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膝蓋到底能不能超過腳尖?

2021-02-07 凹凸健身指南

點擊標題下方 藍字 訂閱 凹凸健身指南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最近,


在網上看到了一位健身網紅的深蹲教學視頻,視頻在網上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爭論。


這位網紅到底教了些什麼呢?這位網紅在進行深蹲教學時說:「膝蓋儘量不要超過腳尖。


結果,網友們似乎對她的教學並不買帳:


●胖子吳紋:這種操作真的騷


●陳小花就是陳小花:膝蓋不過腳尖往後倒腰折了咋整?


●有造型的人:這哪是蹲腿  這是蹲腰呀


●鐵錘大魔王2333:這難道不是腰斬流


●我怕我是個假毛睿喲:教科書般的深蹲,腳尖不過膝蓋…你叫我怎麼保持重心做組...


其實,


「深蹲不能過腳尖」這個議題從很早以前就有了,但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在爭論著這個話題。


那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深蹲時膝蓋到底能不能過腳尖?


為什麼有人認為膝蓋不能過腳尖?


其實,早年很多的健身知識文獻,似乎都會把「深蹲膝蓋不過腳尖」,作為深蹲技術的要點。


早年的文獻認為,如果深蹲時膝蓋向前移動太多,會造成膝蓋承受的壓力上升,同時讓臀部肌肉偷懶鬆懈。


依照這個推論,深蹲時只要膝蓋保持在腳尖後側,我們就能擁有迷人的翹臀,而且還能避免膝蓋磨損。


但不過腳尖,真的更好嗎?


2003年就有人對這一議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並且對此做了一些實驗,實驗的最終結果很讓人震驚。


如果硬是限制膝蓋不超過腳尖,沒錯,您的確能減輕膝蓋壓力達22%。但同時您也增加了髖關節受力達1000%之多。 


翻成白話就是,膝蓋不超過腳尖雖然能減輕膝蓋壓力1/5,但您同時讓髖關節壓力上升10倍。 聽起來可不是個好主意! 


2012年,有人做了更詳細的實驗:


英國學者Swinton,為了更進一步研究深蹲姿勢對身體關節造成的壓力,進行了以下的實驗。 


Swinton找來12位職業男性健力選手來當作實驗對象。值得一提,這些「白老鼠」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們是平均年齡27歲,身高180公分,體重100公斤,擁有九年健力訓練經驗,最大蹲舉重量超過200公斤的怪獸。可以很有自信地說,這些選手是世界上最會深蹲的一群人了。


Swinton拜託這些選手採用傳統(Traditional)、健力(Powerlifting)、以及箱式深蹲(Box squat)三種深蹲技巧,並且以專業儀器紀錄測量選手們的動作。採用的重量為個人最佳成績(1RM)的30%、50%、70%。 


傳統式:


兩腳間距較窄,膝蓋超過腳尖,重心比較向前。


健力式:


兩腳間距寬,膝蓋不超過腳尖,重心往後移動。 


箱式:


非常類似健力,只是後面加一個盒子來讓臀部可以稍微停留。兩腳間距寬,膝蓋不超過腳尖,重心是三者中最往後,且上半身最挺直的。 


通過三個動作的簡介,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傳統式的深蹲允許膝蓋超過腳尖。健力式與箱式,則讓重心向後,間接防止了膝蓋超過腳尖。 


那麼重點來了,到底哪一種姿勢比較不會受傷呢? 是傳統式?還是箱式?還是建力式?


結果出來,又讓所有人都驚呆了,不管超不超過腳尖,膝蓋承受的力矩竟然差不多! 


只要你會蹲,膝蓋根本不會受傷!


過去總認為膝蓋不超過腳尖,就能減輕膝蓋負擔,但本研究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只要動作正確,三種深蹲方法對膝蓋都是安全的。 


第二個更驚人的發現是:過去研究指出膝蓋不超過腳尖雖能保護膝蓋,但會犧牲髖關節與腰椎的健康。但在這12位健力選手身上,學者反而發現健力式,也就是膝蓋不超過腳尖的蹲法,反而能保護腰椎! 


研究者猜測:因為之前的研究都是針對業餘健身者進行,當膝蓋路徑被限制不能往前移動時,他們被迫用上半身前傾,或甚至彎腰的危險方法來保持平衡。這種代償的不正常動作模式會嚴重地加重腰椎與髖關節負荷。 

(為了不跌倒,B圖過度傾斜上半身來保持平衡) 


相對來說,本研究找來的是健力界的12位精英。在膝蓋不能超過腳尖時,他們懂得用寬站姿、股骨外旋、外展來做調整。這種聰明的技巧使得他們即使膝蓋不往前移動,還是能保持相對直立的上半身。精英健力選手懂得利用姿勢來減輕腰部與膝蓋負擔,讓自己蹲得又重又健康。誰說四肢發達就一定頭腦簡單? 


簡而言之,懂得蹲的人不管怎麼蹲,都能保護自己不受傷。 


不過研究者也提到,膝蓋關節受傷的元兇不是只有力矩。膝關節的彎曲角度,以及大腿小腿骨的相對位移、拉扯的力量也會影響關節的剪力與壓力。所以雖然力矩相同,傳統式的深蹲可能還是「相對的」比較傷膝蓋。 


強求不過腳尖,反而更易受傷:


每個人的脛骨(小腿骨)長度和髖關節活動度不同,小腿較短的人,蹲下時膝蓋自然容易超出腳尖,若過度要求膝蓋內縮,會造成膝蓋磨損,也使身體重心過於下傾,導致蹲不穩、跌倒。


若硬是要蹲下時膝蓋不超過腳尖,軀幹可能必須過度前傾以維持平衡,下背、腳踝會受到更多壓迫卻不自知,還傻傻把酸痛當成是運動有效、脂肪正在燃燒。


深蹲膝蓋當然可以過腳尖!


深蹲時自然蹲坐、身體不感到疼痛難以繼續就好,不必再執著於膝蓋與腳尖的關係。


而且你要搞清楚,深蹲的重點在於「髖關節主導動作」,而不是膝蓋帶動身體下去。


很多人會膝蓋先彎曲才調整臀部位置,這樣重心容易落在腳尖,增加膝蓋負擔,應是膝蓋配合臀部下降。


深蹲應先將髖部往後推,臀部下移像要坐下,膝蓋微微朝外打開並隨著臀部下移而彎曲;重心置於腳跟,下蹲時吸氣,上來吐氣。背打直,從側面看,上半身和小腿平行。


總結一下,


最後我們得出結論,深蹲膝蓋可以過腳尖,只要你會蹲,其實不管過不過腳尖,都不會對膝蓋造成太多影響。


如果你強行不過腳尖,那反而會讓你的膝蓋造成更多傷害。髖關節才是用來主導深蹲的,而不是膝。


健身不是蠻幹,不斷學習才能讓你練的更好。


相關焦點

  • 深蹲膝蓋到底能不能超腳尖?說不能的建議去醫院檢查下
    之前看到很多朋友評論的是怎麼樣做好深蹲,然後下面就有朋友開始理論了,說深蹲的時候腳尖不能夠超過腳尖,超過腳尖就是不合格的深蹲,而且說是私人教練說的,如果真的是私人教練說的話,我建議他重新回去學兩年理論知識!
  • 深蹲膝蓋不能超過腳尖?三步教你學會正確深蹲!
    臀部內收,讓膝蓋向著遠離身體中線的方向移動,就是雙腳腳尖外旋時的感覺。3. 屈髖,伸膝,這是能夠完成深蹲的前提。4. 人類之所以能夠直立行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擁有發達的臀大肌。那麼訓練下肢肌群有什麼好處呢?
  • 快樂擁抱深蹲!深蹲時要注意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嗎?深蹲問題大匯總
    即使如此也不該抹煞深蹲對下盤肌耐力訓練的偉大貢獻。深蹲當然是可以做的,只是要注意強度、放慢速度、不能過多、過量、過長的訓練時間;另外用三明治方式(這邊先簡述,以後將有詳細的說明,先賣個關子)來進行深蹲訓練:三明治外面的兩片吐司麵包是向上伸展或是垂吊,而中間的內餡正是深蹲。三明治流程就是向上伸展(或垂)→深蹲→向上伸展(或垂吊)。
  • 深蹲時膝蓋究竟該不該超過腳尖?看看孟菲斯大學的研究怎麼說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深蹲的小知識,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就是深蹲時膝蓋究竟能不能超過腳尖?我相信,持支持和反對觀點的人數應該是各佔一半,但是絕大多數的教練還是建議會員在進行深蹲訓練的時候,膝蓋儘量不要超過腳尖。那麼究竟哪邊對哪邊錯?我們來看看科學研究怎麼說。
  • 深蹲,腳間距多少?腳尖朝向哪?
    深蹲,你最熟悉也最好的全身訓練動作之一,除了能超強練腿翹臀,還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全身燃脂和身體健康。所以從深蹲常見的錯誤點、到徒手深蹲的正確入門姿勢、再到負重深蹲怎麼做……我們已經介紹過很多了!不過,關於深蹲,大家還是有各種疑惑……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深蹲過程中,膝蓋和腳到底怎麼放?
  • 關於深蹲中膝蓋的位置
    每當提到深蹲的問題時,必有人會提醒''注意膝蓋不要超過腳尖''這樣的話語。那麼這是不是就是真理呢?通過我的觀察學習理解,這不是完全對的。同樣的標準深蹲,丹尼的膝蓋超過了腳尖,難道他做錯了?溫習一下深蹲的正確姿勢標準深蹲在《囚徒健身》裡說的很詳細,我提煉幾個要點1體會''坐''的感覺2做全幅動作3不要彎腰能前傾但不要過度4慢和穩所以,''深蹲膝蓋不要過腳尖''這句話可以記下來作為處理膝蓋過分前傾的一個警告,但能否過腳尖還是因人而異的
  • 深蹲大辯論:腳尖朝前?還是向外轉?
    徒手深蹲是其它運動動作的基礎,例如:跳躍、落地,許多膝蓋傷害的發生是因為落地時腳尖朝外以及夾膝(旋轉),比方說:ACL撕裂。我的目標是讓運動員在落地及跳躍時擁有良好的力學結構,因此減少運動受傷的發生。在訓練上,當您在進行槓鈴深蹲時,為了獲得最佳的表現,我建議您把腳尖外旋,這些輕微的變化讓深蹲動作更接近動作專項性。
  • 箭步蹲腳尖超過膝蓋嗎?這樣只會傷膝蓋
    要說練習腿部的鍛鍊動作,除了深蹲之外,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箭步蹲了吧,不過你真的知道箭步蹲要怎麼做嗎?之前我們介紹過了槓鈴箭步蹲的正確做法,但是相信其實這類文章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可有一些細節的方面就是把握不好,比如箭步蹲腳尖要超過膝蓋嗎?重心是落在後腿還是前腿?身體是否應該前傾?另外很多人說箭步蹲傷膝蓋這是真的嗎?
  • 深蹲傷膝蓋?怎麼不說走路傷腳呢?
    深蹲當然也不例外,正確的深蹲不但不會傷膝蓋,還會起到保護膝蓋的作用,而相反,錯誤的深蹲當然會對膝蓋造成損傷,所以當我們對某一種動作進行評價之時就不能一錘定音。比如在深蹲過程中,除了要去注意基本的動作要領以外,比如,保持腰背部的挺直,保持膝蓋與腳尖的一致,屈髖屈膝等。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何保持膝蓋與腳尖一致卻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調整,讓自己以一個舒服的姿勢去做到它,而不會去會規定腳尖的具體方向。
  • 如何深蹲?6個常見問題分析,解決深蹲錯誤,正確深蹲
    深蹲常見問題五:膝蓋要不要超過腳尖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可能是對深蹲這個動作說的最多的一個話題,但是膝蓋到底要不要超過腳尖呢?膝蓋不超過腳尖是一種保守訓練推廣理念,沒有實際功能性,對運動損傷預防與運動表現起不到什麼作用,負重訓練時過度強調膝蓋不過腳尖會出現更高的損傷風險。
  • 深蹲的好處 孕婦能做深蹲嗎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深蹲的好處以及壞處請看下文吧。深蹲的好處增強膝蓋肌肉,只要深蹲的時候你的姿勢是標準的,你的膝蓋時沒有舊傷的,那麼深蹲不但不會使你的膝蓋受傷,還會讓你膝蓋部位血液循環加快,不斷強化你的膝蓋周邊肌肉組織。
  • 完美深蹲的五個細節!
    膝蓋能不能過腳尖?5/深蹲,膝蓋到底過不過腳尖?膝蓋過不過腳尖,和深蹲蹲多深直接相關:當深蹲下降幅度>90°時,膝蓋不超過腳尖是絕對不可能的!,蹲至大腿平行地面即可,這種情況下,則建議深蹲時膝蓋不要超過腳尖!
  • 深蹲膝蓋疼痛?3種錯誤要避免!學會方法才能有效練腿!
    實際上,深蹲膝蓋疼大部分都不是因為膝關節出了問題,而是膝關節周圍的肌肉或者韌帶出現了拉傷,以下的三種錯誤就會導致上述問題。重心前移相信大家對亞洲蹲都很熟悉,其特點就在於身體的重心較為靠後,全腳掌都要貼地,而普通的蹲姿是讓重心靠前,以致腳後跟抬起,即身體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了腳尖,同時膝蓋會超過腳尖很多,其也會承受很大壓力,對於深蹲來說,大部分人也會採取重心前移、腳後跟抬起的方式,這時可能會讓膝蓋周圍的肌肉、肌腱拉傷,導致疼痛。
  • 為什麼我做深蹲時膝蓋感覺怪怪的
    深蹲、深蹲,為什麼只要是想要健身的朋友們,就一定要學會深蹲這個動作呢? 想要有勻稱的身材除了大家在意的胸肌、腹肌、闊背肌之外,其實腿也是一個重點部位
  • 每天300個深蹲,一個月後會有什麼變化?3個動作少走誤區更翹臀
    深蹲是所有健美運動中的基礎動作,看似簡單有效卻坑點很多,在所有人的刻板印象裡深蹲不能超過膝蓋、深蹲背部要挺直才有效,但恰恰就是這樣的刻板印象往往傷膝又傷身,只有知道其中的細節才能防止入坑。1.深蹲膝蓋不能超過腳尖?
  • 深蹲的經典錯誤,撅屁股、墊腳尖、弓背、低頭 中招了沒有?
    深蹲這個動作起到的作用不僅是塑形或增加肌肉力量,它是一種人體的基本動作模式。如果你不想做大量的有氧運動,不如考慮來做深蹲替代。深蹲幅度問題,膝關節是90度?,還是小於90度?,還是蹲到底?一旦他能很熟練蹲到90度時,應該逐漸過渡到雙手在後的深蹲。深蹲幅度在動作標準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 深蹲,最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
    4 減脂塑形 「無深蹲不翹臀」,想要前凸後翹,深蹲自然是很好的運動。 深蹲能更好地幫助燃脂,減掉身上多餘的脂肪,特別是臀部、大腿堆積的脂肪。
  • 深蹲時膝蓋總是咯噔響,但是一點也不疼,是關節有問題嗎?
    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堅持運動的習慣,一些不挑場合的運動方式,比如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深蹲、跳繩等非常受歡迎。在這些運動中,深蹲運動深受人們的喜愛,特別是對於想要塑造臀部曲線的人來說,每天進行50個深蹲運動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對於很多初次進行深蹲鍛鍊的人來說,他們往往都會聽到一些勸告,鍛鍊的時候姿勢一定要標準,否則很容易損傷膝蓋,影響關節的健康。
  • 深蹲總的來說分哪幾種?5個深蹲的要點,幫助你深蹲更上一層樓!
    通常來說:腳距與肩同寬,腳尖外展30度,順應膝蓋的一個方向,這樣有利於我們在下蹲的過程中髖關節充分的打開,更好刺激臀部,也不會限制你下蹲深蹲,對膝關節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會更好。一般來說對於剛接觸深蹲的人,蹲到髖部與膝蓋平行的位置就好,大腿平行於地面。如果能力夠強的話,在能力安全的範圍內建議是能蹲多深就蹲多深,這樣對你臀部很大腿有更好的刺激。
  • 常見的3個深蹲謊言!你還要被騙多久?
    在人們追捧深蹲的效果時,也有人在摸黑深蹲,他們常常用這三個理由摸黑深蹲,讓許多健身新手認為深蹲很危險,快來了解這3個謊言,不要再被流言欺騙。謊言一、雙腳必須與肩同寬深蹲時雙腳站距是多少才最合理呢?相信你一定會說與肩同寬,沒錯,這是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