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警察會對犯人說「你有權保持沉默」,真的可以沉默嗎?

2020-12-09 罐頭知識

導語:為什麼警察會對犯人說「你有權保持沉默」,真的可以沉默嗎?

相信大家在看電視的時候,不管是在看美劇還是看港劇的一些警匪片,經常會聽到一句話: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一切有可能作為呈堂證供。那麼為什麼美國的警察以及香港的警察要說這一句話呢?是不是犯罪嫌疑人真的是可以閉口不言了呢?

其實在我們國家的法律當中,明確的規定了不得以任何形式去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刑訊、逼迫等等,也不能夠為了獲得供詞而使用強迫的手段、引誘的手段等等,上面的這一些規定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權利保障的,但是與此同時,在我們國家的相關法律當中也是有著以下的規定的,作為犯罪嫌疑人,必須要如實的去回答偵辦人員的問題的。也僅可在本案無關的相關問題上不做出回答。

其實在我們國家的實際法律執行的過程當中,還是會有人存在著僥倖的心裡,覺得只要自己不提供證詞的話,不去承認自己的犯罪事實的話,就能夠去躲避掉法律的懲罰了,然而一句我們國家的法律規定,只要證據充分的話,即便是沒有供詞也是可以依法審判的,也就是說,在確鑿的證據面前,其實任何的犯罪行為都是沒辦法遁形的,在近些年來,我們國家加大了打擊黑惡勢力的力度,這些人經常也是在偵訊過程當中閉口不言或者是拒絕承認,表現出一副你奈我何的樣子,然而如果是有了充足的證據做支撐的話,那麼零口供的審訊也是可以對他們進行處罰的,這樣才能夠還百姓公平公正。

其實對於: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一切有可能作為呈堂證供。這句話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警察在抓到了犯人的時候,肯定是想要犯人自己招出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然後再依據法律來對犯人進行懲罰的,那麼如果說人家還沒有說話就跟犯人說這樣的一句話,這不就是告訴犯人:你可以不承認自己的罪行嗎?其實對於: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一切有可能作為呈堂證供。這句話的來源是著名的「米蘭達警告」,也可以稱為「米蘭達權利」在20世紀60年代,當時的美國鳳凰城的木蘭達,被懷疑是一宗綁架強姦案的嫌疑犯,在被害者指控以及自己的供認下,他被正是的起訴,並且被判入獄,那麼在面對數十年的刑期的時候米蘭達心有不甘,所以他起訴為自己喊冤,他認為警察沒有直接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犯罪,並且在審訊的過程當中也是存在了逼供的情況,這一點是不符合美國憲法的相關規定的,而且警察並沒有提醒他,根據憲法的規定,它是有權保持沉默的,所以應該將他判定為無罪的。

其實在美國打官司當中都是需要律師的,那麼這位犯罪嫌疑人是沒有律師的,後來法院也是給他派了一名辯護律師,這位律師也是跟法院說,你們給米蘭達派律師為什麼沒有告訴別人,萬一別人不同意?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給他找律師,得到他的證詞也是非法的,雖然說木蘭達被判有罪入了刑,但是這律師卻幫米蘭達打起了官司。那麼這時候打的官司也就是法院沒有通知米蘭達而給他請律師,得到證詞是非法的,最後這件事情鬧上了美國的最高法院。

結果也是出人意料,美國的最高法院推翻了之前的判決,理由也是在嫌犯之前被詢問之前,警方必須要跟嫌疑人告知他的權利以及義務。在這時候也是不得不說法律很有意思。但是之前審判米蘭達的法院找到了新的證據,在對米蘭達說出「你有權保持沉默」這句話以後,還是將米蘭達判刑10年。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隨後美國憲法也是將這一條寫進了憲法當中,具體為美國憲法第五條修正案。後來的事情也是有些奇怪,木蘭達在刑滿出獄之後,因為吵架被人捅死了,而殺他的人正是因為 「米蘭達權利」一直保持沉默,最後證據不足被警方釋放的人。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儘管是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選擇沉默的,但是不管是在哪個國家或者是哪個地區,在強大的證據面前,沉默都是沒辦法成為逃避的護盾,其實只有不犯罪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美國警察抓人時為什麼說:你有權保持沉默?
    #我們看美劇,每當看到警察對嫌疑人進行逮捕或詢問時,都會對嫌疑人說上這麼一段話:「你有權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你所說的一切都將作為呈堂證供。你有權在受審時請一位律師。如果你付不起律師費的話,我們可以給你請一位。你是否完全了解上述權利?」
  • 你有權保持沉默——神探亨特張
    你有權保持沉默而引入神探亨特這個概念自然讓我們想到了那句著名的臺詞:你有權保持沉默。張警官非但沒有麥考爾那樣的絲襪美腿搭檔,也沒有像亨特那樣痛快地對犯罪分子抱以老拳。他面對的罪犯是一群雞毛小賊,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抓的連夠刑(事)拘(留)的資格都沒有,最多就是治(安)拘(留)的資格。
  • 科普 | 你有權保持沉默
    :警察要抓捕某位犯罪嫌疑人,在抓捕之前會明確告訴他: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的每一句話都將作為呈堂證供。那麼,警察為什麼要說這麼一句話呢?不說這句話,直接抓捕行不行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句話背後的法理。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規定: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為而兩次遭受生命或身體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證其罪;不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被剝奪生命、自由或財產。該修正案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的程序權利。
  • 「你有權保持沉默」,這句話是怎麼來的?
    「你有權保持沉默,否則,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將作為呈堂證供。」在港臺和歐美有關警察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都會聽到這句臺詞。這就是著名的「米蘭達警告」(Miranda Warning),又稱米蘭達權利。為什麼警察逮捕嫌犯時一定要說「米蘭達警告」?
  • 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一切都將成為呈堂證供
    但在服刑期間,他在監獄中的一個法律圖書館裡自學法律,發現美國憲法和美國法律教科書都告知:在刑事訴訟中,不得強迫當事人自證有罪,而且當事人有權獲得律師的幫助。於是,他開始在獄中上訴。被告人認為,自己當時的招供是被迫的,警察沒有告知他有沉默的權利,違反了不得強迫自證有罪的憲法原則;同時沒有為他提供獲得律師幫助的權利。
  • 聰利說法‖經典案例:「米蘭達警告」——你有權保持沉默!
    即使你對這個案件不熟悉,但是只要你看過美國的犯罪片,就一定會對其中的一句話印象深刻:「你有權保持沉默。」這就是著名的『米蘭達規則』(Miranda warnings,中文又譯「米蘭達警告」)。「米蘭達警告」You have the right to remain silent and refuse to answer questions.你有權保持沉默。
  • 《沉默的病人》: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供證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很不幸,艾麗西亞貝倫森屬於後者。艾麗西亞,一名畫家,讀客懸疑推理小說《沉默的病人》的主人公,沒錯,她就是這位沉默的病人。阿爾刻提斯則保持著沉默,她一句話也沒說。為什麼?她為何不說話?加布裡耶爾被綁在椅子上,西奧用槍指著他,非常冷酷,非常平靜的說:「我本來是準備送你上西天的,可是艾麗西亞替你求情,讓我饒你不死,所以我給你一個機會。不是你死,就是艾麗西亞死由你來選擇。讓我們看看你有多愛她,你願意為她而死嗎?」
  • 你可以保持沉默……」什麼是著名的「米蘭達警告」
    來源:裸嘢李(原標題:正義是一個人的認識所不能接近的理想)                                                    長大後懷揣正義的夢想跌跌撞撞滾進法學院,才知道常在港臺警匪片上聽到的那句「你有權保持沉默
  • 三本懸疑破案小甜文,你有權保持沉默,但別想在我面前說謊!
    三本懸疑破案小甜文,你有權保持沉默,但別想在我面前說謊!每日小說二三推薦,和書荒揮手說再見!1.《現在立刻,逮捕你》你應該說,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書評:緝毒警察VS過氣歌手,有娛樂圈背景,文較短,一個案件貫穿整個故事,所以這篇文感情是主線,破案是輔線。本文主角追查的是比較敏感的大型販毒案件,所以男女主的感情發展是輕鬆且歡樂的,但是破案的過程是驚心且沉重的,畢竟精神的摧毀比一刀致命更為恐怖!
  • 都說沉默是金,有時候的沉默方式是壞的開始
    都說沉默是金,說一個人最應該保持的就是沉默,一個人要懂得說話,更是要知道怎麼說話,一個人會不會說話直接體現著這個人的修養和素質,你會說話了,自己的周圍就會多一些自己喜歡的人,如果你不會說話,你的周圍便是一些讓自己處處頭疼的人。
  • 王清遠:「我有權保持沉默」,網友:「這是高手!」
    我們總是在電視劇中可以聽到這麼一句話:「我有權保持沉默。」這句話曾廣泛地被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開玩笑時用到。但是從毛洪濤老師那件事到現在已經過去有一周了,王清遠可是把這句話應用到了極致。雖然網上說什麼的都有,但是王清遠可是從來沒有承認什麼,也沒有辯解什麼。
  • 男人在沉默的時候,你會害怕嗎?
    你是一個喜歡和愛人分享故事的女人,但是你的心裡會不會經常感到奇怪,為什麼剛剛和你談天說地的男人,突然變得反應遲鈍,和你停止了交談。在女人的心裡,這種事情就是非常不尊重自己的表現,也許你會安慰自己,可能是自己說話聲音小,對方沒有聽見,所以才沒有任何反應。
  • 明明知道沉默對女人來說很可怕,為什麼男人還是會沉默
    沉默是婚姻生活中最大的殺手,就好像一座隨時要爆發的火山,只是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它會爆發。可是有些男人,明明知道女人最害怕的就是沉默,每次溝通確都保持沉默,男人有時候沉默並不一定是因為他已經不想和這個女人說話了,也不是說他沒有愛了。
  • 為什麼夫妻吵架的時候,男人總會沉默。沉默就是冷暴力嗎?
    俗話說:床頭吵架床尾和,這世上就很難有不吵架的夫妻。可是你知道為什麼男人吵架時總是沉默?小陳和老公結婚已經三年前,平時還好,可是每次一有矛盾吵架的時候,明明是他的錯,可每次都會說一堆小陳聽不懂的道理,或者就是用一些比較敷衍的態度對待小陳。每次道歉,就知道說自己錯了,問他錯在哪裡,他又不知道,道歉起來讓小陳看不出一點誠懇的樣子。
  •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不可否認,有些人的沉默是因為無奈,有些是出於妥協。但真正的沉默,是看清之後的不爭,是看透之後的不言。以前心裡想什麼就會說什麼,逢人就說,句句掏心,但是後來歷經生活的坎坷波折後,就變得越來越不想說了了。不是沒話說,而是沒人懂。不是沒有情緒,因為你知道多說沒有意義。
  • 沉默是金,金是沉默出來的嗎
    說某某有「內秀」究竟是好是壞!老師或者同學有時候會經常這樣誇某某學生。這「內秀」的意思跟沉默是金有點雷同!但是,金是沉默出來的嗎?當然不是,是因為金子的沉默才會這樣! 另一方面,這句話裡的沉默是屬於懂得沉默甚至無法不沉默的人的! 不是不言語就是金子!相反不言語可能受害!有些人經常說:「人話短會吃虧!」
  • 《保持沉默》開庭看片 祖峰分享沉默之下的聲音
    《保持沉默》開庭看片 祖峰分享沉默之下的聲音 共5張 1905電影網訊 周迅、吳鎮宇、祖峰領銜主演,孫睿主演,周可執導的電影《保持沉默
  • 為什麼企業裡的職工越來越沉默了?網友說:沉默可以避免很多事
    老話說「禍從口出」、名言警句說「沉默是金」,在銷售類型工作的培訓中更有一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遇到神仙不說話」。由此可見,沉默不代表閉嘴不出聲,它不僅是一種表達方式,有時候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企業中人事關係較為複雜,工作中內部溝通、外部協調、上下級匯報和實際業務的執行都需要員工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才能夠達到目標。
  • 沉默是金!在這3種時候保持沉默,是智慧的表現!
    從古至今,老祖宗都提醒我們要「戒多言」,也告誡人們「禍從口出」,就是告訴我們說話的時候要注意分清場合,注重方式方法,要懂得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不說,就比如遇到下面這三種情況的時候,保持沉默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 沉默是金子?你被騙了嗎?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沉默是金」這個句子,他告訴我們,不說話的人往往成功。正如我們周圍的人常說的「少說話,多做事」,中學老師經常喊「不要講話」,或者著名的格言「事實勝於雄辯」。然而沒有雄辯和聲音的事實真的能出現在你我的視野中,成為一個被所有人認可的事實嗎?如果如果沒有聲音,陳春秀被山東取代的人可以出現在微博熱搜上,讓我們討論一下背後的原因,維護她的權利?對如果沒有網友的監督和仝卓造假應屆生的事實,相關單位能否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