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區:讓群眾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角」

2020-12-17 遂寧新聞網

安居區優化服務供給 創新服務機制

讓群眾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角」

常理鎮文藝宣傳隊到棕樹坪村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

12月8日,天氣嚴寒,但是低溫抵擋不了安居區常理鎮棕樹坪村村民觀看文藝匯演的熱情。當天一大早,棕樹坪村的文化活動中心熱鬧起來,常理鎮文藝宣傳隊到該村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伴隨著歡快的節奏,舞蹈、快板、小品等近十個節目輪番上演,通俗易懂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演出形式,贏得了村民的陣陣掌聲。今年78歲的盧正榮老人非常開心:「活動辦得很好,像我們這把年齡的人,很少有機會現場觀看節目,就只有在電視裡面看。」而同樣看得津津有味的還有村民胡正秀:「演員都走到我們家門口來了,滿足了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與此同時,在棕樹坪村文化圖書室,記者看到不少村民在看書、上網。該村黨支部書記張智學告訴記者,自文化圖書室修建並開放後,這裡成為了不少群眾的重要學習陣地,從農業技術知識到古代詩詞歌賦等2000餘冊書籍,大大滿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該村土雞養殖戶王雅婷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3月,王雅婷從外地回鄉搞起土雞培育和土雞養殖。入行容易,做精難,在剛開始養殖土雞的時候,由於缺乏經驗和技術,她吃了不少苦頭。為了學習到更多養殖和培育技術,圖書室成為了王雅婷的「取經」寶地。「在這裡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說,如何給雞防病,如何為雞舍消毒,我都是從村圖書室的書本裡學到的。」王雅婷說,以後自己還會繼續加強學習,科學養殖。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安居區的圖書館、文化館和21個綜合文化站全面開放。安居區也順利入圍全省第二批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縣,成功創建國家一級文化館、國家一級圖書館,高標準建成82個貧困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並投入使用。 

  近年來,安居區以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縣為契機,始終堅持把公共文化服務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作為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徑,不斷夯實服務基礎,優化服務供給,創新服務機制,文化陣地的磁吸效應不斷放大,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下一步,全區還將深入實施「一鎮一品」文化工程,大力挖掘本土文化和本土人才,將老百姓從臺下推向臺上,實現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 

  (陳霜 全媒體記者 曾曉梅)


相關焦點

  • 評論:公共文化服務要從群眾需求出發
    原標題:評論:公共文化服務要從群眾需求出發   原標題:公共文化服務要從群眾需求出發    「建立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及時準確搜集群眾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開展菜單式、訂單式服務。」近日,《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和《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2015—2020年)》出臺,明確提出公共文化服務要從群眾需求出發,切實提升服務效能,把群眾喜不喜歡、滿不滿意作為評判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
  • 河北:力推公共文化服務滿足群眾需求
    原標題:公共文化服務浸潤百姓心田  文化事業的發展,最大的受益者是群眾,最根本的出發點是滿足群眾需求。今年以來,我省著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文化設施、增強文化供給、改進服務方式,有效保障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公共場館熱了,文化活動多了,百姓心裡暖了,文化惠民的陽光更加照亮了城鄉。
  • 遂寧市安居區:將健康送到田間地頭 當好群眾「健康守門員」
    近年來,遂寧市安居區通過持續推進以「聯村示範衛生室建設」「村醫能力提升」「醫療專家支醫」為主要內容的健康扶貧「三大工程」,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實施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等具體舉措,有效緩減了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 遂寧市安居區住建局推動服務再提升 整裝待發促發展
    為促進安居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優化營商環境質量,近日,遂寧市安居區住建局召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推進會,再次吹響了「衝鋒號」。根據區委、區政府關於印發遂寧市安居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年」工作方案,該局著力營造惠商利企建設經營環境。
  • 遂寧市安居區 加快打造成渝地區休閒旅遊首選地
    安居區將深入貫徹會議精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認真下好資源盤活、項目撬動、融合蝶變『三步棋』,推動文化旅遊產業恢復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為推動我省文旅經濟恢復振興貢獻力量。」遂寧市安居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以下簡稱「安居區文化廣電旅遊局」)負責人說。
  • 大力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新需求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的重要途徑,是激發公共文化服務活力、提升服務效能的重要抓手。為了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激發社會活力,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12月19日,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在門頭溝區召開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現場推進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磊、副部長陳名傑、秘書長張愛軍等相關領導出席了會議。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陳冬主持了會議。
  • 探路多樣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
    特別是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成華區深刻把握「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的特點與規律,利用政府、社會和市場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合力共治的多元供給體制,真正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多樣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四川乃至全國率先探索出了一條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路徑。
  • 銀川:讓群眾共享公共文化紅利
    文化是社會的風向標、晴雨表,它記錄著百姓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十三五」期間,我市通過建設文化設施,提升文化內涵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從單一的文化服務到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逐漸完善的現代公共文化體系,繪就出了百姓生活的幸福長卷。
  • 西安市高陵區文化館:服務觸角伸向基層百姓 公共文化浸潤群眾心田
    」;12月,獲得陝西省文化館、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陝西省群眾文化學會頒發的「2020年全省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優秀團隊」榮譽稱號;同時11月高陵區文化館館長甄陵獲得中共西安市高陵區委、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頒發的高陵區「涇渭之星」稱號……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西安市高陵區文化館以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積極踐行文化館職能、高效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切實體現。
  • 上海長寧:公共文化陣地服務 搭準群眾需求脈搏
    近年來,長寧文化藝術中心的公共文化陣地服務以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越來越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和好評,目前,中心開展的陣地服務有講壇、戲曲、音樂等,其中,星期音樂會平均每場上座率在80%,特別精彩的的場次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景象;長藝書苑一年有364天對外開放,平均每天要接待200多人次,最高時可達300多,若不是受場地限制,人氣還會更旺;長藝名家講壇每年舉辦數十場講座,
  • 江蘇文旅頭條|《群眾》雜誌刊發楊志純署名文章:以公共文化服務高...
    近期,《群眾》雜誌2020年第5期刊發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署名文章:以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助力文化強省建設。 站在「中國之治」邁向更高境界的嶄新起點,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待,聚焦高品質產品、高效能陣地、高水平治理,紮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更好助力文化強省建設。
  • 文化馨香溢古城——襄陽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綜述
    悠久的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內涵,讓這座城市煥發出奪目光芒。  2013年,襄陽入圍全國第二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城市,承擔起在全國和全省先行一步、探索經驗、提供示範、引領文化科學發展的重要使命,建設「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 成都:「公共文化服務超市」將開張
    該平臺將在政府(採購方)、社會力量(採購對象)、群眾(受惠方)三者之間搭建一個高效、便捷、規範的採購服務平臺,促進政府與廣大文化社會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建立合作關係。「公共文化服務超市」這種現場展示並交易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產品的方式,在全國尚屬首例。據悉,2016年,「公共文化服務超市」還將搬上網際網路。
  • 公共文化服務過去五年工作總結
    嘉興已成為中國浦東幹部學院的常設考察基地、全國文化幹部培訓的現場教學基地。創建以來共接待全國各地的參觀學習考察團58批次,公共文化服務的「嘉興經驗」全國矚目。5.深化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國家示範項目。嘉興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在業界被稱為「嘉興模式」,先後受到李長春、劉雲山等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
  • 格物訪談 | 發展社群文化,提升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質量
    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早在2011年就利用社群的概念,了解群眾文化需求,為群眾提供滿意的公共文化服務,幾年下來,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已經成為不同社群年輕人的「新據點」。深入探討文化社群形成與作用機制,對於文化館開展精準化服務,引入社群力量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推動文化館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供給垂直化提升鄉鎮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但相對於物質生活層面而言,鄉村精神文化建設仍較為薄弱和滯後。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是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城鄉協調發展、文化軟實力提升和文化小康實現的內在要求。因此,增加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完善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體系、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建設現代型文化館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對文化館的職能重新進行定位,必須要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建設文化強國的背景及坐標下考慮,必須要突出文化館的公益性品格,突出文化館和其他公益性文化機構相比所獨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據此,可將文化館的職能和任務定位為:以文藝的形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開展公益性文化藝術服務和社會藝術教育工作;輔導培訓基層文化人員和文藝骨幹;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創作生產和推廣群眾文藝作品及其他公共文化產品;組織開展相關文化理論研究;保護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組織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等。
  • 惠州"訂單式"供應"文化大餐"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為進一步加強惠州市基層公共文化資源整合利用,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綜合水平,日前,惠州市公布了《惠州市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 河北高質量推進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建設
    這是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省文化和旅遊廳創新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的一個縮影。送戲上雲,大力發展線上公共文化服務為了克服疫情影響,打造「不打烊」的公共文化服務,今年省文化和旅遊廳及時創新服務方式,通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進網絡,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 ...期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系列報導—市群眾文化館發揮職能作用...
    敦化市群眾文化館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主動做好文化宣傳工作,以豐富城鄉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為重點,通過認真組織開展文化惠民工程,以輔導、培訓、送演出為三條主線,不斷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標準化、便利化、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