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刷到李娜的《女人30+》短視頻,深受觸動。面對著「2020年 ,當媽的最大感受」提問,李娜的回答是:「沒有什麼比身體更重要,活著才有話語權」…….
簡簡單單一句話,戳中了無數媽媽們的心。
是啊,2020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無論是對於寶媽,還是孩子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孩子們無法感知外界環境的形勢,終日生活在家長的羽翼下,少了些活動空間,但多了父母的陪伴;而家長們,有了更多的牽絆與責任,肩負起保護自己與家人的重任……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段特殊經歷,也讓大家更深刻地意識到:一個健康的身體,對孩子們來說,有多重要。就像李娜視頻裡所說,沒想過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她對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他們能健健康康地成長。
的確,為人父母,相比于成龍成鳳的希冀,我們更期盼孩子們能健康快樂地生活著。這是所有父母們的共同希望,而我們也一直為此,在「提升寶寶自護力」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著。因為只要自護力在線,無論周圍環境如何變化,他們都能應付自如。
「世界怎麼變,自護力都在線」。給孩子最好的愛,莫過於幫他們提升自護力,讓他們有底氣從容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
整個2020年,和娃待的時間最長了,有點滿足又有點焦慮,滿足的是能盡情陪娃了,而焦慮的卻是如何讓孩子一直健康成長。為此,我可沒少搗鼓娃的飲食起居,連以前一直忽略的親子遊戲,我都花足了心思陪娃。
因為這也是提升寶寶身體素質的一部分。比如我們常玩的拼圖和投籃遊戲,家中設置一個小籃球架,讓娃一個接一個地投籃,玩得可起勁了。還有娃最愛的掌聲尋寶遊戲,限定的空間,藏好的寶貝……在一個哨聲下,尋寶大軍就開始出動啦~
過程中,只要孩子越接近寶貝,我們給的掌聲越熱烈,氣氛就在這掌聲烘託下愈演愈烈。每次和孩子玩耍時,他都高興極了,蹦蹦跳跳的可有精神了,我們也不用擔心他悶在家裡,身體素質會下降。
提升娃的自護力,從娃出生後我們就一直在做了。只不過今年有了更深的體悟,也有了更多時間精力去琢磨。我一直奉行的準則是不過度保護孩子,讓寶寶進行有挑戰性的探索,來激發他們的內在力量。
因為過猶不及,過度的保護對娃來說,有時也是一種傷害。所以,在可以外出期間,我們也沒因過度緊張而一直把娃拘在家中,因為娃一直養在溫室,自護力也會變得脆弱起來。周末有空時,我們就給娃做好防護措施,一起到公園裡放風,接觸下新鮮的空氣,探索未知的領域……
對他們來說,不僅是一種探索鍛鍊,自護力也會在無形中得到提升。總之,養娃要用心,但切記過猶不及,孩子的自護力也是如此,適當的激發要比過度的保護更恰當。
我們家很簡單,提升娃的自護力,全都靠一個「吃」字。記得剛有娃時,醫生說我奶水少,建議混合餵養,但我一想到娃剛開始就沒吃母乳,擔心抵抗力不好,眼淚一下就掉出來。後面我就使勁地喝各種補湯,給娃母乳餵養到了半歲。
今年扛不住經濟壓力復工後,我也堅持混合餵養,花了很多心思給娃挑了一款接近母乳配方的奶粉。因為母乳是娃最好的營養,一款接近母乳配方的奶粉,才能給到娃母乳般的呵護,這樣娃的自護力才會一直在線。
不僅是娃的奶粉,輔食上我和婆婆也各顯身手,一周不重樣的……總之,只要娃吃得好,營養跟上了,自護力肯定不會差的。
Via:媽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