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鵬宇 畢業於河北科技大學
水木寄語
2019年以前的任同學就像是被詛咒了一般,酣戰清美考研一二年,每次都只差一點,可謂當代「差不多先生」,他也曾自我嘲諷,自己總是一到關鍵時刻就浪過頭。考研期間,要麼史論差了點,要麼手繪差了點,要麼臨時生病發揮失常,見此情形,我們無語凝噎,只得感嘆生不逢時。
但我至始至終一直相信著他,從他的言行舉止間我清楚的看到他的聰慧:手繪風格異於常人,極富個性,設計手法獨特,他的設計作品我一直悄悄收藏在手機的相冊裡。儘管幾年裡起起伏伏,水木致尚的幾位老師都一直堅信著,他一定能考上,他的氣質裡就透露著清華的範兒。最終摘取科普視傳的錄取通知書,長風破浪會有時,清華通知書只可能遲到,但從不缺席。
——水木致尚
一個大齡男青年的 徵婚啟事訪談實錄
很榮幸水木能給我這樣的機會,向大家分享考研經驗。其實在擬錄取名單公布後的這幾天裡,一直有學弟學妹諮詢我一些關於考研複習的問題,這不禁讓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次的經驗分享轉化成採訪問答的形式可能效果會更好。於是,接下來我將化身為一名「精分患者」,一人分飾二角,一個提問的,一個回答的……
Part One 考研經歷
Q:任鵬宇你好,首先恭喜你今年考研順利上岸,能向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你的考研經歷嗎?
A:
好的,我本科就讀於河北科技大學的公共藝術專業,去年畢業,今年二戰上岸。雖然我是二戰考生,但其實我有三次考研經歷。
在大三的時候還參加過一次試考。當時基本是裸考去的,最後成績還不錯,四門成績全部過線,總分差了5分。說實話這次考研經歷,特別是手繪的過線,讓我有些沾沾自喜,以致在大四正式備戰的時候產生了僥倖心理,只是在考前一個月背了幾張手繪稿子,當然最後的結果就是手繪慘敗。通過這兩次考研經歷,我開始重新思考手繪的應考策略,畢業後全身心投入複習之中,參加了水木的暑期集訓和後期的史論網絡課程,今年成功上岸。
Part Two 考研心得
1.手繪
Q:既然說到手繪了,就跟我們聊聊你這三次手繪經歷的心得體會吧,我想這也是大部分考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
A:第一年去試考的時候,考前沒有任何準備,當時心態很放鬆,就想著走個過場。但那年的考題突然變成了海報設計,題目是《科技興國展》,這讓我想起大二畫時的一幅平構作業,和主題有很多相似之處,於是我就憑印象對那幅平構作業進行改編,當時沒有經驗,海報畫的很大,基本上佔滿了整幅A2畫面,而且之前也沒有做過規定時間的快題訓練,海報的顏色最終沒有上完,但最後的成績卻出乎意料的考了122分。
當時就想,如果我能在三個小時內完完整整的畫完海報,應該可以得更高的分數吧。於是在第二年正式備考的前一個月,背了幾張自己創作的稿子,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完整的手繪訓練,當時只有一個念頭,不管什麼題目,到時候往裡套就好了。但那年的考題在原有海報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傳統紋樣的提取與應用。而我一心只想著把背好的稿子畫完,沒有把傳統紋樣用好,一出考場就懊悔不已,最終的成績當然也很不理想。
通過前兩次備考的經驗教訓,我意識到清華不斷變換出題方式的目的就是反套路,更多的考察考生的設計思維、創意思維以及臨場應變能力,反對那些生搬硬套,不符合題意的作品。於是在今年的考研初試中,我針對保護朱䴉這一主題,積極應變,創作了朱䴉吉祥物和衍生表情包的快題設計。
Q:所以你認為臨場發揮比平時訓練更加重要嗎?
A:當然不是,恰恰相反,所謂的臨場應變能力是建立在前期大量的訓練和總結的基礎之上的:訓練手繪功底,訓練手繪速度,總結單體,總結構圖,總結配色。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在考場上靈活應對。我之所以敢畫吉祥物也是也因為在暑假集訓的時候水木老師有針對性的讓我們進行吉祥物和表情包的訓練,考前幾天我也做了相應的練習。
而且我覺得這次考題的設計也是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一次完整的創作過程。以我當時的手繪為例,先是通過對朱䴉的觀察,進行寫生訓練,把握朱䴉的特徵特點,接著根據之前的素描寫生,對朱䴉進行誇張、變形、概括和卡通化的處理,繪製三張不同樣式的吉祥物草圖,然後把三張草圖中的優點進行整合,完成最終的成品和三視圖,最後又進行衍生表情包的設計以及設計說明的書寫。所以雖然看似充滿著不確定性,但一切又是順水推舟,順理成章的結果。
Q:那針對這次手繪考試的改革,你覺得學弟學妹應該作出怎樣的應對調整呢?
A:因為這兩年清美考題一直在變,不排除2021還會再次作出改變。如果只是針對這次考題,我覺得,首先,在以後的手繪練習中,大家應該儘量把自己的設計方案發散開來,不要只想著畫裝飾畫(說實話,我經歷的這三次考試,沒有一次明確說要畫裝飾畫的),比如保護朱䴉的主題,不僅僅可以畫海報,還可以畫包裝設計、書籍設計、郵票設計、場館的VI和導視系統設計等等,我這次出其不意畫了吉祥物,可能也是很重要的加分點。
再者,清美這次明顯重視了設計思路的呈現過程,從素描寫生,到草圖繪製再到最終成稿和應用,每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平時我們在訓練的時候,也要嘗試這種完整的設計思維訓練過程,特別是我們經常忽略的草圖繪製過程和成品的展示應用過程。
當然,不管考題如何變化,就如我前面總結的經驗教訓那樣,平時一定要多畫多練多想,打好基礎,注重創意和設計的表達,在考場上針對考題靈活應變。去年我在平時練習時就曾嘗試使用一些構成的方式去組織畫面,還利用一些中國傳統文物的構圖和元素與現實主題進行結合。
傳統文物與現實結合
另外我個人認為,前期不要太嚴格的限制時間,要儘可能的保證作品的質量,從構思創意,到元素查找,構圖選擇,再到繪製成稿,一到兩天的時間都是可以的,儘可能保重作品的完成度,針對作品的不足,總結後再進行反覆調試和更改。到10月份以後,對自已的畫面有了相對成熟的把控,再進行提速練習。
2.史論
Q:今年的史論也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改革,針對這次改革,你覺得大家應該怎樣複習呢?
A:我的史論在這三次考試中成績相對穩定。第一年試考102,第二年112,今年97。我覺得史論複習最核心的要義在於總結。這裡的總結是指自己獨立總結需要背誦的知識點,總結知識體系框架。現在市面上的史論筆記種類繁多,培訓機構也會進行知識點梳理。但這些都只能作為參考,絕不可以直接拿過來死記硬背。特別是今年出現了「看圖說話」的題目,那些直接背文字筆記的同學,就無法將題目和知識點對應起來。總結的過程其實就是記憶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圍繞經典教材進行閱讀梳理以及相關資料搜集篩選的過程中,你還會有很多「意外收穫」,這些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次重點和非重點內容,今年在名詞解釋的考察中,多數都為這些內容。
另外,這裡還特別想強調知識框架總結的重要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腦海中一定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框架體系。這個框架結構就好像數學中的坐標軸。橫坐標可以是現代史的時間線,中工藝的朝代,外工藝的國家,縱坐標可以是具體的運動,運動下的團體,團體中的人物、工藝門類、亦或是材質造型顏色裝飾等。有了這個框架,當我們提及到一個知識點時,你能立刻在坐標軸中形成定位。更重要的是,同一縱軸或同一橫軸上的知識點往往又具有關聯性,當我們忘記某一個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同一軸線上的知識點進行推敲梳理,觸類旁通。特別是今年簡答題明確要求不少於500字。說實話,對於非史論專業的考生來說,500字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當你腦海中有了完整的框架體系,就可以通過回答相近內容,來擴充字數。
今年的論述題考了三個盤子的對比和人工智慧與設計的關係。論述考題更加靈活,具體,貼近現實。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進行大量理論知識儲備,了解最新的設計動態和設計思想。建議大家平時可以多看一些與設計相關的雜誌,公眾號文章,多聽知名設計師的講座論壇。從他們的文章話語中總結論點和論據。
這裡推薦清華大學出版的《裝飾》雜誌和其參與指導的《設計》雜誌。
3.政治
Q:你這次政治的分數也還不錯,能分享下你的學習方法嗎?
A:政治這個專業比較特殊,因為它可細分為四大板塊,每個板塊又有自己的特點。大致來說,我覺得馬原複習的重點在於對知識點理解,毛中特和思修是對知識點的記憶,而史綱是以時間線為框架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當然,從應試的角度來講,選擇題是考研政治的重中之重,得選擇題者得天下。以我這次政治成績為例,我的總分71分,選擇題45分,論述題只得到26分,我背的再好,寫的再多,平均每道題不過才5分左右。而選擇題是機器判閱,是無法進行人為幹預的。
所以在整個複習規劃中,我用大量的時間去進行選擇題的練習。在八月份之前,我通過網課學習對四個篇章的框架和知識點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掌握。八九月份做肖秀榮的1000題,將裡面的錯題標註出來,在十一月份之前反覆進行錯題和歷年真題選擇題的練習;十一月份做肖秀榮八套卷和徐濤八套卷上的選擇題,並對論述題的答題思路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十二月份做肖秀榮四套券選擇題的練習和論述題的背誦。
在這裡推薦一下王一珉老師的馬原課程和楊婭娟老師的考研系列課程。王一珉老師將深奧晦澀的馬原原理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而楊婭娟老師的課程和配套筆記將知識點梳理的極為系統精細。
4.英語
Q:你的英語複習規劃是怎樣的呢?
A:我的英語成績一般,所以不做太多的經驗分享。我覺得英語的學習貴在堅持,它是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短時間內是無法看到成效的。而很多人在這場馬拉松式的戰役中,沒能堅持到最後。從應試的角度來看,閱讀理解題是考研英語的重中之重,得閱讀者得天下。這不僅僅是因為閱讀在考研英語中所佔的分值比重高,更因為練好閱讀,能對英語應試能力形成全面系統的提升。
我一直覺得專業手繪和英語閱讀有著很多相似之處。背單詞相當於手繪單體的訓練,而進行完整的手繪創作就相當於做一篇閱讀理解的精讀訓練。在精讀過程中,你能形成對單詞、語法、句式、結構和內在邏輯全面系統的把握。
所以平時在背好單詞的同時,要多從歷年真題的閱讀理解入手,基礎薄弱的同學,前期做一篇閱讀,從泛讀、到做題、到精讀、長難句翻譯、內在邏輯理解、單詞積累、錯題分析整理等,花費一兩天的時間都是值得的,後期再進行提速練習。
在這裡推薦商志的傳奇背詞班和唐遲的邏漢班,以及真題書《考研真相》(英語一)和《考研聖經》(英語二)。商志的傳奇背詞班就是對歷年閱讀真題整理後的精讀講解,適合基礎薄弱的同學,唐遲的邏漢班重點講解如何用邏輯思維去把握理解真題,適合後期學習。
Part Three 複試作品集
Q:再來聊聊你的作品集吧,好像水木的老師說你這次作品集做的還湊合。
A: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作品集的地位比往年更加突出。作品集以固定格式提前寄送,面試時自由問答環節的提問也全部圍繞作品集展開。即使明年疫情結束,改為線下複試,也依然不排除延續今年提前寄送作品的方式。所以大家應該高度重視作品集的重要性,而好的作品集是臨時抱佛腳無法實現的,它在於平時的日積月累。
我的作品集主要來源於平時的課堂作業和參加比賽的作品。在大學期間,我對課堂作業要求嚴格,認真對待,每次都當做一件經得起推敲的設計作品去完成。又因為我是一名跨專業的考生,平時接觸視覺傳達的機會不多,所以就以參加視傳比賽的方式來儘可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作品集部分內容滑動下方觀看
Part Four 其它
Q:一開始你自我介紹的時候也說了,你畢業於河北科技大學,這所大學並不是大家眼中所謂的名校,對於同樣出身不好,非美院非名校的考生,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A:其實我的考研經歷向大家很好的證明了清華考研的公平公正性。只要你用心努力,刻苦上進,盡情展現自己的實力,就能得到清華老師的認可。而且,我不僅僅是「雙非」院校的畢業生,還是一名非藝術生。
我高中學的理科,並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藝術手繪培訓。更重要的是,我還是一名專接本的學生,高中時因病休學,出於對設計的熱愛,病情好轉後從我們當地的一所專科學校念起,選擇了藝術設計這個專業,後來接本到河北科技大學。
所以,像我這樣一個年齡大長得醜的專接本的跨專業的本科非名校的非藝術生都能考取清華美院,你憑什麼不可以呢?
Q:難怪你長得有點顯老,原來是真的老啊。
A:。。。
Q:另外你長的也不是特別醜。
A:。。。謝謝。
Q:那麼對於今年同樣面臨二戰的考生,你有什麼鼓勵的話嗎?
A:我覺得二戰考生最大的問題在於心理壓力。其實二戰考研是有很大優勢的,我們贏在了起跑線上。我們的考研經驗和考研知識儲備是一戰學生所沒有,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之前失敗的經歷中吸取教訓。所以應當將這份優勢轉化為自信。千萬不要胡思亂想,比如「如果這次還考不上該怎麼辦」、「我這麼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今年我必須要考上」等等。把所有的精力都專注於複習之中,如果真要想,可以想像一下自己考研成功後會收穫什麼,比如可以隨時去清華藝術博物館看展,可以漫步在清華大學的林蔭小路,可以聽大師的演講講座,可以和優秀的人一起交流探討,這些都會形成正向的激勵作用。我在複試備考的時候還會聽清華大學的校歌,一想到在不久的將來在開學典禮上與大家一同哼唱校歌的情景,就渾身充滿力量。
在這裡也把最近看到的一段村上春樹說過的話送給所有依然在為夢想而堅持的二戰或N戰的同學:
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以後,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人生沒有無用的經歷,只要我們一直向前走,天,總會亮。
In the End 寫在後面
Q:這次訪談差不多也到尾聲了,最後還有什麼想對學弟學妹和水木的老師說的嗎?
A:當我重返校園的時候一直把一句話做為自己的座右銘,激勵自己不斷奮鬥前行,今天也把這句話送給所有學弟學妹們,「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不管你年齡有多大,不管你以前經歷過什麼,只要你心中有夢,什麼時候開始努力都不晚。
最後也想藉此機會表達我對水木老師的感謝。
感謝劉學長和水木工作人員對我備考期間學習和生活的關心幫助;感謝史論老師王博士的理論指導;感謝呂學長、陳學長、宋學姐、郝學姐、兩位陳學姐在考研初試和複試複習期間的指導和鼓勵。在苦悶的複習過程中,一想到將來身邊都是像你們一樣優秀可愛帥氣美麗的人兒,就覺得付出再多汗水也值得。
Q:好的,本次訪談到此結束。感謝任鵬宇。
臺下傳來稀稀拉拉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