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發明人獲譽「當代發明家」—新聞—科學網

2020-12-13 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唐婷)帶領團隊構建中國黃牛全基因組遺傳變異資料庫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昝林森、從事水處理技術研究的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愛傑……24日,18位在發明事業中取得不凡成績的發明人被中國發明協會授予「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第十二屆中國發明家論壇暨第十屆發明創業獎頒獎典禮當天上午在北京舉行。

中國發明協會理事長潘雲鶴院士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了一批在全世界有影響的重大發明成果,正走在邁向發明強國的大道上。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2020年6月「中國當代發明家」重磅來襲!
    《中國當代發明家》是央視聯合多家海內外媒體聯合推出的一檔全新的科普節目,旨在解讀,中醫藥人的中國智慧,尋找,當代傳統中醫藥史上的重大發明,它貼近生活、貼近百姓,通過展示發明人的新發明、新創意,將科學知識趣味化、形象化,讓觀眾熱愛發明,享受創新的樂趣。
  • 第十四屆中國發明家論壇舉行 15人被授予「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
    人民網北京7月30日電(記者林露)第十四屆中國發明家論壇暨第十一屆發明創業獎·人物獎頒獎典禮29日在京舉行。活動由中國發明協會、科技日報社等單位共同主辦,700多位發明創新工作者出席。
  • 蘇州再添一位「當代發明家」,全國僅15位!
    今天,看蘇州記者從蘇州大學獲悉,該校研究員陳林森最近獲得中國發明協會頒發的第十一屆「發明創業獎人物獎」特等獎並被授予「當代發明家」稱號,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共15名創新領軍人物獲此榮譽!據悉,為推動全國群眾發明創造活動,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發明創新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中國發明協會舉辦」發明創業獎人物獎「評選活動,並已成功舉辦十一屆。
  • 中國當代發明家創新事跡感動「山城」
    新華網重慶7月12日電(記者 崔靜)中國當代發明家創新事跡巡迴報告活動12日在重慶舉行,發明家不畏艱難、矢志創新的精神,讓近千名聆聽報告會的「山城」人民為之動容。3位發明家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立足本職、勇於創新、不畏艱辛、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跡,引起現場聽眾的強烈反響。
  • 魯南製藥張貴民榮獲「發明創業獎人物獎」及「當代發明家」稱號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0日訊7月29日,第十四屆「中國發明家論壇」暨第十一屆「發明創業獎·人物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魯南製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貴民獲得第十一屆「發明創業獎人物獎」,同時被授予「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並受大會組委會邀請代表本次「發明創業獎·人物獎」獲獎代表作《創新引領 服務推動 共創新美好生活》現場發言。
  • 中國科學家獲2020年度「洪堡研究獎」—新聞—科學網
    要求候選人必須是在其研究領域做出過原創性理論、重大發現或發明,對該領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科學家。是該基金會所頒贈給外國學者的最高榮譽,旨在表彰獲獎者的終身學術成就,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 據介紹,俞飈長期專注於糖的化學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
  • 中科院金屬所唐雲龍獲中國青年科技獎—新聞—科學網
    10月18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召開。會上舉行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 國外民間發明人獲成熟機制扶持 八成專利能轉化
    國外民間發明人  為啥不窮?  成熟扶持機制 避免智力浪費  「民間專利轉化難,每年還需繳納專利費,一些民間發明人會因經濟困難,放棄自己的專利。他們對待每一項發明或者專利成果,都會十分珍惜,發明人也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在日本,發明人不會分為職務發明還是非職務發明,專利權最初都屬於個人。發明人所在的企業,擁有優先使用權,發明人也可以與企業共同分享新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如果所在企業不購買,專利則會在公開的智慧財產權交易所進行交易。每年,日本還設有「發明節」,發明人可與政府面對面,政府會一一滿足發明人的要求。
  • 南開大學校友當選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美國東部時間12月8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今年共有175位學術發明人當選,其中有20位華人學者當選,南開大學校友程建軍便是其中之一。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簡稱NAI)成立於2000年,是由美國及國際大學、政府及非牟利研究機構組成的非牟利會員組織,擁有超過4000名個人發明家會員,分布在全球超過250所機構。
  • 長沙市第二屆「我最喜歡的民間發明」評選啟動 草根發明家等你來
    華聲在線8月2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文耀)8月25日,長沙市天心區長坡社區,長郡天心實驗中學王競涵小姑娘鑽進了用塑料薄膜製作的壓縮可攜式消毒器中,向大家推薦自己最新發明的新冠病毒全身消毒「神器」;而長沙著名農民發明家、7旬高齡的球爹則帶來了為孫兒製作的各款育兒秘器,讓前來參加長沙第二屆
  • 東華大學舉行「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新聞—科學網
    12月22日,在東華大學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辦的「海派時尚歷史與創新」系列活動讓人大飽眼福,30餘件近代服裝和70餘件當代作品集體亮相,靜態展、沙龍秀、研討會都散發著海派時尚的魅力。 海派時尚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本次展覽通過歷史與創新的對照,突出新舊變化,讓觀眾直觀地體悟海派時尚「古」與「今」的傳承發展與變遷。
  • 浙江中職學生小發明展洽會 一個小發明可能值幾十萬
    在學校招聘會上,出現四五家企業搶一個學生,是常有的事。  浙江信息工程學校校長黃桂眾自豪地告訴記者,在大學生面臨就業難時,「我們有實際研發經驗的應屆高三生就業,企業開出的起薪都在5000元以上;同學想當老師的,甚至比大學畢業生應聘都方便,因為各地職校都搶著來挖他們去當實訓老師。」
  • 上海交通大學「大零號灣」科技園高質量發展—新聞—科學網
    大學科技園作為高校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形式,如何創新組織管理,形成協同創新的新格局?大學科技園的示範—「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在建設發展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 記者了解到,「大零號灣」布局四大主導高科技產業,涵蓋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海洋裝備、新材料領域,建設全球科研創新區、新興產業引領區、現代商業與文創教育服務區、高品質國際生活社區4個功能區,打造「零號灣」「創想600」「中法創新園」等標杆性的雙創空間品牌。
  • 張益唐獲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新聞—科學網
    MacArthur Foundation)近日宣布,將2014年度的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授予21位獲獎者,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因在孿生素數猜想方面的突出貢獻獲獎。另外20位獲獎者包括科學家、律師、作曲家、詩人、歷史學家等,每人將在未來5年獲得62.5萬美元的資助,且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 —新聞—科學網
    《柳葉刀》雜誌也於2月18日發表文章,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著名科研單位的27位病毒學家、流行病學家聯合發表聲明反對陰謀論,全力支持奮戰在疫情一線的我國科技工作者。我們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逐步清晰了。
  • 「CUSPEA之家」論壇首次開講—新聞—科學網
    院士在線暢聊 共探科技前沿
  • 【教育視線】英雄出少年:八位還是高中生的發明家【晶晶讀中英文故事】
    來認識一下這八位未來的愛迪生。每一年,除了預備舞會逛街這些事情之外,幾千個高中生在實驗室、地下室和教室裡忙碌著,為那些存在已久的問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我們尋遍全國,尋找其中佼佼者,選定的八位十幾歲的天才讓託馬斯·愛迪生看上去都有點大器晚成(他的第一項專利發明直到成熟的21歲才出現)。 比如18歲的菲利普·施特萊奇。
  • 新型現場快速檢測試劑盒獲科技部優先支持—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分子醫學研究院譚蔚泓院士和楊朝勇教授團隊與湖南大學蔣健暉教授等團隊合作發明了一種可攜式的現場快速分子診斷新技術,突破了核酸快提
  • 2017「創新中國」首都科普發明音樂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科普發明音樂會以發明創新樂器為主要表演載體,以歌舞琴詩的藝術形式呈現發明創新的奇妙,展示發明創新與藝術相結合的無窮魅力。科普發明音樂會吸引了眾多人士的參與。 據介紹,為提高全民的創新積極性,釋放國人蘊藏的巨大創新力,讓創新成果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搭建一個宣傳展現創新成果的新型舞臺,自2015年起,由北京市科委立項支持了科普發明音樂會。
  • 「發明家」武長順:靠專利牟利 堪比王立軍
    公開資料顯示,武長順受聘於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南開大學等18所高等院校、研究中心,擔任兼職教授和研究員,撰寫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專業論著10餘部。  2013年初,武長順取得正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  武長順還是一個「發明家」。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檢索結果顯示,武長順發明及領銜發明了35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