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花木盆景產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南龍村就有一個黃楊盆景產業園,吸引了眾多盆景愛好者前來觀賞選購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盆景產業的發展,一幅「鄉村振興有聲有色」的動人畫卷正徐徐展開。
形狀各異的黃楊盆景
形狀各異的黃楊盆景
走進黃楊盆景產業園,梅州日報記者看到形狀各異的黃楊盆景樹姿優美、葉小如豆瓣、質厚而有光澤,不少盆景愛好者正在挑選。「黃楊是我國傳統的盆景樹種,被譽為盆景四大家之一,極具觀賞性,在我們盆景圈流傳的說法是『家有黃楊,世代棟梁。家裡栽黃楊,富貴又吉祥』,因此頗受盆景愛好者的青睞。」黃楊盆景產業園負責人、梅州市花卉盆景協會會長陳文祥介紹道,目前,園內約有6萬棵黃楊。
600餘年的老黃楊
2002年,鍾情黃楊盆景的陳文祥開始在南口鎮租地種黃楊,多年來種植的黃楊品種好、適應性強,深受各地盆景愛好者的喜愛。「黃楊不僅可以製作盆景,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想要體現價值,除了年份、樹形,修剪和繃扎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黃楊盆景需要創作造型,有造型的盆景才有生命力,市場價格才不會低。」陳文祥告訴記者。
陳文祥正在盆景產業園內修剪黃楊
經過近20年的種植,陳文祥依靠良好的盆景藝術修養和獨特的眼光,把黃楊盆景產業發展得順風順水,在南龍村的黃楊盆景產業園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我本身就是黃楊盆景愛好者,在這裡工作可以每天和黃楊打交道,還能學到種植技術,讓自己在家也能種一些黃楊。」在產業園務工的村民黃幹洪高興地說。
師傅正在為黃楊「塑形」,用鋁線凹折出千奇百怪的優美造型
為了讓黃楊盆景產業更好地在南口鎮發展,同時帶動村民致富,陳文祥在今年9月成立了梅州本地小葉黃楊種養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行業協會+示範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推進黃楊盆景產業發展。「從種植到銷售,我可以為村民和市場之間搭起一座橋,不僅提供技術支持,還有市場供需服務,所以成立了合作社,帶領大家共同努力把南口鎮打造成『黃楊鎮』。」陳文祥說,當前,合作社已給南口鎮1000多戶村民發放了黃楊苗,園內還有一萬多棵黃楊苗會在明年立春後發放。
如今,在南龍村有不少村民都在種植黃楊,希望把小盆景孕育成「搖錢樹」。「我種植黃楊十幾年了,現在種了有大大小小共幾百棵黃楊,都是邊賣邊種,有人會直接上門收購,也算是多了一筆收入可以貼補家用。」村民黃義峰說。「種植黃楊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和精力,製作造型可以請合作社幫忙,而且市場前景還是不錯的,所以我也在合作社領了黃楊苗來種。」剛剛開始種植黃楊的村民饒偉春告訴記者。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我有種植黃楊十幾年的經驗,黃楊一般種了兩年後便可銷售,年齡越長、品相越好,賣的價錢也越高。」南龍村黨支部書記吳志強說,村民可以把種植黃楊當成副業來發展,只要願意家家戶戶都可以種植,利潤空間還是比較大。接下來,村裡也將繼續依託合作社發動村民種植黃楊,共同打造南龍特色產業,樹立黃楊品牌,實現增收致富。
文:梅州日報記者 吳麗伶
圖:梅州日報記者 吳騰江
見習編輯:肖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