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自控》 這本書教我們如何控制自我,走向成功。這篇是第二部分拆書稿。繼續介紹「求索時不急不躁」下半部分內容。
1.束縛自我
一旦我們沒有得到應得的待遇時,總有一種想上前維護正義的衝動。在你生氣,想回擊,嘀嘀咕咕:憑什麼這樣委屈自己?我明明配得上更好的生活!沒錯,你想把一腔怒氣統統甩到別人臉上。此刻躲在背後操縱情緒的元兇正是自我。
在控制情緒這件事上自我從來都幫不上忙。
能夠將多少紛亂心緒屏蔽在外是決定人生之路的唯一因素。沒必要去爭辯別人懂得太少還是你明白得太多。很多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還遠遠達不到弄清楚這件事的程度。
失敗的配方裡少不了憤怒、衝動和失控。相反,在這個關頭,我們什麼都不該做。接受他人的冷漠、輕視、鄙夷,把它們囫圇吞下,直吞到噁心反胃為止。轉身繼續你的工作,屏蔽所有嘈雜的聲音,萬萬不要讓它們影響到你。克制很難,但是必須克制。就算遭遇挑釁又如何?誰也不可能一直忍下去,但此刻我們必須咬緊牙關。
那些最有成就的人總是能「束縛自己」。他們從不激動,從不失控,永遠冷靜沉著,有耐心,有禮貌。
我想,這也應該成為我人生的目標。
2. 你所引以為傲的就是你最危險的軟肋。
現在社會流行打造個人品牌。忽視個人積累,重點放在打品牌,往自己身上貼標籤。乘借新媒體的春風,自媒體個個樹立起個人品牌。其中不乏一直默默耕耘行業內的專家,走出圈子,被大眾認知。也有不少新秀,被風頭吹起來,或者深諳「打造個人品牌」秘訣而按照「公式套路」給自己冠以明目頭銜的。等大潮退去,就知道是誰在裸泳。
標籤是什麼?幌子罷了。若真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工作上,才不需要拿這些謊言來過度補償。
接受反饋、保持飢餓、適當地規劃生活——這些能力都被沉迷打造個人品牌的驕傲一一摧毀,它還會助長其他負面情緒:敏感多疑、被迫害妄想症、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等等。
「你所引以為傲的就是你最危險的軟肋。」法國作家蒙田在房頂的柱子上刻下這樣一句話。這句話引自雅典劇作家米南德,後半句是這樣說的:「這世上只有你把自己看得那麼高。」
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驕傲,不要吹噓。
3.在品位和才華的落差中,踏實的工作才是最好的階梯。
有一句話似乎已經被人們說爛了:成功之前先假裝成功。這其實是一碗不折不扣的毒雞湯,只能在虛偽的世界裡隨口講講罷了。你敢想像一位醫生假裝會做手術,一個司機假裝會開車?太荒唐了,不是嗎?可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當有真材實料的人混在一群自吹自擂者中間難以分辨時,誰都想冒險賭一把,或乾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與其成功前先假裝,不如直接成功,那就不必假裝了。
在品位和才華的落差中,自我也許是最好的安慰劑。
我們需要的不是安慰劑,而是直面缺陷,多花點時間來改善。虛心請教別人,認清長處也看清短板,用踏實的工作來填補這道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