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選擇移居國外的柴靜,到底做了什麼?

2020-12-19 格子說歷史

引言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從事媒體工作的人,更多承擔一種社會責任,其中面臨困難相當大。有些人命運,更是因為外界輿論壓力,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家對於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印象可以說非常好。不僅專業素質強,顏值也十分高,很多為女神級別的人物,像大家比較熟悉周濤,董卿。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10多年前有一個女主持人,以知性而著稱。她就是柴靜,那個時候她主持的節目以細膩的表達方式和獨特的見解被大家所喜愛和欣賞之後在2015年,柴靜自費以母親的角度拍攝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引發外界極大關注。

誰也沒有想到,《穹頂之下》之後,柴靜命運發生那麼大轉折。當公知女神,如今好像消失,因為在美國生子,移民國外的事情,還被群嘲,柴靜究竟做了什麼呢?

一、年少成名,順利進入央視主持新聞節目

作為一名央視著名主持人,柴靜的主持能力非常高。每次亮相在鏡頭前,都侃侃而談,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知性氣質。能夠進入央視,可以說很不容易,白巖松曾經講過,為了能夠訓練好普通話,臺內每個主持人下足了功夫。

柴靜在央視擔任新聞主持,主持的很多節目,涉及到民生問題。訪問時提出問題,代表老百姓的「聲音」。

她的成名之路從湖南衛視開始,16歲就讀於湖南長沙一個中專學校。恰好長沙成立一個文藝臺,柴靜選擇去應聘考核之後留下來。主持一檔名叫《夜色溫柔》的節目,本身她就是溫婉智慧氣質,這檔節目和她很「吻合」,在當時人氣非常高。

不過柴靜對自己並不滿意,更發現知識方面的匱乏,1998年通過自身努力考上中國傳媒大學,這個學府培養很多「知名主持人」,尤其是央視主持人。

在中國傳媒大學進修電視編輯時,柴靜主持工作依然在繼續,一邊學習一邊在湖南臺主持《新青年》節目。是金子到那裡都會發光。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來到央視,主持《東方時空》。

那段時間鏡頭上,就看到一個充滿知性氣質女主人。這檔節目關注的都是,一些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新聞本身就是反映社會現實,直面一些尖銳話題。那段時間,柴靜做得很不錯,主持工作可以說很完美。

二、勇敢前往「非典一線」,展現出職業精神

柴靜在央視的「高光時刻」,算是在2003年,那個時候央視《新聞調查》,正在報導非典相關情況。為了第一時間報導,柴靜主動擔起重任,親自去訪問非典患者。

當時疫情形勢很嚴峻,防禦力度不是很高,而柴靜並沒有因為危險而選擇退去。成為第1個零距離接觸非典患者的記者,多次和非典病人面對面採訪。這種大無畏的精神,瞬間吸引大量的粉絲,被評為「2003年中國記者風雲人物」。

最大程度把真實的情況,傳遞到帶給了大家,迎來事業上的高峰。這種勇敢精神真的很讓人欽佩,讓大家認知到職業媒體人,想要為國家做一切事情。有時需要大膽直言,頂著極大社會壓力,承受好多不公平對待。

隨著名氣的增加,柴靜陸續參加一些節目,她敢於在公眾面前揭露真相。雖然有時可能會觸及到別人「蛋糕」,成為眾矢之的。不過不能說她錯,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講,這麼做也是對觀眾負責,傳遞正能量。

閒暇的時候,她會把自己掌握的「一手材料」,寫出書籍,出了《看見》。這本書的銷售數據相當高,銷量高達100萬冊,反映人們對她喜愛,成為當年最暢銷的書籍。通過翻閱這部書,裡面有好多大事,像「非典」「華南虎」「挖煤」等。有些算「敏感話題」,不難看出她對新聞的執著。

三、因為女兒,選擇另外一種人生

真正引發爭議的事,無疑就是在2015年推出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柴靜道出這部片子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因為自己女兒。那個時候,她已經從央視離開,懷孕時十分艱難。醫生告訴她肚子裡的孩子,被診斷出良性腫瘤,好在手術順利。

那段時間柴靜在北京,專程陪伴照顧女兒,這個過程中的話,她對霧霾問題十分關注。北京這時汙染很嚴重,一年當中有175天屬於霧霾汙染,因為怕霧霾影響孩子生長,只能把孩子整日裡關在家中。

她認識到事情嚴重性,開始做起霧霾調查,自費100萬元拍攝。為了拍攝這部片,走訪多個汙染現場,尋找霧霾根源。奔走於好多地方,並實地拍攝治汙經驗。這個片子播出之後火爆程度,不斷刷新大家認知。

從一個母親角度出發的柴靜,恐怕沒有想到,紀錄片一經播出引發了麼大爭議,其實霧霾現象是社會比較關注的話題。工業化發展的如今,對於環境產生惡劣影響,哪個省份都毫無例外。嚴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最為直接的就是空氣品質。

本來大家以為,這部影片播出之後,柴靜事業應該「更進一步」。不過出乎所有人意料,她好像突然「消失」一般,並且相反黑料不斷爆出,原因也是議論紛紛。

有些人認為她作為記者,關注度太高,可能引起同行不滿,招致一些流言蜚語。不過也有一種說法,可能因為報導太過現實,畢竟關於汙染企業,都是一些納稅大戶。自然會遭到那些企業報復,不得不退出。

其實之所以被大眾嘲諷,有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柴靜移居美國生子。孩子生下來後,自動獲得美國國籍,消息傳到國內,引發很大不滿。央視另外一位主持人董卿,在國外生子同樣遭到很大非議,大眾表示,總是宣揚中國文化,卻讓自己的孩子加入他國的國籍,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合適。

如今的時代移民美國的人不在少數,本身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相對於中國教育制度,很多家長更喜歡國外的教育。

有些家長認為國內更強調應試教育,只注重考試成績,孩子似乎沒有學到更多東西。有時候還有「道德綁架」,強調孩子只要分數高就可以。本身這種想法沒有錯,不過一個公眾人物這麼做,難免讓大家議論紛紛。

不排除她選擇移民,可能也想要讓孩子遠離霧霾。不會因為媽媽的原因,受到外界過多的幹擾,就像隱居在加拿大的王祖賢。柴靜畢竟是一個母親,所做得這個決定,同樣是為了孩子考慮。

結語

關於柴靜突然消失的原因,大家眾說紛紜,還包含了一些「陰謀論」。其實大家想多了,當初那麼大困難,都沒有阻攔她,怎麼可能會輕易放棄呢?如今所做一切,不過是以家庭為重,成為一個家庭主婦。

做出這個決定,恐怕也是深思熟慮,人生某個階段肯定會有所側重。也許如今媒體行業,還有公眾輿論讓她感到失望。有時說真話,容易讓自己置身於風口浪尖當中,難免讓人感覺心寒,現如今這個環境自己價值不能實現。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很多人把柴靜當做英雄,因為報導很真實。不過也把自己置身於尷尬境地,若是做出讓大家不能接受事情時,難免會受到外界諷刺。這個就是媒體人悲劇,但如今這個社會需要更多像「柴靜」的人,讓社會聽到真實聲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央視女主持,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7年後,現狀怎樣?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樣?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就像魯迅那樣,就算如今已經離世80多年,留下的文學作品依舊影響著後人。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被丁院士痛批的柴靜,如今過得還好嗎?
    事業巔峰之際,她毅然選擇移民國外,如今怎樣了?她和丁院士又有著怎樣的故事?此後,她的事業因此迎來新高度,她在央視從一線記者逐步升到主播位置,每一個採訪都發人深省、極有深度。截止此刻,柴靜已名利雙收,「非典一線、華南虎事件、小孩服毒事件」等報導採訪深入人心、發人共鳴,她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公知女神。但2012年發生的一件事讓柴靜女神形象差點崩塌。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的柴靜,後舉家移民美國,中間發生了什麼?
    而當年也曾以客觀、冷靜的採訪風格深受人們喜愛的央視女記者——柴靜,卻在2014年從央視離職後在網絡平臺上飽受爭議,甚至成為了群嘲的對象,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公知女神學生時代的柴靜已經是中國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 央視柴靜:公知女神為何會被全網群嘲?移居美國,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幾年柴靜在媒體上表現出來的形象被外界稱為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知女神」。什麼是公知?最早期的像魯迅、朱自清這樣的文人學者我們稱為是公知。我們熟悉的人中王朔也曾稱作公知,但王朔的嘴巴太毒,所以飽受爭議。
  • 央視名記柴靜:從公知女神到跌落神壇,她究竟做了什麼?
    原央視名記柴靜:從公知女神到跌落神壇,她究竟做了什麼?柴靜:從央視著名記者到淡出大眾視野,如今生活狀態成謎近段時間,央視一個叫王冰冰的女記者成為了網絡紅人,被談論的次數非常多,很多網友稱她為「最美央視女記者」。提到央視的最美女記者,很多人早已忘記了淡出人們視野的柴靜。柴靜之前也曾被大眾冠以最美女記者、公知女神稱號。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柴靜跌落神壇,和丈夫定居美國
    柴靜曾在自己的自傳《看見》中寫道:"你想如何報導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導自己。"這其實也是她作為記者的原則寫照,即以小見大,事實為先。柴靜有限的新聞生涯經歷了從全民追捧到全網群嘲,最終遠赴美國定居。"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是旁觀者。"
  • 從群捧到群嘲,「公知」到底經歷了什麼?
    然而實際上,在十幾年前,這些經常站在公共道德制高點上的,批判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公知們,在當年的網際網路上完全可以用呼風喚雨來形容,對於當時的許多網民來說,這些公知們的一言一行都散發著自由和人性的光輝。時過境遷,到底是什麼讓當年的那些流量大咖、民主燈塔們從全民群捧到全民群嘲,猶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的境地呢?
  • 從訪談女神到美國生子,從穹頂之下到全網群嘲,柴靜經歷了什麼?
    柴靜的新聞夢柴靜在1976年出生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在柴靜上初中的時候,就曾經給學校的校刊寫過新聞稿,並由此播種下了一個做新聞的夢想。後來柴靜在長沙鐵道學院讀書,學習的就是她一直心心念念的播音主持。幾乎所有人對柴靜的評價都是極高的,她美麗動人、活潑聰穎、能說會道……一看就是做主持人的料子。事情也如所有人預料的那樣,在1995年,剛剛步入社會的柴靜進入湖南衛視工作,主持了一檔《夜色溫柔》的女性訪談節目,就如節目的名字一樣,柴靜憑藉著自己溫柔知性的風格,在業界打開了口碑。
  • 柴靜產後攜全家度假 身體發福愛女曝光(圖)
    日前有媒體爆料,央視主持人柴靜於美國產女後歸來,疑似柴靜抱著嬰兒現身機場的照片也連遭曝光。相關消息立刻成為娛樂新聞的頭條,迅速引發了又一場輿論對峙。  作為央視著名的記者兼主持人,柴靜在節目中冷靜而不乏溫情的主持風格被眾多觀眾喜愛,加之其選題多為關注弱勢群體,揭露熱點事件真相,柴靜逐漸被冠以「公知女神」的稱號。  去年初,柴靜被曝與攝影師趙嘉結婚,引發眾多討論。此後,柴靜漸漸淡出螢屏。日前,有廣州媒體報導,柴靜去年10月底生下了一個女兒,生產的地點是在美國。根據美國法律,這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個美國公民。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古墓派公知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古墓派公知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11-27 15:4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古墓派公知什麼意思什麼梗? 指認知水平跟不上時代發展,洗腦手段過於落後的公知。此處的公知指盲目吹捧他國,貶低中國的知識分子。
  • 古墓派公知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認知水平跟不上時代發展……
    古墓派公知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認知水平跟不上時代發展……時間:2020-01-18 15:53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墓派公知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認知水平跟不上時代發展 指認知水平跟不上時代發展,洗腦手段過於落後的公知。
  • 對柴靜霧霾調查讚美都相似 但批評的價值各不同
    看來兩會前的媒體注意力都將被柴靜吸引。時隔一年,她帶著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復出,視頻推出當天就在優酷獲得600萬次播放量,24小時全網播放量近億。春節前夕博士生回鄉記錄引發的鄉愁終究抵不上市民對霧霾的愁怨,春節之後的duang和裙色之爭則更像是網絡人氣的熱身和鋪墊。現在,大家抬起頭來看柴靜。
  • 從「文化偶像」到人人喊打的「公知洋奴」,高曉松因何惹了眾怒?
    高曉松到底在怕什麼?作為微博上擁有四千多萬粉絲的大V,高曉松的心理承受力竟如此脆弱。這與他以往在公眾面前展現出的,滿腹經綸的才子形象相差甚遠。在現今這個全民皆是自媒體人,全網皆主播的年代,被吐槽、被私信罵是常態了。既然作為嘉賓,進了直播間和網友交流,就應該做好心理準備。這樣落荒而逃的行為確實有些慫,令人失望。
  • 全網群嘲後,清北會變落寞嗎?
    那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清北從被人人嚮往轉而變成人人嘲諷?什麼「大國工匠」,它指那些深具工匠精神,默默為祖國重大工程作出貢獻的科研知識分子。但在這份22人的名單裡,卻是只有一人畢業於清華,北大無人上榜。
  • 「看見」柴靜
    就像八年前《新聞調查》第二期節目《雙城的創傷》所做的一樣:握住孩子的手對他說:「不要哭了,去洗個臉。」  還有一種可能,二十出頭的柴靜會端著攝影機闖進去,拍下母親崩潰的畫面,或等女人停止哭聲後,繼續追問採訪。可到了35歲這個年齡,她想了想,放棄了。  剛進央視時,柴靜一心想著建功立業。鏡頭前:她短髮,雙手緊緊握著話筒,對採訪對象發出連環式追問。
  • 從「一滴淚」驚豔全網到「假哭冷笑」惹群嘲,黃聖依到底怎麼了?
    美人落淚向來受人憐惜,想當年《功夫》裡的黃聖依便是憑藉"一滴淚"驚豔到全網被大眾所熟知。猶記得那是初二,初二即將要放暑假升初三的時候,學校突然開始流行寫同學錄了,想想那個時候真的很美好,無憂無慮又天真活潑,為了一些小事可能就不和誰說話了,又因為什麼突然又和好了,那個初中時代別提有多美妙了。
  • 好友談柴靜:她不囉嗦不愛玩 敢跟眾老男人拼白酒
    在尚書吧,老男人們圍坐在四方桌前,品著茶,「閒聊」他們所認識的柴靜。老男人局中的柴靜枯燥,不愛玩老男人局到現在已有七年了,由趣味相投的新聞、出版界文化人組成。他們大概一個月就吃一次飯,只要有局大家必到,其它事都「靠邊站」。他們不講究吃什麼,而在於跟誰吃。
  • 江疏影全英文對話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 被群嘲隔空剪輯
    並且在國外留學過的江疏影英文也是非常的不錯,從什麼都不會到說的麻溜麻溜的,後期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近日,江疏影更是全英文對話的採訪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得主爾莫德爾託羅,就是指導《水形物語》的那位。視頻上江疏影提問的樣子真的很像專業的記者採訪了,不過網友群嘲的是江疏影的英文,有人質疑江疏影這樣的英文也叫好,簡直不忍直視口音太重,沒有半點英倫腔。並諷刺這叫什麼採訪,分明就是隔空剪輯。江疏影她畢業於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取得傳媒經濟學碩士學位。
  • 當初看見的柴靜,後來選擇了看不見,只是因為在美國生了孩子
    柴靜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記者柴靜是自己高中時的白月光,她的《看見》給自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也就幾年時間,柴靜離開了公眾的視線,留下的是一片落寞。她這是成在看見,敗在看不見。柴靜值得被看見,一步一個腳印的艱辛,值得被看見。
  • 火遍全網的「泫雅花花」到底是什麼花?
    Hello,大家好,這裡是小沈教盆栽,這篇文章來聊聊火遍全網的「泫雅花花」,「泫雅花花」這個元素實在是太火了,不論包包,發卡,項鍊,耳飾,服飾,還是鞋子、手機殼,美甲,反正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各種單品都開始大面積利用這一元素,那麼它到底是哪一種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