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電影行業一直是收大家詬病最多的行業,爛片、演員爛演技等問題一直存在於中國的電影行業之中。但是中國的目前影視發展就是這樣的畸形狀態,大家不再看重演技,只關注自己喜歡的所謂「流量明星」,演技毫無出彩之處卻拿著上千萬的片酬。那些真正出彩的演員們卻因為外形條件沒戲演?
電影票補取消,電影市場迎來新一輪「洗牌」
就在2018年國慶前期,已經有不少風聲傳出:國家即將取消票補!取消票補的消息幾乎佔領了電影人的朋友圈。儘管文件還未正式下達,但是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卻沒有多少人質疑。中國的電影行業的確需要作出改變了。作為票房爭奪戰中的「關鍵因素」,票補被禁止,對於以後的中國電影廝殺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從2014年有了票補之後,我國的電影本就參差不齊,從2014年以後就更加變本加厲。現在這個殺手鐧即將被取消,中國電影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政策的變動不僅僅只有票補退場。9月18日,中國電影協會下發《關於電影票「退改籤」規定的通知》,電影票將全面支持「退改籤」,其變動也將對電影市場產生影響。新政下的電影市場,即將迎來一輪大考。
票補成為「爛片」的生長搖籃
中國的電影市場一直就是良莠不齊的堅定代表,不管是什麼電影都往電影院放,憑著幾個流量小生、國家的票補政策賺的是「盆滿缽滿」。一部電影賺的錢是普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貓眼電影一直是票補發放的首家企業,在2019年初,貓眼電影發布了一組數據,數據上顯示了貓眼電影2018年營收總額達到了37.55億元,但是同比2017年增長了47%,接近一半的漲幅。其中主營業務票務服務仍然保持了高增長增速達到了53%!
最重要的是,今年的春節檔是沒有票補這一項支出的,也就是貓眼電影第一年在沒有票補的情況下依然盈利了47%。今年春節檔最著名的就是《流浪地球》的成功了,沒有低價票但是在上映26天的時候票房累計已經達到了40億元!要知道這是在沒有低價票的情況下,國人還是願意花幾十塊錢去影院觀看,說明我國的電影質量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對於那些「爛片」,我相信在沒有了票補之後,沒有多少人還會花幾十塊錢去觀看了。
取消票補是貓眼全產業鏈的布局拐點
取消票補,將會成為行業發展的拐點,亦是貓眼全產業鏈布局提速的機會。於春節期間上市的貓眼,在上市接近兩個月後終迎來了首份業績。這也是票補取消之後的貓眼首次業績報告。對於這份業績報告,貓眼顯然是很欣慰的,說明中國的電影市場還是很有潛力的,不用他們再去「幫扶」也能闖出一片天地。本來每年的票補項目就是貓眼娛樂的主要支出項目之一。自從貓眼取消票補之後,等於是一項大支出沒有了。專業人士預計貓眼的營銷費用佔營收比例預期能從2018年的53%,降至2020年約29%左右。
電影院的「結束」還是「新生」?
很多人都覺得本來就不應該有票補,電影本來是市場化運作的產物,怎麼能進行票補呢,好的電影從來不差票房,劣質電影票補也沒用,所以還電影的文化市場本來面目,不會出現關停潮。當然影院在選擇電影題材和時間服務等要適合觀眾的需要。票補的取消無疑是在幫助電影行業「瘦身減水分」,但是有人也覺得電影票那麼貴,以後誰會去看?這就是根本原因了,為什麼國外的大片一在中國上映不管多少錢大家都爭先恐後的去看,從來不在乎價格多少?
在小編看來這就是以後中國電影發展的目標,不管價格,只看電影品質!短期來看,票補退場後電影票價的上漲不可逆;但從長期來看,口碑決定排片,排片決定票房,以後的電影或將是擺脫行業注水,迎來良性競爭的良好開端!
對於中國的電影一直是口碑與質量不匹配,票房與價格不符。現在的中國電影行業正在慢慢改變,你看好中國電影麼,歡迎下方評論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