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志願者疫情期間四次獻血 稱「人人都能為抗疫做貢獻」

2020-12-17 環京津網

(抗擊新冠肺炎)河南志願者疫情期間四次獻血 稱「人人都能為抗疫做貢獻」

中新網新鄉3月22日電 (記者 韓章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至今,河南省輝縣市志願者張鑑月已獻血4次。自從得知疫情期間,河南省擔負著支援武漢臨床用血的重任後,這是張鑑月找到的又一種支援武漢抗擊疫情的方式。在他看來,無論是宅在家中還是走出家門去獻血,人人都能為抗擊疫情做點貢獻。

今年54歲的張鑑月是輝縣市孟莊鎮政府的一名基層工作人員,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資深志願者,累計志願服務時長超過1000小時。做志願服務的同時,張鑑月還堅持無償獻血22年。

張鑑月最近一次獻血是在3月11日,去當地獻血屋捐獻了兩個治療量的血小板。這是他疫情期間第四次獻血。

而據河南省血液中心數據,截至目前,河南集結全省血站之力,已分六個批次、累計支援武漢紅細胞80萬毫升、血小板450個治療量、冰凍血漿20萬毫升、冷沉澱500袋、Rh陰性血液1200毫升。

張鑑月志願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韓章雲 攝   「也許這裡面就有我的一份熱血,特別希望能幫到武漢,渡過難關。」張鑑月說。

疫情期間張鑑月第一次獻血是在1月28日,那是大年初四,也是疫情剛剛暴發最為緊張的時刻。

「當天我接到新鄉市中心血站的電話,問我能不能去獻血,我知道,血站能給我打電話,說明當時採血已經很困難,沒有猶豫我就去了。」張鑑月告訴記者,從輝縣的家中到新鄉市區的獻血屋來回有五十多公裡遠,因為疫情,公共運輸停擺,他只能騎著電動車去獻血,「冷風刺骨,路上沒有人沒有車,就我一個人騎著電動車。」

得知獻血也能支援武漢抗擊疫情,十五天之後,張鑑月再次去血站獻血,疫情期間他累計獻血四次,共8個治療量的血小板。無償獻血22年來,張鑑月累計獻血124次,其中捐獻全血3200毫升,捐獻血小板231個治療量。

除了獻血,作為一名黨員,疫情期間別人都宅在家裡,張鑑月卻走出家門到當地社區做疫情防控志願者。

張鑑月志願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韓章雲 攝   寒冬臘月室外飄雪,張鑑月堅守在疫情防控勸返點,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他逐一對過往車輛和人員消毒、測溫、登記,提醒出入人員做好防護措施,對想要進入小區的外來人員耐心勸返。

疫情防控期間,張鑑月的母親突然去世,而那時他正在卡點值守。「沒能見母親最後一面,很遺憾、很悲痛。」然而,在簡單辦理完母親的喪事後,他又踏上疫情防控的戰場。「我小家庭的遺憾事小,我值守的近六千人的社區沒有一名確診病例,這才是最大的事。」

疫情期間,張鑑月還向當地紅十字會捐款1200元、積極繳納特殊黨費1100元支援抗擊疫情,這對收入微薄的他來說並不是一筆小的開支。「要積極為國家貢獻一點力量嘛,我個人省吃儉用這筆錢就省出來了,問題不大。」

談及這麼多年堅持做志願者的收穫,張鑑月說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人生經歷更加豐富多彩。「但是最快樂的事就是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這讓我很有幸福感。」張鑑月說,未來,只要身體條件允許,無論是無償獻血,還是志願服務,他都會堅持做下去。(完)

【編輯:劉歡】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為愛舉手」 為抗疫貢獻力量
    3月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臨床醫學院42名學生一起來到上海市血液中心,以無償獻血的方式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對醫生來說,更明白獻血對拯救生命的意義。」一位醫學博士生告訴記者,同學中,獻血七八次的不在少數,在醫學院,在火車站,在人民廣場……各個地方都有過他們的身影,尤其是這半個多月,街頭人流量減少,考慮到血庫募血可能「吃緊」,已有超過150名上海交大醫學院的醫學生用擼袖的方式默默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 河南16位新冠肺炎康復者無償獻血6000毫升,分四批支援武漢
    在新聞發布會上,趙雲龍介紹,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我省廣大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工作者踴躍投身到防疫一線的各項行動之中,在城市社區、在村鎮、在交通卡口、在車站機場等到處都是志願者忙碌的身影,中原大地處處閃耀著「志願紅」,築牢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群眾基礎,為人民群眾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生命線,充分彰顯了理想信念、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詮釋了淳厚樸實的河南人民互助友愛的大愛情懷。
  • 疫情期間街頭獻血銳減,他們走進了上海愛心獻血屋
    而來自閔行區永聯村吳介巷居民周娟當日也來參與獻血。疫情期間,她通過抖音等平臺了解到醫療機構的血量需求很大。經過村委會工作朋友的鼓勵,她鼓起勇氣來到了梅隴愛心獻血屋,「沒啥別的能做的,希望能通過獻血為國家做點貢獻吧。」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2月上海街頭人流量銳減。
  • 「熊貓血」志願者堅持獻血13年 為保證血液質量每天跑步10公裡
    在我們身邊,有不少人,都在堅持做這件伸出胳膊的小事,無關金錢和利益,讓熱血在生命的接力中流淌。特別是在新冠肺炎期間,這樣的無私,挽救了不少生命。疫情初期獻血人數驟減 倡議後響應積極疫情初期,由於疊加春節假期等因素,獻血人數驟減,多地血液庫存告急。在雲南昆明,呼籲市民獻血的倡議書發出後,很快就得到市民的響應。
  • 為愛逆行,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教師無償獻血助力抗疫!
    我是武漢人,海南人民為我們家鄉做出巨大貢獻,我也要為海南人民盡綿薄之力。」  2月22日下午,因疫情暫時無法返鄉的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教師李茜在得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南血庫O型血告急,700多名地貧患兒均面臨「找血難」,部分孩子已經危及生命時,她義不容辭地走進三亞明珠廣場愛心獻血屋。  在經過身體檢查,確保自己健康安全的情況下,她面帶微笑,輕鬆地挽起袖子。
  • 疫情期間還能不能獻血?看這篇就夠了
    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劉江介紹,受夏季獻血淡季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目前本市血液供應正處於一種緊平衡狀態,希望廣大健康市民積極踴躍加入自願無償獻血的隊伍。今年血液供應緊張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因為居家抗疫期間,走上街頭獻血的人數驟減,而癌症患者、孕產婦以及血液病患者的用血需求沒有減少。
  • 河南300多萬志願者投身防疫一線 這些人和事讓人感動
    在城市社區、在村鎮、在交通卡口、在車站機場,到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就是中原大地閃耀著的「志願紅」,他們就是最美的志願者。「全省共有300多萬志願者參加了防疫志願服務。」「他們為人民群眾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生命線,充分彰顯了理想信念、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詮釋了淳厚樸實的河南人民互助友愛的大愛情懷。」
  • 西安兒保醫生參與公益互助15年 獻血182次曾入選《全國無償獻血...
    從1997年開始,這是他第182次出現在西安市中心血站的獻血車上。  為感謝獻血者的無私奉獻,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醫療管理處在全國遴選部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出版了《愛滿人間,紅動中國——全國無償獻血群英譜》一書。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兒保醫生黃哲入選。
  • 六安一批志願者積極主動獻血,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
    4月13日,市中心血站流動採血車來到金安區清水河街道李臺社區開展志願獻血活動。信息登記、常規檢測、排隊採血……在採血現場,志願者們在醫護人員的組織下,有序進行著獻血。在這批獻血的志願者中,既有多次獻血的「老將」,也有初次參加的「新兵」,但不論何種身份,大家都為能夠參與這次愛心活動感到光榮和自豪。「當看到由於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採血形勢嚴峻,用血十分匱乏時,我們就想用獻血這種特殊方式,為抗擊疫情助力。我們在工作群和業主群裡都發起了倡議書,積極組織獻血,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我今天組織了有近60人來獻血。」這次無償獻血的發起者碧桂園物業志願者張寒說道。
  • 揚州織密基層疫情防控網 志願者,「心心之火」溫暖一座城
    隨著返城復工潮來臨,李響和他所帶領的「杭集理響志願者協會」成員,既要協助鎮村幹部做好外地來揚人員的檢查登記工作,還要做好返工後居家隔離監督工作,每天至少安排20多名志願者輪崗值班。從正月初三開始,志願者投身疫情防控大排查,入戶走訪500餘戶,排查1500餘人。李響等6名骨幹志願者已在一線連續奮戰了22天。他說,抗疫戰場上,志願者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 商丘「熱血」志願者20年獻血40次 獻血總量16000毫升是4個成年人總...
    自1998年起,黃群走上了公益獻血之路,二十年如一日,每年堅持獻血2次,已經無償獻血40次,獻血總量高達16000毫升,是4個成年人的總血量。「只要我的血液能夠挽救到別人的生命,我就非常高興。」黃群說。用愛心為生命加油「今年3月5日是第56個『學雷鋒紀念日』,也是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
  • 3小時3.4萬毫升,廣州開發區醫院獻血抗疫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栩豪,通訊員許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獻血人數驟減,導致臨床用血緊張。3月11日上午,廣州開發區醫院聯合市血液中心組織開展「抗擊疫情,奉獻愛心」無償獻血活動,醫務人員一邊在前線抗擊疫情,一邊挽起衣袖,用獻血的特殊方式,支援這場抗疫阻擊戰。
  • 志願者馬琪卉:為醫護人員再多分擔一些壓力
    同時,她也是一名「不服周(武漢話,不服氣不甘心的意思)」的武漢普通志願者。近一個月來,馬琪卉每天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協助醫生清點藥物。當記者問她累不累的時候,她說:「不累,醫護工作者比我們更辛苦。我只想盡我所能,多幫助他們分擔一些工作,減輕一些他們的壓力。」其實,對於馬琪卉當上志願者這件事,還頗費了一番功夫。
  • 擼起袖子獻熱血 經發集團志願者獻血「戰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無償獻血人數減少,我市血液供應面臨著嚴峻考驗。「捐獻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在經開區經發集團的積極倡導下,4月28日至29日,集團及下屬子公司近200名志願者主動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
  • 國際志願者日,來聽志願者的故事
    2018年,他參與發起並成立了芮城「三獻(無償獻血、造血幹細胞捐獻、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微信群,動員身邊的同事、愛心協會的朋友一起加入無償獻血者的隊伍中來。這個微信群把249名無償獻血志願者凝聚在了一起。「我能為三獻志願者再做些什麼?」張建軍一直在思考。
  • 巴陵石化志願者:為愛逆行捐獻熱血
    至此,嶽陽市成為疫情期間湖南向武漢提供血液援助次數和血液治療量最多的地級市。這其中,就飽含曾北嶽等巴陵石化無償獻血志願者的愛心。1月26日,嶽陽市中心血站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有關疫情防控期間血液供應保障工作通知後,立即啟動緊急應急預案。
  • 鄭州最全無償獻血點來了,今年獻血流程有點小變化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文/圖5月8日,在第73個世界紅十字日到來之際,河南省直機關無償獻血暨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招募活動在河南省政府舉行。時值疫情防控期間,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現場獻血流程也有細節上的變化。
  • 隔離病房護士為病人獻血稱休息半天就恢復了,值班3周瘦9斤
    在這次的全國人民抗擊新冠病毒的「戰疫」中,可以說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有18歲小夥瞞著家人步行100多公裡支援湖北當志願者,有80多歲老人捐出畢生積蓄的。每一個故事都能讓人淚目。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述的這個新聞故事,同樣讓人感動。
  • 百次獻血 送自己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
    回想當時的情景,張巍說:「我是家中的獨子,父母思想比較老舊,擔心獻血影響身體。但我卻不這樣認為,無償獻血不僅僅是付出,更讓我收穫了愉悅和健康。」從那以後,只要獻血間隔期一到,他總會「擠」時間去獻血。2010年,張巍加入了無償獻血志願者qq交流群,在群內他了解到了血小板相關知識,並且每半個月就可以捐獻一次。「我一聽,就特別激動。」
  • 獻血志願者李偉傑:普通人不能驚天動地,就以無償獻血的方式來回報...
    在第六屆「大愛鄭州、熱血之城」12小時大型直播主題宣傳活動現場,一位獻血志願者一直在忙碌,引導市民獻血,為獻血的市民做好服務。無償獻血志願者李偉傑是鄭州一社區黨建工作人員,疫情期間日夜堅守防控卡點,抽空為愛逆行志願獻血支援武漢前線,已獻230次。「昨天是我的第230次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