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大辯論:腳尖朝前?還是向外轉?

2021-02-07 體能網

關於深蹲動作,存在一個大辯論:腳尖應該要朝前呢?還是向外轉一個角度?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答案是兩者皆是。讓我來解釋。

這個論點很簡單,我認為我們應該擁有腳尖相對朝前的徒手深蹲能力。我們使用腳尖朝前的深蹲動作來檢測動作中弱的環節,以便於我們去強化改善它。若您沒辦法腳尖朝前的方式來進行徒手深蹲,很有可能您需要去改善一些事情(腳踝活動度、髖關節活動度、胸椎活動度、骨盆控制、核心控制等)。話雖這麼說,但總會有人因為不正常的身體結構原因,而導致根本無法進到深蹲的姿勢,有些人就是遺傳的關係。不過,大多數的運動員應該都能夠全蹲(大腿後側貼小腿)。


徒手深蹲是其它運動動作的基礎,例如:跳躍、落地,許多膝蓋傷害的發生是因為落地時腳尖朝外以及夾膝(旋轉),比方說:ACL撕裂。我的目標是讓運動員在落地及跳躍時擁有良好的力學結構,因此減少運動受傷的發生。


在訓練上,當您在進行槓鈴深蹲時,為了獲得最佳的表現,我建議您把腳尖外旋,這些輕微的變化讓深蹲動作更接近動作專項性。這樣不僅提供我們稍寬的基底,同時讓我們骨盆控制及活動度發揮的更完美。這就是為什麼一些運動員在腳尖往外轉時,深蹲可以蹲的更深的原因,髖關節外旋通常會達到更深的活動範圍。


當髖關節外旋時,腿部內側的髖內收肌群會被拉長,讓髖關節的肌肉處於一個更好的發力位置。這意味著,當您腳尖外轉來進行深蹲時,髖內收肌群徵招的程度更大,而特別是髖內收大肌已被證實有助於髖關節的伸展動作。來自於髖內收肌群的幫助愈多,這意味身體能夠更強壯、更有效率的來進行槓鈴深蹲。


腳尖朝外,只改變髖內收肌群的活化程度,臀肌及股四頭肌並無更大程度的活化。研究已經證實,腳尖外轉超過30度較沒有效率的。出於這個原因,您應該在進行槓鈴深蹲時,腳尖外轉的角度在10~30度之間,找出一個讓身體處於最為舒服的位置。記住,您我深蹲姿勢不會一模一樣的。


以上是一種觀點,但是否檢測動作歸檢測動作,訓練動作歸訓練動作,兩者應該不一樣呢?看看下面這篇深蹲時,腳掌朝前或外轉?,主要的概念是:戰鬥姿勢成為日常的姿勢,也要讓日常姿勢在戰鬥時能發揮功效。,不管是在腳尖及步距上。


做深蹲時,腳掌應該要儘可能地朝前或是向外轉10~30度呢? 如果你看過Becoming a Supple Leopard這本書,就會知道,腳掌朝前,也稱中立腳掌位置,才能夠產生最大轉矩。不過多年來,教練卻是指導運動員深蹲時腳掌往外轉,這種方式,會在髖關節中製造一些活動空間,讓運動員膝蓋更加往外,可以較輕鬆的蹲到底。但教練和運動員並沒有了解到,我們還可以透過外旋的方式在髖關節中製造出空間:「feet straight(parallel), screwing your feet into the ground, and shoving your knees out.」 雖然這需要更多的活動度,但轉矩卻能最大化,同時股骨頭的活動不會被限制。



不過,多數人的關節活動範圍,沒有辦法做到全深蹲。他們或許可以透過腳掌向外轉來完成全深蹲,但這個偷呷步是要付出代價的。除了降低產生轉矩的能力,這動作還會影響到其他活動,讓身體無法正常運作。我們暫且把腳掌向外的姿勢稱為鴨子步,如果你以鴨子步的方式深蹲,就會以鴨子步的方式站立、走路、跳躍、落地、切換方向等。這個動作模式會深植大腦中,增加你受傷的風險。也許現在看來沒什麼問題,但這對身體而言是顆未爆彈,總有炸開的風險。一旦問題出現,就更難修正動作了。


兩腳掌越平行,姿勢會越穩定。你可以把腳稍微向外轉,這樣還是能產生一些轉矩。在低負荷(低負重)進行動作時,你會認為不能產生轉矩是小事。但負荷(負重)或代謝需求增加時,不能產生轉矩將會危害生物力學結構。 另外,深蹲時要站多寬呢?如果是使用深蹲來改善健康及運動表現,你的姿勢 要能讓關節進行全活動,讓你發現問題並轉移訓練效果到其它運動動作。 對於大部份的人,就站得比肩膀寬一些即可(通用型的步距)。記住讓戰鬥姿勢成為日常的姿勢,也要讓日常姿勢在戰鬥時能發揮功效。 我們可以選擇通用型的步距來進行多數的練習,有時加入其它步距,來增加身體的刺激。

歡迎關注體能網微信公眾號:tinengwang_com 


輸入關鍵詞獲取相關文章


內容支持體能網:www.tinengwang.com  




相關焦點

  • 譯文|深蹲時腳尖應該朝前,還是多向外轉?
    關於深蹲動作,存在一個爭議:腳尖應該要朝前呢?還是向外轉一個角度?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答案是兩者都要。讓我來解釋。
  • 深蹲,腳間距多少?腳尖朝向哪?
    深蹲,你最熟悉也最好的全身訓練動作之一,除了能超強練腿翹臀,還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全身燃脂和身體健康。所以從深蹲常見的錯誤點、到徒手深蹲的正確入門姿勢、再到負重深蹲怎麼做……我們已經介紹過很多了!不過,關於深蹲,大家還是有各種疑惑……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深蹲過程中,膝蓋和腳到底怎麼放?
  • 快樂擁抱深蹲!深蹲時要注意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嗎?深蹲問題大匯總
    做負重深蹲時,身體為了保持前後平衡,臀部會不自主推以制衡身體前方的啞鈴重量,臀後推的外觀就是翹臀,而且腰肌臀之間有明顯凹陷,骨盆底部施力的翹臀是用犧牲骨盆正常位置所造成的;骨盆被迫前傾進而牽連腰椎,基於力學平衡原理,腰椎只能改變原有微前凸的弧度變成後凸,才能和前傾的骨盆保持一前一後的平衡,因此做完負重深蹲後,腰酸絕對不請自來。
  • 深蹲,膝蓋到底能不能超過腳尖?
    這位網紅在進行深蹲教學時說:「膝蓋儘量不要超過腳尖。」▼通過三個動作的簡介,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傳統式的深蹲允許膝蓋超過腳尖。健力式與箱式,則讓重心向後,間接防止了膝蓋超過腳尖。 還是箱式?還是建力式?結果出來,又讓所有人都驚呆了,不管超不超過腳尖,膝蓋承受的力矩竟然差不多! ▼
  • 深蹲膝蓋不能超過腳尖?三步教你學會正確深蹲!
    臀部內收,讓膝蓋向著遠離身體中線的方向移動,就是雙腳腳尖外旋時的感覺。3. 屈髖,伸膝,這是能夠完成深蹲的前提。4. 人類之所以能夠直立行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擁有發達的臀大肌。那麼訓練下肢肌群有什麼好處呢?
  • 深蹲膝蓋到底能不能超腳尖?說不能的建議去醫院檢查下
    之前看到很多朋友評論的是怎麼樣做好深蹲,然後下面就有朋友開始理論了,說深蹲的時候腳尖不能夠超過腳尖,超過腳尖就是不合格的深蹲,而且說是私人教練說的,如果真的是私人教練說的話,我建議他重新回去學兩年理論知識!
  • 如何深蹲?6個常見問題分析,解決深蹲錯誤,正確深蹲
    深蹲常見問題五:膝蓋要不要超過腳尖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可能是對深蹲這個動作說的最多的一個話題,但是膝蓋到底要不要超過腳尖呢?膝蓋不超過腳尖是一種保守訓練推廣理念,沒有實際功能性,對運動損傷預防與運動表現起不到什麼作用,負重訓練時過度強調膝蓋不過腳尖會出現更高的損傷風險。
  • 如何做一個完美的深蹲!
    在健身圈,深蹲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管是新手還是老鳥深蹲都是經常會練到的動作,但經常都在練的深蹲,你真的做的足夠對麼?一個完美的深蹲從開始到結束應該是怎麼完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全面、詳細的分享下深蹲指南——從深蹲時該穿什麼鞋,到如何抓握擺放槓鈴,再到深蹲時的呼吸方式,整個動作環節的要領、注意事項……所有最為基礎、關鍵,在練習前該了解掌握的槓鈴深蹲知識,你都能從下面的文章中找到;看完之後,只需照此練習,就能保證100%的準確、安全。
  • 槓鈴頸前深蹲做不好?試試啞鈴前蹲舉!
    >槓鈴頸前深蹲做不好?試試啞鈴前蹲舉!頸前深蹲是一個非常棒的深蹲變化式!如果你想學習舉重(高翻挺舉),頸前深蹲是你的基礎!從鍛鍊效益上來講:相比頸後深蹲,頸前深蹲軀幹會更為直立,這有助於你減輕下背壓力!
  • 最佳的深蹲站姿是怎樣的?寬距還是窄距?內八還是外八?
    對於深蹲這個訓練動作,咱們大多數在健身的人,或者了解健身的人,應該都不會陌生,或者說非常熟悉。因為健身三大項之中就有深蹲,由此可見,深蹲在健身訓練中的地位之重。咱們很多人都會說的一句話就是,無深蹲,不健身。
  • 深蹲時膝蓋究竟該不該超過腳尖?看看孟菲斯大學的研究怎麼說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深蹲的小知識,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深蹲時膝蓋究竟能不能超過腳尖?我相信,持支持和反對觀點的人數應該是各佔一半,但是絕大多數的教練還是建議會員在進行深蹲訓練的時候,膝蓋儘量不要超過腳尖。那麼究竟哪邊對哪邊錯?我們來看看科學研究怎麼說。
  • 瞎練深蹲傷害倍增!5個技巧修正錯誤姿勢,讓大腿力量更充沛
    今天為大家解析幾個常見的深蹲問題,希望大家能夠給予參考適當的應用在日常訓練中提高深蹲效率1.選擇怎樣的站姿最為合適?與臀部同寬?與肩同寬?還是超寬寬站距?首先仰臥在地板上,小臂緊貼地面,以ORZ跪姿兩腿最先併攏,逐漸打開雙腿從窄距到與肩同寬再到寬站距,然後將身體往後推,直到嘗試到向後推時有一個位置能讓你的脊柱足夠中立持久穩定,沒有屁股眨眼(骨盆後傾),也沒有出現圓背情況和疼痛情況,那就是你最合適的深蹲站距2.腳尖朝前還是稍外八或是超外八?
  • 做深蹲時,你是如何蹲下去的?正確的深蹲動作該怎麼做?
    我們在深蹲的時候需要負重幾十公斤甚至一兩百公斤,如果你不想自己的身體在深蹲的時候受損,你就需要在每個環節都做到規範,每個動作應該做到符合人體生理的發力,尤其是在扛著槓鈴蹲下的時候。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對該怎麼做深蹲就有很多疑問了。一,深蹲在蹲下的時候是該先下還是向後?眾所周知,深蹲是一個複合型的動作。並且深蹲的下降階段分為兩步,也就是向後蹲和向下蹲。
  • 糾正這些尷尬錯誤,深蹲1.5倍體重指日可待
    3.腳尖的朝向 對大多數訓練者來說,雙腳展開15-30度時感覺是最好的,這也會降低一些下蹲的柔韌性需求,對維持膝蓋健康也更有益。 但是新手做深蹲時的本能,是雙腳腳尖朝前。
  • 有人練深蹲越來越強,有人練深蹲越來越廢!
    還是一樣的,動作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膝蓋除了抬起、放下外,沒有任何向兩側偏移的動作。在根據準確無誤的要領練習時,大家會感受到下腹髖屈肌部位,和大腿股四頭肌的強烈發力、收縮。正確、規律地練習這個動作可以大幅強化髖屈肌,解決我們前面提到的深蹲時彎曲背部的「臀部眨眼」問題。
  • 動作評估:過頂深蹲
    分享一個來自NASM糾正性訓練指南書籍上,蹲的評估動作——過頂深蹲。 這是一個可以全面評估身體活動度和穩定性的動作。 以下是正確動作的示範。
  • 為什麼我做深蹲時膝蓋感覺怪怪的
    不少人在做深蹲的動作時,會出現膝蓋內夾的動作,這時候可以在大腿下、膝蓋上緣,套上環狀彈力帶增加阻力,讓腿與膝在下蹲及站起來時,能向外抵、對抗阻力,讓膝蓋與腳尖在運動過程中能成同一方向。 相撲深蹲顧名思義就是做起來很像相撲選手,基本上相撲深蹲和一般深蹲做法一樣,唯一不同處在於雙腳要儘量往外張開,膝蓋和腳尖都要儘量朝外,由於姿勢的關係,在做相撲深蹲時不必像深蹲一般刻意將屁股往後推,只要保持上半身挺直,儘量往下蹲就可以了。 剛開始不要硬逼自己要把腳張很開,容易拉傷跨下及大腿內側肌肉,慢慢來一點一點加強就可以了。
  • 深蹲怎麼做?效果最好的十種深蹲方式
    步驟:兩腳距離稍比臀寬,腳尖稍稍朝外,身體重量平均分配在兩腳掌,保持後背挺直,身體下降時,膝蓋不超過腳尖的垂直高度,臀部的往下就像是往板凳上坐一樣,與此同時將雙手打直往前,維持在胸部的高度。往下時盡全力,注意保持挺胸,後背挺直,逐漸檢查自己的膝蓋不超過腳尖。
  • 5個40歲以上女性的下半身訓練動作,代替深蹲不傷膝蓋,練腿翹臀
    在健身房有流行這樣一句話:「男人深蹲女人受不了;女人深蹲男人受不了;男女都深蹲床受不了」,說明無論男女,深蹲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40+的中年人,是保持年輕不老必練動作。腳尖朝前,膝蓋對腳尖(蹲下時不內扣),核心繃緊,這是起始姿勢。吸氣,臀部向後推,屈髖屈膝,向後下方坐下,直至完全坐在凳子上(此時會感覺不到膝蓋的壓力),同時雙臂伸直或抱在胸前。
  • 關於深蹲中膝蓋的位置
    如果你的股骨短、脛骨長的話,你的膝蓋可能處在腳尖稍向後的位置;如果你的股骨長、脛骨短的話,你的膝蓋可能位於腳尖前3 ~ 4 英寸(7.6 ~ 10.2 釐米)的位置,或者介於上述兩種情況之間(圖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