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學博士生典型科研特徵

2021-02-13 計算機視覺聯盟

參考文獻

[5]郭月蘭, 汪霞.「英國研究生科研體驗調查」述評[J].高教探索, 2018 (5) :56-61 

[6]楊佳樂, 高耀, 沈文欽, 李敏.國外博士生調查主要調查什麼?---基於美、英、澳、日四國問卷的比較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 (6) :90-95.

[7]周文輝, 王戰軍, 劉俊起, 李明磊, 吳曉兵, 周玉清, 趙清華.我國研究生教育滿意度調查---基於在讀研究生的視角[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2 (12) :34-40.

[8]羅英姿, 程俊.「以學生為中心」的博士生教育質量評價[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4 (6) :60-65.

[9]袁本濤, 李莞荷.博士生培養與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基於博士生科研體驗調查的實證分析[J].江蘇高教, 2017 (2) :1-6.

[10]郭瑞, 王梅, 馬韶君.專業碩士導生關係的歸因分析---基於NVivo11的質性研究[J].高教探索, 2018 (9) :86-91.

[11]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0:12 

[12]陳寒.基於紮根理論的學術型碩士生學習倦怠影響因素理論模型探討[J].東南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16, 18 (S1) :164-166.

[13]張剛要, 李紫衣.基於質性分析的MOOCs高退學率歸因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 2018, 39 (1) :29-35.

[14]李克東, 謝幼如.高校網絡課程建設與應用的質性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 2011, 17 (1) :15-21.

[15]Francis J J, Johnston M, Robertson C, et al.What is an Adequate Sample Size?Operationalising Data Saturation for Theory based Interview Studies[J].Psychology and Health, 2010, 25 (10) :1229-1245.

[16][英]Tony Becher, Paul R.Trowler.學術部落及其領地:知識探索與學科文化 (重譯本) [M].唐躍勤, 蒲茂華, 陳洪捷, 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121.

[17]Eisenberger R.Learned Industriousness.Psychol kev.1992, 99 (2) :248-267.

[18]Peggy L.Maki, Nancy A.Borkowski.博士生教育評估---改善結果導向的新標準與新模式[M].張金萍, 婁枝, 譯.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1:6.

相關焦點

  • 研究訪談18位世界一流大學博士生!總結優秀科研學者共性特質如下
    他們是怎麼處理科研與生活的?都是傳說中的「996」嗎? 這篇來自清華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博士生科研特徵研究》研究中,通過對18位國內頂尖大學參加國家或學校公派項目出國訪學(哈佛、斯坦福、MIT等)的深度訪談,來探討訪學博士生視角下的世界一流大學博士生科研特徵。
  • 日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變遷、特徵與啟示
    二、日本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戰略的演進特徵 在政府合理規劃、大學積極參與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日本近年來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方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
  • 美國一流大學博士生培養的經驗及啟示
    然而,要深入了解美國一流大學博士生培養中的一些具體情況,就需要介入博士生這一重要的群體,因為他們深切感受和經歷著博士生培養的整個過程。,美國一流大學非常重視跨學科在博士生培養中的作用,這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博士生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
  • 科學網—如何培養一流博士生
    對於大學老師,拿得出手的成果是培養一流人才。 一流的人才應該具有一流的科學視野、一流的科研思維、一流的創新意識、一流的家國胸懷、一流的責任擔當。而不應該簡簡單單地將學生培養成為論文寫手,那麼,在博士生培養中應當注重哪些問題呢? 首先要培養他們建立系統、嚴謹的科研思維。 一些博士生錯誤地認為,讀博期間就是為了多發表一些學術論文。
  • 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作統一要求!又一所「一流大學」發文!
    其中包含不對博士生科研發表作統一要求;促進按期畢業;強化按期畢業情況在院系、導師考核評估中的作用等。構建以思維傳授為特色的「金字塔型」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圍繞思維導向的通識教育、前沿導向的專業教育等建設一流課程體系。▲推進「課程思政」、強化科研育人,發揮研究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圖為今年春節期間,地理科學學院博士生黨員王丹赫遠在南極科考。推進「走出去」的主動型招生,不拘一格發現卓越人才。落實「招生-培養-就業」聯動;落實按一級學科招生。
  • 陳翠榮 李冰倩:世界一流大學博士教育發展戰略的主要特點及未來走向
    (三)戰略內容:尋求更加高效的培養形式 追求博士培養形式的高效性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共同願景,為此各校一直不斷地進行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教育發展戰略。 1.多導師合作指導戰略。多導師聯合指導可以幫助博士生從不同學科視角拓展其專業知識和學術思維,主要通過建立博士指導委員會實現。
  • 五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項目及評價概況
    「雙一流」建設方案的出臺吹響了新時期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號角。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重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政策並非我國獨有。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將重點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作為提升國家高等教育及科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依據各國實情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
  • 南京大學校長:博士生標準不能降低,而是應該分流,科研應精英化
    從自然指數的分數進行分析,自然指數是指四大基礎學科82份頂級科技期刊為數據依據,主要凸顯高校科研的精度,雖然南京大學在2019年之前,連續三年沒有CNS主刊論文發表,但是CNS小子刊數量眾多,很多重大基礎科研周期很長,2019年堅持自我的南京大學,迎來了CNS主刊論文的大爆發。
  • 2019年天津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暨第八屆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生態環境...
    本站訊(通訊員 童銀棟 李若佳)10月19日,2019年天津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暨第八屆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生態環境領域博士生學術分論壇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成功舉辦,在津高校生態環境領域200餘名博士研究生參加此次論壇。
  • 經濟學學科如何邁進世界一流行列?來自法國的經驗
    為實現21世紀中葉的高等教育強國目標,我國自2015年開始啟動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如何在短期內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積極推進一流大學建設,無疑成為當前各高校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亟需應對的現實難題。不同於文史哲等學科,經濟學學科人才的通用性和國際化程度相對更高,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 科研評價階段論:世界一流大學看論文本身;三流大學看影響因子
    初步觀察國內外大學科研評價,總體狀況如下:論文本身影響因子世界一流大學○X世界二流大學○○世界三流大學X○世界不入流大學XX○ 表示看重某評價指標;X 忽視某評價指標大學的科研評價指標必須與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不能超越或落後於其發展階段,比如,「世界三流大學」的科研評價,總體上以發表論文的期刊的影響因子作為「指揮棒」。
  • 學科會聚引領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路徑探討
    四所世界一流大學實行新技術推動型、任務拉動型、共同願景驅動型、科技平臺吸引型等各具特色的學科會聚模式,浙江大學正在探索頂層戰略設計驅動、新型研發機構迭代、研究範式變革推動、多學科協同培養等學科會聚路徑。學科會聚引領我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關鍵是突破傳統的院系-學科框架,以服務重大戰略需求和解決重大挑戰問題為牽引,實現大跨度的協同創新。
  • 2019「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武漢工程大學位居前列
    其中,武漢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這也是武工大首個進入世界一流學科排行榜的學科。☆ 學院具有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完整的一流人才培養體系,擁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5個本科專業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
  • 怎樣才算世界一流大學
    最近,中國一些大學提出要辦世界一流大學,願望是好的,但在向這個目標邁進之前,我們得首先弄清楚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啥模樣?都有些什麼特徵和標準。 我過去五六年一直從事一個研究項目,就是「中國教育與世界的距離」。我以史丹福大學為考察重點,並走訪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的30 餘所各種級別的大學。其中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啥是世界一流大學? 表面上看來,世界一流大學大都是歷史悠久、校園優美、大師雲集。其實,國際名校還有更深刻的內涵值得注意。
  • 自強奮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體系 | 清華大學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討論會閉幕
    邱勇在大會上作了題為「自強奮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體系」的總結報告。他指出,創新是大學的硬實力,沒有一流的創新能力就沒有一流的大學。大學要創新引領,就必須用一流的創新成果支撐國家發展;大學要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就必須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體系。大學作為一個學術機構,因培養人才而誕生,以追求學術為己任。
  • 上海交通大學啟動博士生教育「致遠榮譽計劃」
    央廣網上海6月29日消息(記者吳善陽)上海交通大學今天發布博士生教育「致遠榮譽計劃」,匯聚海內外頂尖科學家和行業棟梁,組建「1+1+3」多元指導團隊,創新博士生國際化培養體系。該計劃每年將單列100個博士生招生名額,實施全過程培養和動態考核,引導博士生論文選題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或緊扣世界科技前沿,旨在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拔尖青年科技人才。
  • 新加坡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簡介
    大學自主改革後,政府撥款40億新元設立教育儲蓄金。為鼓勵大學積極吸納捐款,政府採取配套措施,根據捐款額數,以數倍的比例給學校資助[1]。20世紀90年代,新加坡政府實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計劃。1997年,新加坡制定了「東方波士頓計劃」,提出將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建設為世界一流大學。
  • 陳洪捷 | 「世界一流大學」也是「帽子」?
    比如我們反對「唯帽子」,但「世界一流大學」何嘗不是一頂帽子?說「一流大學」是「帽子」,不是否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計劃的意義,問題就出在「唯」字上。如果大學的一切工作都以「世界一流」這頂「帽子」為中心,一切都唯「帽」是瞻,科研和教學都根據「帽子」的尺寸而剪裁,根據「帽子」的款式而取捨,其實就背離了建立世界一流大學的初心。
  • 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公布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
    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  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公布世界一流大學排行榜  近日,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最新發布了2007年世界一流大學及學科競爭力排行榜。  為順利開展評價工作,課題組首先探討了世界一流大學的理論問題,分析了當前的研究狀況並提出世界一流大學的基本特徵,對相關概念進行了科學的界定,如參與評價的1207所大學中,前300名定義為世界一流大學,其中前100名為世界頂尖大學,101-200名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學,201-300名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學。
  • 寧波諾丁漢大學三個學科領域躋身世界一流學科榜單
    近期,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發布,寧波諾丁漢大學商學院(中國)(以下簡稱「寧諾商學院」)在工商管理、管理學、經濟學這三門學科領域中分別位列國內高校第13位、第29位和第36位,而寧波諾丁漢大學也是唯一一所入選該三門學科榜單的中外合作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