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意雲 | 在《論語》中學會愛與生活Ⅰ

2021-03-01 道善學苑

今天來跟大家不是演講,是一個我自己的讀書心得報告,我記得我們跟錢先生讀《論語》,他在先秦學術思想史,他教到《論語》的時候,他跟我們說,你們說《論語》是在講什麼?你們都是研究生了,我們大家說東說西,他就笑了起來。他說:「實際上《論語》就是教我們如何愛,如何學習,如何快樂,如何生活。你看在宋代,當宋明理學的開山祖,程頤程灝兄弟,去拜見周濂溪先生要跟他讀書,問怎麼讀書。周濂溪就說:「尋孔顏樂處。」去找孔子顏回樂個什麼勁兒,我們用今天的話,他們的快樂是什麼?他說你們說那個快樂在哪裡?我們不會說,他說你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喪失了對生命的喜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是開始感受到活著真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我們在這樣的一個人群社會中,就是一個非常重要快樂幸福的園地。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而人不知,我們不被認可,這個不被認可小之於我們的生活,包括自己的家人、孩子對我們不同意。實際上也包括時代,包括一個大歷史的翻轉等等,所帶給我們的種種挫折,而不失其那份原有對生命有了體察,活著真好的這一份生命的悅樂,不亦君子乎,這不就是一個有著高度生命覺醒的人嗎?孔子在這裡對「君子」這個詞,原先在西周,從《詩經》、《尚書》到《左傳》,孔子之前,我們大約可以看到他是屬於貴族的,是屬於執政的,《左傳》特別強烈的呈現他不止是貴族,不止是執政,不止是國君,而且是具有賢德者,一個賢德之人,孔子從這裡來說明人當有了生命的覺醒,體察生命的悅樂,開展出這是自我內心的一個世界,他就是一個有著高度生命自覺的君子人了。所以愛、快樂、生活、學習,學習包含生命的覺醒,是《論語》之大宗,一部《論語》,就談這個,我那個時候醍醐灌頂,突然從從小老師所教,什麼叫做學而時習之,就是好好的學,學完了以後,天天複習,人生充滿快樂,我那時候就覺得孔子是 一個騙子,我一點都不快樂,尤其我的數學很差,天天算,痛苦極了,算了以後還錯,絕不快樂,還挨打,被老師打,這麼笨,這麼笨,這麼笨,真不快樂。不過錢先生說,那個學在《論語》裡三個含義。學者覺也,戰國後期到漢,直接講學就是覺,生命的覺醒,就是什麼叫做生命的覺醒,就是我們如何回看、理解、所謂生命的問題,所謂我們自身生命問題。甚至於用現代的話,現代心理學,我們如何為自己能尋找到自身生命的意義。第二個學,才是學習,因為人有覺,方有學。第三個擴大,就是指知識,指學問,而在這裡《論語》一開始開宗明義,「學而時習之」,就是覺。當人在生命覺醒後,人所特有的一種特性,就是自然的要開展自己,去嘗試一個自我生命的可能性,我們看那個孩子,開始想站了,就一直要站一直要站,開始能走了,就不想大人扶著他就要走了,開始小手想握東西了,就想自己拿調羹吃飯了,他們會自動的不斷練習,所以朱子說:「習者鳥數飛」,習這個字就是鳥象,象,鳥之形,鳥什麼之形,鳥數飛,鳥練習在巢裡要撲出去那個飛行。為什麼它從羽毛,然後我把他圖象化,下面是一個鳥,有文字學家說是一個鳥的頭在那裡飛,有的說這是太陽的日,形容進入空中展現人的生命性。當人能夠從這樣的一個生命不斷的向前發展、向前試探,向前走,開展自己的生命,你如果回頭意識到自己,這是你生命本身的一種努力表現,而有所得,你高不高興?「不亦樂乎」,你高不高興呢,孔子後面是個問話,而這個問話中也就是在教導人,你有沒有常常回頭看你自己啊?回頭看你這個人生呢?

相關焦點

  • 中學語文吟誦 | 《論語·學而第一》
    今天晚上我們活動的主題是《論語·學而》篇,為我們述課的是章珊珊老師。章老師是來自北京海澱區實驗中學的一名優秀教師,也是首都師範大學吟誦初級班的講師。章老師是華調傳承人華鋒先生的弟子,2017年獲得了中華書局評選的「傳統文化年度教學人物提名獎」,並獲得「海澱區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獎」。
  • 【雲說《論語》】為什麼說「沒有好話,就不是個好人」?
    《論語·先進第十一·第23章》
  • 《於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讀完《於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於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於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為人處事」:(一)為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不平衡,怨聲載道。
  • 《論語》仁學體系新詮
    所以心的文化、心的哲學,只能稱為『形而中學』,而不應講成形上學」[3],於是他提出了介於形而上之謂道與形而下之謂器之間的「形而中者謂之心」,並進一步提出了以「心的文化、心的哲學」為主體的「形而中學」。龐樸把天分為三種:物質的天(天空、大自然)、精神的天(主宰、至上神),以及本然的天,「分別為形而下的、形而上的和形而中的」天[4]。
  • 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學教師參加第八屆海峽兩岸讀《論語》師資研修班
    7月6日至7月8日,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學舉辦了為期三天的第八屆海峽兩岸讀《論語》師資研修班。
  • 張國榮《Leslⅰe所有》,你眼光所接觸的是我「側面」
    以上是自己的淺見,各位哥迷朋友,你們有否窺看到他在舞臺上行為的背面,我想你們會比我了解得更為深刻和透徹。張國榮會經常考慮到對方的立場和狀況,如果對方負擔太重就想辦法予以減輕,這種對別人的關懷和體貼是Leslⅰe身上最值得稱道的優點之一。
  • 每日論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出自《論語》麼?
    也就是說是不是所有與君子有關的都出自《論語》呢?論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真正來源? 關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句話是出自於孔子之口嗎?小編為此事重新查閱了《論語》全書,並沒有發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說法。所以,並不是所有與君子有關的言論都是出自孔子之口的。那如果不是出自《論語》又是來自何處呢?
  • 辯響青春,論道問謀—秦皇島市實驗中學《論語》主題辯論賽
    在一個學期的對《先秦諸子散文》的辯論式學習之後,高二語文組、《論語》課題組共同組織了「秦皇島市實驗中學《論語》主題辯論賽」。辯論賽由黃慧老師主持。首先,她結合《論語》闡釋了正反雙方辯題含義,從「朋,友」二字的解釋出發,以歐陽修《朋黨論》和歲寒三友的例子來肯定辯題的意義。其次,就辯論的技巧,給全體學生講解了辯論賽裡駁論的重要性,她希望同學們要重視合作,為了心中的道,共同逐夢前行。
  • 論語中的這幾句話,要時時刻刻記在心上,對以後的生活大有幫助
    本文由作者人真是單純創作,論語中的這幾句話,要時時刻刻記在心上,對以後的生活大有幫助教育,在我們現今社會中的地位可以說是越來越高了,人們對教育的重視也越來越深刻,這就使得人們對教師這個行業同樣的看重,要說起老師的起源
  • 石河子第十一中學:隔空不隔愛,家校「雲」相聚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每一位內初班學生家長對學校工作及學生生活、學習情況的全面了解,真正形成教育合力達到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孩子的目標,石河子第十一中學於2021年2月8日20點以騰訊會議的形式召開了以「隔空不隔愛,家校『雲』相聚」為主題的線上家長會。
  • 詩詞大賽、雲旅行、《論語》講座……省圖國慶中秋活動來啦!
    線下講座:一、「《論語》解讀」系列講座——《忠恕:交往的金律》時間:10月4日(周日)地點:河南省圖書館 一樓 學術報告廳內容簡介:「盡己為人,推己及人。」在廣泛而複雜的社會生活中,最基本的問題就是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金律。
  • cctv著名製片人周曉麗老師到辛集中學進行論語講座《君子如玉》
    中央電視臺著名製片人周曉麗老師到訪河北辛集中學進行論語講座《君子如玉》2019年4月30日上午九點半,中央電視臺著名製片人周曉麗老師到訪河北辛集中學進行論語講座《君子如玉》。河北辛集中學組織高一年級全體學生聆聽了本次講座,趙棟校長代表河北辛集中學出席了本次講座。
  • 萬千父母都稱讚的《論語》教本,這本書讓孩子比你更懂論語!
    但現今,市面的《論語》版本層出不窮,很多家長選書時難免會眼花繚亂,就算一本有著白話翻譯的《論語》,孩子也未必能看的明白。既然如此,那我們應該如何挑選課本,更好地引導孩子們學習《論語》呢?- 趣味對話,輕鬆解讀經典 -這本書的好處就在,它會單選出一句經典,用父女討論的方式來解讀其背景和意思,隨後則用孩子的校園生活、朋友交往小事來加深理解。
  • 錢穆弟子辛意雲:母親的格局給我最大生命力量
    讓孩子們在他生命成長中能有所得,讓他看到自己生命的進展,我想這是孩子們會繼續努力下去一個非常重大的力量。在我的過程中,我發覺我很驚訝於我母親這樣的教導,讓我沒有自卑感,我不會以為我自己不行。第二我也從來不去跟人家比較,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長,也不會驕傲,因為我有很多不會,我不會打球,我只能遊泳,而且是很慢的遊泳。
  • 《論語》裡有答案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上官雲)如果今天再讀一讀許多年以前誕生的《論語》,你會從中得到哪些啟發?最近,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山有關《論語》的解讀再次引發關注。他認為,除了學術研究之外,這本儒家經典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雲教」連接你我,「直播」與愛同行
    依託智慧教育學校的建立,實小有幸被選為「四川雲教」智慧教育建設學校開放課堂首批學校,並於12月21日開始首次在線直播。這次直播既充分展示了實小在數字教育資源建設和應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等方面的成果,又讓更多的孩子在同一朵教育「雲」下,共享課堂的芬芳。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實小各大主播的精彩課堂吧!
  • 安身立命的學問——《論語》和我們的生活1.1
    《論語》有什麼好?不過是高級點的《三字經》《百家姓》,古時候孩童識字的課本罷了!我當時只是唯唯諾諾地點頭,心裡卻是一百個不願意。心想《道德經》多高深,《莊子》多逍遙,學什麼儒家,太俗氣。可是細細思來,又覺得自己不對。舅舅的學問和見識是遠高於我,這一點我非常清楚不過。《論語》這部書既然能得到他的追捧,想來應該是很好的。
  • 《論語》故事:生活教育:灑掃、應對、進退
    至於由基礎的生活教育一直到精神教育的最高處,怕是只有聖人才能做到吧!」子遊認為子夏教給學生的都是小兒科,掃灑應對進退都是基礎知識,不是人生的道理。但是別忘了《論語》中子夏曾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教育正是從小處開始的,這就是見微知著的精神。
  • 論語大氣的男孩名字展示論語起名的魅力-可愛點
    《論語》屬於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書籍,作為家長,也可以根據《論語》給自己家的男孩起名字!下面可愛點給大家分享一些論語大氣的男孩名字吧。1,論語起名,給男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知新]《論語》裡面有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很適合給男孩起名為「知新」。這個名字時刻提醒著男孩要溫故知新,也是給男孩樹立了一個正確的觀念,能夠引導男孩往好的方向去成長。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的教育智慧 第65集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泰伯篇第八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其中蘊含著豐富而至高的教育智慧及管理智慧。