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領導幫助謊言巧說

2020-12-13 吳浩班主任兵法

教師,在中國這個社會中,是大多數人倍受尊敬的.班主任,則是班級管理的組織者、教育者、指導者,是和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最緊密的老師。而班主任工作則是一門藝術,因為其工作的對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一代新人。這就更加要求我們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要深信:只要你真誠的為學生付出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總有一把尺子來衡量這一切.對於他們每個行為,其背後皆有一定正向的目的。只要我們了解了他們的目的,在結合環境,運用一定的技巧,以真誠的態度、誠摯的語氣、適當的措辭,取信於對方,得到正面的響應,有效的促進師生間的溝通。

2007年,我步入教師工作崗位,成為尤溪文公高級中學高一(2)班的班主任,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所遇的事情,感受頗多,體會頗多。對於作為班主任的我,對學生所做工作,對他們的多方面教育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第一學期的工作中,我基本上每一個小周都有兩到三天,每天中到班上去給學生輔導,以熱情來感化他們,讓他們知道我是一個負責的老師,我所做的工作都是為他們更好的學習,為他們的學習更好。不僅如此,在偶爾的一兩個晚自習上,我選擇幾個短短的故事,如「赤兔之死」這篇作文故事,以誠信來感悟他們,「蜘蛛結網」等故事以不怕挫敗來激勵他們。

「換位思考,相互理解」在班主任教學工作中,班主任遇到最多的問題莫過於那些問題學生給我們帶來的煩勞,當然,我們總是希望他們儘量不要給我們帶來這些煩勞,所以我們總得做那麼一點點交流,而這種交流,我總是通過和學生的換位來思考,來相互理解。如我班上的一個學生:肖振楠,這個學生家庭條件相當優裕,在班上學習成績卻不怎麼好,要他全心全意來學習是有一定困難的,並且,他也經常的不遵守紀律,上課經常遲到,總是找理由不來上課等等,對於這樣的一個學生,作為班主任是必須要和他交流,溝通的。作為他的班主任,換位到他的角度上來說,他學不進去,沒有太大的能力去學習,沒有太多的心思去學習,控制能力在許多方面又不強,易受影響,也特別會影響他人,所以對於這樣的學生我們必須有所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他一步一步的提出要求。同時在和他交流的時候,將他的這些行為所帶來的歷害關係分析給他聽,讓他站在老師這個角度來為老師想想,對於這種換位的思考,我想每個學生都會有一定的想法,所以對他的要求,我是一步一步提出來的,首先要遵守紀律,講明紀律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家庭、公司、工廠、部隊等等部門所違反紀律的後果,所以為什麼現在要遵守紀律,就是為我們以後更好的適合社會而做準備。

「領導幫助,謊言巧說」學生違反紀律,心裡還是會有害怕。但是,他也會看你這個班主任的處事態度,從而來推敲紀律違反後他應該怎樣來應付。如果在他多次違反紀律後,又緊接著違反了一次比較嚴重的錯誤,這個時候他心裡知道,學校會給他嚴重的處分,甚至可能被要求離校,而這時候他也怕被要求離校,情緒激動有可能會在學校還沒有給出處分時就主動離校,這個時候如果班主任能夠出面,假以領導給出的嚴厲語氣,謊說幫他把事情的處罰降低,那麼,經過這樣一事,雖然在學習上沒有多少轉變,但他在紀律上會有很多改變。如,我班上的一個學生:付興沐(已經離校),這個學生的性格,脾氣都非常的容易激動,扣了許多的分,而在半期考試時作弊又被抓住,如果扣分總數加起來,學校要求的20分可能就差不多可以讓他離校。然爾,作為老師,我不希望他離開,我想作為學校,我們也是不希望他離開,當然我們都希望通過這事,能夠使他在以後的學習中更遵守紀律。以圓滑的語氣,謊說領導會給出的處罰,和班主任怎樣幫助解決。在後半學期,他在紀律上確有很大改變。

事實上,每一個班主任都有許多方法來解決班上所發生問題。我也一樣,我用了許多的方法,除了上面幾點我還對班上進行「分層管理,各提要求」,當然,這些分層是我在心裡的分層,我努力做這些事情,我只是希望,在我以後的教學生活多積累一點財富經驗,我也只想讓我的工作更輕鬆一點!

相關焦點

  •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脅之以威
    與下屬交流,聽取意見,但對於既定的事項則必須遵從對領導的要求是,要能將團隊的使命、願景,以及對工作的思考、未來的目標等,用自己的話語傳達給下屬。不過,我們的一些想法和觀點,僅說一次可能還無法讓對方輕易地理解,所以需要反覆地說,這樣才能將這些內容滲透到團隊中去。還有,聽取下屬的意見也很重要。領導只是一味地在那裡宣揚自己的想法,不見得就能讓你的下屬理解並接受。對於來自下屬的批評意見,我們也應該抱著虛心的態度去傾聽,並積極採納其中說得對的內容。
  • 學會換位思考,相互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和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親人,還有愛人之間鬧矛盾,彼此相互爭吵,和他們鬧矛盾的時候我們也不開心,感覺自己不被理解。心裡想著為什麼他們不能夠多理解一點自己呢,其實換個思路想一想,你有理解過他們嗎?你有換位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去看待你們之間的矛盾嗎?
  • 石湖淨雁:做群眾工作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作者:石湖淨雁  人們常說,做好群眾工作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確,黨的優良傳統就是密切聯繫群眾,做群眾工作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通過耐心細緻、有針對性的宣傳發動、教育引導,讓群眾自覺自愿、心服口服的接受黨委政府的決策決定。
  • 工作偶得:回訪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原標題:工作偶得:回訪教育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柴雪峰   不久前的一個早上,我剛到單位,就看見一個小夥子站在辦公室門口。他看見我,連忙把手中的幾張信紙遞給我,說:「柴主任,這是我母親補寫的受處分人員思想認識,她讓我代她感謝你們!」
  •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如何讓你的文章深入人心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8個字,不知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樂爸爸自己還在滿地打滾玩泥巴時就聽過。這話的出處大有來頭,下面的內容來自百度:出處:《論語》原文: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授之以漁,繩之以法,導之以行,勉之以恆,持之以恆,學之以恆,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有人認為,「曉之以理要重於動之以情」,你怎麼看?
    答題思路 本題有三個關鍵點,一是題目背景為社會化媒體,也叫社交媒體;二是社會溝通與輿論引導;三是對於曉之以理要重於動之以情。在解答本題是就要圍繞這三個信息點所圈定的範圍作答。本題的難點在於對「曉之以理和動之以情」背後所代表的理性引導與情感共鳴關係的理解和解讀。
  • 說話的藝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論語》中有: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脅之以威,授之以漁,繩之以法,導之以行,勉之以恆,持之以恆,學之以恆,行之以德,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那麼其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什麼意思呢?用感情來打動別人的心,用道理來使別人明白。
  • 牢記:批評別人,動之以情比曉之以理更見效
    我們常常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讓對方放棄錯誤觀點接受你的正確建議的時候,「動之以情」往往比「曉之以理」更見成效。原因已經講過了,那就是人的情感普遍多過理智。下面這個故事說的就是一位婦人通過感情攻勢重新把丈夫的心收回身邊。古時候有一位婦人發現丈夫另有所愛。這位婦人就主動選擇退居「二線」,並且給丈夫賦詩一首:「恭賀郎君又有她,儂(nóng )今洗手不當家。開門七事都交付,柴米油鹽醬與茶。」
  •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所以交流和做事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求獲得最好效果。
  • 【教海點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倪勤奮班主任工作中到處是雞毛蒜皮的事情。想要自己無論是面對「問題」學生,還是「意外事故」,都能恰到好處的化被動為主動,就只有不斷積累經驗,增長隨機處置的能力,增強教育機智,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育藝術水平。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和關心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心,我是學生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 茅衛東:真正的教育,發生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後……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八個字估計每一個上過學的人都耳熟能詳。如果再加上「授之以漁、導之以行」,可能許多人會認為,這就是對教育最簡潔的概述。其實不然。我所理解的中國傳統教育,是指通過學校和社會的引導,讓人——不僅僅是學生——知曉社會通行的規範,順從社會既定的秩序。說白了,就是讓大家都成為一個「聽話」的人。
  • 與員工交換崗位換位思考,讓溝通架起理解橋梁,團隊需要相互協作
    但是,有些上司卻始終不會主動承認自己錯誤,放不下高高在上領導身份,讓員工蒙受巨大羞辱。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領導給你安排工作任務,在你的能力範圍內確實無法完成時,領導也會對你無端怪怨,甚至對你團隊嚴加考核,給你降職降級予以經濟處罰,你又會怎麼想呢?
  • 不要對一個背叛感情的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如果一個人背叛了感情,背叛了婚姻,這時候你想要挽回,不捨得失去,這些當然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該用什麼方式去挽回,該用什麼心態去面對背叛,這些是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很多人遭遇了感情的背叛以後,因為想要挽回,卻又束手無策,所以就會採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試圖「教育」那個背叛自己的人,希望ta能夠念及多年夫妻感情,為家庭和孩子考慮,放棄外遇,回歸婚姻和家庭。
  • 學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批評方法
    為了妥善處理此事,這個單位的領導同志與其家庭、親朋好友聯繫,一起分析他們可能去的地方,再接二連三用充滿關懷和思念之情的電子郵件、微信、簡訊和QQ通話,催他們回來。深厚的感情產生了巨大的力量,使他們倍感集體的溫暖,打消了「死在外面」的念頭,終於回來了。  領導沒有冷落、小看他倆,而是伸出熱情之手幫助他們,和他們交朋友,給他們講青年人的理想、追求,使他倆慢慢地明白了人生的價值。
  • 旁敲側擊、巧妙暗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衡之以利」,這是勸導說服別人的最根本原則。以理服人就是擺事實,講道理。讓人從你講的道理中領悟到其正確性,從而接受你的意見,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需要注意的是勸導說理要對準要害,出言有據,事實確鑿,對方的觀點就會不攻自破。曉之以理,就是講道理。
  • 說服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有句豔語說:「情自肺腑生,方能入肺腑。」這句話是說,說話人的感情一定要受到發自內心的充沛情感的支配,才能產生感染力、影響號力和號召力。在說服他人過程中,話語所包含的情,會在傳遞觀點、看法的同時產生語言魅力和感染作用,從而取得圓滿的說服效果。
  • 聽課隨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聽主題品格課《感受「愛」,學會「愛」》有感一、品格課程簡介北大附屬嘉興實驗學校以品格關鍵詞為核心,融合北大精神與嘉興紅船文化自主開發的體驗式品格課程。課程關注細節,重視體驗,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幫助學生形成受益一生的卓越品格。
  • 習近平七一講話:黨的建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我們要對黨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對黨員曉之以理,以案例教學警醒全體黨員。據報導,6月6日,國家開發銀行原監事長姚中民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6月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陽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一方面,伸手必被抓。習近平指出,「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
  • 戰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黎平德化鄉勸阻群眾操辦酒席酒宴
    面對這種情況工作人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方面告知群眾當前全縣、市乃至全省、全國新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臨的嚴峻形勢,大力宣傳為減少公共交叉感染和降低傳播風險縣、鄉關於疫情防控方面採取的措施和規定的事項。
  •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起工傷賠償糾紛化解了
    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派出所王教導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對雙方當事人進行勸說,向他們宣傳法律法規,經過幾輪的相互磋商,最後雙方就賠償金額均作出幅度不等的讓步,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書,糾紛自此終結。切實將矛盾化解在源頭、消滅在萌芽狀態,有效地維護了外地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確保了轄區社會大局的穩定。今後,毛尖山鄉將全面完善社會治理機制,全面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努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