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學:關於「笑」的心理學,有點意思……

2020-12-20 寂寞的根號

本期我們來聊聊笑,

笑是什麼,笑是人類與他人交流最古老的方式之一。從古至今,笑似乎都是個很神奇的東西,給人以莫名的力量。如,「咧嘴一笑」的含蓄,「哈哈大笑」的豪放,「笑不露齒」的腆美,「笑裡藏刀」的奸詐等等。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那些「笑」的含義。

01微笑

「今天你微笑了嗎」,這種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通常表示謝意、歉意或友好的。如坐公交時,給老爺爺,老奶奶讓了座位,他會報你以微笑,那種感覺真的很溫暖。 暖到心裡,心裡莫名的舒服。受委屈了,下班了很累,心情很糟糕,這時回到家裡看到戀人一個暖暖的微笑,心裡瞬間所有的不開心都沒有了。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個感覺呢?微笑的力量還遠遠不止如此,上班前對鏡子中的自己微笑下,給自己加油。一整天滿滿的正能量。

02偷笑

「她腕住嘴,忍不住的竊笑,那嬌嗔的模樣撞亂了我的心弦」,一個少女的暗自偷笑。略顯嬌羞的樣子,讓多少男生忍不住心生愛慕,一看就會醉。所謂偷笑,顧名思義,是指私底下的竊笑,笑聲較低也不長,多見於某人看到事情有趣而可笑的一面,而其他人渾然不覺時。不過有的時候又有幸災樂禍的味道。

03鼻笑

這個笑,你有見過嗎?所謂鼻笑,即笑聲從鼻子裡發出來。一些人在嚴肅、正式的場合看到了可笑的人或事,但又不能哈哈大笑,而只能強行忍住,通過鼻子發出來。此外,一些性格內向的人也喜歡使用此種笑的方式。他們之所以偏愛此種笑的方式,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擔心自己笑得過於誇張會引起他人的注意,這會讓他們感到非常不舒服或不自在。

04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

人生得意須盡歡,當你遇到非常高興的時候,或是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你就會這樣肆無忌憚的笑出來,豪放、且爽朗。

記得和那幾個鐵哥們在一起玩,是笑得最開心、最肆無忌憚的時候了。在一起,無話不說,無事不做。相信各位都有這樣的好兄弟,給他們點個讚

「漫漫人生路,吾輩笑傲天地間」小說中多少武俠豪傑,都這樣快意恩仇,仰天大笑,不禁令人心生寄往。小時候的武俠夢,就想像大俠一樣大笑大笑

其實,人類的笑多種多樣,笑是一道閘口,宣洩著人類幾乎所有的情感。去體會生命中的笑,讓笑成為點綴生命的華章

END

下期我們講自我撫摸的心理學,你有自我撫摸過嗎?不要害羞,咱們是正經的小編,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微表情心理學
    微表情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它是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微表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情緒與想法,如果我們錯誤理解微表情的含義,會對交流對象形成錯誤的判斷,這無疑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而不是互信,如果正確理解微表情,我們就更能夠從一閃而過的表情信號裡發現有價值的信息,
  • 微表情心理學,帶你破解社交密碼
    本期,小編將奉上心理學方面的精彩內容——微表情心理學,咱們繼續開課。微表情雖然持續的時間短暫,但卻暗藏玄機,人的面部表情背後隱藏著內心的秘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表情,這些細微的表情背後會有什麼含義呢?
  • 「讀心術」——微表情心理學
    你是否曾看過這樣一部美劇《別對我說謊》(英文:Lie to me),是否曾對劇中萊特曼博士通過分析人們的面部表情來推斷其心理活動從而破案這一過程充滿好奇與敬畏?劇中萊特曼博士可以把人的微表情放大10倍,使用的分析方法我們可以通俗的稱之為「讀心術」。如果聽到「讀心術」這個名稱就覺得它是一門玄學,那就大錯特錯了。
  • 從創作者的角度,學習《微表情心理學》,讓人物描寫栩栩如生
    而《微表情心理學》這本書,就是解決「為什麼」的問題。為什麼從他人的肢體語言中能洞悉心理活動?為什麼戀愛中兩人頻繁吵架,而找不到破解之法?為什麼明明很努力地工作,卻得不到晉升或加薪?但,今天我們從創作者的角度,來學習如何將微表情心理學運用到作品的創作中。
  • 心理學微表情:女生抿嘴,一般想表達這3種意思
    首卷語:要說語言是一門表達藝術,那微表情又何嘗不是一門細微的表達方式。有時候我們能通過微表情來觀察一個人的另外一面,比如女人抿嘴。我相信很多女生有抿嘴的習慣,很多人也能關注到女人有抿嘴的習慣,那么女人抿嘴是在傳遞什麼樣的信息呢?
  • 《微表情心理學》:如何通過面部表情,快速了解一個人?
    他發現,看似輕鬆愉快的瑪麗,呈現出一個轉瞬即逝的表情。這是一個極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續了不到1/15秒。這個極容易被人忽略的表情,被心理學家稱為微表情。哈裡·巴爾肯寫的《微表情心理學》這本書,以專業、嚴謹的心理學為基石,告訴我們如何將辨別微表情的專業技術化繁為簡,並巧妙應用於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
  • 心理學:帶你認識各種微表情的含義
    微表情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有段時間有些節目也做過宣傳,如果我們能識別各種微表情的含義,對我們會大有幫助,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各種微表情的含義是什麼。如果你和另一個對話他突然出現皺眉的情況,那說明他是有些反感了,嚴重時甚至在表示厭惡,所以這樣的一個微表情的含義具體視情況而定。第二、眉毛上揚表示感興趣或者驚訝,有時候是輕浮,如果有人對你做這個動作說明他對你印象不錯哦。或者在我們聽到某個驚訝的消息,我們會有眉毛上揚的動作,這個比較簡單不多講了。
  • 微表情心理學:讓你辨別身體語言的真假,挖出別人的內心秘密
    通常認為「嘴角上翹」就是在笑,是肯定和讚美——其實很有可能是在假笑,為的是不冒犯他人。心理學研究員發現,身體動作隱藏的事實與說出來的話,常是背道而馳的,這就存在欺騙行為。如何揪出身體克制隱藏的動作呢?瞬間表情,就是只持續0.3的閃現動作,然後馬上會克制住,轉變為面具表情。就像有那麼一個人看起來非常和善,但總是喜歡不起來,也正是這個原因。
  • 如何通過面部表情看穿對方意圖?很簡單,沒學過心理學也可以!
    人們往往認為心理學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不是一般人能夠掌握的。其實這是錯的,心理學並不高深,它考驗的是人們對於細節的觀察力和辨別能力,與其說它高深,不如說它細緻,對人性和現實事物了解的更加透徹的人就越是明白心理學的魅力。
  • 心理學:面部微表情有什麼秘密?怎麼通過面部微表情去觀察人?
    微表情是一門神秘且高端的心理學,是人們對他情緒,感情進行識別的線索,在人際交往中,微表情是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人的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和身體姿態等幾個部分。在社會交往中,人最好學會察言觀色,具有在他人表情中準確捕獲他人心理狀態的能力。那麼就先來說一下面部微表情的秘密吧!
  • 成功的秘訣,從看懂這3種職場微表情開始
    再長大,特別是進入職場之後,再一次覺得微表情,不僅可以解讀到別人的心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還可以駕馭自己的微表情,這樣就能夠在人際交往中處於主動地位,對職場和生活中的關係處理也會遊刃有餘。掩飾自己的微表情雖然很難,但對它的管理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了。今天,我們先從三個方面探討一下。
  • 情緒心理學:為什麼「面部表情管理」這麼難?!
    大家好,今天是「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35講。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美國認知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對於「情緒」和「面部表情」的研究。,而情緒反應又會引發面部表情的自動反應。
  • 心理學教你:如何通過對方細微的表情來看懂對方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常常會隱藏自己的真實感情或表情但某些時候面部表情出現的細微變化,往往代表我們的真實感受。我們稱之為「微表情」。什麼叫做微表情呢?微表情,是心理學名詞。人們在不經意間的表情往往會洩露自己的心理狀態,而這些轉瞬即逝的面部表現我們稱之為微表情。
  • 心理學圖書的跟風現象及對策分析
    一、微表情類圖書的走紅與跟風    隨著美劇「LIETOME」、港劇《讀心神探》的熱播,以及江蘇衛視《非常了得》節目的走紅,微表情這個專業心理學名詞突然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一時間,與微表情、測謊有關的圖書開始走紅,不少成為暢銷書甚至超級暢銷書。
  • 微表情心理學:常見情緒下的神態表情
    大部分的人將常見表情分為七種,這七種表情都表達了不同的情緒。3.恐懼人們在害怕時的表情呈現為:嘴巴和眼睛張開,眉毛上揚,鼻孔張大。7.輕蔑人們在輕蔑時的表情呈現為:嘴角一側抬起,作譏笑或得意笑狀。作為微表情的前輩學者保羅·埃克曼教授,他提出:「人類擁有六種跨種族、跨文明、跨地域的通用情緒和表情:驚訝、厭惡、憤怒、恐懼和愉悅。」雖然,情緒和表情這兩者從表面上是不同的,但兩者卻是互相聯繫的。情緒用於處理外界帶來的不同刺激,表情則是人類的另外一種交流方式。不過,這些情緒和它們所驅動產生的表情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繫。
  • 讀完這本書,讓你成為微表情專家,《微表情心理學》
    微表情,這個詞現在已經不陌生了,記得有一期《極限挑戰》,一個微表情專家對人判斷的很準,著實引人羨慕,能輕而易舉地看出某人的性格,是否撒謊,對自己日常生活也很有用處,那今天就來和小曹一起來讀讀這本書吧!面部微表情的真相常見的面部表情額:前額突出,具有銳利的洞察力和高速的應對力;前額突出但眉眼平坦,做事慎重,喜歡推理分析。
  • 《微表情心理》入門必備書單!!!
    如今,「微表情」一詞已經越來越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如一些綜藝節目、直播課堂等,引起了觀眾的關注與好奇。微表情,是指人們在應激反應下產生的難以控制的微小反應,如皺眉、癟嘴、聳肩等動作。那麼,想要了解微表情心理的小夥伴們應該從哪些書籍入手呢?
  • 心理學與生活:如何將心理學,靈活運用到生活中?
    第一次接觸心理學,是在我讀書時看的熱播電視劇——《讀心神探》。當時覺得特好玩,也特神奇。因為年紀小,也涉世未深,就只是抱著娛樂消遣的態度看完了這部劇。工作多年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性格、行為以及人際關係,對心理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深厚的興趣,開始認真研習心理學。
  • 你眼中的心理學VS我學習的心理學,帶你揭開神秘的心理學
    說到心理學,肯定會想到神秘這個詞。當然,神秘嘛,與之相關的就是人們對它的不了解、不信任,在人們心目中似乎是以」玄學「為印象的。在加上目前在媒體網絡上對於心理學的介紹應用,一般來說都是以心理諮詢師、微表情專家等會答」你知道我在想著什麼嗎?」
  • 解密心理學:心理學與科學
    但是「心理學」就不太一樣,它處於一個模稜兩可的地界。說可以被觀察到,是因為人們可以通過面部表情和行為反應推測一個人的心理變化;但是這種推測結果卻是無法被驗證的,就連因果之間的關係也無法通過某種工具檢查和記錄。但是如果我們從哲學角度來看,就會發現「科學」與「心理學」之間也是存在某種聯繫,他們正代表著物質與精神。「心理學」一詞源自古希臘語,這同哲學起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