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央視名記柴靜:從公知女神到跌落神壇,她究竟做了什麼?柴靜:從央視著名記者到淡出大眾視野,如今生活狀態成謎
近段時間,央視一個叫王冰冰的女記者成為了網絡紅人,被談論的次數非常多,很多網友稱她為「最美央視女記者」。提到央視的最美女記者,很多人早已忘記了淡出人們視野的柴靜。柴靜之前也曾被大眾冠以最美女記者、公知女神稱號。
柴靜是一位辨識度、知名度都非常高的記者。從小就被稱為才女的柴靜,從長沙鐵道學院畢業後進入湖南衛視工作,三年後進入中國傳媒大學進修,而後順利進入央視,成了一名女記者。
懂得努力的柴靜,進入央視不久,就憑藉自己的努力和超強的業務能力得到了認可,再加上優雅的談吐和接地氣的表現,被大眾冠以「公知女神」稱號。一段時間內,柴靜成了家喻戶曉的知名「公知」。
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柴靜因「公知」而成名,但也敗於「公知」形象的坍塌。看來,什麼都是一把雙刃劍,稍有閃失就會讓人「回到解放前」。
很多人對柴靜在2003年非典期間的表現,有特別的印象。非典爆發那一年,蔡靜只身前往一些採訪,零距離接觸病人,這種為職業敢於付出的精神,讓她一戰成名,成了人們眼中的最美女記者。
之後,榮譽加身的柴靜,總是以一個公知的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她敢於直面事實真相,敢於向不公平開刀,秉持良好的職業道德,敢講真話,以自己的方式向大眾傳遞著正能量,這樣的她,被大眾送上「公知」女神的稱謂,可以說柴靜在大眾眼裡的形象非常正向。
即使如此受歡迎的柴靜,也會做出令人鄙夷所思的事情。她從大眾推崇的公知女神,到跌落「神壇」,只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柴靜的「雙標」。作為公知女神的柴靜,在公眾場合總是大談愛國、傳遞正能量。但她跑到美國生孩子的事情,被媒體報導後,人們開始對她的認識有所轉變,人們不相信坐在電視機前、大談愛國的柴靜,居然是一個如此「雙標」的人。
受非議的柴靜,或是迫於輿論壓力,或是早有打算,不久便離開了央視,開始「神隱」。離開了央視的柴靜,沒有了央視平臺的支持,再加上受「雙標」意識影響,其影響力也在逐步淡化。
就在人們以為柴靜徹底隱退的時候,兩年後,她推出了一部叫《穹頂之下》的紀錄片。如果說,柴靜因生孩子備受輿論壓力的話,那么正是這部紀錄片,導致了柴靜的口碑徹底陷入低谷,從此,公知女神也徹底從大眾視野中消失。這是柴靜跌落「神壇」的重要原因。
《穹頂之下》講述了一個社會痛點話題,那就是「霧霾」。該紀錄片播出不久,就達到了超高的播放量,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也似乎讓人們看到了那個敢講真話的柴靜。
無疑,柴靜製作這部紀錄片的出發點是好的,就是讓人們關注霧霾,進而產生某種行動減少霧霾的產生。但柴靜使用的數據,被質疑有誇大之嫌,而紀錄片也有意圖貶低國家、暗誇西方國家的意味,她被質疑到底是在「為誰講話」?
這成了柴靜口碑大跌的導火線,也是她的公知女神形象的徹底坍塌。而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柴靜也好像失去了蹤影,媒體上根本沒有她的任何消息。有人說,柴靜去了美國,把精力用在了家庭上。
至於現在的柴靜,是在家相夫教子,還是從事不為人知的幕後工作,這對於大眾來說,是個待解的謎。
遺憾的是,柴靜還是沒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成於公知,卻也敗於公知。所謂做人要始終如一,在大是大非上不能有超越道德的行為,否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到的也終將會失去。
對於柴靜,你想說點什麼呢?歡迎你的關注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