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日曆】春光如此美好,總會有一些糊塗的事兒發生

2021-02-17 有禮有節微雜誌

        每一個人心中總會有一些模稜兩可的事,有時候這些事兒會讓你出糗。尤其是春天,就會有很多糊塗事兒發生。 

        每到春天,都不自覺地看一看河面。可總事與願違,並沒有幾隻鴨子在河裡嬉戲,也沒有遍地青嫩的蘆芽。

        蘇軾題在慧崇《春江晚景》的那首詩,讓我們一睹那幅早已流失的《春江晚景》,同時也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在春季尤甚。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我未能生在江畔,不曾見過初春的蘆芽,更不曾見過河豚,但總覺得它們是極可愛的。從小學課本裡學到的詩,總是美好的,給人一種正確的指引。

        遺憾的是,在學到此詩時,老師也不曾告訴我們蘆芽兒究竟長什麼樣兒,和我們常常抽取的茅草芽一樣嗎?蘆芽是不是叫蘆筍呢?


        老師只是說不大一樣的,茅草芽是你們小孩子抽來嘗甜味的,蘆筍芽是可以作為一種菜的。

        到了初中的時候,知道了孫犁的「白洋澱」,我猜測蘇軾寫的「蘆芽」應是春季蘆葦發出的新鮮蘆筍!

        但實際上,我的理解總是糊塗的,這種地域上的錯誤也惹出了笑話。有一天和一個江南的朋友討論小時候吃過的野菜時,我突然問道:你們那兒的蘆筍肯定很好吃吧,我覺得有點可惜了,蘆葦長大了更好看,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類似白洋澱似的有大片蘆葦蕩。


        那朋友「噗嗤」笑了:「我們那兒有蘆芽,不過蘆芽可不一定是蘆葦的芽兒!」

        我愣住了,一種錯誤竟然可以持續這麼久。後面,我查了一些資料,才知道,這種錯誤不是我的原因,當然也不能怪我當年的語文老師。

        按照《漢典》解釋,蘆芽就是「蘆葦的芽,即蘆筍。」這是糊塗解釋,實際上,蘆筍是一種蔬菜,一種比較名貴的高檔蔬菜,被譽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而絕非是蘆葦的芽兒。兩者出身和作用都有天壤之別,雖然名字酷似,卻一個是貴族,一個屬於平民百姓。

        據說之所以命名為「蘆筍」,是因為它像是蘆葦的嫩芽和竹筍的結合體,這是中國人對一種事物命名的基本原則,象形,實際上它是百合科植物石刁柏。

        當然了北京人對它的稱呼更有趣,諸如「龍鬚菜」、「豬尾巴」、「螞蟻杆」、「狼尾巴根」之類,主要是它長大後的形態,但這名字卻俗了很多,了無詩意。 

        實際上大多數詩人寫下的「蘆芽」「蘆筍」,都應是春季蘆葦發出的嫩芽。這個名字也是簡稱和象形,比較口語化,因為蘆葦的嫩芽比蘆筍更像竹筍,細細的芽狀,一節一節的。生於溼潤之處,尤其是一場春雨後,和竹筍一樣冒出了遍地新芽!更重要的是,百合科的蘆筍是在上個世紀初才引種到中國的。


        孫犁在《白洋澱紀事》,未曾寫到吃蘆葦芽的隻言片語,而汪曾祺也從未提及吃蘆葦芽兒。但萬物總是有靈氣的,尤其是像蘆葦這種幼時極其可愛的呆萌植物嫩芽,總會有人吃的。

        

        蘆葦芽剝掉外面的那層筍衣,露出節狀的嫩莖,是可以食用的。它可以清炒,也可以煮湯,味道鮮美。但是蘆葦芽的採摘期卻極短,只有一星期左右,且不適合加工,儲藏。

        江南河湖密布,水汽泱泱,多的是蘆葦蕩,一場細雨後遍地的蘆芽兒。精細的江南人一般都不會錯過這短暫的美味,總會來採一些,趁著新鮮。蘆葦芽兒炒出來,清香中也藏著絲絲的澀味,像是春季一種獨特的情愫,值得品味。


        至於它的名字,糊塗就糊塗了吧,大好春色,總會有些東西讓人糊塗的!

文案/ 陳耀昌     編輯/ 孫曉偉    

圖片/ 來自網絡,僅限分享,若涉及版權,請聯繫我方刪除

· 《傳家日曆》每日留言板 ·

 

@一個吃貨:蘆筍培根多士,香辣蘆筍炒雙鮮,蘆筍魚丸粥,烤培根蘆筍卷,鮮蝦炒蘆筍.蘆筍清涼又爽口,味道極其鮮美。

@路宇:滿眼的綠讓我想起一句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海煉:當蘆花謝了,蘆葦枯了,那些吮吸著水鄉乳汁的蘆根,卻已在孕育著新的生命。

@蕾蕾:微雜誌真是公眾號中的清流呀,不以營銷為目的,每篇推送都讓人很有收穫。

喜歡《傳家日曆》的朋友們可以添加「日曆君」 微信號:chuanjia365

一起互動,分享歡樂,感受生活之美。


· 新一代國民日曆 ·

《傳家日曆》

你的2017生活指南


相關焦點

  • 2018《傳家日曆》禮盒,新一代國民社交禮物
    如果說《傳家日曆》的使命是復興鮮活而強有力的傳統生活,那麼,《傳家日曆》精裝禮盒則詮釋這個倉廩豐足的年代的新派禮節觀。,《傳家日曆》已經悄悄成為當紅的社交禮物之一。也許每個對美好有感知力的人,都同時懷有一份渴望傳遞美好的心情,所以大部分喜歡傳家日曆的朋友,在選擇一份禮物時都將傳家日曆作為首選。
  • 少女季,這些網紅手帳別錯過,傳家日曆,書籤練字本,有中國味道
    近幾年文創產品市場發展的越來越快,手帳、日曆、書籤 …… 統統都可以設計製作成文創產品,你是不是也被這股文創潮流刷屏了呢?美學品牌有禮有節什麼東西值得買?我這就來告訴你!今天小編想給給大家介紹一個本土原創美學文化品牌——有禮有節。少女季,這些網紅手帳別錯過,傳家日曆,書籤練字本,有中國味道。這個品牌的開始源於創始人的一個思考,為什麼國外的設計和創意可以發展的那麼好?
  •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對吧?
    美好生活生活中總會有一些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對吧?然而,生活的美好之處就是總會發生一些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突然心血來潮和喜歡的告白,竟然成功了,收穫了一份意料之外期盼已久的戀情。信心苦苦忙碌的工作,突然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獎勵,得到了意料之外的驚喜。
  • 4款2017年高顏值爆款日曆,看別人是怎麼把365天過成詩
    2017年又快到了,365天的美好與感動,需要一本足夠記錄過往歲月的日曆來丈量我們自身,也需要一本能夠傳遞未來時光的日曆來寄予生活期盼,畢竟倒計時的日子那麼美,日曆也一定要美到妙不可言才行。當傳統文化與當下的時代發生交集的時候,總會產生出另一種「時尚感」,讓大家眼前一亮。配合獨到的傳統頁面設計,讓桌面展示出另一股風味和時光似乎也不錯。以往檯曆撕下來就扔掉了。但這本日曆,你可以把撕下來的每一頁放進這個封套收納袋,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將這一年度過的美好時光收集起來,來年便可成為一本便籤本。給日曆加上銅錢,則是為了呼應民間對於生計的重視。
  • 50人用300天手繪377張中國風插畫,才做好這本傳家日曆,美到爆!
    很懷念小時候那些撕著日曆過日子的時光,一天一頁,一頁一天,撕掉的不只是歲月,還有對生活的美好記憶與嚮往。還記得文先生給大家推薦過的新一代國民日曆——《傳家日曆》嗎?去年,這本以精美插畫製成的日曆在美物計裡大受歡迎,賣到售罄!
  • 網紅日曆大測評:豆瓣電影日曆文藝,故宮日曆傳統喜慶
    但並不耽誤我們期待即將到來的下一年 好像買到一本合心意的日曆 就有了安全感和新的希望 「由於自身不成熟,個體對籠罩整個群體的單一價值觀不加以批判,隨波逐流,並沉湎在如此便能心安理得的錯覺當中。」
  • 《春曉》: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受詩人的顧影自憐
    後兩句抒發惜春之情,因為春光雖美,卻稍縱即逝,就好像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似乎,這首詩的含義無外於此。然而,細細品讀,還是能夠在詩句之間,體會到愛春惜春之外的感覺。而詩人之所以忐忑,就是因為他知道,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春日的韶華,總會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風吹雨打,就此無影無蹤。所以,春天越美好,詩人越害怕失去它,而越害怕失去它,就越能體會到春天的美好,從而陷入了一種焦灼的輪迴狀態。但是,任何人都知道,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 香飄飄櫻花味奶茶,炸裂少女心,把美好春光留在心
    香飄飄櫻花味奶茶,炸裂少女心,把美好春光留在心秒速5cm是櫻花掉落的速度,不快,但當櫻花花瓣落地,一切就再也追趕不上了。而如果把難以留住的櫻花做成美食,一口一口吞下肚,或許,也是將大好春光留在了心田。粉色的奶茶、清新的櫻花香、Q彈爽滑的布丁、濃鬱香醇的煉乳、清雅怡人的口感,每喝下一口奶茶,都像是在品嘗一口美好的春日時光,嘴邊迴繞的是櫻花的香氣,腦海裡懷念起初戀的那個人。
  • 打開2018年的正確姿勢:最值得入手的那些日曆們
    最具傳統——傳家日曆由生活雜誌《傳家》孕育而出,《傳家日曆》與其說是一本傳統日曆,它更像一本中國風的生活百科全書。不論是年終送禮還是放在桌上,《傳家日曆》都是理想的選擇。 點評: 實至名歸的最美中國風日曆。 最文藝範——單向歷明星網紅推崇,紅點獎團隊操刀,《單向歷》可以說是當下這股檯曆風潮的代表之作,被稱「刷屏神歷」。
  • ...的心情說說 美好遲遲未發生也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不經意間出現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7月第一天發朋友圈的心情說說 美好遲遲未發生也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不經意間出現 七月一過,蟬聲便老,薰風一過,蟬便不是蟬,你不復是你。 七月,願你繼續善良,相信生活不會虧待你;做美好的事,變成更美好的人。
  • 文化創意日曆成「網紅」:DIY日曆花費數千元仍火爆
    在經歷了單位公款購買熱賣期、禁止公款購買低迷期,紙質日曆因為文化創意的加入又迎來了新的復甦。­  各種文創日曆成「網紅」­  《故宮日曆》、《紅樓夢日曆》、《傳家日曆》、《每日讀詩日曆》、《月相日曆》……今年,在網上熱銷的2017年文化創意日曆品種多達幾十種,有的像一本厚厚的書,需要一頁一頁地翻,在指尖的滑動中感受歲月的流逝。
  • 2017,日曆也瘋狂
    自《故宮日曆》打開市場後,2017年將至,《生肖日曆》《單向歷》《西洋鏡日曆》《親愛的日曆》《傳家日曆》《紅樓夢日曆》《給孩子的日曆》《每日讀詩日曆》等不勝枚舉的主題日曆迅速「搶灘」文創市場。不僅僅是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中信出版社等大型出版機構發力,叫得上名字的出版社都在出自己的年曆。2017年的年曆市場,文藝日曆漸成爆款。
  • 2018日曆大盤點:強牌的升級,萌新的逆襲
    一來,許多人買回紙質日曆並不每天使用,而是當作一本精美的資料書收藏;二來,優質的日曆已經形成品牌文化,其品牌周邊禮盒也受到歡迎;三者,更多人以日曆主題贈予友人,投其所好,比如送喜歡電影的朋友《豆瓣電影日曆》,送喜歡文博的朋友《故宮日曆》,除卻各品牌的內容主題,日曆本身也是滿載美好寓意和新年祝福的饋贈佳品。
  • 看吧,這是你的美好生活 | 日曆
    今天讀書君,要給大家介紹的一本日曆《每日讀詩日曆2018》,我稱它為「詩畫」日曆,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每日讀詩」,精選從漢魏到清的數百首古詩詞。詞中有梅有雪有月,藉此花好月圓,祝諸君新年快樂!去年《每日讀詩》日曆,始於"梅花開日是新年",結於"春光已向梅梢住"。梅,是當之無愧的百花之首,春之先聲,所以今年的日曆,依然從梅花開始。雪裡已知春信至。此花不與群花比。
  • 明清趣談:兩個糊塗官的糊塗事兒,讀罷之後讓人哭笑不得
    清人陳其元辭官之後,將其一生所見所聞寫成了一部《庸閒齋筆記》,在這部史料價值和趣味性都較高的書中,關於清末官場軼事,典章制度,以及一些重要史實都所載甚詳。今天,咱們來聊一聊這部筆記裡記載的兩個關於糊塗官的故事。
  • 深度:把日曆當藝術品做順歷有多牛?
    2019年末在淘寶和抖音上被哄搶的《順歷:時光有禮》檯曆,因為生產速度滿足不了銷量,大多數消費者下單後要等近20天才能把檯曆拿到手。事實上早在2018年在淘寶就已經有類似的檯曆銷售,剪紙內容主要是以日本的文化元素為主而為什麼日本這個銷量寥寥無幾,但是這本《順歷:時光有禮》卻能被哄搶到斷貨呢?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這兩者的差別。
  • 2017年最美日曆:想和你這樣一起「雕刻時光」
    最近,各式的創意日曆火了,萬萬沒想到,那些被遺忘的老黃曆轉身一變,成了最新的時尚潮流。不管是會過日子的傳家日曆、物理小百科果殼日曆,還是歷史悠久的故宮日曆……不管是古典風、炫酷風、蠢萌風、文藝風、清新風……總有一款會是你心中所愛。我們為您傾心收集了2017年極具收藏價值的最美日曆,新的一年就想和你這樣一起「雕刻時光」。
  • 生活如此美好,憂傷總會逃掉,既然陽光照耀,就報之以微笑
    生活如此美好,憂傷總會逃掉,既然陽光照耀,就報之以微笑1:我以為只要很認真地喜歡,就可以打動一個人。3:努力本就是我們應有的狀態,充實且美好,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會顯得廉價。4:不適合大概就是,我不能給你快樂,你也只能讓我哭。到最後,我最擅長的就是假裝開心;心裡有你的人,總會主動找你;心裡沒有你的人,總是自動忽略你。
  • 實用貼|看到就想買,12款值得入手的2019年日曆!
    仿佛做好這件事,新的一年就有了更美好的開端。那麼,還是認真去維護這一點小小的儀式感吧。小編精心挑選了12款值得入手的2019年好看的日曆,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故宮博物館今年推出了多款不同種類的日曆,最經典、基礎的款式就直接叫「故宮日曆」,它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1933年至1937年出了五冊後黯淡了幾十年,2010年重新啟動,復刻1937年的老闆,紅牆色的裝幀、傳統的生肖圖標,滿滿都是復古韻味。
  • 這本造價500萬的「黑科技」日曆,用377張爆美插畫給你365天理想生活
    後來,日曆換成電子鐘,又換成手機,日曆上的日子也變成一個個冰冷的符號,我們越來越忙碌,也越來越想回到從前那些日子緩緩、生活散散的時光。有一個50人的團隊,為了找回從前的日子,決定復興傳統「老黃曆」文化。他們通過跨越全國的行走,搜集那些遺落在民間的傳統文化生活方式,並用了300天的時間,創作成一本驚豔國人的2018年《傳家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