作者)。

燕窩樓

和裡三王廟

柳州三江

和裡三王廟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為祭祀古夜郎國三王子而建,由戲臺、前院(兼看臺)、後院和廟堂組成,布局上巧妙地利用了地形的高差和幹欄式建築底層架空的構造特徵,兼有祭祀、演戲及進行其他民俗活動等功能。逢年過節,三王廟都要舉行祭拜活動和廟會,舉辦村寨巡遊、戲曲表演、多耶、蘆笙踩堂、百家宴等民族特色活動,吸引上萬中外遊客參觀。

和裡三王廟廟會

馬殷廟

賀州富川

馬殷廟

由兩廟(馬楚大王廟、馬楚都督廟)一橋(鍾靈橋)組成,為祭祀五代十國時期楚國國王馬殷而建。因全廟有木柱120根,又稱「百柱廟」,而最玄妙的是其中44根為懸柱。馬殷廟所在的福溪瑤寨每年元霄和中秋都會舉行廟會,百裡瑤鄉及湖南江永、桃川一帶瑤民都到這裡看戲、對歌、跳舞,舉行盛大的祭祀、點燈等慶典活動,成為富川重要的民俗文化盛宴。

伏波廟

南寧橫縣

始建於東漢,為紀念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徵交趾、平亂安民而建。現存為清代建築,內有鐘鼓樓、牌樓、前殿、祭壇亭、迴廊、主殿和後殿,布局嚴謹,錯落有致,雄偉莊嚴。每年農曆四月十四日為伏波廟旦,附近群眾、遊客皆雲集於此朝拜祈福,白天祭祀,入夜則開展民俗活動:各師公戲班,龍、獅表演,男女山歌手齊聚一堂,場面熱鬧非凡。

伏波廟

湘山寺塔群與石刻

桂林全州

湘山寺始建於唐至德元年(756),為高僧全真所創,宋徽宗賜名「湘山名剎」。寺中保存有北宋以來大量摩崖石刻,其鎮山寶塔妙明塔是廣西現存年代最早的磚木結構佛塔。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有湘山寺廟會,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於一體,湖南、廣西各地的信男信女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湘山寺

放生池

妙明塔

來賓文輝塔

來賓興賓

明萬曆年間遷江縣武舉黃文輝所建,系八角八面七層疊澀出簷平座空心磚塔,塔壁四周雕龍畫鳳,繕花綴鳥,富麗堂皇,塔頂平面呈圓三角形,無塔剎,是廣西歷史上第一座由壯族土官建造的古塔,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和特殊性。民間有「塔在遷江,影在貴縣」之說,「金塔夕照」是古時「遷江八景」之一,一直是人們遊覽觀賞的熱點。

來賓文輝塔

飛簷(上)和內景(下)

左江歸龍斜塔

崇左江州

始建於明天啟元年(1621),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加建至五層,八邊形樓閣式塔,是世界八大斜塔之一。斜塔系設計時考慮到江心風力、水勢及地基等因素特意設計而成,以似斜非斜、四面皆斜、斜而不倒聞名天下。太平八景的「鰲峰聳立」指的就是歸龍斜塔。現建有斜塔景區,內有平安門、文化長廊、沿江棧道、觀景臺等,景區內古樹參天,景色秀麗。

左江歸龍斜塔

官衙

莫土司衙署

來賓忻城

始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是莫姓土司衙署兼私人住宅,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屋頂蓋雙層瓦,門窗鑲嵌木格花雕,牆和簷繪油彩畫,是西南地區現存建築規模最大、最完整、保存歷史最長的土司衙署,被譽為「壯鄉故宮」。現為AAA級旅遊景區,每年舉辦「忻城土司文化節」,期間還同時舉辦「金銀花節」「桑蠶節」「商貿洽談會」等活動。

莫土司衙署正門

土司花園

西林岑氏家族建築群

百色西林

始建於明弘治年間,整個建築群包括岑氏土司府、宗祠、宮保府、南陽書院、石牌坊等,多為磚木結構,建築形式和裝飾具有濃鬱的漢壯融合風格。清代岑氏一門三總督,可謂顯赫一時。西林縣近年開發「總督故裡」旅遊資源,修建了景區大門、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遊覽步道等,進一步提升景區品味。

增壽亭

牌坊

思子樓

榮祿第

靖江王府及王陵

桂林

靖江王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是大明靖江藩王府邸,先後住過11代14位藩王,是建成時間最早、使用時間最長、規制最特殊、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靖江王陵有陵墓320餘座 ,綿延7公裡,是我國保存最完整、墓葬數量最多的明代藩王墓群。現獨秀峰王城景區為國家AAAAA級景區,建成以「眾山之王」獨秀峰為中心,明代靖江藩王府地為範圍的精品旅遊線路,成為桂林重要的旅遊景點。

桂林靖江王城

承運殿基石

月牙池

王陵

恭城古建築群

桂林恭城

文廟

武廟

由文廟、武廟、周渭祠、湖南會館等明清時期院落式布局的古建築組成,是南方地區保存較完整的、具有多姿多彩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精品,素有「山水精華在桂林,古建精華在恭城」之美譽,給恭城瑤鄉留下了非常豐富和珍貴的文化遺存。現三廟兩館景區為AAAA級旅遊景區。

周渭祠

湖南會館戲臺

永寧州城城牆

桂林永福

永寧州城永鎮門

為明成化十三年(1477)古田知縣陳達所建,初為土城,成化十八年(1482)改建石城,是長江以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縣城之一。永寧州古城被譽為「桂府稱屏障,西行第一州」,曾是商業、軍事要地,歷經滄桑變化, 古城牆及四個城門還保存得基本完整,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永寧州城南門

城牆

臨賀故城

賀州八步

陳王廟

粵東會館

自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1952年縣城遷往八步,賀街始終為郡州、縣治所在地,歷朝城址發展脈絡清楚,城垣俱全,規模尚存,尤其是宋代磚城規制原貌仍存,是現存縣級行政城址中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為完整的城址。城內二十多座各姓宗祠,一年一度的浮山歌節,吸引了全國各地各姓宗親和遊客。

文昌塔

浮山

村落

江頭村和長崗嶺村

古建築群

桂林靈川

江頭村內巷道

愛蓮祠

江頭村古建築群由民居、祠堂、牌坊、巷道等構成,是廣西唯一存有明、清、民國時期大量民居且保存完整的村落,曾獲評「中國魅力景區」「中國最具旅遊價值古村落」。

長崗嶺村別架第

莫氏宗祠

長崗嶺村有明清及民國時期的古民居1.8萬平方米,並保留有完整的石雕圈墓葬30多座,人稱「前有靖江王陵,後有長崗古墓」;村內建有長崗嶺商道古村生態博物館,展示「湘桂古商道」的歷史文化和民風民俗。

大蘆村古建築群

欽州靈山

大蘆村

大蘆村共10個明、清建築群,總佔地面積3.5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氣勢非凡,四周矮山環繞,自然景物與古建築群相映成趣。大蘆村有「廣西楹聯第一村」之稱,現還保存有古匾17塊,各建築裡有300多副傳世楹聯,含有修身、持家、創業、勸學、報國等積極向上的內容,以古建築、古文化、古樹(俗稱「三古」)名列廣西古村鎮之首。

賀州江氏客家圍屋

賀州八步

賀州江氏客家圍屋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佔地面積30多畝,分南北兩座,呈崎角之勢。整座圍屋建築為方形對稱結構,屋宇、廳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體。廳與廊通,廊於房接,迂迴折轉,錯落有致,上下相通,屋簷、迴廊、屏風、梁、柱雕龍畫鳳,富麗堂皇,是典型的客家建築文化藝術結晶,素有江南「紫禁城」之美稱。

樂灣村古建築群

桂林恭城

陳家大屋

陳氏宗祠

樂灣村依山傍水,群山環繞,村中清末古建築遺存主要有陳家大屋、陳氏宗祠、陳五福宗祠及其周邊民居建築群,既有「住祠合一」的傳統形式,也有宗祠獨立而建「的住祠分離」模式。陳氏宗祠地處樂灣村中心,是樂灣陳氏整個家族的象徵。其西南方向的陳家大屋獨具鮮明的客家特色,高牆飛簷,青石大柱,鏤花壁畫,香堂正殿;整個布局為中軸線對稱布局。

靈渠

桂林興安

靈渠

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中國最古老的三大水利工程。主體包括鏵堤、南北渠、秦堤、陡門等,設計巧妙,溝通南北水路運輸,使湘漓二水連通一氣,除航運外還兼顧排洪和灌溉功能。靈渠歷史悠久,風光優美,歷史文化、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完美結合,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已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和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來源:旅遊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不一樣的「三月三」,一起「雲遊」廣西吧!
    不一樣的「三月三」,一起「雲遊」廣西吧!在「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大型主題網頁裡,「相約遊廣西」版塊可以讓您通過網絡「雲遊」體驗自然風光、民族風情、鄉村風貌、康養旅遊等。
  • 雲遊穆陽古鎮
    雲遊穆陽古鎮 2020-04-17 11:33:28  來源:新華社
  • BBT雲遊中國第一站——首都北京第2021001期雲遊故宮
    /少兒舞蹈/聲樂藝術培訓/專注4-12歲少兒少兒口才/播音主持/朗誦演講/兒童戲劇表演/大語文口才
  • 「雲遊博物館」啟示文保與傳統文化「數位化」
    敦煌石窟的壁畫可能會在歲月變遷中褪色,千百年前的古建築可能會在風雨之中坍圮,但數位化保護已經讓它們「永恆」。任它滄海桑田,這些數據都將是數位化時代的一種可世代傳承的文化遺產。以敦煌研究院的「雲遊敦煌」項目為例,網民不僅可以近距離欣賞精美的敦煌石窟壁畫、彩塑、石窟建築,還可以參與「私人定製」壁畫故事等互動活動,為傳承敦煌文化提供了新思路。數據顯示,該小程序上線10天,總訪問量已超500萬,其中80後、90後佔比超六成。
  • 雲遊中國|走進哈密王景區,感受昔日王宮輝煌
    環環為大家特別策劃了「雲遊大美中國」系列組圖,帶你足不出戶,享雲遊之樂,徜徉在祖國大美山河的畫卷中。本期雲遊中國系列,環環帶你「雲遊」哈密王景區。哈密王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雲遊全球20大博物館,足不出戶領略世界文明史!
    暑期已然來臨,在這個特殊的暑假,不妨讓我們一起來一場「雲遊世界博物館」。在這裡,你可以查看藝術作品的高清細節,領略藝術家令人驚嘆的藝術技藝。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細節 隨後作品會靜止下來,你可以使用滑鼠任意旋轉、放大、縮小,感受這些歷經歲月的世界名作的每一個角度和細節。
  • 大美中國古建築名塔篇:第一百八十七座,廣西富川瑞光塔
    廣西富川瑞光塔,位於富川瑤族自治縣縣城南郊約500米富江西畔的急轉彎處,因古時塔內曾供有陰刻雕的觀音像,因此,又被稱作觀音塔、觀音閣。大美中國古建築之「中國古代名塔」系列,感謝關注,感受中國古建築之美!大美中國古建築系列內容,等待你的支持,別忘關注哦!!!
  • 好玩│跟著旅行家的影像藝術雲遊世界,家門口也有詩與遠方
    不一定非要坐上飛機去到遠方才算旅行,跟隨旅行家的影像雲遊世界,在藝術作品中感受生活,一樣能夠收穫「詩與遠方」。辭舊迎新的打開方式有很多,年末之際,不妨與一場精彩的展覽來次親密接觸。
  • 中國古建築實拍技巧,如何拍好古建築照片?
    中國古典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精湛的藝術,獨特的風格,在世界上自成一派,獨樹一幟。古典建築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攝影師們。那麼,如何拍好古典建築照片,有什麼技巧呢?
  • 雲遊中國|來哈密大海道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環環為大家特別策劃了「雲遊大美中國」系列組圖,帶你足不出戶,享雲遊之樂,徜徉在祖國大美山河的畫卷中。本期雲遊中國系列,環環帶你「雲遊」哈密雅丹風景區。
  • 閩南堆剪:凝固在古厝屋頂上的絕妙藝術
    泉州的閩南古建築,獨具風格,頗有韻味,這其中古建築上的點綴和美化,離不開古老傳統的堆剪技藝。閩南堆剪古建築主流閩南古建築堆剪傳統技藝是發源於泉州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古建築手工技藝,始於唐五代,是閩南地區古建築手工技藝的主流,也是彌足珍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於閩南文化圈的泉州、廈門、漳州、臺灣、東南亞等地區。
  • 廣西高校——廣西藝術學院
    廣西藝術學院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是全國7所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藝術院校之一。前身是我國著名音樂家滿謙子先生和現代傑出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吳伯超先生於1938年倡議建立的「廣西省會國民基礎學校藝術師資訓練班」。
  • 和「村長」雲遊騰衝之後,50張美圖讓你徹底種草
    點擊播放 GIF 1.4M今天,我們的「村長」李銳帶著我們大家一起,直播在線雲遊了我們的雲南騰衝火山熱海景區,點擊播放 GIF 1.7M本次村長帶著超過總共52萬的小夥伴一起雲遊了騰衝熱海,收穫了點讚超過20萬。
  • 湖北首家私人古建築博物館誕生 展出明清古建築
    如詩如畫的古建築博物館。記者蔣太旭 攝     長江日報消息(記者蔣太旭 通訊員董靜)佔地30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20餘棟明清古建築、上千件古玩文物。經過數年籌建,湖北省首家私人古建築博物館——武漢李莊古建築博物館日前經省文物部門批准註冊。記者昨日從市文化局獲悉:這是今年來武漢市繼青菱文農藝術博物館後第二家獲批的私人博物館。至此,武漢市登記註冊的私人博物館數量已達8家,約佔全市博物館總數的15%以上。     穿過明代石柱牌坊和一棟清代門樓,一處小橋流水的古宅群落躍入眼帘,仿如世外桃源。
  • 如果古建築會說話,聽聽故宮、頤和園講述中國古建築文化故事
    中國古建築眾多,通常這些古建築是我們旅行中的景點,然而,它們不應該僅僅是觀光對象,它們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凝聚著古人的智慧,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它們開頭說話了,會說些什麼?新中國成立後,皇上也成為歷史,我的使命也結束,趁機休息幾天,後來專家們把我改成中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收藏著90多萬件歷史文物和藝術品,很有許多稀世珍寶。以前,我這裡很人不多,除去皇上一家、宮女、太監外,很少有人來,現在不一樣了,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來看望我,雖然習慣以前的清靜,現在我已經喜歡熱鬧點了。
  • 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福建尤溪桂峰村的百年大厝
    下坪古街是桂峰村的一條主要街道,已進入村子就能看到,古街兩旁是緊密相連、小巧玲瓏的古建築。下坪街左接石印橋,前面是一個小廣場,村裡百姓閒暇之餘在此聚會。古街現存建築大多為清代所建,最有特色的是每座民居屋面都用封火牆隔離,這道牆的作用就是防止發生火災時,一家失火蔓延到其他人家的房子,雖然只是一道牆,卻有著大用途,而且也不失美觀。
  • 「雲遊天津」第七站:走進寧河千年陶藝之鄉
    8月21日16:30分,由央視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主辦的《雲遊美麗中國》之「雲遊天津」線上直播宣傳活動走進寧河區。 活動在央視網、津雲、鬥魚同步進行了直播。
  • 南寧古蹟,南寧市規模最大的嶺南古建築,就藏在市中心無人知曉
    南寧這座城市的變化可以用上日新月異這個詞來形容的,特別是在樓房上的建築發展,像最近剛竣工的南寧最高樓南寧華潤大廈,新修建的廣西藝術中心,新媒體中心等等都是一棟棟高樓大廈,都代表著南寧的新面貌,而在這些新的建築周圍也還藏著很多古蹟建築,只是在高樓大廈的對比下已經顯得那麼渺小了!
  • 「古建築成語」「分庭抗禮」:千年風雅,中國庭院之美
    古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是無聲的語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而成語,是玲瓏的語言珍品,方寸間演繹著千古華章。當古建築碰到了成語,它們會有怎樣的火花呢?有很多與中國古建築相關的成語,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的是——「分庭抗禮」。
  • 探店丨一家開設古建築木工課的美術培訓機構
    探店丨一家開設古建築木工課的美術培訓機構 2021-01-06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