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寶媽給我發私信,她說:
為什麼感覺生完孩子後失去了自我,被家人忽略,甚至不被理解?就連吃什麼東西,都要被控制!上次吃了一包餅乾,結果寶寶一天沒大便,結果全家人都在怪我亂吃,指責我就是因為吃了餅乾,才導致寶寶上火,便秘拉不出來。
整天跟我說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無論我吃什麼,都會拿孩子說事。吃個水果,婆婆和老公說這種水果太寒,吃了寶寶會拉肚子;吃個青菜,又說肚子會脹氣,寶寶拉的大便會不好,會不舒服;我說我想吃炒麵,又說炒麵不能吃,要吃湯麵,有湯才能下奶。
我今天終於發飆了,和老公大吵一架,原因是婆婆給我買了一隻雞,一天燉半隻,他們想讓我一天吃完,可我實在是吃不完,他們又說:人家誰誰誰,一天都是一隻雞,你這半隻雞算什麼!我實在是快崩潰了……
我覺得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一定還有很多,生完寶寶後,家人為了媽媽能有足夠的奶水,就會想盡辦法在飲食上「橫加幹預」,卻忽略了媽媽本身的感受。
或者說,真正讓寶媽痛苦的,不是婆婆和老公強迫你吃東西,而是你明知道婆婆的要求不合理,卻又不得不聽從,因為你害怕「如果不聽就會顯得自己不負責任」。所以,你特別希望婆婆和老公能改變自己的觀念,從而不再幹涉你吃東西。
可是很遺憾,因為那些觀念都是植根在他們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的東西,這就相當於千百年來我們都用筷子吃飯,所以我們也會要求自己的孩子用筷子吃飯一樣。你不能要求他們突然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坐月子,科學的營養膳食搭配,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合理的。
乳汁營養跟媽媽的飲食有多大關係?
明確告訴你:關係非常、非常、非常小!
絕大多數情況下,母乳媽媽的乳汁,都是有足夠營養提供給寶寶的。即使有時候媽媽的飲食營養和攝入食材有關,但對乳汁的影響微乎其微,除非媽媽的飲食長期存在缺陷,才會影響媽媽的身體營養儲備,以及母乳營養構成。
如何才能順利度過哺乳期,建議寶媽做到以下3點!
第一,提前適應
孩子出生前,就應該和公婆在一起生活,便於生活習慣的適應,和飲食方式的交流。就像北方人喜歡吃麵,南方人喜歡吃米;北方人喜歡重口味,南方人喜歡清淡,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很多習慣都是能被互相影響的。
你接受他們的一部分,他們也接受你的一部分,這樣大家各退一步,生寶寶後就能很好地相處了。
第二,清晰表達需求
就比如婆婆每天給你熬雞湯、魚湯,如果你死磕的話,每天勉強自己喝,那絕對是下策。因為在婆婆的觀念裡,雞湯、魚湯就是對坐月子兒媳最好的待遇。你也不能直接對婆婆或者老公說,這個湯簡直太難喝了,我一喝就噁心,這無疑會傷害你們之間的感情。
上策就是你主動提出要求,告訴婆婆和老公,雖然雞湯、魚湯營養特別豐富,但自己最近特別想喝蔬菜湯,想喝小米粥,因為從小習慣了這種口味,所以現在一時半會兒適應不了雞湯、魚湯。
第三,臉皮厚一些
讀書人臉皮薄,內向的人總會想太多,如果公婆說一句:「你要求會不會太多了?」或者「你這兒媳太難伺候。」就開始生悶氣,那委屈的只有你自己。
對,沒有必要為依據話難為自己,在吃的方面該挑剔就挑剔。如果家人真的在乎你,丈夫真的愛你,你的這些小矯情還是會被原諒的。你要知道,你爭取的不是一個人的利益,而是自己的生存空間。
你要明白,矛盾一定會有,但大多數矛盾都會迎刃而解,很多事情都是暫時的,如果把現在的事情放到十年後回看,你會覺得這些事情原來都是微不足道的。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