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蘿蔔•元宵•糖球會的民俗展區,有一個攤位格外引人注意,精緻的皮影工藝品讓許多市民流連忘返。而這些皮影都是71歲的民間藝人劉尚儀和他老伴親手製作的。據了解,劉老先生是青島唯一製作、演出
皮影戲的民間藝人。他的作品在很多次民俗藝術展上拿過大獎。
劉尚儀老伴展示他們親手製作的皮影
機緣:退休夫婦把唐山皮影帶進青島說起唐山皮影,又稱為灤州影、樂亭影、驢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15年前,從工程師職位上退下來的劉尚儀就開始迷戀上了唐山皮影的製作工藝,夢想著有一天能把自己製作的皮影搬上舞臺。在不斷的努力和學習當中,老伴成了他最先的支持者;寒來暑往,老人取得了許多榮譽。2011年劉尚儀由唐山搬來青島,傍海而居,打算開創一片新的藝術空間,經過這幾年的「打拼」,老人在青島民俗圈獲得了很高的藝術評價。
工藝:一件作品製作期至少四天提起劉尙儀製作的皮影,可以用「精緻」二字概括。他的刀法嫻熟、細膩,刻畫出的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以前都是用驢皮製作,但成本很高,也很難買到,所以現在的皮影基本都是拿羊皮或者牛皮製作的。」劉尚儀告訴記者,一個最小尺寸的皮影,最快也要4天才能完成,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需要下料劃線、雕刻、繪畫、晾乾壓平、裝裱等六項工藝流程。但別看老兩口七十多歲的高齡,在家裡,他們也是「刀工不倦」,總有做不完的活計,經常挑燈夜戰,創作素材,刻繪皮影,兩個人完成了諸多手工製作。
每一幅皮影作品都凝聚著老兩口的心血
堅持:花光退休金創辦皮影戲小舞臺「別看我70多歲了,我和老伴兩人還要一起創業。」 劉尚儀告訴記者,他想把手中的皮影絕活傳承下去,要讓唐山皮影在青島活起來。他想製作一整套的皮影表演道具,然後和老伴兩人表演一些皮影短劇,讓市民看到地道的傳統皮影戲。為此,老兩口花光了積蓄下來的退休金,搭建自己的演出小舞臺;製作皮影,創作段子,背臺詞,忙忙碌碌的好不快活。兩人想通過皮影銷售賺更多的錢,將皮影戲這項民間藝術在青島發揚廣大。
慶幸:皮影手藝有了傳承人「為了皮影戲不在青島消失,我們老兩口不停地忙活,可是畢竟年事已高,有些事也力不從心了。」劉尚儀說到,因為長時間低頭製作皮影,自己的後背經常疼痛,脖子也經常不舒服,但沒有辦法,他們如果不幹了,青島的皮影戲就真的「絕後」了。劉尚儀不想讓這項千年的傳統藝術在青島消失。所幸,他們的外孫對皮影戲非常感興趣。「這孩子今年上高一,學習不錯,對中國傳統的文化很感興趣。」劉尚儀提起自己的外孫就讚不絕口,在完成學業的同時,他還主動學習中醫和製作皮影,目前已經能跟隨自己演出皮影戲,創作作品。
劉尚儀的剪紙作品參加過倫敦奧運會
期待:皮影藝術走進百姓生活老人不僅會製作皮影,剪紙更是獲得過國際大獎。2012倫敦奧運會之旅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展活動中,劉尚儀的作品又被評為「影響世界的中國當代剪紙藝術名家」榮譽稱號。這次應市北區文化局的邀請,老兩口帶著作品來到蘿蔔•元宵•糖球會,就是想讓更多的青島人認識皮影藝術。「這兩天效果還不錯,很多人都喜歡皮影。」劉尚儀說到,還有不少展會商邀請他去表演皮影。看到自己鍾愛的民間藝術能獲得大家的認可,老人非常高興。
文/圖
王碩[編輯: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