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故事非常有意思,叫做When Piggasso Met Mootisse。看封面好像是關於一頭豬和一頭牛的故事的,但是你不停地讀他們的名字,就會發現,原來是Picasso畢卡索和Matisse馬蒂斯的變音。難道這個故事也和20世紀傑出的兩位大藝術大師有關嗎?
趕快來看一下這個好玩的故事吧。
順便提一下今天給我們講故事大咖——Eric Close。他出演過多部美劇:Santa Barbara, Sisters, Now and Again, Criminal Minds, Without a Trace。
(Eric出演犯罪心理學裡的探長)
■ ■ ■
(Eric Close朗讀視頻)
(帶字幕版朗讀視頻)
繪本的作者
作者 妮娜·萊登 在美國紐約市區長大。母親是一位畫家,熱愛畢卡索的藝術。父親是名雕塑家,也是特效化妝師,很欣賞馬蒂斯的作品。妮娜喜歡創作童書。她與丈夫,以及三個孩子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生活。
怪不得能夠把畢卡索和馬蒂斯研究的這麼透徹,原來從小收到了父母的薰陶。
很喜歡封底裡Pigasso和Mootisse的互罵,很能代表他們的藝術特色。
Pigasso說Mootise「You paint like a wild beast」當初有人說馬蒂斯一幫人,你們畫的畫太醜了,就和野獸一樣,可是人家一點兒都不care,直接管自己這一派叫野獸派了。就是像野獸,怎麼地吧!!!
畢卡索有一句名言「It took me four years to paint like Raphael, but a lifetime to paint like a child.」 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我花了4年的時間,但是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所以Mootise說「You paint like a two year old」,這根本不算是抨擊了,畢卡索還要對他說句「謝謝啊~」
關於書名
這個繪本故事的名字也取的特別有新意,把pig和piccasso的名字進行組合,變成了piggasso。牛的叫聲是moo,剛好和matisse組合,變成了mootisse。新名字有趣又好玩。
這個名字其實是不好翻譯的,看了一下中文版翻譯成了哼哼.畢卡索和哞哞.馬蒂斯,確實是能夠體現作者想要傳達的內涵了。
再來看個臺版的封面,完全按照音譯畢嘎索和哞蒂斯
你喜歡哪種叫法呢?喜歡哪個版本的封面呢?
繪本裡的那些名畫
這個繪本巧妙地小朋友們介紹了畢卡索Piccasso和馬蒂斯Matisse,繪本裡的一些圖片有非常鮮明的兩位大師的風格:立體主義Cubism以及野獸派Fauvism.
畢卡索代表作 亞維農的少女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大師的作品真的看不懂啊,臉是反的。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個字「怪」!
畢卡索的代表作《格爾尼卡》
Guernica
畫面表現的是1937年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情景。
看到馬嘴裡的尖刀了嗎?一個人手拿著燈泡,這些在我們的繪本裡都可以看到。
馬蒂斯代表作 舞蹈
Dance
這裡作者把masterpiece換成了moosterpiece,反正matisse都變成mootisse啦。
馬蒂斯代表作 伊卡洛斯的墜落
Icarus (from the illustrated book, Jazz)
這個Icarus選自一本叫爵士樂的繪畫集,但是這個畫集本身和爵士樂沒有任何的關係,主要是表達Matisse作為藝術家的感受,這本書裡的畫都是拼貼畫的風格。想讓孩子嘗試一下拼貼藝術,不妨在這本書裡找一下靈感。
和現實生活一樣,兩位大師有衝突有不合,但是What divides them also reunites them.所以最後看到繪本裡的兩位大師最後的共同創作的改編版的"the Creation of Adam"發自內心的要表達我對於這個繪本作者敬佩了!
著名的《創世紀》是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上畫的壁畫,這個梗經常被用到,這裡給大家來個搞笑的,哈哈哈哈哈
之前發現有人偷圖,就給公告帳號加了水印,但是發現我過不了我自己一這一關,加上水印的圖片實在是太醜了。我走我的原創,你想抄就抄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喜歡順手轉一個It means a lot to me!
往期精華
2015年英文啟蒙精華內容大放送(錯過了耽誤一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