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19日電 (王博雅)「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國家的稅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我參加工作時期步行上門入戶收稅,到如今的網際網路報稅,從過去的照章納稅,到現在的稅收優惠,四十年的變化體現的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談起稅制改革,慶城縣稅務局退休老稅幹張繼泰有著自己的感悟。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是一項利民、利稅、利企、利國的改革。2018年7月20日,慶城縣鄉(鎮)級新稅務機構同步掛牌;10月25日,全縣稅務機構「三定」暫行規定平穩落地,慶城稅務徵管體制改革穩步進入新階段。
如何帶好隊、收好稅、更好的服務於納稅人,慶城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崔志君認為,必須充分發揮黨建在徵管體制改革工作中的引領推動作用,把穩改革之舵,凝聚改革之魂,恪盡改革之責,守護改革之行,緊緊抓住黨建引領這條主線,以黨建帶隊建,以黨建穩人心,促進隊伍大融合,激發服務新合力。
改革是一場持續的考驗,改革伊始,慶城縣稅務局以黨建定標領航,在聯合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制定詳細的改革時間表、路線圖,設計科學合理的「三定」規定,在機構整合、人員契合、業務融合上拿出實實在在的措施,引導幹部職工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同步同拍,確保把改革推行到位,把改革成效顯現出來,尤其是掛牌前在四個綜合部門集中辦公、雙方隊伍的融合上,黨員幹部更是樹榜樣、做標兵,使每一步的改革都體現出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示範引領作用。
徵管體制改革難在一線、穩在基層。「我們是直面納稅人的基層一線黨員,就是慶城稅務的毛細血管、末梢神經,我們的使命就是要將改革的紅利及時輸送給納稅人。」慶城縣稅務局三十鋪稅務分局黨員王侃用行動踐行黨員承諾,在首個徵期給納稅人逐個做申報提醒,細緻地為納稅人答疑解惑。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不僅是「人」的完全整合,更是「事」的深度融合。納稅人在前臺辦稅的便捷體驗,離不開後臺徵管科技體系的完善與升級。
為確保國家稅務總局慶城縣稅務局掛牌後「金三」系統運行穩定,保障第一個納稅申報期平穩過渡,慶城稅務從組織人員培訓到業務輔導,從強化各類徵管資源整合,到促進徵管部門、人員、設備優勢互補都進行了嚴密籌劃,借改革之力促進業務提質增效,順利實現原國稅、地稅「金三」系統數據的全面共享、全面整合。
李明,慶城稅務信息中心一名普通的事業幹部。徵管體制改革的帷幕拉開之時,他顧不上襁褓中3個月的幼子,奮戰在信息技術的前沿,為新機構的成立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在國地稅「金三」系統融合和為新成立分局架設專網線路的關鍵時候,其父突患腦疾在西京醫院就醫,李明只有在周末才能陪護在父親的身邊。「徵管體制改革是當前的頭等大事,不能因為我的家事拖了全局工作的後腿。」看著兩個「金三」系統融合落地,當納稅人拿到標註有新稅務機構字樣的稅票時,他帶著疲倦的笑容如是說到。
「舍小我而利公、行大道而忘我」,在這場改革戰役面前,慶城縣稅務局全體幹部以黨旗為引領,以敢於擔當、敢打硬仗、敢於奉獻的堅強黨性,投身於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用責任書寫著壯美無悔的稅務人生。
新機構成立以來,慶城縣稅務局通過整合各類辦稅資源,簡併辦稅資料,優化辦稅服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更加公平、透明的稅收營商環境,稅收徵管體制改革改出「合」效應,廣大納稅人普遍感受辦稅「更快捷、更方便」。
對新稅務機構成立,甘肅眾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成祥深有感觸地說,「以前繳稅得到兩個部門來回跑,遇到辦稅高峰時我們簡直『望號興嘆』,國地稅合併後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對接的行政主體減少了,一個窗口就可以繳齊所有稅費,我們的工作量至少減少1/3。」
在徵管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的過程中,慶城縣稅務局在後臺業務整合的基礎上,對稅務網站、手機APP、稅企微信群等各類服務渠道進行優化整合,實現了信息互通、工作互聯、服務互融。
目前,電子稅務局不斷更新,不僅原國稅、地稅電子稅務局合二為一,在操作上更有了1+1>2的效應,例如網上申報不僅不用再分別登錄兩個網,甚至申報好增值稅後,附加稅費就能自動計算申報,無需納稅人再自行填寫。納稅人在電子稅務局和隴稅通的平均辦稅時間,縮減到34%以上,一般報繳業務5分鐘之內即可完成,納稅人線上辦稅體驗滿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