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為何道歉? 校長:對人該有基本尊重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12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清大」學生陳為廷在「立院」怒嗆「教育部長」蔣偉寧,「清大」校方立即發出新聞稿表達歉意。 

    據報導,民進黨「立委」吳秉叡今天在「立院財委會」質詢時,要求「清大」校長陳力俊說明,「清大」為何要道歉。陳力俊表示,「清華大學」教育理念是希望在理性的基礎上做充分溝通,因為這是對人基本的尊重。 

    陳力俊說,「清大」之所以要道歉,並不是對陳為廷的訴求有意見,有意見的是陳為廷應該要抱持對人基本的尊重。 

    聽到陳力俊的說法,吳秉叡痛批,這根本是父權心態,並說就算「清大」發生研究生「王水溶屍」的社會案件,也沒見「清大」道歉。 

    陳力俊則解釋,因為學生那樣的偏差行為,社會不會誤認學校會認同。 

    陳力俊強調,「清大」的教育理念是希望在理性基礎上充分作溝通,用不理性方式溝通無法達成目的。 

 

責任編輯:曹然

相關焦點

  • 北大校長道歉
    編輯 | 李遊校慶口誤一天之後,北大校長林建華公開道歉。
  • 校長道歉尚可諒,文化傳承誰為繼?
    校長道歉尚可諒,文化傳承誰為繼?幸好,林校長隨後在論壇中給予北大同學們道歉,坦然承認自己文學功底差,底子薄,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這點我們應該予以肯定和讚賞。白字事件對當事人來說也許小事一樁,可是對廣大民眾來說卻是軒然大波。民意洶洶,我自巋然不動,有的人熟稔網絡輿論規律,過不久就會有新的熱點話題將之覆蓋,置若罔聞,其自然偃旗息鼓。
  • 華威大學校長向所有學生正式道歉!「不該忽視學生投訴」
    華威校長承認了個人和學校制度上還存在缺陷,稱大學處理投訴的方式必須做一次重大調整。在接受BBC採訪時,華威校長表示:「我對於此次事件的受害者感到非常抱歉,她們在整個過程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我們必須在未來做得更好。我們確實(在調查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錯誤,我為此正式道歉。
  • 為張安樂進校演講道歉,臺灣中山大學校長被起底:是陳菊支持者
    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21日受邀到高雄中山大學演講,校長鄭英耀晚間向師生道歉,表示「痛心疾首,不能自己」。鄭英耀被起底,曾經「棄興(楊秋興)保菊(陳菊)」,並在吳茂昆辭去「教育部長」後,是呼聲最高的接棒人選。
  • 初中生孩子不尊重父母還經常頂嘴,父母該如何教育?
    初中生孩子不尊重父母還經常頂嘴,父母該如何教育?首先我們先搞清楚,孩子為何敢和父母來頂嘴?   一、都是一切為了孩子的觀念作祟   因為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是很濃的,父母會無條件為孩子做一切,特別是現在一家大多就一個孩子,家庭條件也好了,只要孩子開心又不是犯大錯誤的事,父母都可以去做,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吃一點虧。
  • 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清者自清,任重道遠,可毛紅濤答應嗎?
    一個大學教授,事業有成,怎麼會突然自殺呢?這一問題也成為公眾心中的一個謎團。之後,網上爆料出毛紅濤生前在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布的留言,留言透露毛紅濤之死和自己的同事,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有關。在留言中,毛紅濤透露出了自己因為和校長王清遠意見不合,工作思路和方法不同,受到排擠,倍感工作壓力大,實在扛不住了。
  • 利物浦大學中文提醒學生不要舞弊 校長:為錯誤帶來的傷害道歉
    ↓有網友則是直接以同樣的方式回擊利物浦大學的做法:「這裡是利物浦大學。我發現有些英國員工不能理解中文裡『種族歧視』一詞的意思,因此我提供了翻譯:racism。」↓除此之外,更有超過1000人在公益請願網站change.org上簽名,要求利物浦大學校方就此事公開道歉。
  • 菏澤通報丹陽路小學紅領巾印廣告事件:校長被黨內嚴重警告!
    近日,山東菏澤丹陽路小學向小學生發放的紅領巾上,竟印有當地某廣場的廣告。29日當地通報:經查,丹陽路小學校長呂詠梅對此事負有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關規定,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同時,要求各學校深刻汲取教訓,嚴禁商業廣告進校園。
  • 說好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清北為何拒絕白湘菱?
    在今年的高考中,江蘇省文科第一白湘菱以430分的高分奪得文科狀元,卻因歷史B+無緣清北,最終申請香港大學。消息一出,大家紛紛為白湘菱打抱不平,曾經說好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如今卻為何拒絕白湘菱呢?也就是說,除了人事問題,其他的基本都在校長的職責範圍內了,所以錄不錄取白湘菱不是校長可以輕易決定的,要經過層層協商、研究。其次,我們要從維護社會公平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大家都說規矩是用來打破的,但是規矩如果都被打破了,那要規矩又有何意義?
  • 香港觀察:港中大校長 你欠公眾一個道歉
    近期香港暴徒表現猖狂,多所大學校園遭波及,香港中文大學就是重災區,港中大校長段崇智姑息暴力、指責警方的言論,更是引來眾多批評。然而,近日,港中大又被曝出向政府申請巨額資金,用來維修被暴徒毀壞的校園,令香港納稅人錯愕。
  • 【北大校長道歉】
    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致辭中,北大校長林建華要求北大學子「要勵志,立鴻鵠志」,但他將「鴻鵠(hú)志」讀成了「鴻浩(hào)志」。昨天,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論壇上發文向學生致歉。「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有缺點和不足,也會犯錯誤。」最後,林建華寫道:「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能夠讓我們走向未來的,是堅定的信心、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直面未來的行動。」👇戳下面觀看相關視頻👇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評論:高校校長鞠躬道歉只是一個開始
    無論是安慶師大校長為飯菜不可口道歉,還是西北政法大學校長為寢室沒裝空調致歉,抑或是有校長鼓勵畢業生要「敢為天下先」,淺層面看都不乏教育的溫情甚至人之常情,深層次看也有一種或自我批判,或家國志向的情懷在其中。從這意義上說,校長鞠躬道歉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責任的終結。
  • 北大校長寫了致歉信:我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會犯錯
    今天下午北大校長道歉了,全篇道歉文字坦誠、實在、平和,值得點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是胸襟,是器量。如今的全媒體時代,任何一個名人的一個細微的錯誤或失誤都會被無限放大,引起山呼海嘯般的抨擊。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有缺點和不足,也會犯錯誤。另外,我還想告訴大家,我所有重要講話,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書,都是自己寫的,其中的內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我是會努力的,但我還是很難保證今後不會出現類似的錯誤,因為文字上的修煉並非一日之功。像我這個年紀的人,恐怕也很難短時間內,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進步了。
  • 統派張安樂前往臺灣中山大學演講,校長竟然「痛心疾首」要道歉?
    校方得知此事後,第一時間強調邀請張安樂純屬陳世嶽個人行為,該課程原本目的是要讓同學了解臺灣不同時代的政治發展及不同政治傾向的新政黨之理念,校方基於尊重老師個人教學自主,不會事先審查邀請講員的名單。不料,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21日晚間突然發信聲明強調,邀請有恐嚇及組織犯罪前科的人到校分享政治願景,已逾越學術倫理,他「痛心疾首、不能自己」地向學生及社會大眾道歉。
  • 為什麼教師越來越不被人尊重?
    如此境遇自然會讓一些了解教師真實處境的人產生對教師的不尊重。正因為教師是沒有娘家的族群,某些不良媒體對老師特別不友好。幾千萬的教師隊伍裡難免有些害群之馬,某些不良媒體特別熱衷於報導教師的負面形象。如果是真實報導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些不良媒體往往誇大事實,歪曲事實或有選擇性的報導。既然社會主張弘揚正能量,幾千萬教師隊伍裡的好人好事幾乎時時刻刻都在上演,這些媒體為何不報導?
  • 鄉鎮中心校長收入不如鎮長和高職稱老教師?為何大家卻都想當校長
    當然,校長和鄉鎮長的工資收入都差不多,最為主要的差別是,作為公務員幹部的鄉鎮長有各項補貼和獎金,而校長沒有,這一塊的收入差距就拉開了很大。,責任那麼大、又非常辛苦,為何還有那麼多的人擠破腦袋都想提拔成為鄉鎮校長呢?
  • 香港開學少數人仍煽動暴力 各大學校長籲學生守法
    段崇智在視頻最後稱:「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及交流,只有建基於互相尊重及道德禮儀,才可使我們進步向前。各位同學必須學會對自己負責,克盡己任,繼而關懷他人,與不同背景和不同信念的人合作共事。開放包容,將心比心,是新常態下必須具備的特質。」嶺南大學7日展開新學期。
  • 廣元中學校長蘇國剛:教育要尊重每一個生命 |《21城 · 21人》
    因為,我要同學們成才,老師們成功,廣元中學大發展。我要每一個廣中人有尊嚴感的活著、有成就感的工作、有幸福感的生活。我把學校定義為「老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地方」。教育本身是一個培養人的事,「要讓每一個人都過上美好的生活,讓人類走向崇高」——這是我的教育理想,所以,我首先所做的是讓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樹立目標,不再懵懵懂懂、無所事事混日子。
  • 為什麼教師越來越不被人尊重?教師懂得奉獻,應該得到尊重
    如此境遇自然會讓一些了解教師真實處境的人產生對教師的不尊重。正因為教師是沒有娘家的族群,某些不良媒體對老師特別不友好。幾千萬的教師隊伍裡難免有些害群之馬,某些不良媒體特別熱衷於報導教師的負面形象。如果是真實報導也就罷了,關鍵是這些不良媒體往往誇大事實,歪曲事實或有選擇性的報導。既然社會主張弘揚正能量,幾千萬教師隊伍裡的好人好事幾乎時時刻刻都在上演,這些媒體為何不報導?
  • 臺大學子為何要請校長辭職?
    而楊泮池應負擔的責任,經臺灣「教育部」專業審議並提請「教育部」學術審議會審議後,未認定楊有違反學術倫理,至於其作為列名作者的相應責任部分,則由臺大考量列名作者榮辱與共的原則,予以檢討。;本會認為,楊泮池校長就行政責任上顯有過失,即便調查結果已證實其並無實質涉入造假之情形,亦有督導不周之行政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