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中足字旁和言字旁寫法類似,確切的說是足字旁的草法就是簡化字的言字旁!那麼在實際當中怎麼區分呢?
這個問題非常具有代表性,確實有很多朋友會有這方面的困惑。如何區分呢?「麓風軒」教你有三種有效的辦法,下面以「蹄」字和「諦」字為例,略說如下:
一、第一種:行草書中,足字旁和言字旁是有嚴格區分的,這個從字形上容易判斷,如圖:
1、「蹄」字
2、「諦」字
二、第二種:標準草書之中,足字旁上面是帶點的,而言字旁是不帶點的,正是王羲之草決歌裡說的「空挑卻是言」(請記住這一句口訣),如圖:
1、「蹄」字
2、「諦」字
三、第三種:根據上下文的文意來判斷,這個也是一種有效方法
比如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不管「蹄」字寫得如何與「諦」相似,還是可以根據上下文意準確辨認出來的。又如,「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白居易《霓裳羽衣歌》),不管草法如何還是能根據文意辨認「諦聽」二字的。
只要掌握了以上三種方法,分辨起來就是不難。各位大神覺得呢?歡迎留言與麓風軒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