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諫進言是一門學問,如何將自己的意見巧妙表達出來後,既能使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又能得到上司的賞識呢?
為什麼領導會拒絕意見呢?主要是因為他與你的身份、地位的不同,還有存在著一些微妙的心態。
那些再開明的領導,也不喜歡過於直白的建議和批評,因為這直接使他的權力與尊嚴受到了威脅。即使最後他接受了你的直言相勸,並最後收效頗豐,但他讚賞的卻是你的意見和建議本身,而不是你本身。
因此,如果你有不錯的想法要告訴上司,就得學會換另一種進言方式。
人總是喜歡以最大的熱情去表現自己的思想,所以要使別人樂意採納你的意見,最佳方法便是讓他自信這是他自己的創作,而不是受人「指使」。
就擔任顧問而言,就應該採取這種方式,將自己修訂或完成的計劃,以請教方式提出來,在不經意與上司交流。
「良言」再是「金玉」,也都非無所顧忌。過於直接的批評方式,最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的對立情緒。何不嘗試通過迂迴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意見反而更容易為人所接受。採用迂迴的方式,能很容易擺脫其中的的各種利害關係,淡化矛盾或轉移焦點,從而減少領導對你的敵意。
另外,在積極爭取的同時,還能很自然地擺出一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的超然態度,在「不經意」間就讓別人採納自己的意見,從而不為人所忌。
我們可以採用將」意見「轉化為「建議「進言給上司。
原因如下:
一者,它沒有排斥上司的觀點,你是站在上司的立場上,最終目的是為了維護上司的權威,出發點是具有善意的;
二者,它是一種溫和的方式,能夠充分照顧上司的自尊,易於被上司接受,效率也較高。
最後,在我們進方給上司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三點:
其一:不要在上司公務纏身、諸事繁雜時進言,他沒有那麼多的耐心隨時傾聽你的建議,儘管建議可能是好的。
其二:談話要時刻注意上司的的反應,觀察對方的表情及身體語言所傳達出的信息,迅速判斷對方是否能接受你的建議,隨時改變你的說辭,增加說服力。
其三:注意說話的態度和敬語的使用,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你的意思,又不失你的敬意,表現好你的坦率與誠意,即使最終不完成全贊同你的觀點,也不會影響到他對你個人的看法。
(文章水平有限,敬請諒解)
其他推薦
如何與人打交道,應學會掌握辨識他人的能力
學會使用模糊語言表態,給自己留下迴旋的餘地
學會適當的變臉,是一種圓融處事的好方法
關心與尊重他人,會得到加倍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