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老師?走進王老師的課堂,或許就可以明白

2020-09-09 魔猹娛樂

2004年秋,清晨的校園天空下著小雨,學生們撐著傘往教室走去,這裡是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的第一中學。教室裡高三7班的班主任王錦春正在給準高三學生們報名考試,他十分耐心地給學生家長們講解現在的高考現狀,盡心盡力地給學生校對身份信息,分析志願填報。

《高三》是由周浩執導,王錦春、張興旺等人為主人公的一部紀錄片。本片紀錄了中國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學一個高三畢業班的真實生活。本文選取紀錄片部分片段作為故事題材,加以闡述和分析,形成觀點、影評文。

1、

王錦春一直以來只接高三畢業班,2005屆高三7班只不過是他生命中許許多多高三畢業班中的其中一屆,但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這些學生中的重要性,因此,他一直苦口婆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知道,孩子只有通過讀書才能獲取豐富的知識,走出農村後更容易出人頭地。

新學年的開始照例是一場班會,王老師走進教室,這是他和學生們的第一次見面,剛接手這屆高三的他和學生們並不熟悉,但他還是盡力去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開學第一課上他總是要說的一段話就是鼓勵學生們要增強自信心。

王國維把人生描繪為三個境界,在這有兩個可以引用其中,第一個就是:「昨夜星空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望盡天涯路這是一個勵志的過程;第二個就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既然目標也有了,該是你付出行動的時候了。

高三一年大家都要有吃苦的能力,王老師還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學生,高三確實會很辛苦,但是比不了不讀書以後受的苦,一定要奮起直追。

班會課王錦春動員了學生們,用真實的話語鼓勵同學們,這快速地拉近了他和同學們的距離。

晚上,縣政府請高三老師們吃飯,領導們以酒表達對高三老師們過去的付出的感謝,還激勵老師們拿出精力再創新高;而另一頭,高三7班的一些男生們出去大排檔吃飯喝酒,他們覺得馬上就要高考了,以後就沒機會這樣吃喝玩樂了,這次算是為過去告別。

這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們內心也開始有想努力的勁,有的還把頭髮剃光,表示重新出發。

第二天早讀課時,其中一個學生鍾生明因為昨晚喝酒而曠課,王錦春立刻去宿舍叫醒他把他帶到班級,還有同學穿拖鞋來上課,王錦春也要點到為止批評一下,提醒他要注意細節。

王老師雖然在課上十分嚴厲,平時也常常批評學生,但他從來不把話說太重,以免損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在辦公室和學生們討論填報志願時,也是和藹可親。

時間過得很快,馬上就迎來了第一次的家長會,王錦春在講臺上從高考的環境講起,給學生家長們普及高考的重要性。

他說,現在大家都覺得大學很好考,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要想考上本科還是要吃苦耐勞的;

他還給家長們提出一些建議,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把孩子的升學問題當作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高三是一個轉折點,這對武平縣來說是很重要的,在當時武平縣沒有鐵路、經濟發展落後,只有考出去才能改變現狀;

王錦春還提醒家庭氛圍很重要,一定要和睦相處,尤其是對孩子,好不容易讀了一個多月回家,一定要讓孩子感到安心;

接著王錦春還單獨和家長討論每個學生的狀態,提醒家長要怎麼做。

家長會過後,同學們就進入了緊張的備考狀態,每天各個學科的老師都分秒必爭,盡全力給學生們講解重點和難點,而學生每天不停地做試卷和改正試卷,不斷適應著這反覆的生活。

2、

當然,班上也有同學不在狀態。

這天,王老師發現班上有兩個人沒來上課,這兩個人是鍾生明和陳斌,他們兩個學習成績差,一向愛調皮搗蛋。

王老師很是生氣,他氣衝衝地跑到宿舍將他們兩個叫醒,王錦春怒道:「考場上睡覺,現在又不起床,你是一點救都沒有,半期考後我叫你老爸下來,不要讀了……你太放肆了!根本就不像個農民的兒子。」

「你們是我教過的最差的學生,沒得救了。」王老師對這兩個人軟的硬的都試過了,就是沒有用,看到這兩個人到高三還這種狀態,他內心恨鐵不成鋼那種感覺積壓太久,他實在憋不住了,一直在對著兩人大罵口水。

除了這些調皮搗蛋的學生,一些學生都很乖巧認真。

其中有個女生家裡都是農民,父母靠種地為生,自己憑能力考上了一中,「以後一定要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她說這話的時候滿臉寫著真誠和自信;還有一個家境比較好的學生,她的媽媽說:「無論如何,只要孩子有出息,自己付出多少都沒有關係。」

王老師越來越忙碌,他每天忙著給成績不好的學生講解問題,也忙著給好學生們加油打氣,總覺得他們還是少拿了一分。

半期考時,王老師的班級考得不太理想,在辦公室裡,其他班的老師都在互相詢問班級成績,這讓王老師心裡不太好受,但他沒有責備學生,反而還把那些退步的學生叫出來細心疏導,詢問學生的問題並幫助他們解決,這讓班上的學生們漸漸放下防備。

王老師為了更加激發學生們的讀書動力,他藉此次半期考的成績說:「自己帶了這個班級,成績卻比之前還差!」於是便主動向校長提出引咎辭職。

王老師認為,這是由於自己的無能才導致這種結果,別的班本來也很亂,經過這短短的幾十天,成績就比自己班好,其他班的老師還時常在他面前炫耀。

如果想讓自己揚眉吐氣繼續帶這個班級,下次就要考出好成績。

為了更加鼓舞同學們,王錦春還特地召開一次班會,所有的桌子圍在一起,王老師慷慨激昂地念著自己連夜寫的稿子。

他清楚地知道,這種鬥志在學生們的心中是多麼重要,以永不言敗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甜的意念,頑強拼搏!讓武平一中2005屆高三7班成為「頑強拼搏,後來居上」的代名詞。

話音剛落,全班鼓起了熱烈的掌聲,接著王老師放了一首齊秦的歌《北方的狼》,讓同學們一起唱。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垠的曠野中,悽厲的北風吹過,漫漫的黃沙掠過。」——齊秦《北方的狼》

在充滿希望的歌聲中,同學們漸漸滿懷鬥志。

班會課結束後,一切又回到了三點一線的生活中,早讀課詩書聲朗朗,大家都鬥志昂揚,可是,王老師還是看到了趴在桌上的張興旺。

王老師把張興旺叫到辦公室,原來張興旺喝醉了,他躺在椅子上一臉絕望。

說到這個孩子,他的家庭情況很複雜,父親兩年前去世了,母親還改了嫁,這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創傷,也讓他的家庭變得更加雪上加霜。

正值高考備戰期,張興旺充滿壓力,常常以酒消愁,一旁的王老師細心安慰他,他假裝生氣道:「你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非常失望,我跟你說,你怎麼那麼軟弱,不像個男人,你不是我眼中的張興旺。」

張興旺聽了捂著眼睛大哭。

看著他這樣,王老師心裡也為他感到難過,他用心地鼓勵、鏗鏘有力地說:「你要比任何人都要堅強,你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我是你這種家境,我肯定像《北方的狼》裡面說的那樣,咬著冷冷的牙報以兩聲長嘯!

張興旺漸漸平靜下來,王老師叫來兩個學生把他送回了家,這邊事情剛處理完,宿舍那邊又出事了。

原來,那兩個調皮搗蛋的學生鍾生明和陳斌晚上偷偷翻牆出去上網,早上的英語測試也沒來。

王老師知道之前對他們說的話都不奏效,卻也還是不放棄他們,把他們叫出來說:「不為自己讀書,那為我讀讀書,好不好?一周就上一次網好不好?」

他們答應了。

3、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下學期了,此時的大家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每個人再也不像上學期那樣浮躁,大家都已經進入了狀態,食堂也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校長還主持了開學的高三學生家長會,由於孩子都是長期住校,所以平時家長們還會時不時來給學生送自己燉的湯。

時光飛逝,轉眼間離高考不到兩個月了,所有的同學都進入到了緊張的衝刺階段,可是班上卻出現了早戀的現象。

他們是王越和林清,看著他們在學校裡若無旁人卿卿我我、摟摟抱抱,成雙成對還手牽著手地走著,王老師為了讓他們收心把兩人叫到辦公室;王老師本不該幹涉感情,但他們一定要注意分寸,接著他用「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告訴他們要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不要到最後才後悔。

他們早戀呈現出來的狀態對於同學們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但王老師決不允許,太影響校風,何況還是有節目組來學校拍攝紀錄片,王老師見到一次便「棒打鴛鴦」一次,王越和林清收斂了很多,但還是偷偷摸摸地摟摟抱抱,也只能偷偷摸摸了。

王老師嚴打早戀是對的。

剛勸解完早戀這兩人,前面那兩個翻牆出去上網的學生鍾生明和陳斌又被教務處抓了。

王老師一邊生氣地訓斥這兩人,一邊在教務處那裡替兩人說話,可是迷戀上網的鐘生明卻在開會時對老師們出言不遜,他只得落得個警告處分了。

就這樣,王老師為這兩個「網癮少年」在網吧和教務處兜兜轉轉。

離高考就剩十幾天了,而張興旺這邊又出問題了,他給王老師留了一封信,說自己不想讀了,本身家裡也沒父母,準備到廈門打工。

王老師看了立馬跑去火車站,沒找到人,費了一番功夫,終於在街上一家餐飲店找到了張興旺,他問張興旺是不是真的不想讀了,張興旺認為讀書沒意思,家裡又窮,打工算了。

走出餐飲店,兩人在街邊談話,王老師勸導他再堅持這十幾天,不管以後選擇幹嘛也一定等高考完了再說,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終於,在聽了王老師半天的勸導後,他決定再堅持下去。

高考這天,進入考場前,王老師和每位同學握手,他不再像往日那樣鼓勵同學們,而是告訴同學們要放平心態,不要太把高考當回事,他小心翼翼地平復同學們緊張的心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考試結束的鐘聲敲響了,2005屆高三7班的高考也拉下了帷幕,王老師給每位出來的同學分發畢業照,心中是說不盡的喜悅。

隨後,大家都各奔東西了。

王老師這邊又開始了新一屆的高三,他繼續完成著自己的任務。

總結

曾經的很多人就是這樣,在十幾年的跋山涉水中走到了高考這個分水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有得意的時候、有失望的時候、有悲苦交加的時候,也有重新振作的時候,相信每個人的學習生涯中都有這麼一群始終鼓勵著想要放棄的你的老師;

他們會說:「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學生!」

他們不辭辛苦,有時候甚至比你自己更想讓你成功,他們平凡而偉大、是值得尊敬的,就像片中的王錦春一樣,對於「沒得救」的學生來說、對於「你們是我教過的最差的學生」來說,他還是像放牛一樣的整天跟著他們跑,「咬著冷冷的牙報以兩聲長嘯」!

點讚、收藏、評論、轉發,別吝嗇你的關注,感激不盡!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走進聾啞學校課堂:特殊的老師,特殊的愛(圖)
    走進聾啞學校課堂:特殊的老師,特殊的愛(圖) 原標題:   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記者 張尼)教學溝通要藉助手語甚至所有能想到的肢體語言,普通孩子學一遍就會的內容要教三五遍甚至更多……在普通人看來,這一定是非常讓人抓狂的過程
  • 李鎮西:王老師和吳老師
    我當然也沒有特意準備給他們聽的課,自然就按我本來的想法上課。說實話,他們推門進來的一瞬間,我心裡有過一絲緊張,但很快就放鬆了,我告誡自己,反正是隨堂聽課,就算對我的課不滿意,也不可能扣我獎金,怕什麼!真沒想到,課後兩位老師對我的評價非常高,王老師說我的課「非常有新意」,「真正把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還向校長問我的情況。
  • 遇見好老師:「腦王之王」楊易,不一樣的數學老師
    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名90後小學數學老師,大家熟知他是因為一檔節目《最強大腦》,2018年抱著去看看心中偶像的心態,他和同事們臨時起意去參加了節目,沒想到一路過關,不但最後代表中國戰隊出戰,還贏了一個「全球腦王」的獎盃回來。時隔兩年,在第七季《最強大腦》腦王爭霸賽中,他又捧起「腦王之王」的獎盃,被大家稱為 「腦王」中的「腦王」。
  • 人工智慧走進課堂,絕非意味著老師教育權的讓渡
    老師則在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和情感層次需求方面,不可替代。未來人工智慧和真人教師更傾向於「分工協作」的關係,所以,人工智慧走進課堂,絕非意味著老師教育權的讓渡。人工智慧將成為老師最得力的助手當成百上千次的重複性基礎講解消磨掉老師的授課激情怎麼辦?當複雜的知識點不能形象直觀表達,讓每個孩子理解怎麼辦?當孩子們想把自己的作品快速可視化呈現怎麼辦?
  • 教師節老師或許不需要禮物和祝福,但不能沒有理解和支持:這些老師的故事值得一看……
    三年級的學生可以開始學軟筆書法,這兩天,陳迅已陸續在給學生普及軟筆書法的相關知識點,諸如毛筆上的毛是哪種動物身上的毛製成的等等,「通過趣味問答,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從軟筆書法切入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我比較喜歡元代趙孟頫的楷體,不光是軟筆,日常硬筆書寫時,也會模仿他的行楷。」
  • 【師說】劍橋Zoe老師:「終身學習」理念踐行者,課堂互動王
    「發音漂亮,行走的磁帶」「遊戲教學,課堂互動王」「滿盾收割機」「人生贏家,家裡有6隻貓!」,在她的課堂上,沒有一個學生可以閒下來。其次是單詞拼寫的問題,在每次記憶單詞的時候要去剖析,每個單詞怎麼發音,每個字母怎麼發音,這樣長期積累下來,單詞拼寫就會非常的強。
  • 一起走進Cindy老師
    一起走進Cindy老師今日的教師風採,小編會給大家介紹哪位優秀的老師呢?請大家拭目以待。噔噔,她就是我們的Cindy老師。小編想,看到這裡,肯定有很多小朋友就開始有疑問了:是教過我的Cindy老師嗎?是我剛進LILY時教我的Cindy老師嗎?是她嗎?好了,我統一回復一下,是的,是的,她就是你們的Cindy老師。Cindy老師在LILY任教已經有6年有餘,很多LILY的學生都是Cindy老師的學生。那我們今天一起走進Cindy老師,來更好地了解我們都認識的Cindy老師。
  • 王老師,謝謝您!
    二十五年間,他一直堅守初心,「老師要對每名來到課堂的學生負責任,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督促他們成長。」這是王老師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在課堂中,王老師奉行「邊講邊做」的授課方式,一直堅持詳細講、耐心做,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消化所講的知識,在講的知識中總結做的經驗。
  • 優邦學師說之王寶老師丨快pick這位寶藏老師
    王老師說:成年人的思維方式、關注的問題點,跟孩子是不一樣的。我喜歡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不管是對於數學題本身,還是在「學習」這個過程中,我都習慣於設身處地去想,孩子們會怎麼想怎麼做,他們會遇到哪些問題。
  • 有溫度的詩詞講讀——走進劉磊老師的詩意課堂
    這就是劉磊老師,想要形容她,總得串聯起一系列場景,調動起各色意象,否則是很難讓每個人滿意的。但有一點是學生們的共識——劉磊老師有一種「磁力」,能夠吸引各色人等,來到她的課堂,圍聚在她身邊,跟著她走進古典詩詞那靈動的情境。的確,劉磊老師的詩詞品讀課是「靈動」的。這種「靈動」擺脫了掌故知識講解這一傳統思路,卻又不是脫口秀化的。
  • 這個學校戒尺進了課堂,老師,你怎麼看?
    我們在現實課堂中已經很難看到戒尺,很多時候,戒尺的存在只是教師「懲戒權」的一個物質載體。這一次達州大竹縣第二小學的「戒尺進入課堂」活動,引發了老師、家長以及廣大網友關於教師懲戒權的討論。「班主任老師雙手捧著一把戒尺,緩緩走進教室,全班學生見到戒尺後集體起立,自覺向這把戒尺行拱手禮。
  • 大學課堂!老師:不聽課可以,但逃課不可以
    其中有一條那就是我們的大學課堂,足矣體現這一點。對於很多高校來說,大學課堂在很大意義上學生都是不聽課的,但是必須去上課這就是一種自由。說起大學課堂,不禁令我想起我老師經常和我恩所的一句話:不聽課可以,但是逃課不可以。
  • 這個學校戒尺進了課堂,老師,你怎麼看?| 特別關注
    3月13日,達州市大竹縣第二小學校啟動了「戒尺進入課堂」活動,全校36個班級每個班都配備了一把「戒尺」。「戒尺」作為教具,似乎只存在影視劇當中,在現實課堂上,是極少看到戒尺。很多時候,戒尺的存在是教師「懲戒權」的一個物質載體。這一次,在達州大竹縣第二小學,戒尺走進了課堂,再次引發了老師、家長以及廣大網友關於教師懲戒權的討論。
  • 大學老師|是什麼讓他的課堂,座無虛席
    你理想中的大學課堂是什麼樣的?或許心中還遺留曾經的陰影枯燥乏味,照本宣科內容不夠生動,應付式的希望大學不要再重演而我們要說的這所大學又將會是怎麼樣的呢?是你理想中的大學嗎?今天讓我們帶著上面兩個問題,走進深圳大學的自考課堂讓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一番
  • 懷念王老師
    我的小學老師王炳德因為癌症走了。那天我去探視的時候,他已昏迷。癌症將他折磨的變形脫相,幾乎認不出來了。那一米六多一點的個頭只剩下不足六十斤。我沒能忍住自己的眼淚。我是小學五年級時因搬家轉到這個班的。不足一年的光陰裡,班主任王老師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1我喜歡看書。可那個年代根本沒有多餘的書可看,只好到書店租書看。書店每本書收押金兩元,每天租金2分。
  • ——阿福老師帶你走進別樣語文課堂
    ……這些,都是你跨入高中時第一節語文課上,阿福老師要跟大家囉嗦的。這既是高中階段夯實基礎的第一步,也是人生路上重要的一課!來吧,我們上課!課堂上,你要主動回答,我們要重拾小學時期爭搶回答的那股勁。以前的你,或許內向,或許靦腆,但阿福會告訴你,「你不要一直都成為人家的背景,老是聽人發表意見,你也要發表一下你的看法啊!」
  • 「王老師」的學生們都很可憐
    那麼,或許有孩子告訴過家長吧?我不揣冒昧的揣測:可能。只是,孩子和家長「不敢」或「不願」說,或者事不關己,怕「王老師」的唾沫星子濺到自己身上吧。 「王老師」之於孩子們,是班主任,是手裡攥著幾十個學生前途命運的人,哪個人敢「吭」一聲!
  • 暖心數學課|走進林麗華老師的課堂內外!
    林老師始終覺得:只有備好課,才能講好課!上直播課時,林老師都會提前進入騰訊課堂等候她的學生,準時開始每天的直播課講授。直播課後林老師會隨時在班級QQ群裡進行答疑輔導工作,耐心細緻地回答每位學生的問題,有時是語音解答,有時是文字描述,有時是圖文並茂的講解……每天晚上21:30後她還要認真批改每位學生提交的作業,並記錄下學生集中的錯題,進行二次備課,調整第二天的直播內容和課件。
  • 身為教師,你得明白自己的站位
    這是有一點尷尬,我也是代課老師,怎麼就沒有人想到我呢?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心理。但是,這位王老師卻當場就失控了,緊接著就做出了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或許王老師認為自己帶這個班的時間長,理應受到更多的尊重。
  • 「起立,老師好!」 問候重返遼大課堂
    「起立,老師好!」課堂上,這種起立問好的形式,人們首先會想到中小學,而與大學課堂無關。5月12日,在遼寧大學文學院的課堂上,「起立,老師好!」「同學們,請坐!」的師生互相問好形式,又回到了大學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