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萬人坑紀念館成為黨員黨性教育主陣地

2020-12-19 人民網

7月1日,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迎來一批又一批黨員同志。每一批黨員隊伍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開展紀念黨的生日「七一」主題活動。

據了解,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以此為契機,創新開展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發揮其所屬的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各項教育功能,進一步激發黨員幹部黨性觀念,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文化自信,近期在紀念館內推出了以「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為主題的活動,讓萬人坑紀念館成為黨員黨性教育的主陣地。

當天,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120名黨員在紀念館舉行了公祭儀式、重溫入黨誓詞、紅色經典、讀書分享,觀摩五星級支部建設、參觀遺址陳列館和《烽火特支》主題展及死難礦工遺骨館、與彰武縣彰武鎮吉崗子村舉行「千千結」等活動,最後以觀看黨性教育片《方志敏獄中文稿傳送之謎》圓滿結束活動,不僅重溫了紅色歷史,緬懷了革命先輩,還進一步學習了英烈精神,從革命傳統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來自市內外的各單位企業黨支部成員也陸續來到紀念館,他們著白衣黑褲,胸佩黨徽,分別以不同方式進行各項黨性主題教育。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副書記、副主任張士學介紹說:「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阜新市黨員黨性教育基地,在建黨99周年之際,我們中心的萬人坑紀念館集中發揮了這些基地教育作用,以達到傳承紅色文化,增強黨性教育的目的。」

據阜新萬人坑紀念館館長王胤介紹,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況下,紀念館採取預約制參觀,並通過先進的測溫儀測溫,從6月22日至今,已經接待市內外100個支部的近萬名黨員到此參加各類紀念「七一「建黨主題教育活動。

(責編:孝媛、湯龍)

相關焦點

  • 威海近500名預備黨員接受黨性教育
    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分校是教育培訓市直機關黨員領導幹部的主陣地,承擔著為市直機關黨員領導幹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市委市直機關工委分校的成立,將有力地推動機關黨員教育培訓分層次、全覆蓋,機關黨建工作更有抓手、更有平臺。
  • 長沙市黨員教育培訓示範基地再「擴編」 讓我們一起尋「初心」
    近年來,長沙市依託9個區縣(市)的紅色紀念館、紅色故居舊址、黨群服務中心以及黨建主題公園等,打造家門口的黨性教育基地,融入居民群眾15分鐘生活圈,讓全市1.98萬個基層黨組織和44.2萬名黨員就近就便接受黨性教育。
  • 渝中區委黨校打造開放式主題教室服務全區黨員教育
    渝中區委黨校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作為,積極打造主題教室並面向全區基層黨組織免費開放,充分發揮了幹部培訓和黨性教育主陣地作用。開放式的主題教室不僅為實訓教學提供了專門場所,而且為基層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進行黨內政治生活鍛鍊提供可選之地。
  • 【黨員教育】扎魯特旗:創新「黨員教育課堂」助推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黨員教育】扎魯特旗:創新「黨員教育課堂」助推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2020-12-14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構建10公裡黨性教育圈 海安:讓紅色基因永葆活力
    構建10公裡黨性教育圈 海安:讓紅色基因永葆活力 2018-07-08 09:27:45 來源: 南通網 挖掘紅色資源, 鍛造一批村史館、紅色報紙展覽館、戰鬥紀念碑(廣場)等精神地標,構建10公裡黨性教育圈,打造家門口的黨性教育新陣地
  • 內蒙古杭錦旗:著力構建「以點及面 輻射帶動」黨性教育新模式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黨性教育是做一名合格黨員的必由之路,為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杭錦旗在幹部教育培訓中不斷增大黨性教育比重,不斷強化黨性教育的形式和手段。
  • 宿城朱瑞將軍紀念館四融入走好新時代黨史教育「新路子」
    近期,經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審定,宿城朱瑞將軍紀念館被命名為第二批「江蘇省黨史教育基地」。紀念館自開館以來,始終堅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在塑造英雄形象、講好革命故事、弘揚風清氣正上下硬功夫,全力推動朱瑞將軍紀念館黨史教育基地建設。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唐山黨員黨性教育基地成主題教育鮮活教材
    該局黨組書記劉林生表示,沙石峪豐富的紅色歷史資源是開展主題教育的鮮活教材。&nbsp&nbsp&nbsp&nbsp如今在唐山,像沙石峪這樣的黨員黨性教育基地有19個。為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提供實踐基地,進一步增強黨員黨性教育的針對性、生動性和實效性,今年6月,唐山市委組織部將李大釗紀念館、冀東烈士陵園、開灤博物館、遵化市沙石峪紀念館等19家單位命名為全市首批黨員黨性教育基地,為主題教育打造了特色鮮明、內涵豐富、可看可學的現場教學平臺。
  • 東莞茶山鎮委黨校著力構建「四大體系」 打造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主...
    自2018年成立以來,茶山鎮委黨校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把黨校姓黨根本原則和實事求是校訓貫穿始終,通過著力構建「四大體系」,不斷提升黨校辦學質量和水平,致力把黨校建設成為教育培訓黨員幹部的主渠道、主陣地,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麗江祥和街道文旅中心:陣地共享,活動互聯,促城市黨建共融
    文化鑄魂,築強和樂陣地致力於全面提升黨領導城市基層治理和服務黨員群眾的工作水平,祥和街道文旅中心深化「和樂祥和」品牌建設,建成了佔地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的黨群共建文化活動中心。祥和街道文旅中心堅持把文化團體建設與基層黨建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依託文體愛好者建立「祥和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文旅中心服務點」,引導文體活動與黨建文化相融合,確保每位文體愛好者成為傳播麗江文化、凝聚正能量「先鋒者」。
  • 阜新「萬人坑」加緊修繕 地址孫家灣街道新園街1號
    日本侵華時期製造的阜新「萬人坑」加緊修繕  中央財政一次性投入的4480萬元近日已全額下撥,用於遼寧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修繕。按照計劃,遺址及紀念館的修繕將抓緊推進,在抗戰勝利70周年前夕投用。
  • 山亭區馮卯學區組織黨員赴南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7月28日,棗莊市山亭區馮卯學區全體黨員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雨花臺、中山陵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了為期3天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們第一天先後參觀了中國近代史博物館總統府、梅園新村紀念館,進入紀念館的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來銅像,以周恩來當年步出梅園新村30號大門的照片為原型
  • 春風化雨潤心田——黃州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紀實
    三年來,黃州區共整合中央、省、市和本級財政公共文化獎補及專項建設資金3億元,專門出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獎補辦法》,累計投入300多萬元進行數位化建設,投入900萬元用於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投入60萬元進行村村響改造,文化陣地由點及面全面鋪開,基礎設施短板逐步補齊,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服務質效逐年提升。
  • 縣文化館:創新服務、提升水平,築牢群眾文化主陣地
    縣文化館是我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主要組成部分,承擔本縣群眾文化活動策劃、組織和群眾文藝指導、輔導等職能。2018年以來,縣文化館創新服務手段,積極轉變服務方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場館全年免費為群眾開放,為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出了積極貢獻。
  • 上海長寧:公共文化陣地服務 搭準群眾需求脈搏
    近年來,長寧文化藝術中心的公共文化陣地服務以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越來越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和好評,目前,中心開展的陣地服務有講壇、戲曲、音樂等,其中,星期音樂會平均每場上座率在80%,特別精彩的的場次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景象;長藝書苑一年有364天對外開放,平均每天要接待200多人次,最高時可達300多,若不是受場地限制,人氣還會更旺;長藝名家講壇每年舉辦數十場講座,
  • 論習近平關於新時代黨性教育的思想
    要把黨的事業推向前進,實現黨的奮鬥目標,必須不失時機地推進黨性教育理論的創新,堅定不移地加強黨性教育,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把黨員鍛造成為堅強的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  其次,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3 + 5」:優化黨性分析環節,提高黨性教育實效
    這些階段性特點是黨校在開展黨性教育方面的環境優勢和資源優勢,它使黨校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在黨性教育上更充分地發揮自已的特有功能,針對當前黨員幹部在黨性鍛鍊上存在的問題,包括黨性鍛鍊自覺意識缺乏和黨的觀念、黨員意識及黨性觀念方面的弱化和淡化,圍繞增強學員黨性鍛鍊的自覺意識,提升和強化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作風建設等黨性觀念的目標,精心設計和安排,特別是在黨性分析這個集中進行黨性教育的環節,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和方法
  • 安居區:讓群眾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角」
    安居區優化服務供給 創新服務機制讓群眾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角」當天一大早,棕樹坪村的文化活動中心熱鬧起來,常理鎮文藝宣傳隊到該村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伴隨著歡快的節奏,舞蹈、快板、小品等近十個節目輪番上演,通俗易懂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演出形式,贏得了村民的陣陣掌聲。今年78歲的盧正榮老人非常開心:「活動辦得很好,像我們這把年齡的人,很少有機會現場觀看節目,就只有在電視裡面看。」
  • 源城加快打造紅色文化陣地
    近日,源城區委書記鄧卓文率隊到埔前鎮上村村,實地調研源城區埔前鎮上村村紅色文化館項目建設情況,強調要倒排工期,加快建設進度,切實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講好「紅色故事」,讓更多的黨員幹部群眾接受紅色教育。
  • 築牢為民服務主陣地 福田區首個街道級黨群服務中心揭牌
    福田區首個街道級黨群服務中心揭牌把陣地建起來。黨群服服中心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載體,是聯繫黨員群眾、服務群眾的基礎平臺。蓮花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總面積2577平方米,有行政服務大廳、宣傳展示區、智能體驗區、教育培訓區、共享融合區、惠民服務區的「一廳五功能區」,融合了黨群服務中心功能與蓮花街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