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專職護林員的巡山日記

2020-12-20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2001年9月10日,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林業工作站天然林保護工程專職護林員田景全寫下了第一篇巡山日記,日記記載了當天巡山的經過和所見所聞。此後,這一做法逐漸在全縣推開。縣裡要求每個專職護林員都要記巡山日記,說好處有三:可檢驗護林員工作的實際情況,可記錄天保工程的新變化,還可讓護林員練筆,提高他們的素質。

           田景全是第一個記日記的人,他的日記見證了天保工程實施後長陽縣的變化。以下是他的部分日記節選。

           2001年9月10日

           星期一,晴。今天,我們全站人員到縣電影院參加了湖北省天然林保護工程試點縣全面啟動的動員大會。從今天起,我就不再是一個木材經營人員了。今天我被聘為龍舟坪鎮的天保護林員,還發了一套印有「天保工程」字樣和圖案的迷彩服作為工作服。開完會,回到站裡,站長李志偉講了話,要求從今天開始記日記,以後每天都要把巡山的經過和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下來。

           2002年2月25日

           星期一,雨。今天因雨未能成行。21日群眾反映長篇大論的宣傳資料看了頭痛。我從實際出發,將自己所宣傳的內容整理成歌,叫《天保護林員之歌》,群眾非常喜歡,看來,搞宣傳還得貼近群眾。

           2002年3月1日

           星期五,天氣陰。過河找到村書記鄧玉龍,了解了該村基本情況,並就砍柴問題進行了專門討論,特別強調了砍柴須留八分密,不能開「天窗」,不能剃光頭。與鄧書記一起找農戶弄了桶石灰水,在交通要道、顯要位置書寫標語20條,內容是:嚴禁砍光頭山,嚴禁砍巖柴,森林防火、人人有責……

           2002年5月23日

           星期四,晴。今天我和兼職護林員李德金去當今埡村2組,發現一村民提了一條松花蛇準備到附近經銷店出售,我們對他進行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宣傳教育後,他把捉的蛇交給我們放歸了大自然。

           2002年6月4日

           星期二,晴。1.繼續調查蟲情。2.屁巴蟲結塊長度達1米,厚疊2層~3層,暗紅色,奇臭無比,目不忍視。3.初步查找資料,這種俗稱屁巴蟲的蟲子學名叫蝽象(後經華中農業大學鄧喜望教授鑑定為亮壯異蝽)。

           2002年6月5日

           星期三,晴。今天組織殺蟲器械和藥品,殺蟲藥品選用中等毒的安泰殺蟲威,該藥品觸殺、胃毒、廣譜、高效,每毫升兌水1公斤噴霧。

           2002年8月9日

           星期四,晴。今天召開龍舟坪鎮天保管護工作會議,說要完善以站、片、區、點為骨架的護林網絡和運行機制。

           2003年5月13日

           星期二,晴。一些木材販子認為「非典」時期必然管理鬆懈,是他們賺錢的好時機,教唆部分農民把自用材當商品材賣,不料,木材販子的一舉一動都被我們的護林網絡緊盯著。今天官某非法經營檁條100根,在木材準備起運時被收繳。

           2003年6月5日

           星期四,雨。昨天在報紙上看到一位中央領導來清江庫區視察,看到這裡山清水秀,說:「像這樣的資源已經不多了,要開發好用好!」我看了這篇報導很受鼓舞。天保工程制止了亂砍濫伐,制止了光頭山。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認可。(駱勝東)

    

相關焦點

  • 通江縣鐵廠河林場護林員景祥俊和她的《巡山日記》
    景祥俊在巡山途中。 通江縣林業局供圖 「擔樹埡,我又來了。」山道邊,一個女人持一把護林刀喃喃自語,刀片在石頭上划過,叮叮噹噹的撞擊聲驚飛幾隻野鳥。 矮小、瘦弱,帽子下蓋著雜亂的馬尾辮,與人說話時兩手叉著肋部——她叫景祥俊,通江縣鐵廠河林場泥地坪工區護林員。 她,一把護林刀,一個背包,造林護林17年。其中,5年造林4000畝,植樹64萬株;12年巡護山林,走完6萬多公裡。 一個人的「長徵」 「降溫了,花落的聲音,風知道;我依然去山裡巡護。」
  • 空山語話——一個護林員的巡山日誌
    景祥俊編者按:她不是隱士,也不是聖人,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護林員,一個守山的女人。以下選載的是她的巡山日誌,也是她與山、與樹的對話,隻言片語中,浸透了對故土的依戀,對森林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對人生的感悟。她是2015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最美護林員景祥俊。她,一把護林刀,一個背包,造林護林17年。其中,5年造林4000畝(編者註:相當於374座標準足球場),植樹64萬株;12年巡護山林,走完6萬多公裡。
  • 美麗保山:護林員於永侯的巡山日記
    護林員,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職業。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沒有感天動地的話語,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崎嶇的山路上來回行走,守衛著那一片綠。在保山昌寧的大山裡,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穿梭在山林裡,時刻盯著山林裡的一樹一草,守護著森林資源安全。
  • 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
    於是,高中畢業後第二年,我成了一名護林員,一幹就是31年。  我在工作日記裡記錄了第一天上崗的情景:「今天國慶節,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天,也是我第一次巡山。老爸陪著我把管護站的給養準備好就走了,我一個人上了山。山路的崎嶇、天氣的炎熱、蚊蟲的叮咬遠遠超乎想像,一路上我沒碰到一個人,除了令人煩惱的知了叫外,幾聲清脆的鳥鳴分擔了我的孤獨。」
  • 常年不回家的護林員:巡山時經常就著雪水啃幹饃
    夜晚看看電視,天亮了照常去巡山。 寂靜的大山裡確實沒什麼年味,只有寒風裹挾的沙塵,一不小心就吹進了眼睛,令人淚眼婆娑。隆暢河早已結冰,護林員們裹著軍大衣,站在門口迎接到訪的記者,身後的大山巍峨荒涼。再往進走五六十公裡,就是他們每日巡邏的祁連山林區。
  • 巡山穿林,新時代護林員的奮鬥與快樂-新聞中心-北方網
    於是,高中畢業後第二年,我成了一名護林員,一幹就是31年。  我在工作日記裡記錄了第一天上崗的情景:「今天國慶節,是我參加工作的第一天,也是我第一次巡山。老爸陪著我把管護站的給養準備好就走了,我一個人上了山。山路的崎嶇、天氣的炎熱、蚊蟲的叮咬遠遠超乎想像,一路上我沒碰到一個人,除了令人煩惱的知了叫外,幾聲清脆的鳥鳴分擔了我的孤獨。」
  • 專職護林員抒寫著一段段「護林故事」
    這些專職的護林人員,骨子裡始終保留著一種對大山的崇敬和對森林的熱愛之情。在防範森林火災、保護生態的同時,抒寫著一段段「護林故事」。 森林防火衝一線 出生於1953年的吳德順老人是我市嶽西縣店前鎮後河村的一位護林員。
  • 【微觀林芝】西藏林芝護林員:各級護林員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巡山
    為了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林芝市工布江達縣在全縣9個鄉鎮都建立了公益林專業管護站,全縣共有50名專業管護員、27名護林員和1272名村級管護人員。 錯高鄉公益林專業管理站是工布江達縣9個專業管護站之一,現有7名專業管護員。各級護林員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巡山,承擔包括防火患、防病蟲、防盜伐、防盜獵、防盜挖、防偷運、防佔地、防破壞在內的「八防」職責。
  • 護林員丁傑的日記:「今天無人入山」
    作為護林員的丁傑,對樹木砍伐最敏感。  丁傑是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八裡甸子林場的一名護林員,1.1萬畝的林地一共有丁傑和李富強兩個護林員,他們每3天倒一次班,主要負責巡查林子裡是否有著火點,是否有偷盜木材和偷獵的情況。春季,他們還要從事造林、除草等生產性工作。  冬季的山溝裡,靜得出奇,除了丁傑巡山時的歌聲和留下的一排腳印,山裡再沒有人的痕跡。
  • 甘肅定西六旬老人巡山十餘年 22本日記連載護林點滴
    甘肅定西六旬老人巡山十餘年 22本日記連載護林點滴文/張婧「今天我到大柏林退耕還林區巡山,發現三社張有青在林區放羊16隻,我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今天我到三十里舖和東川村公路沿線的退耕還林地帶巡山,沒有發現破壞林木的人和事,也沒有火情出現。」2019年61歲的朱強國護林13年,堅持每天寫日記,內容主要圍繞自己的足跡所至,將巡山當天的所作所為用簡短文字記錄下來,有護林防火經驗總結,有巡山管護奇趣見聞,也有在查林時遇到林地放羊的當地老鄉,他苦口婆心講封山禁牧,甚至還記載了規勸不成時發生的口角。
  • 天保護林員巡山日記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農民對這項工程的感情,透過護林員的張張笑臉,就可以真實地感受到。    以下是部分農村兼職護林員的巡山日記:    今天去大灣溝巡山,什麼沒看見。只和鳥兒碰碰頭,只與草兒見見面。    ——2月8日大灣村3組    今日出門早,姚灣已看高;到處一片森林茂,心想真是黨的好號召。
  • 探訪海南天然林保護現狀 護林員每年至少徒步巡山264天
    而啟用這套系統的原因之一,源自一個管理的矛盾。毛瑞林場位於海南南部保亭縣與五指山西南交界山區,「天保工程」管護面積37.09萬畝,管轄區域坐落在6個鄉鎮21個村委會行政區域內。在海南11個「天保」單位裡,比起霸王嶺的上百萬畝,毛瑞林場即便只算「小塊頭」,但依然面臨管護範圍廣、社區人員活動頻繁等難題。
  • 記者跟訪浮山護林員:每天巡山6遍 吃住都在山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每天巡山6遍 吃住都在山上&nbsp&nbsp&nbsp&nbsp早報訊 每年清明,都是山林防火員最緊張忙碌的時節
  • 雲南餘美秀:巡山護林「鐵腳杆」
    近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組織開展的尋找「最美護林員」宣傳活動落下帷幕,22名基層護林員獲得全國「最美護林員」榮譽。 今天小編向您介紹靠著一雙「鐵腳杆」翻山越嶺的雲南省巴迪村託底上組生態護林員餘美秀。
  • 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原標題: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在野外人流活動集中期間用擴音器進行護林宣傳,勸止野外用火,勸止亂捕濫獵,勸止亂挖濫採,監督松材線蟲除治,協助開展森林病蟲動態監測……」日前,重慶市巫溪縣白鹿鎮香樹村林業專幹何振青在森林巡護日誌上,對何名(化名)當天的巡護工作進行勾選記錄
  • 大山深處寫人生——記全國優秀護林員獲得者聶森林
    52歲的聶森林1987年參加工作,一直工作在基層一線,現為安福縣明月山林場七都分場專職護林員。工作33年以來,他心系護林員本職工作,譜寫了一曲忠誠履職、愛崗敬業的奉獻之歌。「草帽頭上戴、汗巾肩上搭,口渴飲山泉、飢餓咽口冷饅頭,爬山坡、蹚河溪、入深林、出山埡,辛勤汗水滿山灑,火災隱患細排查。」
  • 寧夏:六盤山護林員堅守「無火」新春
    護林員的巡山日常。新華社銀川1月25日電(記者謝建雯)雪落六盤,霧凇林立。雪色中,身著橙紅隊服的鄢小元一行四人十分顯眼。他們手拿鐵鍬、肩背水箱、胸前掛著望遠鏡,走在雪地上發出咯吱聲響,一步一個腳印地守護著這座大山。
  • 【日照十佳護林員】吳希平:我是護林員我驕傲!
    他們是巡防在大山一線的護林員和森林消防隊員,把最美的年華播撒在林海,用無窮的熱情染綠山間。即日起,日照大眾網將陸續刊發「日照市十佳護林員」「日照市十佳森林消防隊員」系列新聞,講述那些發生他們身上的動人故事。
  • 生態保護檢察故事|大山裡多了一個編外護林員
    何名不是護林員,但需要做護林員一樣的工作,每周跟隨護林員巡山護林3天。據了解,他因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需要「以勞代償」。 原來,何名為了防止野雞食用自家即將成熟的紅豆,在竹林中設置用扎絲製成的套索,數天後共獵捕2隻野雞。經鑑定,涉案的2隻野雞為原雞,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每隻價值5000元。
  • 通訊:大山深處的護林員:雖然孤獨但是驕傲
    :雖然孤獨但是驕傲  作者嶽依桐  綁好護腿、穿上雨衣、帶上帽子……24日一早,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魏家壩國有林場的護林員劉興龍便從宿舍出發,準備開始自己一天的工作。圖為巡山歸來正在休息的護林員。 嶽依桐 攝  「我每天早上去巡山,一直到晚上才回來。」皮膚黝黑的劉興龍告訴記者,自己每天最少都要在山林裡行走10餘公裡,還需要隨時提防蛇蟲及野獸。「巡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山火和偷獵,保護林場內的動植物。」  和劉興龍一樣,魏家壩林場的46位護林員們,也是這樣日復一日重複著巡山的工作,不論寒暑,不分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