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糖環境下腎小管上皮細胞來源外泌體誘導巨噬細胞激活的作用與...

2020-12-22 生物谷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終末期腎病(ESRD)最常見的原因。外泌體(exosomes)是由膜衍生而來的納米級囊泡,已被證實可由多種細胞分泌,通過將其攜帶的蛋白質、脂質、RNA轉入受體細胞而成為細胞間的交流信使。多個研究證明,外泌體在DN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DN患者腎小管功能障礙往往出現較早,其程度與血糖水平直接相關。

為了探討高糖環境下腎小管上皮細胞來源外泌體誘導巨噬細胞激活的作用與機制,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王東等使用下列實驗方法:正常糖(5.5 mmol/L)及高糖(30.0 mmol/L)分別處理人腎小管上皮細胞(HK2)48 h,收集兩組上清液,使用超速離心法提取外泌體,採用透射電鏡、Western印跡鑑定外泌體。兩組外泌體以PKH67標記後分別刺激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株(THP-1)誘導分化的巨噬細胞,雷射共聚焦觀察THP-1巨噬細胞是否吞噬外泌體;顯微鏡下觀察THP-1巨噬細胞的形態;Transwell小室法檢測THP-1巨噬細胞的趨化能力;實時螢光定量PCR與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分別檢測THP-1巨噬細胞的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CCL2)水平;Western印跡檢測各組p-JNK、p-p38MAPK和NF-κB p65蛋白的水平。

結果發現,上清液經超速離心獲取的囊泡,在電鏡下觀察到外泌體,粒徑30~100 nm。Western印跡檢測囊泡表達外泌體的標誌蛋白CD63和TSG101,不表達Calnexin蛋白,提示所獲取外泌體的純度較高。(2)雷射共聚焦證實各組外泌體均能被THP-1巨噬細胞吞噬。與正常糖外泌體刺激組相比,高糖外泌體刺激組的THP-1巨噬細胞趨化能力增強,iNOS、TNF-α、IL-1β、MCP-1的表達和分泌水平均上調(均P<0.01),p-JNK、p-p38 MAPK和NF-κB p65蛋白水平也顯著升高(均P<0.01)。

研究表明,高糖環境下腎小管上皮細胞分泌的外泌體可通過MAPK/NF-κB信號通路誘導巨噬細胞的激活和功能改變。(生物谷Bioon.com)


小編推薦會議  2020(第五屆)外泌體與疾病研討會

http://meeting.bioon.com/2020Exosomes?__token=liaodefeng

 

相關焦點

  • 下一個風口,或許是幹細胞外泌體
    1 外泌體是一種胞外囊泡不同類型的細胞均可以通過出芽方式釋放各種各樣的膜包裹的囊泡(如外泌體、微囊泡、凋亡小體)到它們的細胞外環境中,大小從大約40 nm到幾mm不等。在MSC來源的EV中,大多數RNA(>80%);另外還有一些小RNA,其中miRNA約為44%、tRNA約為47%[6]。幹細胞通過這些胞外囊泡(EV)與其他組織細胞相互交流信息,發揮幹細胞的治療作用。
  • ...華山醫院崔梅/董強合作報告小膠質細胞外泌體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因此,作者研究了激活的小膠質細胞在外泌體釋放中的作用。結果顯示,小膠質細胞可以主動吞噬胞外PFF,並釋放含有αSyn的外泌體(圖1)。此外,作者發現,當在初代小膠質細胞中共加入PFF和脂多糖(脂質和多糖的複合物,簡稱LPS)時,會大大提升外泌體的釋放量。同時,作者也發現,含有αSyn的外泌體能夠感染健康的神經元,且可以在受體神經元中誘發αSyn的聚集。
  • 研究發現轉錄因子RUNX1可調控腎小管上皮間充質轉化和腎纖維化
    該研究發現關鍵分子RUNX1通過促進PI3K亞基p110δ的表達,激活尋找能夠調控腎小管上皮細胞EMT的關鍵分子,對於阻斷腎纖維化至關重要。近年來,RUNX1在非免疫細胞中的作用逐漸受到大家關注。在王紅豔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教授周同的共同指導下,碩士生羅茂財等發現在腎纖維化病變組織中,RUNX1表達水平升高,進一步研究證實TGF-β-SMAD3能促進RUNX1表達;在腎小管上皮細胞特異性敲除
  • 結腸上皮細胞的 「守門人」:巨噬細胞阻止其對真菌代謝毒物吸收
    遠端結腸液體吸收是通過調節腸道單層上皮細胞選擇性滲透實現的。腸滲透性受到腸道黏液層和緊密連接複合物的調控,並與離子通道、轉運蛋白和水通道蛋白一道控制物質的選擇性吸收。然而免疫細胞在參與腸通透性調節這一過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在腸道穩態條件下,腸道駐留型巨噬細胞會促進微生物降解,凋亡細胞清除,組織修復以及腸道蠕動。
  • 多篇重磅研究揭示巨噬細胞不為人知的新功能!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這種巨噬細胞來源的外泌體中包含高水平的miR-21-5p和miR-155-5p,並且巨噬細胞來源外泌體介導的結直腸癌細胞遷移和侵襲都依賴這兩個miRNA。圖片來源:Nature潘巍峻團隊鑑定出一種稱為VCAM-1+巨噬細胞的壁龕細胞群體在靜脈叢(venous plexus)的內表面上巡邏,以一種依賴於ITGA4的方式與造血幹細胞相互作用,並指導造血幹細胞歸巢到壁龕微環境中。
  • 抑制炎症,激活抗凋亡,促進組織修復,幹細胞外泌體的好處太多了
    正文: 外泌體——細胞的"屎尿屁" 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細胞能通過胞吞、胞飲的方式攝入外源性物質,在內部加工,打包成一顆顆小泡泡再排出細胞外,這些小泡泡被稱為外泌體(exosome)[1]。
  • 科學家發現,衰老細胞誘導巨噬細胞產生的CD38消耗了NAD+
    另一方面,CD38主要表達於免疫細胞中,而眾所周知,衰老會帶來廣泛的慢性炎症,炎性反應很可能會激活免疫細胞,導致衰老組織中CD38的積累。研究者對小鼠的組織進行了分析,發現在衰老動物的肝臟和白色脂肪組織中,出現了大量的CD38富集,而這些CD38主要來源於促炎的M1巨噬細胞。
  • Toll樣受體誘導巨噬細胞脂質組重編程
    Toll樣受體誘導巨噬細胞脂質組重編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9 14:56:45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Steven J.
  • 醫學新進展|低氧誘導因子通路多重作用及其臨床意義
    低氧條件下,羥化酶的功能受到抑制,穩定表達的HIF-1與HRE結合而促進靶基因轉錄表達。後面又陸續發現了HIF-2和HIF-3。HIF-1α表達廣泛,而HIF-2α表達則具有相對組織特異性。腎組織中,HIF-2α主要表達於間質細胞和內皮細胞等,而HIF-1α則主要表達在腎小管上皮細胞。
  • 【美圖】尿沉渣中上皮細胞
    大圓上皮和紅細胞、白細胞、出芽的真菌「白細胞在觀察上皮細胞時起到了標尺的作用,親們注意感覺下各種上皮細胞同白細胞的比例關係。」以上為【素顏】圖,最實用的還是這三張【形態特點】尿液底層移行上皮細胞主要來源於輸尿管、膀胱和尿道,也稱小圓上皮細胞。
  • 背根神經節巨噬細胞參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和持續
    最新研究表明,外周神經損傷在激活背角小膠質細胞的同時,同側背根神經節(DRG)中的巨噬細胞數量也會顯著增加,提示DRG中也存在前痛覺神經元和非神經元細胞間的相互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DRG中巨噬細胞的增加在神經損傷所誘導的疼痛表型中的作用。
  • 文獻精讀 | 背根神經節巨噬細胞參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發生和持續
    最新研究表明,外周神經損傷在激活背角小膠質細胞的同時,同側背根神經節(DRG)中的巨噬細胞數量也會顯著增加,提示DRG中也存在前痛覺神經元和非神經元細胞間的相互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DRG中巨噬細胞的增加在神經損傷所誘導的疼痛表型中的作用。
  • 酵母多糖對免疫功能的作用機理
    一般生理pH和通常飼料加工條件下較為穩定,易溶於水和其它極性溶劑[8]。 多糖對機體的免疫調節作用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通過多糖類受體發揮作用;通過調節相關基因表達量發揮作用;通過免疫細胞信號傳導發揮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β-(1,3)-葡聚糖是通過結合到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嗜中性粒胞和NK細胞表明葡萄糖受體發揮作用[9,10]。
  • 從結構、功能、檢查、病變等多方面帶你認識腎小管
    腎小管一頭連接腎小球,一頭連接腎盂,腎小管按照分布部位可以主要分為近端腎小管、遠端腎小管和集合管。經過腎小球濾過形成的原尿進入腎小管後,通過腎小管最終形成終末尿,然後經輸尿管、進入膀胱,最後排出體外。近端腎小管主要負責吸收原尿中的有用物質,包括葡萄糖、胺基酸、各種電解質、鹼(碳酸氫根),近端腎小管功能障礙時可以出現腎性糖尿(此時患者血糖正常)、胺基酸尿、小分子蛋白尿(尿中小分子蛋白質增加)、II型腎小管酸中毒等。
  • 長非編碼RNA調控炎症小體組裝激活研究取得進展
    在固有免疫反應中,巨噬細胞通過協調炎症反應發揮重要的功能。炎症小體是由胞漿內模式識別受體(PRRs)參與組裝的多蛋白複合物,是炎症反應的關鍵效應器。炎症小體能夠識別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MPs)或宿主來源的危險信號分子(DAMPs),招募和激活促炎症蛋白酶caspase-1。而活化的caspase-1切割IL-1β和IL-18的前體,產生相應的成熟細胞因子。
  • 過敏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檢查
    核心提示:急性過敏性小管間質性腎炎,是常見的免疫介導的腎臟損害;是由廣泛應用的許多藥物如抗生素、利尿藥、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等引起的非免疫介導的腎臟急性小管間質性損害。  2.尿常規 肉眼或鏡下血尿;白細胞尿、如經Wright染色,主要為嗜酸性粒細胞;可見輕、中度蛋白尿,如腎小球受損可產生大量蛋白尿。  3.血生化 BUN、Sc3升高。血免疫球蛋白IgE含量升高。血中可測得抗TBM抗體,部分患者可見血肌酐急性升高。  其它輔助檢查:  1.腎活檢病例檢查 本病病理改變為雙側腎臟瀰漫性病變。
  • 氫氣抑制乳腺癌細胞生長和巨噬細胞相關
    巨噬細胞( m) 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布廣泛,可塑性極強,在不同的刺激因素下可分化為激活免疫、抵禦感染、抑制腫瘤發生的經典活化( M1) 型巨噬細胞,和免疫抑制、化療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