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進行時 全國稅務系統湧現先進典型

2020-12-13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北京8月30日訊 「舍小我而利公、行大道而忘我」,在這場共和國稅收發展史上重大變革的戰役中,稅務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扛起黨旗衝在改革的第一線,以敢於擔當、敢打硬仗、敢於奉獻的堅強黨性,投身於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他們用行動詮釋著黨性的光輝,用責任彰顯黨員的胸懷,用奮鬥譜寫改革的華章。

主動讓賢甘當「綠葉」

在這場改革中,大量原機構及其內設部門「一把手」由正職轉為副職。他們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決服從組織安排,以堅定的政治姿態坦然面對進退留轉,以奉獻的職業精神書寫「功成不必在我」的優異答卷,不忘初心為改革,甘當綠葉護紅花。

主動請纓,做改革的急先鋒。劉建忠由原甘肅省國家稅務局所得稅處處長轉任甘肅省稅務局第二聯絡(督導)組常務副組長後,從成立市局聯合黨委到設立專項組,從與地方領導座談到實地了解幹部隊伍情況,從指導合署辦公到檢查新機構牌子、印章製作,他都嚴要求、細查看,確保145項改革具體任務有序落實。

主動讓賢,做班子的粘合劑。舒誠由原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轉任瀋陽市皇姑區稅務局聯合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後,毫不放鬆懈怠,更加積極認真地投入到隊伍穩定、業務銜接等改革前的系列準備工作中去,主動與幹部促膝談心,熱情與納稅人聊天收集意見。

主動作為,做隊伍的保障員。楊立平由原河南省鄭州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轉任國家稅務總局鄭州市稅務局聯合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後,第一時間把自己的辦公室從六樓搬到了七樓,因為六樓旁邊是一個比較大的會議室,能夠滿足改革期間聯合黨委經常開會的需要。

黨員先鋒稅務伉儷

他們既是黨員先鋒,又是稅務伉儷;他們夫唱婦隨,埋頭苦幹,攜手並進共保改革有序運轉;他們同向同行,無私奉獻,齊心協力助推國地稅徵管業務整合。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舍「小家」為「大家」,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默默付出。

相互扶持,攜手奮鬥。丈夫李釗,原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國稅局辦公室科員,在妻子緊鑼密鼓地籌備市級新稅務機構掛牌工作的時候,丈夫主動承擔照顧年幼孩子的責任,同時積極翻查資料、出謀劃策,與妻子一起想方設法解決難題,緊接著是縣級稅務機構掛牌,王清萍把工作的「接力棒」又傳給了丈夫李釗,夫妻倆攜手並肩為改革默默付出著。

捨棄「小家」,投身「大家」。丈夫閆劍琦,原上海市普陀區稅務局第三稅務所科員,妻子周晨,原上海市普陀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科員。掛牌前夕,周晨的父親剛做完膝關節手術,三年級的女兒剛放暑假在家,這都讓夫妻兩人心生不忍,卻也依然在每一個需要加班的夜晚義無反顧地留到了最後。

犧牲小我無私奉獻

他們是平凡的稅務幹部,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他們是普通的你我他,卻在普通的工作中彰顯出紮實有力的作風。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豐功偉業,卻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助推改革工作砥礪前行。

改革期間,上海市閔行區稅務局信息科副主任花軍前後共完成夜晚、周末、節假日應急任務40多次,每次接到求助電話立刻出發,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他把激情傾注在工作上,把奉獻書寫在人生裡。          

重慶市梁平區稅務局人事機構組的張佳男,稅齡38年即將退休的她,義不容辭地當起了改革工作的實幹家,以「摸底工作」為突破口,牽頭清理完善黨建制度30餘項、人事檔案資料104卷,分門別類規範檔案管理,為機構合併後黨建制度整合、人事檔案清理打下堅實基礎。

攻堅克難勇於擔當

他們在困難面前總是第一個衝向前,勇挑重擔迎難而上;他們在改革之際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他們是稅務幹部的好幫手,是稅務系統的先鋒隊,是共產黨員的模範代表。

羅東兵是重慶市萬州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幹部,改革正逢7月大徵期,業務整合、系統升級、徵收高峰多重大山齊齊壓下,作為運維崗主要負責人,他常常是樓上樓下、機關大廳多頭奔波維護,納稅人、單位同事多方答疑解惑,這個「小老頭」,嘴上從不說「為納稅人服務」,卻一直在用初心和行動讓納稅人滿意。

重慶市九龍坡區稅務局財務管理科的賀慧婷則結合改革推進時間節點,及時進行業務對接,在對國地稅雙方財務制度規定進行逐項梳理的基礎上,研究起草新的財務管理制度辦法,牽頭組織資產清查工作,對全局資產進行全面摸排,做到底數清、資產明,堅決不留「糊塗帳」,為機構合併後財務管理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忠縣稅務局納稅服務協調小組臨時負責人方周明在辦稅服務廳的職工更衣室裡搭建起臨時辦公室,堅守在改革最前線,牽頭科學規劃辦稅服務廳綜合服務、發票管理、車輛購置稅3大類業務窗口,全部實現「一人一窗一機一Pos雙系統」辦稅模式,辦稅時間縮短30%,在這期間,他膽結石的老毛病犯了,常痛得汗流浹背。為了不耽誤工作,他每天清晨去醫院打點滴,白天就抱著一個巨大的中藥水杯穿梭於大廳。

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兩江新區稅務局信息科李德春為保障掛牌前後徵管業務和信息系統配置工作順利推進,他把近50頁的《國地稅合併核心徵管市、區縣級掛牌初始化工作操作說明》爛熟於心,經過反覆演練,帶領同事按時完成參數配置、模擬業務測試,以及正式環境中的業務驗證等工作。

在這場改革戰役面前,廣大稅務幹部以黨旗為引領,充分發揮了關鍵時刻衝在前、頂得上、打得贏的共產黨員本色。新時代稅務鐵軍正在以捨我其誰的擔當和勇攀高峰的韌勁,抒寫著壯美無悔的稅務人生!

相關焦點

  • 胡怡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
    6月15日,全國36個省級新稅務機構掛牌,標誌著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邁出階段性關鍵步伐。胡怡建、李萬甫等財稅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是順應時代要求的重大變革,有利於更好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蹄疾步穩
    原標題: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蹄疾步穩近日,由第三方機構開展的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滿意度綜合得分為84.82分,較2016年提升1.21分。此次滿意度調查是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後第一次全國範圍內的全面調查,也是對機構改革後納稅服務的檢測。
  • 「國地稅合併」經全國人大審議 | 大刀闊斧後稅收徵管應如何「精雕...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召開並聽取了國務委員王勇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據了解,2018年3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十三屆全國人大提交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該議案中明確提議:「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一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徵管等職責。
  • 535個市級新稅務局集中統一掛牌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圖片說明:國家稅務總局德州市稅務局揭牌7月5日,全國各市級國稅局、地稅局合併,535個市級新稅務局集中統一掛牌並對外履行職責,標誌著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順利向縱深推進。6月15日,全國各省級以及計劃單列市國稅局、地稅局合併且統一掛牌之後,目前根據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總體部署,改革進入「改好省局樹樣板」與「市縣推進全覆蓋」並行的階段。國家稅務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軍在山東省開展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工作調研,並與山東省副省長於國安共同為國家稅務總局德州市稅務局揭牌。
  • 兩會丨稅收徵管體制迎來重大改革 省級及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
    本報兩會特派記者 周遠徵 石英婧 北京報導1994年施行的分稅制,迎來了重大改革。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務委員王勇就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進行了說明。王勇說:我受國務院委託,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深化黨和國際機構改革方案》,就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向大會說明,請予審議。
  • 國地稅合併後首個納稅申報期順利度過:稅收徵管改革刷新辦稅體驗
    時隔24年後,原國地稅從分設到合併,改革總體推進情況如何?新稅務機構怎樣優化服務,改善納稅人辦稅體驗?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力,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本報記者赴江西、廣西等省份進行了實地調查。   今年6月,《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出爐,對改革的主要任務、實施步驟、保障措施以及抓好組織實施作出明確規定。   「改革任務繁雜而緊迫,關係財稅體制重大變革和國家稅收安全。」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說,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涉及國家與企業、中央與地方、國稅與地稅、徵稅與收費等各種利益關係調整,是一項力度大、涉及面廣、情況複雜的稅收徵管體制重大變革。
  • 縣鄉國稅地稅機構合併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第一場攻堅戰收官
    據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最新消息,7月20日,全國縣鄉國稅地稅機構正式合併,所有縣級和鄉鎮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標誌著全國省市縣鄉四級稅務機構分步合併和相應掛牌工作,經過36天的努力至此全部完成,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第一場攻堅戰圓滿收官,下步改革將向逐級制定和落實「三定」規定、逐級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職責劃轉等領域縱深推進
  • 甘肅慶城縣稅務局改革徵管體制 提升納稅人"滿意度"
    納稅人在前臺辦稅的便捷體驗,離不開後臺徵管科技體系的完善與升級。  為確保國家稅務總局慶城縣稅務局掛牌後「金三」系統運行穩定,保障第一個納稅申報期平穩過渡,慶城稅務從組織人員培訓到業務輔導,從強化各類徵管資源整合,到促進徵管部門、人員、設備優勢互補都進行了嚴密籌劃,借改革之力促進業務提質增效,順利實現原國稅、地稅「金三」系統數據的全面共享、全面整合。
  • 配合國地稅合併,稅務總局清理文件優化稅收徵管
    6月15日,31個省級政府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國稅和地稅正式合併並統一掛牌,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邁出階段性關鍵一步,7月底前,市、縣級稅務局將逐級分步完成集中辦公、新機構掛牌等改革事項,最終完成國地稅全面合併。
  • 國地稅合併成績單:「十三五」機構改革突出亮點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省級及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是最為複雜的一項,涉及國地稅幾萬機構、百萬人員以及十多億納稅人和繳費人。第一財經從稅務總局獲悉,國地稅改革完成後,省市縣鄉稅務機構數量大幅「瘦身」,其中廳級稅務局數量較合併前減少45個,省級、市級、縣級稅務局內設機構、事業單位和派出機構分別減少709個、5349個和2.49萬個,撤銷縣局稽查局3900多個。
  • 釋放國地稅合併的改革紅利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並提請大會審議,其中關於國稅地稅機構合併的內容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我國從1994年至今實行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在調動各級政府積極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幅度提高了稅收佔財政收入的比例和中央收入佔財政總收入的比例,為我國建立規範的分級財政管理體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國地稅合一:從「物理合併」到「化學反應」
    據悉,下一步國家稅務總局將進一步推進稅收徵管和信息系統的整合優化,由「物理反應」過渡到「化學反應」,建成一套制度體系、一套運行機制、一套崗責流程、一套信息系統的稅收徵管體系。  在「物理合併」的背後,「國稅地稅合併」稅收徵管體系改革路徑逐步清晰。
  • 縣級國地稅合併,24年國地稅分設成歷史,80多萬稅務幹部合二為一
    緊隨著省級和地市級國稅局、地稅局合併,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7月20日全國各縣級國稅局、地稅局正式合併掛牌並對外履行職責,這意味著分設了24年的國稅局和地稅局成為歷史,80多萬稅務幹部合二為一,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取得關鍵性進展。
  • 國地稅合併,到底是怎麼回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6月15日,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國地稅合併正式啟動,全國省級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從這一天起,省一級稅務機關不再分國稅與地稅,統一為國家稅務總局各地稅務局。自1994年實行分稅制後,分家24年的稅務機關重又合二為一。
  • 國地稅合併步驟明確
    而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方案正在設計中,以確保改革順利推出。  6月1日,在北京召開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座談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對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進行動員部署。他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在改革實施中不能講條件、不能搞變通、不能打折扣,確保改革圓滿完成。
  • 國地稅歸一!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正式掛牌
    國地稅歸一!  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聯合黨委書記、副局長胡金木,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第19聯絡(督導)組常務副組長、國家稅務總局駐廣州特派辦特派員韓月朝,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志英出席掛牌儀式。
  • 中國稅務報:國地稅機構合併,讓稅收工作和稅務部門更「強」
    中國稅務報:國地稅機構合併,讓稅收工作和稅務部門更「強」 今天,2018年6月15日,將被我們銘記。
  • 國地稅合併:從瘦身到強身
    回憶起自己在稅務系統幾十年的工作歷程,王有富動情地說:「如今的『一廳通辦』『一網辦理』,都是我們當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我要為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點讚、喝彩。」  這一天,像王有富這樣重返工作單位的老稅幹不在少數,他們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見證國稅地稅機構合併。
  • 國地稅合併時間是什麼時候?國稅和地稅為什麼要機構合併
    國稅和地稅為什麼要機構合併  前段時間,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徐樂江回答稱,今年國家機構改革將合併國地稅。根據報導稱,花垣縣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榮獲「文明示範窗口」稱號。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在政協分組討論時,回應委員問及國稅地稅能否合併時透露,今年國家機構改革的一個舉措就是合併國稅地稅。據了解,今年全國兩會全國工商聯提交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稅制改革》提案中,就提出國稅、地稅合併的建議。
  • 國務院機構改革︱國稅地稅由分設走向合併的改革邏輯
    地方國稅與地稅機構合併的改革將面對諸多現實難題的挑戰。圖為2016年11月28日,安徽省濉溪縣國稅部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進行「貼近式服務」。 東方IC 資料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的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徵管等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